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法在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产科行自然分娩的产妇14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缝合术,观察组则行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法+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切口愈合情况、疼痛情况、会阴切口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疼痛持续时间、会阴切口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切口愈合状况均良好。结论: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法的效果良好,配合护理干预能够促进产妇产后身体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会阴侧切可吸收线连续皮内缝合术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5月行会阴侧切缝合术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00例采用会阴侧切可吸收线连续皮内缝合术,对照组100例采用会阴侧切医用羊肠线传统缝合术.结果 与传统法比较,观察组手术缝合时间短,疼痛轻,伤口愈合好,不用拆线,住院时间短(P<0.05).结论 会阴侧切可吸收线连续皮内缝合术安全、可靠,是较理想的缝合方法.  相似文献   

3.
改良会阴侧切术与传统会阴侧切术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比较分娩过程中采用不同会阴侧切术,了解会阴伤口愈合情况.方法:选择2008年1~12月间,采用改良会阴侧切术顺产产妇200例为观察组,采用传统会阴侧切术顺产产妇200例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均足月、B超提示胎儿体重在3500g以下、无产科并发症及合并症.分别记录两组产妇产时出血量、伤口缝合时间、伤口疼痛情况及产后伤口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的产时出血量、产后伤口疼痛、产后伤口恢复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伤口缝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会阴侧切术可减少分娩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阴道分娩的质量,并有利于产后早日康复.值得在产科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产妇应用滑行式手法行会阴侧切手术的效果。方法:200例初产妇随机平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法进行会阴侧切,试验组采用滑行式手法行会阴侧切术,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试验组会阴缝合时间、边缘顶端整齐、侧切顶端延裂及伤口愈合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滑行式手法行会阴侧切术能恢复原有的解剖结构及正确对合皮肤切口,减少产妇术中缝合产生的疼痛及会阴裂伤,简单易掌握。  相似文献   

5.
何玉娇  赖德华  肖金平 《光明中医》2023,(13):2615-2618
目的 探究雷火灸联合中药会阴擦洗护理对会阴侧切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94例经阴道分娩并行会阴侧切术的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50%硫酸镁湿敷会阴,观察组予以雷火灸联合中药会阴擦洗,比较2组会阴肿痛、切口愈合以及宫缩痛情况。结果 2组护理后会阴肿痛评分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会阴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24 h、48 h宫缩痛评分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雷火灸联合中药会阴擦洗护理可减轻会阴侧切术后产妇宫缩痛和会阴肿痛,促进会阴侧切切口愈合,对产妇术后康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会阴侧切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探讨其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经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术的足月妊娠产妇,其中发生会阴切口感染的产妇79例为观察组,按照1:2比例选择未发生会阴切口感染的产妇15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年龄、妊娠合并症、备皮至会阴侧切时间、总产程及有无产道裂伤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妊娠合并症、阴道检查次数、生殖道感染、胎膜早破、备皮至会阴侧切时间及产道裂伤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起产妇会阴侧切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较多,需通过加强产前围产期保健、产时产后护理,以降低产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会阴切开缝合术为产科常见手术之一,目的是避免严重会阴裂伤,减少新生儿窒息,提高母婴生存质量。侧切术后的护理尤为重要。我院通过分析观察实施经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术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现对80例会阴侧切产妇的术后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煎剂涂擦配合常规消毒对于会阴切开缝合术患者疼痛及切口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将2017年1月—2019年10月行阴道分娩+会阴切开缝合术的90例产妇分为2组,每组45例。2组产妇均行会阴切开缝合术,对照组术后用0.5%碘伏涂擦会阴,观察组术后用中药煎剂涂擦会阴。比较2组会阴切开缝合术后疼痛程度、切口愈合分级、切口愈合时间、切口感染情况、住院时间及产妇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72 h VAS评分均较对照组同一时间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甲级愈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切口感染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产妇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煎剂涂擦能够减轻会阴切开缝合术后疼痛感,促进切口愈合,提高愈合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会阴侧切缝合术中连续缝合法的应用及其体会。方法:2005年元月~2011年2月对200例产妇会阴侧切伤口采用2.0薇乔可吸收合成线行新式缝合术。结果:本组200例产妇会阴侧切伤口愈合良好,效果满意。结论:新式缝合法缩短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产妇痛苦小,不用拆线,切口愈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会阴侧切产妇的围术期护理,观察会阴切口的愈合情况。方法对320例会阴侧切的产妇实行术前、术中、术后综合性护理。结果320例会阴侧切产妇的切口甲级愈合率达98.27%,乙级愈合率1.73%,无一例丙级愈合。结论对会阴侧切产妇实行综合性护理是切口甲级愈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经阴道分娩产妇采取会阴切口皮内缝合与常规丝线缝合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进一步指导临床,减少患者的疼痛,提高医疗质量。方法:对我院住院分娩的400例经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的初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观察组200例采用3-0快薇乔进行皮内缝合,对照组200例采用传统的丝线间断缝合,进行疗效观察,观察切口愈合、术后疼痛以及疤痕的大小情况。结果:观察组会阴切口皮内缝合在伤口愈合、术后疼痛、线头反应、疤痕大小明显优于对照组丝线缝合(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会阴侧切采用皮内缝合伤口愈合良好,感染症状轻微,疼痛小,外形美观,无需拆线,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2.
改良会阴侧切缝合术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改良会阴侧切缝合术快薇乔可吸收缝线的优点及甲硝唑冲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900例采用15~44°会阴侧切的产妇,随机分为3组,使用0.2%甲硝唑注射液冲洗侧切口周围组织后,A组以2/0可吸收缝线连续皮内缝合会阴切口,B组采用"8"字全层会阴侧切缝合术,C组采用传统的缝合方法。结果900例产妇会阴侧切术后切口甲级愈合894例(99.6%),乙级愈合6例(0.4%):A组1例,B组1例,C组4例。A,B组坐式哺乳率明显高于C组。结论改良会阴侧切缝合术快薇乔可吸收缝线的应用及甲硝唑冲洗可明显增加切口甲级愈合率,减轻患者痛苦,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会阴侧切缝合术采用连续缝合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阴道分娩初产妇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会阴左斜侧切、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和2-0可吸收线。观察组用连续缝合法行会阴缝合术,对照组用皮内缝合法缝合会阴切口。结果:两组在产后切口疼痛、产后72h活动程度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缝合法用于会阴侧切术可明显减轻产后切口疼痛、活动受限性,利于产妇休息和母乳喂哺,提高产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研究观察两种缝合方法用于会阴侧切伤口的效果。方法:将同时期内经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术的39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可吸收线皮内缝合法的197例作为皮内缝合组,采用传统缝合法的193例产妇作为传统组,分别观察两组的切口愈合、住院时间、切口疼痛等情况。结果:皮内缝合组切口愈合效果优于传统组,住院时间短于传统组,伤口疼痛程度轻于传统组。结论:皮内缝合组比传统组切口愈合好、住院时间短、疼痛程度轻、是较理想的缝合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涂擦护理干预在会阴切开缝合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12月—2018年12月产科经阴道分娩且行会阴切开缝合术的50例初产妇进行研究,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每组25例。对照组采取碘伏消毒护理,观察组采取中药制剂涂擦护理。比较2组产妇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切口愈合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会阴切开缝合术后实施中药制剂涂擦护理能够减轻产妇疼痛感,促进切口愈合,提高愈合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会阴侧切皮内可吸收线连续缝合与丝线间断缝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在会阴侧切产妇中选用可吸收缝线连续皮内缝合者10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丝线间断皮肤外缝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会阴疼痛、伤口愈合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减轻会阴疼痛、促进伤口愈合、住院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可吸收缝线连续皮内缝合法具有伤口疼痛反应轻、愈合好,且外形美观、住院时间短、无需拆线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袁琴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9):10-11
目的:对比研究观察三种缝合方法用于会阴侧切伤口的效果。方法:将同时期内经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术的633例产妇随机分为三组。传统缝合法210例为传统缝合组,全层间断一次缝合法208例为全层间断一次缝合组,皮内缝合法215例为皮内缝合组。分别观察三组的切口愈合、术后疼痛程度和时间的情况。结果:传统缝合组和全层间断一次缝合组无显著可比性。皮内缝合组切口愈合效果优于其他两组,住院时间短于其他两组,伤口疼痛程度轻于其他两组。结论:皮内缝合组比传统组和全层间断一次缝合组切口愈合好,住院时间短,疼痛程度轻,是较理想的缝和方法,值得在产科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科会阴侧切伤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分析。方法: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产妇行阴道分娩的45例会阴侧切伤口愈合不良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45例会阴侧切伤口愈合良好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会阴侧切伤口愈合不良的原因,提出防治措施。结果:观察组营养不良率、胎膜早破率、阴道检查次数超过3次、切口缝合对合不佳率、合并其他阴道疾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会阴侧切伤口愈合不良重在对软产道撕裂伤的预防,应加强对会阴侧切的手法和适应症学习,熟练掌握缝合技巧,规范手术助产规程,严密观察产程进程,能显著提高会阴侧切伤口愈合率,减少愈合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会阴切开方式及缝合术对产妇会阴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足月妊娠同意经阴道分娩,且无禁忌症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会阴30°切开及薇养线皮内包埋缝合术,对照组采用会阴45°侧切开及丝线连续缝合术;观察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术后疼痛、愈合情况及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会阴切口出血量少、疼痛程度轻、住院时问短、以及切口愈合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会阴30°切开及快薇荞线皮内包埋缝合术,产妇术后疼痛轻,切口愈合好,有利于产妇休息和母乳喂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分析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法与传统缝合法的手术疗效。方法将将我院2008年1月-2010年7月2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法)和对照组(传统缝合法)各10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疼痛程度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适。结论会阴侧切皮内连续缝合法与传统间断缝合法比较疗效好,术后切口愈合好,患者疼痛程度轻,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