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霖,字师愚,以字行,为清代瘟疫学名家,籍贯为安徽桐城,约生于清雍正四年(1726年),卒年不详。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余霖著成《疫疹一得》一书,并自序刊行,后经裴奉辰、庄锦制等多次重刻,得以保存至今。此书现存最早刻本为道光八年(1828年)延庆堂刻本,最佳版本是《续修四库全书》所收的清抄本。  相似文献   

2.
余霖治疫特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霖,清代浙江常州人,著有《疫疹一得》,创制名方清瘟败毒饮,在防治疫病方面,颇具特色:①明察病因,辨证施治;②大一剂用药,开创先例;③解毒养阴,贯穿始终;④瘟疫斑疹,需加活血。  相似文献   

3.
王焘籍贯考     
籍贯、里籍,指祖居地或个人出生地。相关者有故里和郡望。故里,即故乡,指出生地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郡望,既指祖先的居地,也是著姓大族之支系的标识。  相似文献   

4.
《肘后备急方》系东晋葛洪所撰,原书3卷,载方86首。梁代陶弘景加以补充,仍为3卷,收方101首,称为《肘后百一方》,又称《补阙肘后百一方》。皇统四年(1144),杨用道在《补阙肘后百一方》基础上摘录唐慎微《证类本草》的附方,撰成《附广肘后备急方》8卷,计73篇。  相似文献   

5.
《指微赋》作者籍贯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代阎明广《子午流注针经》一书卷首所收《流注指微针赋》简称《指微赋》.其作者何若愚的籍贯,除赋文前署有"南唐何若愚撰,常山阎明广注"外,尚无其他资料.目前研究者基本认为"南唐"不是朝代名,与"常山"均为地名,并有种种推测.现据赋文作一考证.南唐,五代十国之一,公元937年,李升曰代吴称帝,建都金陵,国号唐,后称南唐.曾灭闽楚,极盛时辖有今江苏、安徽淮河以南和福建、江西、湖南及湖北东部.公元975年为北宋所灭.赋文内容表明何若愚确实生活在原南唐辖区:"想夫先贤迅效,无出于针;今人愈疾,岂离于医.  相似文献   

6.
王叔和的籍贯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叔和,名熙,魏晋时期的重要医学家之一.其有两项重大医学贡献:一是整理、编次<伤寒杂病论>,使张仲景的学术得以流传和发扬;二是整理、研究脉诊,著述<脉经>,促进了中医脉诊学的发展.历史上这些有突出成就的医学家,永远值得后人纪念.早在明代,北京的先医庙和药王庙中就有王叔和等医家的塑像,供人瞻仰和祭奠.  相似文献   

7.
据多部典志、史志、方志的记载,对《银海精微补》作者赵双璧的籍贯、履历及版本进行考证,认为其号景陵,是以籍贯为号;为康熙初年武探花,后任安东卫守备;当生于清顺治时期,卒于康熙年间.经实地调研考察,其唯一版本为清康熙十三年(1674)奉天府安东卫刻本,非此前中医文献工具书中的“朝鲜安东卫”刻本.同时对其刊刻时间,序文作者姓名进行了勘误.  相似文献   

8.
陈逊斋是民国时期福建籍中医名家, 现有文献中对其籍贯记载不一, 通过查阅发表的期刊、书籍, 寻访陈逊斋散落著作、族谱, 走访陈逊斋后裔等方式对陈逊斋籍贯进行调查考证, 确定陈逊斋(哉), 名广诚, 籍贯是福建省永定县高陂镇上洋村, 属上洋颍川陈氏第二十二世, 非长乐江田南阳陈氏裔孙, 更非陈修园七世孙。为下一步陈逊斋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钱师之《内经语言研究》中有《内经名义解诂》一节 ,考证《内经》之命名颇多发明 ,其说平实 ,令人易晓 ,然有可商榷处 ,今抒己见 ,以就正于师说。师之传承 ,绍于章黄 ,章黄之学 ,力避穿凿。故师解《内经》之名义 ,取意平实 ,质朴可从。所谓“内”者 ,对“外”而言 ,以《汉书·艺文志》另有《黄帝外经》三十七卷。除此而外 ,《艺文志》中又有《扁鹊内、外经》及《白氏内、外经》 ,大致若先秦《庄子》内外篇之命名 ,谓内者集名贤 ,外者杂众说也。张介宾、吴昆、王九达、方以智之说 (参《内经语言研究》) ,皆有附会之嫌。然仅遵此“勿穿凿”一…  相似文献   

10.
《温热论》系清代温病大师叶天士所著,对温热病的理论证治甚多发挥,基本奠定了温病学的理论体系。本文分析了叶氏根据舌象变化分析病因、阐述病机、辨析证候、控制传变、判断转归预后、确定治则、指导用药等学术思想,对现今临床仍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膏方源流考     
中医丸、丹、膏、散、酒、汤、露、锭八种剂型里包含中药膏方。膏方既可治疗慢性消耗性疾病,又可滋补大病过后的虚弱病体,是兼顾治病与补虚双重作用的良剂。膏方最早的记载出自《山海经》;我国发现的最古老医方《五十二病方》中亦有膏剂三十余方;《黄帝内经》对膏方的制作和使用方法也有描述,有马膏、豕膏等记载;《金匮要略》记载了用大乌头煎煮熬制成膏体来治疗寒疝腹痛病,是将膏方作为内服用途的最早的记录;唐宋时期膏方不仅从制备和使用方法上有了新发展,也扩大了膏方临床适用范围,膏方在这一时期基本成形;明清时期膏方制剂工艺早已成熟,命名更加明确;近现代,在上海、江浙及广东等东南沿海地区,膏方使用广泛,尤以上海最为出名。现代膏方注重发挥脾胃的作用,重视膏方炮制与治疗作用,将膏方的发展推向了新高度。  相似文献   

12.
《重订广温热论》是何廉臣在戴天章原著、陆九芝删定的基础上再予重订的一部温病学专著。本文试从温病遗证的病因、治疗方法、辩证用药、瘥后祛痰、顾护脾胃、瘥后禁忌以及预防劳复、食复等方面对温病治疗学的贡献作一概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临证指南医案》中柴胡运用规律及特色。方法:采用自行研发的"医案查询统计分析系统",对《临证指南医案》中有关柴胡的运用从症状、病机、方药等方面,采用频次计数法挖掘整理。结果:检索出相关医案49则,涉及症状有46种,主要为脾胃病证、肝胆及其经脉循行部位的病证、妇科病证等;病机总频次为74次,主要与脾胃病证有关和肝胆病证相关;与柴胡配伍的药物有80味,主要为当归、甘草、白芍药、人参、陈皮、白术、茯苓等。结论:在《临证指南医案》中使用柴胡的特色是:柴胡可配伍芍药、当归、白术、茯苓等药物疏肝胆以调和肝脾;柴胡配升麻可升举下陷之清阳,具有升提中气之效,在案中用于便后下血,中气下陷坠肛而痛、久泻等证的治疗;柴胡可以通过疏肝解郁、补益中气而用于内伤发热的退热。并在《温热论》中在小柴胡汤和解的基础之上进行加减,创立和解凉血祛瘀、和解温里、和解行气等法治疗温热病热入血室证。  相似文献   

14.
吴崐是新安医学名家之一.1584年,吴崐撰成《医方考》6卷.1594年,撰成《素问吴注》24卷.1618年,撰成《针方六集》6卷,由程标捐资刊刻.吴崐尚撰有《脉语》2卷,成书年代不详.《医方考》有明刊本、日本及朝鲜刊本、旧抄本、现代版本4类版本.《吴注素问》有明清刊本、日本刊本、旧抄本、影印本、现代版本5类版本.《针方六集》有明刊本、抄本、影印本及现代版本4类版本.《脉语》多与《医方考》合刊,除部分现代版本未附《脉语》之外,《脉语》的版本大致同于《医方考》.  相似文献   

15.
考“ ”     
从《黄帝内经·素问》中" "字入手,考证""在中医古典文献中的具体应用,认为《素问》之" ",《灵枢》之"悗"、《针灸甲乙经》之"闷"三字可通也。" "、"鞔"、"悗"、"免心"等4字是乃"声训"而俱读"免声","懑"、"闷"亦读"莫困切"而"满"则为"懑"字之借用。最后,总结出" "、"鞔"、"悗"、"免心""懑"、"闷"、"满"形虽有七,而其义则一也,为" "字的古今鉴别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探讨朱费元《临证一得方》治胃疽经验。对于胃疽的病机,朱费元在火毒炽盛的基础上,更重视气滞血瘀痰阻的病机;治疗上,重视内治之法,强调理气活血的重要性;用药方面,常常甘寒、咸寒、苦寒之品同用,又有所侧重,尤喜用甘寒清热、咸寒消肿,并善用理气活血之品。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是《脉经》版本史考证文字,内容包括: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定《脉经》未能寻到好底本的原因;校正医书局依据朝廷所出医书精校《脉经》;南宋嘉定年间出现两个《脉经》刊本,一为陈孔硕本,一为何大任本,二者皆以北宋绍圣三年小字本《脉经》为底本,构成《脉经》两大版本流传系统;对陈孔硕生平事迹加以考证,发现陈孔硕是一名正直官员;考证陈孔硕主持刊刻的广西漕司本流传系统;对元代柳赞述所写陈孔硕本《脉经序》中"医局""建本""阁本"含义加以解释。对何大任本考证较详,引证北宋绍圣三年国子监牒文及何大任《脉经后序》说明何大任本的特点;考证何大任家藏《脉经》小字本文字漫漶的时代原因;考证何大任本流传的两大版本系统——元广勤堂本、明无名氏影刻本;考证清末陆心源皕宋楼珍贵藏书(内含明无名氏影刻本《脉经》)被其子陆树藩卖予日本的文献悲剧;举例证明元代广勤堂本多讹字必须据明无名氏影刻本《脉经》校读;引证《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太医局程文》原文考证何大任事迹,发现何大任精熟临证善于治病,捐自己薪俸刊行《太医局程文》,具有抢救中医文献的历史意识。  相似文献   

19.
缪遵义是清代中期颇有影响力的吴门医家。遵义博览方书, 自学成才, 用药灵活, 精于医理。《清史稿》载其与叶天士、薛生白二人被并称为吴中三家。至其晚年时, 遂始著书立说, 曾为《脉因证治》《吴医汇讲》作序, 现存著作有《伤寒集注》《温热朗照》《松心笔记》《松心医案》《缪氏医案》《松心堂医案经验钞》6种。遵义门人弟子众多, 可考者有黄堂、管鼎、缪淞、沈念祖等十余人。  相似文献   

20.
《温热经纬》是清朝著名医家王孟英的代表作,其内容是王氏温病学理论的精华,然而此书的7位评参者,却在医学史上鲜为人知。根据这7位评参者的生平,简述他们在医学方面的造诣,从而明晰他们对《温热经纬》的贡献,以丰富医学史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