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伤寒论》六经病证不是各自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的,某一脏腑及经脉的病证,往往涉及另一脏腑经脉,使临床上出现复杂证候,都可称为表里同病。表里是分析病位浅深的纲领。发表攻(温)里为表里病证的二大治则,在表里同病时,当辨别表里的先后缓急以及正气的强弱而决定先表后里、先里后表、表里同治的不同治则。一、先表后里治则表里同病而表急于里,应先解其表,而后治其里。如“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  相似文献   

2.
一、表里证同具,为什么治法不同?有的先表后里,有的先里后表,有的表里同治,试联系原文说明。答:表里证同具,即表里同病,因其层次有表里浅深之异,证情有轻重缓急及虚实之殊,所以治疗上有先表后里、先里后表、表里同治等不同方法。一般来说,表里证同具,里实的治应先表后里,论中“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  相似文献   

3.
初探《伤寒论》中有关表里同病证治的论述。表里同病表现即有太阳表证,又有他经或本经内脏为病者,属《伤寒论》中“两感”“并病”范畴,概述有表寒里热、表里俱热、表寒里饮、表病里实、表实里虚、表虚里实之证。并提出了先表后里,先里后表,标本缓急之别的治疗原则。认为其至今对临床尚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表里先后的治疗三原则,亦即先表后里、先里后表、表里同治,其在治疗表里同病或表里证疑似之间应用尤显关键.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中对解表攻里的认识非常全面深刻,解表攻里有一定的治疗原则但也有其规律性和灵活性,一般情况下有表证先解表,里急者先治里,表里同重则表里双解。在临床上有相当一部分病人,表证长期未解,此时要先解表,表解而内自和,若兼有其他杂症,需再辨其内证,依次治疗。对于表里同病的治疗原则可以分为先表后里、先里后表、表里同治;但是先后并不能根据表证里证的多少而决定先解表还是攻里,关键在于抓住病机,根据"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进行治疗。在临床上可以结合对疾病的病位病势分析,以病机作为主要依据,准确把握疾病的部位深浅和病情轻重、表里变化,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6.
28.表里同病的病证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先表后里?在什么情况下先里后表?什么情况下可以表里同治?试各举一例说明之。答:在外感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病情的错综复杂,往往出现表里证同见的情况,《伤寒  相似文献   

7.
王云凯  刘月林 《河北中医》1984,(2):64-64,F0003
表里同病在什么情况下要先里后表?新旧同病为什么要先治卒病后治痼疾?应当怎样正确运用这些原则?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表里同病之临证体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表、里是疾病的相对病位概念,是人体患病之后,症状反映于体表、体内的概括性总结。《伤寒论》对表里同病的治疗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具体有如下3种:先表后里、表里同治,以及太阴里证较急时的急当救里、先里后表。  相似文献   

9.
纵观《伤寒论》,张仲景治疗表里同病大体有5种方法,即表里双解之法,只解表而里自和之法,只和里而表白解之法,先治表而后治里之法,先治里而后治表之法。现总结如下,冀对指导临床有所裨益。 1表里双解之法此法 是治疗表里证的常用之法,应用较为广泛,但在处方用药时要有所侧重,或以解表为主辅以和里,或以和里为主辅以解表,或表里用药相当。  相似文献   

10.
1 具体应用 《金匮要略》以诊治内伤杂病著称。内伤杂病不同于急性病,常因体质性、病理性、医源性因素导致疾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兼杂之证。对此,仲景遵循“间者并行”之则立法制方遣药,条理井然,概其要者,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表里双解 此为表里同病而设。表里用以标承病邪侵犯机体的途径、病位的深浅和病势之趋向。病邪在表,从外解之;病邪在里,从内攻之,表未解,不可攻里。然表里同病,内外俱急时,不可拘泥先表后里之法,而宜表里同治,攘外安内。如《腹满寒疝宿食病篇》  相似文献   

11.
临证辨治单纯表证和里证,由于病情单一,表证辨其中风伤寒温病,里证辨其虚实寒热,运用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及脏腑经络辨证等,相形而论,尚易应对。但病人禀赋阴阳不等,体质强弱不同,感邪轻重不一,每有表里同病、虚实兼夹者,病情相对复杂,施治起来有时难免使人有瞻前顾后,顾此失彼之感。张仲景《伤寒论》创立六经辨证体系以辨治外感疾病,其中不乏对杂病的辨治,表里同病的治疗亦属不少,示人以规矩准绳,所出诸方,内蕴治病妙法良意,使人临证有所仿效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六经各有表里寒热变化,又各有不同所主的观点出发,系统分析和归纳了《伤寒论》中所涉及的各种寒热夹杂证的辨治内容,界定了它们的六经归属与病机特点,进一步提升了六经理论对杂病辨治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国权 《河南中医》2012,32(5):529-531
厚朴七物汤证主证为发热10日左右出现腹满,此为外邪由太阳内传阳明.此证中“脉浮数”主表证,“饮食如故”并非指饮食正常,而指饮食与往常一样,方中用大黄是取其通腑泄热之力.从本证的治疗可以看出,《金匮要略》中所论杂病多系外邪入侵所致,有表证或外邪者服药后并非皆有汗出,服药后有汗出者并非皆有表证,对表里同病的治疗既有先表后里者,也有先里后表者,更有表里双解者.  相似文献   

14.
赵凯  李齐同 《针刺研究》1998,23(3):185-186
在针灸临床中,一些经穴由于性能相近,作用相似,经常同时配伍应用,这些两个经常配合应用在一起的穴位又被称为“对穴”,“对穴”在临床中应用十分广泛。“对穴”的应用起源较早,许多针灸古典医籍中都有记载。如明代高武编著的《百证赋》,其内容包括百种病证的治疗法则和配伍规律,大部分是一对穴位相互配伍治疗疾病。这是因为购穴的配伍要比药物配伍优越的多,药物配伍有时可发生相畏、相反之弊,而经穴的配伍却都能够互相协调,同时发挥各穴的治疗作用。临床上可根据脑穴的性能,疾病的归属,选用不同的配穴方法。采取本经、表里经、…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认为肺脏与肠腑在生理上相互配合,在病理上相互影响,且二者与皮毛都有着直接与间接的联系。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肺与大肠相关理与本病的诊治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其不仅体现在荨麻疹的发病机制中,还体现在临床中对本病的治疗不离治肺、通腑二则。该理论在皮肤病的防治方面应用很广泛,并对外感热病、内伤杂病的治疗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动静相宜以平为期--妇科疾病诊余杂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多年妇科临床经验,认为治疗妇科疾病的原则是调节动静平衡,具体应把握反治法、兼治法以及证不变,守法守方,证情转变,灵活权变的法则;并将法则概括为“从、合、守、变”的辨证论治要旨,附验案四则,逐一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气化痰通络方结合表里两经并刺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口服自拟补气化痰通络方结合表里两经并刺法,对照组给予康复疗法,均治疗3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应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中文版)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随访3个月,统计复发率及复发次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75.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SF-36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及复发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气化痰通络方结合表里两经并刺法治疗脑卒中后SHS有显著临床疗效,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和解法在IgA肾病中应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和解法的概念、实质以及IgA肾病的病因病机,认为IgA肾病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表里同病的病证。重视和解法在IgA肾病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对"肺与大肠相表里"相关古代文献的梳理、观察,并应用现代计算机数据挖掘手段,对所收集的肺肠合病的相关古代临床文献进行挖掘。对其中的病位、症状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得出肺与大肠在生理和病理信息的表达上存在共振现象。并且这种共振现象是由其他脏腑共同参与作用。其中又与脾、肝关系最为密切。提示临床在肺肠合病的辨证时,应注重其他脏腑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的温疫病临床思维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温病学角度来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急性传染病,其主要病因是湿热疫毒,发病过程中由湿热疫毒而致热、喘、瘀、脱、虚,从病机而论有湿毒、热毒、瘀毒等不同的病性,故治之当不离湿热疫毒,"逐邪为第一要义"。以分消湿热疫毒、宣畅气机为主,把握早期、进展期治疗是减少危重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中医防治温疫病的临床思维创新要以真正掌握经典理论中温疫病疾病传变规律、治疗方与证的对应规律及方证理论的精髓为基础,并努力研究、应用于现代疾病包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内的传染病中医临床证治规律之中,创建自身的中医临证体系,才能在诊治患者中处变不惊。其中,坚持临床急症思维,既病防变,建立病证结合标准化与个体结合的诊疗体系是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