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能谱CT的成像原理能谱CT是通过计算物体对X线的衰减来成像的,其成像的基础是组织的特异性与能量水平的差异性[1]。而X线的衰减是随着其本身的能量水平的不同而不同。因此,每一种物质都有其特定的X线衰减吸收曲线,这即是能谱成像的基本原理[2]。能谱CT使用的是宝石分子结构材料的探测器,宝石具有优越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双源CT(DSCT)结合双能量单能谱成像技术在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DSCT对临床怀疑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42例患者行全腹C 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比研究双能量扫描技术、双能量单能谱成像技术及迭代重建的诊断准确率,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或DSA证实.结果 42例患者中,28例为肠系膜上动脉主干栓塞,DSCT扫描、双能量单能谱成像技术及迭代重建诊断准确率均为100%;14例为肠系膜上动脉分支栓塞,经DSC T图像确诊10例,诊断准确率为71.4%,经双能量单能谱成像技术及迭代重建确诊12例,诊断准确率为85.7%.结论 DSC T对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双能量单能谱成像技术结合迭代重建能够更清楚地显示血管腔内的栓子,提高肠系膜上动脉分支中栓子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CT能谱成像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T能谱成像是CT成像领域中一项崭新的技术,自2009年底进入临床应用以来,经过1年多的应用与研究,CT能谱成像已经在全身各系统病变的诊断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并在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目前临床应用的CT能谱成像是基于双能量扫描技术,虽然关于双能CT的概念早在1976就已提出,但由于硬件设备发展的限制,能用于临床诊断的能谱CT扫描仪是最近两年才出现的。  相似文献   

4.
双能CT可进行2种不同能量的X线同步扫描,可获得双能量图像,具有成像速度快、辐射剂量低、图像质量高的优点,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收到重视。本文针对双能CT在胸部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做出综述报道。  相似文献   

5.
HDCT成像原理及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多排CT在功能性成像方面的最新进展,着重阐述了HDCT(高清CT)能谱栅成像的技术原理、实现能谱成像的技术方法和临床方面利用CT扫描、实现组织定性分离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双源双能量噪声优化的虚拟单能谱成像技术(VMI+)对下肢CT静脉成像(CTV)和肺动脉成像(CTPA)联合扫描中下肢静脉图像质量的影响,且以超声为参考标准评估CTV对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性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临床怀疑肺栓塞(PE)进行CTPA-CTV联合检查的患者的图像,利用双源双能量单能谱成像技术分别重...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方法,其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宝石能谱CT关于冠状动脉CTA多项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开拓了冠状动脉病变临床诊断的视野与思路。能谱CT根据人体组织特异性和能量水平的参数进行成像,并应用单能量图像技术、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以及冠状动脉运动追踪冻结技术较好地提升了CT图像的质量,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了帮助。此外,能谱CT的去伪影和能谱曲线等技术在诊断冠状动脉病变以及判断支架置入患者预后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不同成像技术在去除人体金属植入物伪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存在金属植入物的患者进行宝石能谱CT扫描,扫描后获得混合能量(140 kVp)图像。所有图像均于110 keV下并行重建,获得单能量(110 keV)+金属伪影消除技术(MARs)图像。由2名医生对图像的质量进行评价并比较混合能量图像和单能量+MARs图像的质量。结果不同评价者对图像质量的评价一致性非常好(Kappa值=0.824,P<0.05)。混合能量和单能量+MARs图像重建技术所获得的图像质量均能满足影像诊断的需要,但单能量+MARs获得的图像质量评分高于混合能量技术(P<0.05)。结论与混合能量成像比较,宝石能谱CT单能量+MARs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金属植入物伪影带来的影响,还能兼顾对临近组织的显示,较好地满足临床诊断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龙翔  胡凌  吴迎澜  杨扬 《当代医学》2021,27(29):4-6
目的 探讨CT能谱成像技术去除脊柱金属植入物伪影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脊柱金属植入物患者30例,均行CT能谱扫描,通过不同keV下噪声值、伪影长度、伪影指数、主观评分分析,确定最佳单能量成像点;通过CT能谱图像(单能量+金属伪影消除)与混合能量图像质量比较,分析CT能谱成像技术在脊柱金属植入物伪影去除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在所构建的单能量图像中,伪影长度随keV增加而缩短,110 keV时伪影指数最小,主观评分最高,可进行金属伪影消除重建.能谱成像伪影长度、伪影指标、主观评分等指标均优于混合能量图像(P<0.05).结论 脊柱金属植入物患者最佳单能量成像点为110 keV,在最佳能量成像点进行金属伪影消除重建得到的图像质量较高,可有效去除脊柱金属植入物伪影,满足临床诊疗需求.  相似文献   

10.
双能CT的出现为影像诊断提供了更多的解剖与功能信息,大大提高了影像术前诊断准确率。双能CT从基本原理、数据后处理到临床应用特点均不同于传统CT。双能CT可对物质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并定量测量其含量,在减少伪影进行图像优化,提高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密度对比分辨率的同时,还增加了能量分辨率。此外,强大的数据后处理功能为影像诊断带来了巨大的改变。目前双能CT的临床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特别是物质分离技术和单能量成像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已相对成熟,其他技术的临床应用也正在不断挖掘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能CT心肌灌注成像的可行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5例患者行双能CT心脏检查,其中11例于1周内行MRI延迟增强扫描。结果 11例患者中共15个节段在双能心肌灌注和MRI延迟增强显示,但是MRI显示病变范围均大于双能心肌扫描,另共有6个节段的病变仅在MRI心肌灌注上显示,病变直径均小于1 cm。结论在心率合适的患者中利用单次对比增强双能量CT心脏成像,在不增加射线剂量的前提下可同时获得优良的冠状动脉和心肌灌注成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能谱CT多参数成像评估胆固醇结石和非胆固醇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25枚胆结石置入猪肝模型中行CT能谱模式扫描,并重建普通螺旋CT图像,测量所有胆结石单能量40 keV、100 keV时的CT值(HU40 keV、HU100 keV)、有效原子序数(Eff-Z)和普通螺旋CT值(HU120 kVp lik...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探讨CT能谱技术在肺动脉、肺静脉与肺结节融合成像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院56例直径小于3 cm的肺磨玻璃(ground glass nodule,GGN)结节术前行肺血管与结节融合成像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使用CT常规扫描,观察组使用CT能谱扫描及能谱后处理技术,对比分析2组血管成像图像质量的优劣,另外观察组内用能谱扫描的数据分别生成一组60 keV和74 keV的单能量数据,进行组内对比。结果:28例60 keV单能量成像观察组肺动脉、肺静脉及肺结节全部清晰显示,利用融合成像技术能明确展示三者的关系。对照组有7例不能完整显示远端供血及回流血管与肺结节的联系,另外21例虽能显示三者关系,但远端血管结构显示清晰度均不及60 keV单能量成像观察组,通过CT值、信噪比的客观评价和主观评分,观察组60 keV和对照组比较,及观察组内的60 keV和74 keV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能谱CT 60 keV单能量成像在肺动脉、肺静脉与肺结节融合成像中效果优于常规CT扫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能谱技术对伴有肝硬化的原发性肝癌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16例伴有肝硬化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进行CT能谱扫描,使用GSI(能谱分析软件)对能谱图分析,使用OPTIMAL CNR曲线最佳CRN单能量图像对肝脏的病变情况进行分析,分别算出单能量图像与混合能量图像的噪声比比值,然后使用t检验对其执行对比。结果在动脉期混合能量图像与最佳CNR单能量图像客观评价指标比较及门静脉期混合能量图像与最佳CNR单能量图像客观评价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单能量图像的成像质量要比混合能量图像的好很多,两组指标相比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T能谱技术可以显著提升在肝硬化基础上发展的原发性肝癌病变的图像品质,非常有利于提升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比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与CT扫描检查对膀胱癌的T分期,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膀胱癌临床T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75例膀胱癌患者进行常规磁共振平扫、增强及弥散加权成像及CT扫描检查,根据其图像做术前临床T分期的诊断,手术后同病理结果进行比较,来初步估评DWI在膀胱癌临床T分期的应用价值.结果 DWI对膀胱癌临床T分期符合率为83.5%,CT的临床T分期符合率为72%,数据统计学分析显示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能够准确的在术前诊断膀胱癌的临床T分期,准确率高于CT扫描,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方法及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强  王成伟 《农垦医学》2003,25(4):254-256
三维重建成像 (包括血管三维成像、骨关节三维成像、软组织三维成像及仿真内窥镜等 )是近几年内伴随螺旋CT扫描开发出的新技术。我科使用美国GE公司双层螺旋快速扫描CT机 (HispeedNX/I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对数百名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成像检查 ,现就临床应用中取得的经验作简单的总结和评价 ,希望借此来推动这项新技术的发展和推广。1 螺旋CT检查技术1.1 螺旋CT检查前准备 ①行CT增强检查和胃肠CT检查的患者检查前需禁食水 6~ 8h ,肠道CT检查者还需口服缓泻剂。②胃肠CT检查前 10min肌注 6 5 4- 2 10~ 2 0mg。胃和十…  相似文献   

17.
能谱CT成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谱CT成像作为CT成像领域的一项崭新技术,已经在临床和基础研究中获得了广泛应用.着重阐述能谱CT成像的技术原理、临床应用价值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能谱CT低能量(ke V)成像技术在布加综合征肝内门脉系统及下腔静脉系统成像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16例布加综合征患者,在GE Discovery CT机上进行腹部门脉系统及下腔静脉系统2期动态增强CTV扫描,分别在40、50、60、70 ke V单能量并联合60%迭代技术重建图像,并与140 k Vp混合能量图像比较,计算两期增强图像的门静脉、肝静脉及下腔静脉的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及其图像质量评分,并采用多样本非参数分析进行比较。结果门静脉主干、肝静脉及下腔静脉的最高CNR在40和50 ke V联合60%ASIR的重建图像上得到,其CNR分别为门脉主干(15.13±11.39,13.31±10.16)、肝静脉(6.79±7.40、5.27±4.74)以及下腔静脉(4.03±3.27、3.24±2.74),与140 k Vp混合能量图像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50 ke V单能量联合60%ASIR重建图像的主观评分均优于其他单能量组。结论能谱CT最佳单能量技术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可以明显提高布加综合征门脉系统及下腔静脉系统CTV图像质量,推荐使用最佳单能量为50 ke V并联合60%ASIR迭代技术重建图像来显示门脉及下腔系统CTV。  相似文献   

19.
肺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随着影像学飞速发展,但于肺癌的诊断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宝石能谱CT成像(GSI)作为新的成像方式,将CT从形态学研究带入功能性研究领域.能谱CT具有多参数成像功能,能够特征性地显示病灶和鉴别特异性病变组织或肿瘤占位,对肿瘤的定位、定性和分级诊断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就能谱CT在肺癌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双源CT(dual 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双能量成像技术对缺血性卒中患者介入治疗后发生对比剂外渗或出血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5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介入治疗术后,1小时内利用DSCT双能量成像技术行头颅CT扫描,以术后24至72小时的影像学随访检查和最终临床诊断结果为标准评价双能量CT成像鉴别介入术后出血及对比剂外渗的敏感性、特异性、误诊率、漏诊率、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诊断准确率;并比较双能量CT成像技术与常规CT扫描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结果 165例患者中,双能量CT诊断单纯对比剂外渗的敏感性100%、特异性92.38%、误诊率7.62%、漏诊率0、阳性预测值88.24%、阴性预测值100%、诊断准确率95.15%;双能CT诊断对比剂外渗合并出血的敏感性77.14%、特异性99.23%、误诊率0.07%、漏诊率22.86%、阳性预测值96.43%、阴性预测值94.16%、诊断准确率94.55%。颅脑双能量CT扫描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0.85±0.09m Sv明显低于常规CT平扫1.9±0.27m Sv,差异有显著性(P&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