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设计一种用于四肢外伤急救的中药弹性止血绷带。方法通过止血纱布口袋和中药止血粉的共同作用,利用扁平敷料口袋对伤口进行按压,并根据外伤部位,调节弹性绷带的长度进行固定止血。结果新型中药弹性止血绷带快速止血效果明显,既可作为军队常配急救器材,又可作为民用产品。结论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目前实验观察结果,新型中药弹性止血绷带初步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
临床上某些手术病人因手术要求须将患侧于手臂屈肘上脊固定于护头架,传统的固定方法存在较多缺点。作者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设计 一种新型手术用手臂固定套,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本文详细介绍了该手臂固定套的制作方法,使用要点,适用范围、优点等。 相似文献
3.
多探针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常见细胞遗传学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多探针荧光原位杂交(FISH)在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常见细胞遗传学异常中的价值,探讨细胞遗传学异常与临床诊断、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针对AML/MDS的FISH多探针诊断系统,即以针对AML1/ETO融合基因、PML-RARα融合基因、CBFβ/MYH11融合基因、MLL基因、P53基因、Del(5q)、Del(7q)、Del(20q)8种DNA探针对40例患者进行多探针FISH检测,同时联合染色体核型、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结果:40例AML中,共22例多探针FISH检出了细胞遗传学改变,包括:AML1/ETO、PML-RARα、MLL基因断裂重排、Del(5q)、Del(7q)、P53基因缺失、8号染色体三体7种细胞遗传学异常。而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仅检出11例遗传学异常。多探针FISH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总阳性率分别为57.50%及27.50%。AML1/ETO、PML/RARα阳性者首次诱导化疗效果较理想;而Del(7q)、MLL基因断裂重排阳性、伴复杂细胞遗传学改变者可能预示不良预后。结论:FISH多探针诊断系统检测AML患者常见遗传学异常更省时、准确、高效,有利于完善白血病的分层诊断及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4.
一种生物素标记探针DNA—RNA原位杂交方法王建明,李凌,沈贵华,崔惠云,李申德我们采用国产生物素光标记试剂盒标记探针,用于细胞涂片,冰冻切片及石蜡切片的原位杂交,检测细胞中目的基因的转录产生水平。一、材料和方法1.标本:人大肠肿瘤手术标本,冰冻切片...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常规随机引物标记基因探针法进行了改进,排除了已标记载体DNA片段在核酸分子杂交反应中的影响,证明了载有特异cDNA片段质粒直接用于标记探针的可行性,建立了一种快捷、简便、经济的基因探针制备方法,并为特异DNA片段酶切、回收困难质粒的应用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分析一例45,X/46,X,i(Xq)嵌合体,并探讨其形成机理,临床表型与染色体核型的关系。方法通过染色体常规G显带技术,并联合FISH技术,选用X染色体着丝粒特异DNA探针(CSPX)和X染色体长臂全涂抹探针(Xq),进一步确认异常染色体的来源。结果 G显带分析该患者染色体核型为45,X/46,X,i(Xq),FISH技术证实了该异常染色体为Xq等臂染色体。结论 X短臂单体长臂三体型Turner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型与其染色体核型相关;在常规G显带的基础上,应用FISH技术可准确识别异常染色体,对明确诊断及后续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种改良的基因组大片段DNA探针制备法及其应用张民余龙*胡培蓉施少林吴国俊赵寿元应用染色体区带探针池进行表达序列筛选是定位克隆疾病相关基因的策略之一[1~3]。我们在参照一般的基因组DNA大片段直接筛选表达顺序方法[4~6]时,发现重复顺序封闭常常不...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技的进步,全自动酶免化学发光仪在普通的基层医院得到普及应用,提高了免疫检验的自动化程度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但是在使用全自动酶免化学发光仪检测血清β-HCG浓度时,经常会有样品浓度超出仪器检测范围,需要稀释后检测。大型医院釆用原装稀释液进行自动稀释检测,但在基层医院,由于检测成本的问题,实际工作中用生理盐 相似文献
9.
甲胎蛋白(AFP)对原发性肝癌(PHC)的早期诊断,确立诊断和疗效观察具有重要价值,血清AFP浓度对PHC的早期诊断,特别是手术效果和预后的观察,化疗效果的评价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AFP的稀释检测过程中,稀释液的选择是影响测定结果的重要因素。本文对几种稀释液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 酶稀释液是磁微粒化学发光试剂的关键组成成分之一,对酶标抗体或抗原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稳定性有显著影响。牛血清白蛋白(BSA)是酶稀释液中常用的保护蛋白,但由于它本身的性质和批间差等缺点不能完全满足试剂研发对性能的要求,因此对非BSA等天然蛋白替代品的寻找备受瞩目。方法 大量研究表明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聚乙二醇(PEG)是有效的抗非特异性吸附材料,在医疗、化妆、涂料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在磁微粒化学发光平台,关于PEG酶稀释液无蛋白配方方面的应用很少被报道,因此本研究将酶稀释液中常用的BSA替换为了不同分子量的PEG,对多个项目的信噪比和稳定性进行了考核。结果 在信噪比方面,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25(CA125)和促甲状腺激素(TSH)项目上不同分子量的PEG酶稀释液相对BSA酶稀释液都有很大提升,PEG1500在铁蛋白(Ferritin)项目中提升了信噪比,但戊型肝炎病毒抗体IgM(HEV-IgM)项目中无显著提升。Ferritin和HEV-IgM项目中PEG4000显著提升了信噪比,PEG6000无显著变化,PEG10000则显... 相似文献
13.
目前各种非同位素核酸分子杂交检测技术发展很快,而这些进展的关键在非同位素探针的制备。本文综述了最近几年各种非同位素核酸探针的制备技术,主要为生物素探针的制备技术、蛋白质标记探针及半抗原标记探针的制备技术。并对各种非同位素核酸探针的制备技术的新进展及其优缺点进行了初步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比较两种尿电解质稀释液对干化学电极电位法测定尿K+、Na+结果的差异.方法分别用去离子水和醋酸镁尿电解质稀释液作稀释,采用电极电位法,检测 50例儿童新鲜尿液标本的K+、Na+含量.结果两种尿电解质稀释液,对尿Na+结果的测定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尿K+结果的测定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干化学电极电位法测定尿K+、Na+时,选用醋酸镁尿电解质稀释液,所得的结果更真实地反映K+ 、Na+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17.
一种水溶性稀土上转换荧光纳米探针及其活体荧光成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一种水溶性稀土上转换荧光纳米探针NaYF4∶Yb3+/Er3+,用于动物活体荧光成像。方法采用三氟乙酸盐热分解法合成油溶性稀土上转换荧光纳米探针NaYF4∶Yb3+/Er3+,然后选用柠檬酸或L-半胱氨酸作为修饰剂,置于油-水两相中加热到100℃进行配体交换,离心纯化得到水溶性产物。并对所制备的上转换荧光纳米微粒进行X射线衍射测试(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透射电子显微镜及红外和荧光光谱等表征,确定稀土上转换荧光纳米探针的组成、形态及修饰后该纳米探针的性质。最后将修饰后的水溶性稀土上转换荧光纳米探针作为探针应用于小鼠的活体成像。结果制备的稀土上转换荧光纳米探针NaYF4∶Yb3+/Er3+为立方相、平均粒径约21.3 nm的多边形结构,分别在540 nm和660 nm处发出荧光。用柠檬酸或L-半胱氨酸修饰后的稀土上转换荧光纳米探针可以稳定地分散在水中;并且修饰后的稀土上转换荧光纳米探针的粒径、晶相及荧光性质没有发生改变;红外光谱表明,该纳米探针的表面成功引入了修饰剂;该荧光纳米探针用于小鼠活体成像荧光信号清晰可见。结论研制出了一种用柠檬酸或L-半胱氨酸表面修饰的、水溶性稀土上转换荧光纳米探针NaYF4∶Yb3+/Er3+,表现出了较好的动物活体成像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我们自行设计EBER 1探针 ,原位检测HL和NPC蜡块组织中的EB病毒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以便推广应用。1 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 石蜡包埋标本分别取自南方医院、广州总医院以及广州市儿童医院病理科 ,连续切片 (3~ 4 μm厚 ) ,粘贴于经 2 %的 3 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甲硅烷 (3 aminopropyltriethoxsilane ,APES)处理过的载玻片上备用。以10例NPC标本作为阳性对照。1 2 探针制备 从GenBank中找出EBER1的全长序列 (gi|16 32 6 314 |AB0 6 5 135 )。用Primer2 2软件设计探针 ,序列为 :5′CTACAGCCACACACG… 相似文献
19.
目的用常规细胞遗传学(conventional cytogenetics,CC)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chromosomal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检测Ph染色体。方法常规细胞遗传学分析(CC),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结果7例患者4例Ph染色体阴性,其中2例分别伴有t(18;22)和t(17;22)异常,其余2例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正常核型。一例培养后无中期分裂相。2例Ph染色体阳性,FISH结果bcr/abl(+)细胞检出率分别为63.87%,84.51%,7.56%,4.0%,74.45%,67%,47%。结论常规细胞遗传学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相结合对CML患者诊断治疗过程中肿瘤负荷动态检测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20.
核酸探针检测技术日益成为诊断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核酸探针标记有同位素标记和非同位素标记(直接标记和间接标记)等方法,同位素标记检测敏感性高,但同位素半衰期短,不能长期保存。非同位素标记探针比较稳定,可保存较长时间,但检测敏感性稍低。在核酸探针检测中,可用固相杂交、液相杂交测定。本文综述了上述各种核酸探针标记方法和杂交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