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权斌  叶永强 《山东医药》2009,49(42):25-25
患者男,70岁。查体发现肝囊肿2个月,于2008年3月513入院。入院查体:巩膜无黄染。腹部稍膨隆,壁软。肝肋缘下可触及5cm,质稍硬,表面光滑,无触痛。腹部移动性浊音(-),肠呜音正常。  相似文献   

2.
病历要 患xxx,男,37岁,辽宁省人,主因“乙肝病史18年,乏力、腹胀、尿黄20天”于2006年7月10日收入院。患18年前体检时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肝炎肝硬化,无任何不适,肝功能正常,未系统治疗。4年前因出现右上腹疼痛,诊断为“胆囊息肉”,当地行胆囊切除术。5个月前因“乏力、食欲不振”住我院,诊断为“肝炎肝硬化,胆道梗阻一胆总管癌?”。本次因上述症状加重,伴尿黄再次入院。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可,皮肤、巩膜中度黄染,肝掌(+),蜘蛛痣(-),心肺未及异常,腹部饱满,未见明显体表静脉曲张,腹软,右上腹压痛(+),反跳痛(-),肝肋下2cm,质地中等,剑下未及,无压痛,脾肋下2cm,Murphy征(+),肝区叩痛(+),移动性浊音(+),双下肢不肿,神经系统检查未及异常。化验:HBsAg(+),腹部B超:肝硬化,胆道梗阻,腹部CT:肝硬化,脾大,腹水,胆道梗阻一肝门部胆管癌可能性大。[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病历要 患***,女。52岁,浙江省天坛县,主因“乏力,腹胀一年”予2006年9月5日收入院。患一年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腹胀、乏力,来京后就诊于某医院。实验室检查:总胆红素49μmmol/L,转氨酶(ALT)23μmol/L.腹部CT示:肝饱满增大,门脉高压,侧支循环开放,考虑“肝硬化门脉高压”转来我院。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可,皮肤、巩膜无明显黄染,肝掌(-)。蜘蛛痣(-)。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部饱满,可见体表静脉曲张,腹软,无压痛,肝肋下来及,剑下4cm,质软,无压痛,脾未及,移动性浊音(-),双下肢不肿。神经系统检查未及异常。  相似文献   

4.
胃结石、胃溃疡、胃下垂并胃扭转一例叶平患者男、79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三年余,加重伴呕吐三天于1993年3月11日急诊入院。体查:体温、脉博、血压正常、消瘦、心肺无异常。肝肋下1cm,脾未及,上腹肌稍紧,压痛(+),反跳痛(-),胸部透视无异常。入院...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 ,15岁。因发现肝脾肿大 5年入院。患者于 5年前发现肝脾肿大 ,但无咳嗽 ,发热等 ,较易出汗 ,智力正常。其父、母、妹发育及智力均正常 ,肝稍大。入院体检 :身高1.4 0m。智力正常 ,营养状态可。浅表淋巴结不肿大。五官无异常。胸廓前后径稍增宽 ,心肺无异常。腹部稍膨隆 ,肝肋下 3cm ,无触痛。脾肋下 9cm ,表面光滑 ,无压痛。腹水征阴性。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血、尿及粪常规正常。B超示 :肝脾肿大 ,肝静脉、门静脉及下腔静脉无异常 ,腹膜后淋巴结不肿大。胸片及心脏超声无异常。肝功能检查示 :ALT4 7.6U/L ,AST 5 3.1…  相似文献   

6.
胆囊浆膜面异位肝组织1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病例资料:患者,男,38岁。因体检B超检查发现胆囊息肉,于2005年11月21日入院。入院检查:生命体征正常,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正常,肝、肾功能正常 。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48岁。因反复稀便2~6次/d,白天及餐后为主。伴肠鸣、脐周隐痛、便后缓解。患者发病10个月伴消瘦明显,于2006年1月9日由外院转入本院。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尚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未及包块,下肢无水肿。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各种肝炎病毒标志物、甲状腺素、促甲状腺素、肿瘤标志物均正常。多次粪常规及病原体检查阴性,心电图、胸片、胸部CT均正常。胃镜及二次结肠镜无明显异常,小肠X线钡剂检查(-),B超及上腹部CT提示腹膜后腹主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间实质性占位,肝胆胰脾肾均正常。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45岁,已婚。因“体检发现两肺弥漫性病变、肝内多发结节灶4月”入院,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查体: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及,肝区无叩痛,皮肤巩膜无黄染。辅助检查:血常规WBC4.0×109,N54.3%,单核细胞11.6%,嗜酸粒细胞6.3%,肝肾功能、血气分析、血AFP、CEA均正常,肺通气功能正常。弥散功能轻度下降。  相似文献   

9.
病例 患者男性,28岁。因右上腹胀痛1年于2004年1月4日入院。精神食欲可,无乏力、恶心、呕吐、厌油。既往无肝炎病史。查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无肝掌、蜘蛛痣,巩膜轻度黄染,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脾区无叩击痛,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辅助检查:总胆红素55.4rμmol/L。直接胆红素40.4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37u/L,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71岁,因“体检发现脾大1年余”于2006年8月13日入院。既往体检,无化学毒物及放射线接触史。体检:生命体征正常,皮肤黏膜无出血、黄染,腹股沟淋巴结串珠样肿大,心肺阴性,肝肋下未触及,巨脾。实验室检查及器械检查:血常规WBC9.3×10^9/L,Hb117g/L,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17岁,于2005年10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逐渐隆起,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胀、腹痛、腹泻。2006年10月29日入院体检:体温36.8℃,脉搏79/min,呼吸16/min,血压108/66mmHg,全身皮肤、巩膜轻度黄染,无肝掌、蜘蛛痣,心肺检查正常,腹部饱满,腹壁静脉无怒张,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6肋间,肝下界位于右锁骨中线肋下约15cm,表面光滑,质中,有轻压痛,脾脏于肋下5cm,无压痛。  相似文献   

12.
患者 男性,49岁,因腹胀、乏力、尿黄4个月余,于2004年11月29日入院。发病以来反复腹胀、乏力、纳差,尿黄、双下肢水肿。平素体健,有饮白酒史,约1斤半/日×23年。体检:生命体征正常。皮肤、粘膜轻度黄染,双手见肝掌,颈胸部见多枚蜘蛛痣,心、肺无异常。腹部隆起,腹壁静脉显露,全腹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腹水征阳性。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3.85×10^9/L,Hb106g/L。尿蛋白阴性。生化:PA(前白蛋白)0.106g/L,ALB23g/L,AST99IU/L,KLT83IU/L,TBil41.48μmol/L,DBil16.9μmol/L,HBsAg阴性。AFP、CEA、丙肝抗体阴性。腹水常规:李凡他试验(+)。腹水结核菌及培养阴性、涂片未找到癌细胞、乳糜定性为阳性。腹部CT示腹腔积液、肝硬化。临床诊断: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  相似文献   

13.
蒋超  王广义  王蒙  鹿洪雨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27(10):1099+1101-1101
1病例资料 患者,女,58岁,因"上腹部膨隆伴进食后胀满不适1个月"于2011年8月15日入院。查体:肝肋下5cm处可触及,质硬,边缘钝,表面稍有结节感,无压痛。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吲哚菁绿(ICG)15 min滞留率为5.8%。腹部增强CT示: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39岁,因“胰腺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7个月伴发热3周”入院。入院前3周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午后明显,体温38~39℃。最高达40.2℃,伴寒战。入院体检:体温38.4℃,皮肤巩膜无黄染,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腹部未扪及肿物。实验室检查:白细胞4.5×10~9/L,中  相似文献   

15.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转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_4 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25岁,因乏力、皮肤出血点1个月入院。查体:贫血貌,体温373℃,双下肢皮肤有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咽无充血,扁桃腺不大,胸骨无压痛,心肺听诊正常,腹部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44g/L;白细胞25×109...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51岁,既往有乙型肝炎肝硬化病史3年。因乏力、纳差、进行性少尿、腹胀伴下肢浮肿30天,于90年8月2日再度入院。入院查体:神清,慢肝面容,生命体征正常;皮肤巩膜无黄染,颈胸部可见数枚蜘蛛痣;心肺听诊正常;腹部稍膨,肝肋下未及,脾肋下4cm,腹水征(+);下肢轻度浮肿,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44岁,农民,长期居住疫区,曾经多次用锑剂、硝硫氰胺、吡喹酮治疗过血吸虫病,近1年来腹胀,脾肿大,1988年10月22日以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型入院。 入院时检查:T36.2℃,P70次/min,BP90/60mmHg。发育良好,营养欠佳,巩膜无黄疸,心肺正常,腹部微隆起,腹壁静脉怒张,有移动性浊音。肝剑下4cm,肋缘下可触及,质硬。脾肋缘下10cm。超声波检查:肝上界5肋间,肝肋缘下偶见,剑突下4cm,密度集微波,集中前段,进波鞭状。脾下界平脐,脾厚8cm。心电图正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17岁,因左上腹痛伴恶心呕吐1d入院。查体:腹平软,左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一),肠呜音正常,肝区及肾区叩痛(一)。辅助检查:尿淀粉酶1775U/L,血淀粉酶185U/L,血尿常规正常;上腹部增强CT示胰周围渗出及胰尾囊实性占位。考虑急性胰腺炎及胰腺占位,予以禁食、抑酶、抗感染、护胃、调节肠道菌群等治疗后症状好转。  相似文献   

19.
患女性,62岁。以间断呕血,黑便3个月入院。患3个月前反复呕血、黑便。查体:贫血貌,无黄染及出血点,心肺无异常,腹平坦、软,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肝不大,脾肋下3cm,移动性浊音(±)。胃镜及食道钡餐示:食道静脉重度曲张。肝脾彩色多普勒超声:(1)肝脏形态正常;(2)门静脉、肝静脉血流通畅,门静脉主干内经1.0cm;(3)脾肿大;(4)少量腹水。[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44岁,农民。有长期、反复接触血吸虫疫水史及多次治疗史(1976年锑剂治疗1次,1978、1980年2次服用硝硫氰胺,1980年曾出现黄疸)。入院前2个月开始餐后腹胀不适伴腹部渐胀大,诊断晚期血吸虫病腹水型入院。 入院时体检:T36.4℃,P56次/min,Bp16/10.7kPa发育正常,营养欠佳,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无异常发现,腹部隆起,未见腹壁静脉怒张,无压痛,叩诊有移动性浊音,肝剑下肋下均未及,脾肋下2cm。A型超声波检查:肝上界第5肋间,厚11cm,剑下、肋下未见,脾肋下2cm,厚4.5cm,肝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