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医院是具有潜在职业危险的工作场所,面临发生医院感染等职业危险。助产士因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的特殊性,经常暴露于血液、羊水、分泌物及锐器损伤等多种危险因素之中,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本文通过对助产士职业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防护措施,最大限度减少职业危险因素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医疗护理工作中,经常暴露于感染病人的血液、体液及排泄物污染的环境中,意外被感染性病原体携带者或病人的血液、体液等污染了皮肤、黏膜或者被含有感染性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某种疾病的危险。助产士在从事临床护理、助产接生时存在各种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其中锐器刺伤是最常见最危险的因素,其它还有传染病、性病、消毒剂的损害、物理损害和心理损害等,消除和减低这些危险因素,是降低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助产士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接触患者的血液、分泌物、体液等,并存在各种压力,使得本专业的职业危险增大,应采取一系列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障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减少职业危害。方法:针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规范操作流程,强制要求助产士执行各项正规护理操作及制度。结果:职业暴露严重威胁着助产士的身心健康,不同职称、不同工龄的助产士都被针头、刀片、锐气损伤和羊水、血液污染过。结论:提高助产士自我防护意识,加强各种防护措施,能减少职业暴露的危害。要求严格能提高助产士的职业暴露危险意识。  相似文献   

5.
探讨临床护士职业暴露的原因及危害,通过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对职业暴露危害性的认识,加强临床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培训,促使临床护理人员形成正确的职业防护意识,不断的完善护理防护措施,加强自我保护。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为临床护理工作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护对策。方法:对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和实施有效地防护对策。结果: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做好个人防护。结论:加强职业暴露防护措施的落实,减少职业暴露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程度进行调查,并探讨干预措施.方法:选取90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基本内容包括:护士的基本情况、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途径等.结果:本组护士防护知识平均答对率为56.86%,造成伤害的锐器类型主要是中空针头,不同科室暴露的构成比以急诊室最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较为淡薄.结论:医护人员应特别重视血源性职业暴露,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将职业暴露风险降到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8.
由于产房工作节奏快、风险大,在待产和接产过程中面临着多种职业危险因素,助产士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危险,成为血液传播性疾病的高危人群,现将助产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总结如下。1职业危险因素1.1接触病人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呕吐物、大小便等:目前相当一部分孕产妇不重视血液、体液传播疾病的危险性而不愿做化验检查,  相似文献   

9.
分析助产士职业危害因素,从医源性感染、化学、物理、环境、心理、生理等方面提出助产士的自我防护措施,以保护产房工作人员的健康。  相似文献   

10.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分为感染性职业暴露、放射性职业暴露、化学性(如消毒剂、某些化学药品)职业暴露及其他职业暴露。内镜室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就占有三项:感染性职业暴露,放射性职业暴露,化学性(如消毒剂、某些化学药品)职业暴露。随着内镜技术的普及,其临床应用日趋广泛,内镜已成为常规诊疗工具。由于内镜室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医务人员经常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含有大量病原体的污染物以及物理、化学等危险因素,因此职业暴露的风险较高,本文就感染性、物理性、化学性三部分进行慨述。  相似文献   

11.
基层社区由于接诊人数多、人员流动性大、病种复杂等特点,社区医护人员面临严重的职业暴露危险,应加强医护人员职业安全培训与教育,强化安全防护意识,避免职业暴露感染疾病,保障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助产士的职业相关危害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分析助产士可能接触到的职业危害因素和相关防护措施。结果:助产士接触到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包括物理、生物、化学及社会方面。具体防护措施包括:自我防护措施、接生时防护措施、加强锐器和消毒剂防护、分娩室环境防护及加强学习培训和心理干预等。结论:充分认识和了解导致助产士危害的物理、化学、生物、社会等方面的职业损害,才能在工作中加强管理和防护,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工作过程中不必要的职业损害,有助于提高助产工作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3.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黏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 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目前,我国艾滋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笔者现结合我院实行情况,将艾滋病病 毒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医院产房的工作繁重,劳累,节奏紧张,助产士又是医院易受感染的高危人群,常进行有创操作,经常暴露于血源性物质中,稍有不慎就会职业暴露,造成医院感染。为了维护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确保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预防交叉感染,现对产房存在的感染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5.
助产士应对医院感染的防护措施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助产士工作中所面临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加强防护措施,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暴露危险,将危害降至最低,最大限度的保护助产士的安全,进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6.
职业暴露导致医护人员自身感染的事件成为人们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热点问题。由于护士职业的特殊性,其职业危害因素广泛存在于日常工作中,所以护士有必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了解职业暴露的种类、产生的原因及特点,在日常工作中加强自身防护,降低职业暴露风险,确保自身健康。1.1生物性因素:主要是细菌、病毒的危害。护士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的机会较多,如吸痰、采血、静脉留置针、留置胃管、导尿、灌肠等操作时均有可能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如果不注意自身防护,极易造成自身感染。医护人员是感染HIV、HBV、HCV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7.
分析医院后勤人员暴露的危险因素,指出针对相关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管理对策,对不同岗位的各类人员进行职业暴露的培训,提高对职业暴露的认识,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加强监督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后勤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保障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意外受到了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等沾染,出现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形。旨在明确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含义,并提出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预防对策,如加强医护人员的艾滋病防护知识培训,呼吁相关部门立法把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纳入工伤范畴,以解除医务人员的后顾之忧等。  相似文献   

19.
源性传染疾病的增多,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机会随之增加,医务人员正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风险。国际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的相关研究,Mishal等采用前瞻性研究医务人员暴露与病人血液和体液的分析情况,并定义医务人员为高危人群[1]。  相似文献   

20.
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人禽流感的预防控制工作,有效防范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规范禽流感疫情的监测、职业暴露人员个人防护、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落实各项预防控制措施,预防控制人禽流感疫情发生、传播、蔓延扩散.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