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对100例病人施行50%N_2O—50%O_2—安氟醚吸入麻醉。其中10例成年病人行安氟醚面罩吸入诱导,平均诱导时间8.9分钟。诱导后5分钟潮气量及分钟通气量比诱导前下降35%和43.59%(P<0.05~0.01),10分钟后进一步下降到61%和64.5%(P<0.01)。病人意识消失前有类吗啡样“呼吸遗忘”现象。提示在浅麻醉下安氟醚即可以造成严重呼吸抑制。吸入浓度达到3容积%时血压将明显下降(P<0.05)。我们建议采用安氟醚复合吸入麻醉,在排除其它引起血压下降的因素后,血压下降幅度可以做为鉴别麻醉深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安氟醚是一种挥发性麻醉剂,诱导快、苏醒也快、物理性能稳定,不起火、不爆炸、麻醉作用强,对呼吸道无刺激并能与肾上腺素同时应用.我院自1983年10月到目前为止安氟醚麻醉61例,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实验的目的在于研究氟烷、安氟醚及异氟醚对全身循环及肝、肠系膜循环的影响。实验动物为狗。应用Swan-Ganz导管测定心输出量(CO)、肺动脉压(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及右心房压(RAP)。应用左心室导管测左心室压及心肌收缩力:肝静脉插管测肝静脉压;将导管插入肠系膜的一分支门静脉以测定门静脉压。肝总动脉及门静脉各置电磁探头以测它们的血流。用氢廓清率方法通过 相似文献
4.
闵龙秋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1987,(4)
安氟醚与静脉复合使安氟醚吸入浓度减低,从而减轻对循环的抑制。麻醉诱导依次用哌(口替)啶-异丙嗪、γ-羟基丁酸钠、安定、珀琥胆硷,插管后紧闭法安氟醚维持。我们在18例此种麻醉下采用无创性循环功能测定,观察其在麻醉过程中的变化。结果:麻醉后不同时间测定的每搏量、心输出量及心脏指数与对照值比较,经统 相似文献
6.
安氟醚是一种较新的吸入全身麻醉药,国外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国内亦已有部分医院应用。据有关资料报导,本药具有理化性质稳定,较好的麻醉效果以及对人体生理机能影响较小等优点。我院初步将安氟醚麻醉用于临床,现将有关详细资料的10报告如下。资料、方法和结果本组10例,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最大57岁、最小13岁;其中:腹部手术5例;甲状腺手术2例;胸科、骨科和普外手术各1例(表1)。本组病例麻醉前用药,常规给予苯巴比妥钠2mg/kg及阿托品0.01mg/kg肌注。全部病例采用硫喷妥钠——司可林诱导插管,然后吸入安氟醚维持麻醉;偶有麻醉减浅需立即加深时,则用小量硫喷妥钠静注。 相似文献
7.
8.
异丙酚和安氟醚麻醉对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异丙酚麻醉对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的影响。方法 :2 0例口腔颌面部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吸入安氟醚维持麻醉 ;Ⅱ组用微量泵持续输入异丙酚维持麻醉。以 0 .0 1%硝酸甘油溶液使MAP降低30 %。结果 :Ⅱ组血压易于下降和维持 ,停止降压后MAP显著低于Ⅰ组 (P <0 .0 5 ) ,HR明显慢于Ⅰ组 (P <0 .0 1) ;硝酸甘油平均剂量显著低于Ⅰ组 (P <0 .0 1) ,硝酸甘油总量较Ⅰ组减少 4 0 % ;两组围术期尿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异丙酚维持麻醉可增强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效果 ,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安氟醚具有麻醉性能强,迅速而平稳的诱导和苏醒,副作用少等优点,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1985年3月至1986年7月行安氟醚静脉复合麻醉51例,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麻醉方法术前用药为苯巴比妥钠0.1gim、阿托品0.5mg sc。应用国产103型麻醉机,去掉纱蕊,用纱布填高乙醚挥发瓶,将安氟醚5~10ml放入50ml磁杯里,然后置于挥发瓶内。用安定(0.2mg/kg)、硫喷妥钠(5~8mg/g)、琥珀胆碱(1.5~2mg/kg)静脉诱导,气管内插管(15例清醒插管)后,用0.1%氯胺酮静滴(高血压病人不用),或间歇静注安定每次5~10mg、I-OH 5~10ml或芬太尼0.1mg、I-OH 5~10ml.如麻醉浅,病人发生呛咳或体动时,即打开乙醚开关到2~3档,吸入安氟醚数次,直至呛咳或体动消失即停止吸入安 相似文献
10.
11.
氟马西尼对安氟烷、异氟烷和乙醚麻醉小鼠无催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氟马西尼对安氟烷、异氟烷和乙醚麻醉小鼠有无催醒作用。方法给小鼠分别腹腔注射安氟烷、异氟烷和乙醚,待翻正反射消失后1min,腹腔注射氟马西尼,并设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对照,观察各组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持续时间(以下简称睡眠时间)的变化。结果在安氟烷、异氟烷和乙醚麻醉小鼠模型上,氟马西尼组和生理盐水组小鼠的睡眠时间相似,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明氟马西尼对安氟烷、异氟烷和乙醚麻醉小鼠无催醒作用。结论安氟烷、异氟烷和乙醚的催醒作用与苯二氮革受体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2.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1984,(3)
安氟醚是不燃烧、不爆炸,诱导快、苏醒快安全有效的吸入麻醉药。作者自1981年9月至1982年4月用氟烷挥发器施行紧闭式安氟醚吸入全麻57例,平均诱导时间5分钟,苏醒时间18分12秒。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表明,诱导期间动脉血安氟醚浓度为8.86mg%、维持 相似文献
13.
老年患者由于心血管储备功能明显降低,对麻醉药物的耐受能力较差,加之常并发多种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和脑血管硬化等,往往单一的麻醉方法达到麻醉满意所需药量较大,容易使患者的循环功能严重抑制而发生意外,因此,常采用复合麻醉的方法,利用不同药物的相加作用来减少每种药物的用量,从而减少副作用。我们分别观察了普鲁卡因复合安氟醚和异氟醚两种方法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寻求一种适合老年患者的静吸复合麻醉方法。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ASA~级的择期老年手术患者30例,男、女各15例,年龄60~75岁,体重(66±4.0)kg。… 相似文献
14.
半紧闭吸入安氟醚麻醉对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氟醚作为一种被临床广泛应用的吸入全麻药 ,已有 4 0余年的使用历史 ,有关其对肝、肾功能影响的研究也已有研究报道[1~ 3] ,但该药在半紧闭吸入麻醉中对老年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如何 ,报道较少。本实验以老年患者吸入安氟醚前、后各时刻肝、肾功能的各项指标的变化程度评价半紧闭吸入安氟醚后对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影响。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选择ASAⅠ~Ⅱ级 ,无肝胆和泌尿系统疾病 ,平均年龄为 ( 67.2± 6.7)岁的老年上腹部择期手术患者 30例 ,随机分为A组和B组 ,每组 15例。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用药为肌注地西泮(… 相似文献
15.
16.
对比安氟醚、七氟醚两种吸入麻醉药在腹部手术麻醉期间对机体耗氧量(VO2)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腹部手术病3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安氟醚(E)组和七氟醚(S)组。记录手术开始前、麻醉吸醚后5min及手术开始后30、60、90、120、150min时的吸入一呼出氧浓度差,分钟通气量,计算VO2。同时记录呼气末CO2浓度(E-TC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体温(T),最低肺泡有效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观察比较七氟醚和异氟醚吸入麻醉对支气管黏液纤毛运输速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ASAⅠ~Ⅱ级择期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全凭静脉麻醉组(TIVA组)、七氟醚组(Sevo组)和异氟醚组(Iso组),每组30例。TIVA组使用静脉麻醉,Sevo组使用3MAC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Iso组使用2 MAC异氟醚吸入维持麻醉。通过微细导管注射亚甲蓝作为标记物,在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观察3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当时和吸入麻醉剂维持后20、40、60 min各时间点亚甲蓝的移动距离,计算支气管黏液纤毛运输速率(MTR)。结果 TIVA组术中与麻醉前MTR值相比较未见明显变化(P>0.05),七氟醚组于吸入麻醉20、40、60 min后的MTR值较吸入前分别下降13.7%、19%、30%(P<0.05);异氟醚组吸入麻醉20、40、60 min后的MTR值较吸入前分别下降13.6%、24%、34.4%(P<0.05)。异氟醚吸入后MTR值下降程度比七氟醚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 七氟醚和异氟醚均可抑制支气管黏液纤毛运输功能,异氟醚吸入后MTR值下降程度比七氟醚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异丙酚与安氟醚或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异丙酚与安氟醚和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32例择期非肝胆系统手术的全麻病人,随机分为4组,每组8例,分别给予安氟醚麻醉(A组)、七氟醚麻醉(B组)、异丙酚-安氟醚麻醉(C组)、异丙酚-七氟醚麻醉(D组).其中A、B组为对照组,C、D组为观察组.分别于麻醉前、麻醉诱导后2 h和术后3 d采集静脉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结果:A组和B组在术后3 d ALT值高于麻醉前(P<0.01),但未超出正常值范围,二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4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2 h ALB值低于麻醉前(P<0.05),但术后3 d各组的ALB值均恢复正常,而且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其余各项指标全程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安氟醚和七氟醚两者均有潜在的、轻度的肝毒性;临床麻醉剂量的异丙酚能有效防止转氨酶的升高,对安氟醚及七氟醚所致肝脏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异丙酚复合安氟醚、七氟醚麻醉,是一种理想的静吸复合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9.
异丙酚与安氟醚或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氧自由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异丙酚与安氟醚、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32例择期手术的全麻病人,随机分为4组(每组8例),分别给予安氟醚麻醉(A组)、七氟醚麻醉(B组)、异丙酚-安氟醚麻醉(C组)、异丙酚-七氟醚麻醉(D组).其中A、B组为对照组,C、D组为观察组.分别于麻醉前及麻醉诱导后15min、1h和2h采集静脉血测红细胞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血清丙二醛(MDA).结果:麻醉后,A、B两组SOD值均逐渐下降,MDA值均逐渐升高,麻醉诱导后2hSOD、MDA值较麻醉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但A、B两组相比较,SOD、MDA值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C、D两组SOD值较麻醉前均有下降趋势,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MDA值较麻醉前均逐渐下降,并于麻醉诱导后2 h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但C、D两组相比较SOD、MDA值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A与C组之间相比较及B与D组之间相比较,SOD值在麻醉诱导后2h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MDA值在麻醉诱导后1 h及2 h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安氟醚和七氟醚均能产生自由基使MAD升高、SOD下降;临床麻醉剂量的异丙酚能有效地清除自由基、降低MDA.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氟烷和安氟醚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功能和代谢、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10小组,每组8只。采用Langendorff离体大鼠心脏模型。按给药方式又分为3大组,对照组(含4小组):平衡15min为1小组,平衡后续灌15min为1小组,平衡续灌后缺血10min为1小组,平衡续灌缺血25min后复灌30min为1小组。氟烷组(含3小组):平衡15min后,灌注含1.5MAC氟烷灌注液15min为1小组,平衡续灌后缺血10min为1小组,平衡续灌缺血25min复灌含1.5MAC氟烷的灌注液30min为1小组。安氟醚组:包括3小组,情况同氟烷组。各组记录平衡后,给药后(或续灌15min)复灌30min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压力升高或降低最大速率(±dp/dtmax)、心率(HR)、冠脉流量(CF)。实验结束后测定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心肌丙二醛(MDA)含量、高能磷酸盐(ATP)含量。结果安氟醚具有明显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安氟醚能促进缺血再灌注心肌冠脉流量的恢复。两用药组明显降低LVDP、+dp/dt,升高LVEDP(P<0.05);缺血再灌注后,氟烷、安氟醚的LVDP分别恢复到基础值的57%、62%,+dp/dt分别恢复到基础值的56%、6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两用药组均能提高心肌ATP含量,缺血后心肌ATP下降较慢,复灌后恢复较快。复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