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例1:患者男性,46岁。平素嗜食肥甘,胆囊内结石2年余,胁痛时轻时重,多于饱食后加重,伴脘腹胀满、暖气吞酸、胃灼热感,舌淡紫,苔黄腻,脉沉弦。经X线及B超检查确诊为胆囊内结石(直径1.3cm)。中医诊断为胁痛,肝胆湿热型。拟清热利湿、利胆消坚为治则。中药方如下:龙胆草50g,金钱草50g,佛手20g,栀子20g,半夏20g,柴胡15g,枳壳20g,白芍25g,郁金20g,黄芩15g,丹参25g,莪术15g,三棱15g,甘草10g。水煎服。随症加减治疗3个月后胁痛明显减轻,腹胀及胃灼热感消失,B超示结石减小为直径0.8cm。再服3个月后,结石消失痊愈。  相似文献   

2.
姜淑兰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1):1627-1628
1胆总管结石郗某,男,58岁,农民,2004年5月26日初诊。主诉:右胁肋部疼痛1年。该患者有胆结石多年,2002年末在外院行胆囊切除术。术后1年余,右上腹及胁肋部时绞痛,反复发作。多次B超示胆总管扩张,内含结石。最近一次B超示胆总管2.2cm,内含有2.0cm×1.8cm强回声光团,其后伴声影。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本组30例,其中,男12倒,女18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68岁,平均50岁,以40~55岁为多。病程1年内6例,2~3年者14例,3年以上10例。病种胆囊结石16例,胆总管结石6例,肝内胆管结石5例,胆管结石3例。全部经B超检查或X线胆囊造影确诊者。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直径在0.6~1.0cm;肝内胆管结石直径在0.3~O.5cm及泥沙样结石者。2治疗方法方用四金柴黄茵韦场。药用金钱草60g,海金砂12g,鸡内金10g,郁金50g,茵陈30g,大黄10g,石韦12g。若大便溏薄者用制大黄加白术;若绞痛剧者加白芍、玄胡、甘草;若黄疸明显者加山栀、泽…  相似文献   

4.
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胆囊息肉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囊息肉形成,主要是消化道功能紊乱,胆汁长期滞留与浓缩,可损伤胆道粘膜,形成炎症,导致息肉增生。1993~1995年作者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胆囊息肉2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26例门诊病例中,男23例,女3例;年龄30~48岁;患者胆囊区均有不同程度的胀痛感。全部经B超确诊为多发性胆囊息肉。治疗方法基本方:柴胡10g、生白芍20g、积壳6g、川芎10g、制香附10g、三棱10g、莪术10g、延胡索10g、焦山植30g、乌梅30g、炙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取汁250ml,分早晚2次口服。10日为1疗程。加减:口若加淡黄芩,气胀加广郁金…  相似文献   

5.
亚病例报告患者:28岁,主因孕足月第2胎不规律宫缩12/J'时,阴道流水IO小时未见红于'1995年12月3日入院。末次月经:1995年3月15日,预产期:1995年12月22日。孕期无阴道出血,G。P,1987年臀位产一男婴,无产后大出血。宫高3Icm,腹围91cm,左骰后位,胎心14o次/min。阴查:后穹窿见少量液体,硝咦纸测试阴道液碱性,宫日本开。B超:双顶径9.6cm,胎儿臀位于母体左下腹,胎盘位于子宫前壁,羊水减少。人院诊断:①宫内孕37"'周第2胎LSP有产兆;②股膜早破。家属要求手术,于1995年12月4日行子宫下段剖官产术。胎儿娩出后,宫壁注射…  相似文献   

6.
我们自1990年以来应用胆系汤治疗慢性胆囊炎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中,男21例,女29例,年龄在30~50岁。其中合并胆石症9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6年,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右上腹胁肋胀痛或隐痛,兼有胃脘胀满不适,暖气、食少纳呆、口苦、咽干、便秘、厌油腻等症。1.2诊断标准:除具备临床症状和体症外,经X线胆囊造影或B超提示:胆囊膨大或缩小,收缩功能不良,胆壁增厚,欠光滑等异常。1.3治疗方法:口服胆系汤,每日1剂,水煎服,药物组戌:茵陈30g,桅子10g,板兰根15g,郁金10g,木香10g…  相似文献   

7.
胆结石非手术治疗近年来发展较快,但疗效不甚满意,我们试图在胆结石体外震波(ESWL)术后,采用中医药综合措施进行排石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24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男性8例,女性16例;年龄39岁以下为10例,40~49岁5例,60岁以上3例;病程3年以内9例,4~5年10例,6年以上5例。胆囊结石颗数及大小:结石1颗者23例,2颗者1例;结石小于1cm1例,1~1.9cm11例,2~2.9cm9例,3cm左右2例。二、病例选择标准三.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B超、胆囊静脉造影证实为胆石症。2.结石不得多于3颗。3.结石不大于3cm者。4.胆…  相似文献   

8.
利福平为广谱抗生素,因其本身的肝毒性,在临床中很少用于治疗肝胆系的细菌感染性疾病。而我们在临床中应用利福平治疗10余例肝胆系细菌性感染,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典型病例介绍如下。例1:男性,48岁。因畏寒、发热反复发作4个月于1995年2月2日人院。3年前行胆囊摘除术。患者自4个月前起畏寒、发热、多汗,并感上腹隐痛,曾在外院接感冒给予青霉素等治疗5天,病情无好转,体温波动在38.5~40℃。实验室检查外周血WBC20.7×109/L,N0.86,L0.14。B超示肝左叶有-5.1cm×4.3cm的相对低回声光点区,无包膜,边界不清,形态…  相似文献   

9.
1病例介绍患者,男42岁,工人,因在外院作胆囊切除术20天后,左上腹出现疼痛于1997年5月1日人院治疗,查体:T36.5℃,P72次/min,BP14/10kPa,入院后诊断为肾结石、泌尿系感染,经抗炎治疗疼痛症状减轻,于5月.13日病人出现上腹剧痛,频烦呕吐为黄色胆汁,来我科做急诊B超检查,使用仪器为日本东芝38AS心腹两用B型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为4.0MHZ,常规腹部检查体位,超声所见,肝右叶、脾脏大小回声未见异常,胆囊切除,于胆囊窝处可见2.5cm×1.2cm液性暗区,于剑突下探及一长14cm前后径8.4cm,宽11.0cm,长形液性暗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囊雏石病的早期诊断及中西医结合排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经B超和超九分别检查确定胆囊结石在O.5cm以下者为胆囊雏石病共326例患者,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综合组(以下简称综合组)三组进行对照观察。中药组用胆胰和胃冲剂31袋2/日。西药组用丙谷胺片1.0,2/日、硝苯地平片10mg,3/日。综合组用胆胰和胃冲剂l袋2/日,和胆结石治疗仪l/日,33%硫酸镁20ml,高脂餐,654-2针10mg。结果:中药组治愈率50%(26/52),有效率80%(42/52);西药组治愈率17.6%(9/51),有效率37.2%(19/51);综合组治愈率85.2%(190/223),有效率99.2%(221/223)。三组间治愈率和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综合组疗效最好,中药组次之,西药组最差。结论:胆囊雏石病是胆囊结石的早期阶段,经B超检查早期发现,单纯中药排石效果肯定,简单易行,早期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1临床资料42倒尿石症病人,据B超及X线摄片证实。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24岁。病程最长6年,最短1周。肾结石30例。输尿管结石12例,肾积水10例。结石最大1.4cm×1.2cm,最小0.3cm×0.4cm。排出结石最大0.9cm×0.7cm。最小0·3cm×0.4cm。治疗时间最长2月。最短1周。全部病人均从服药之日起自行观察排出尿石情况。2治疗方法以乌头桂枝汤为主,药用:附子10~159、桂枝15g、白芍10g、胡桃仁20~409、牛膝209、王不留行209、木香10g、乌药10g、金钱草309,有湿热加泽泻,车前子。脾胃虚弱加白术、山药。每日1剂,水…  相似文献   

12.
1病例报告患者,男,55岁,因1天前饮不洁水出现阵发性腹痛,渐重来诊。查体:腹平坦,上腹部宫肌略紧张,右上腹及胃区压痛(+),反跳痛(-),莫菲氏征(+),肝脾循下未及。首次B超所见:胆囊略大,形态饱满,壁毛糙,胆汁透声较差,胆总管略宽,直径1.ocm,于胆总管内可见宽约0.3cm双线状平行光带回声,未见明显蠕动,中间呈无回声区。B超诊断:胆总管蛔虫并胆囊炎。患者入院后经给予驱蛔药,腹痛稍缓解,次日右上腹突发性剧痛,呈刀割样。急查B超,可见胆囊大小同前,直径40cm,纵径9.Icm,壁厚0.scm腔内可见长约4.1cm弯曲…  相似文献   

13.
患者,60岁,退休干部,2000年11月27日诊。患者素体虚弱,昨日始觉恶寒发热,体温37.9℃,头痛周身酸楚,鼻塞流清涕咳嗽,神疲乏力,语声低微,纳呆便溏,舌红苔薄脉洪而虚。证属肺虚腠理不固之外感风寒证,方用补中益气汤化裁治之。处方:炙黄芪30g、党参9g、当归10g、白术12g、升麻3g、柴胡5g、防风10g、苏叶10g、青蒿10g、桔梗3g、甘草5g,水煎日1剂,药进1剂,体温降至37.1℃,再服两剂。诸证消失告愈。  相似文献   

14.
1病历介绍 患者,男,68岁,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于2008年12月28日来诊。给予吸氧、高压氧舱、防止脑水肿、促进脑细胞代谢等治疗,患者中毒症状消失。于2008年12月29日8:00静滴5%葡萄糖液500mL、维生素B6 0.2g、维生素C 3.0g、ATP 40mg、辅酶A100IU、胞二磷胆碱1.0g时,患者突发寒战,考虑为输液反应。立即停止输液,并给予生理盐水20mL、地塞米松10mg静注,患者寒战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5.
1前列腺肥大癃闭李某,男,68岁,1991年8月26日初诊。素有前列腺肥大宿疾。7天前突然小便淋漓不畅,斯至点滴不出,某院B超检查:前列腺肥大(4.5cm×5.0cm).经抗感染治疗无明显好转,靠导尿缓解症状.刻诊:小便欲解不能,小腹呈现球形膨隆,坠胀难忍,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舌体胖嫩、质淡,苔黄腻,脉细弱.综观诸症,此乃肾阳虚衰,湿热查结.治以温阳利水,标本同治。处方:制附片(先前)10g,肉桂(后下)3g,黄芪30g,党参15g,茯苓12g,台乌药10g,车前子(包前)129,木通109.王不留行1购,甘草6g.每日互剂,水煎服…  相似文献   

16.
白花蛇舌草治疗心包积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培军 《中医杂志》2007,48(3):248-248
于2000年笔者曾重用白花蛇舌草治愈心包积液1例,现介绍如下。 患者李某某,女,68岁。2000年1月17日因胸闷、气喘、浮肿月余收住于寿阳县某医院内科。X线胸片示:心脏呈普遍增大,形似烧瓶。心尖搏动消失。心电图:窦性心律,肢体导联低电压。B超示:心前区右室前壁可探及无回声深度为4.5cm,心尖部可探及收缩期无回声约5.5cm。胸部CT示:心包积液。上级医院会诊,认为应首先考虑结核。建议:抗痨,心包穿刺抽液,对症支持治疗。化验:血沉7mm/h,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给予试验性抗痨治疗,1个月行心包穿刺1次抽液,每次约1000~1500ml,呈血性。治疗半年病情未减轻,患者精神衰弱,情绪悲观,自行停止抗痨治疗,来我院中医科就诊。2000年7月7日初诊(抽液后第15天)。B超示:右室前壁无回声深度为3.5cm,心尖部为4.0cm。症状:胸闷,胸痛,气短,活动后加重,下肢浮肿,抽液前呈端坐位,胸腹肿胀,颜面浮肿,呼吸困难,吞咽不利,抽水后减轻,神疲乏力,纳差,大便时干时稀,小便不畅。舌暗红少苔,脉细弱。辨证:心气不足,心阴亏虚,水停胸中,湿热瘀阻。治则:补气育阴,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处方以生脉散合白花蛇舌草加减:白花蛇舌草30g,太子参15g,麦冬15g,五味子6g,葶苈子15g,车前子15g,猪苓30g,茯苓30g,丹参15g,半枝莲15g,白茅根15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口服。治疗半月后浮肿消退。1个月后复查B超:积液减少,右室前壁无回声深度约2.0cm,心尖部约4.0cm。  相似文献   

17.
1临床资料32例乙型肝炎伴脂肪肝患者均为1998-02~2003- 10治疗的门诊病人。男24例,女8例,年龄20~55岁,平均38.4岁。诊断符合:(1)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肝炎诊断标准。(2)B超提示脂防肝图像,血脂TC≥6.5mmol/L,TG≥1.8mmol/L。2治疗方法处方用芪术蛇莲汤:黄芪15g、生自术10g、葛根10g、防风10g、鱼腥草20g、白花蛇舌草18g,半枝莲15g、丹参15g、柴胡6g、莱  相似文献   

18.
我科于 1998年 5月— 2 0 0 1年 5月采用排石汤结合西药治疗胆石症患者 116例 ,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16例 ,其中男 46例 ,女 70例 ;年龄最小 18岁 ,最大 66岁 ;病程最短 3d ,最长 2 2年。其中 15例患者属胆囊摘除术后胆管内复发的结石 ,12例患者为经其它方法治疗效果不明显准备手术治疗者 ,所有患者均经B超检查确诊 ,结石小者为泥沙样 ,充满整个胆囊 ,结石大者单枚达 2 .5cm× 2 .4cm ,单纯胆囊内结石 80例 ,合并或单发胆管结石 3 6例。1 2 治疗方法 中药用排石汤 ,药物组成 :鸡内金 15 g、金钱草 45 …  相似文献   

19.
临床上卵巢癌以中晚期居多,约61.2%合并腹水[1]。自1991年3月~1995年12月,我们采用以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静脉、腹腔双途径应用,治疗卵巢癌腹水28例,取得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共28例,最小26岁,最大65岁,平均40岁。临床分期与腹水:按FIGO标准,Ⅰ期1例(3.6%),Ⅱ期6例(21.4%),Ⅲ期15例(53.6%),Ⅳ期6例(21.4%)。所有病例匀经B超检查有大量腹水、腹块。腹围88~97cm。组织学类型:卵巢上皮癌22例(78.6%),生殖细胞癌6例(21.4%)。1.2治疗方法:腹腔内给药:方案①DDP+C…  相似文献   

20.
自1995年以来,我们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12例,效果颇为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5年1月~1997年11月,我院共收治异位妊娠40例,对其中12例施行保守疗法。此12例的年龄为18~30岁,平均24土5岁。保守治疗对象的标准是:①生命体征平稳,T≤37.5℃;②尿妊娠试验阳性;③B超检查,子宫腔内无妊娠囊,病灶区直径<3.5cm,盆腔内少量积液;④血红蛋白≥80g/L。1.2临床表现:12例患者中有停经史者8例,停经时间为5~8周。另4例无明确停经史,仅月经异常,表现为月经淋漓10~30天不净。所有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