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金匮·痰饮咳嗽病篇》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温药和之”,似乎但为痰饮一病而设,实则为《金匮》除湿之总则。《金匮》一书,由痰饮水湿而病之篇章,凡二分有一。痰饮乃五脏阳气虚衰,三焦气化乖戾所致,故“当以温药和之”,温通三焦,振奋阳气,气化则饮化矣。一、饮停上焦,麻桂和之肺主气属卫,外合皮毛。若饮停上焦皮  相似文献   

2.
《内经》不论痰,论水饮、积饮。仲景创“痰饮”证治,列为四饮之一而偏于治饮。巢元方分痰饮侯、痰候、饮候立论,有冷痰候、热痰候之别。宋代因《金匮》重新面世流传,医家遂多痰治之论,临床经验日渐丰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痰饮”门荟萃当时名医治痰之方,形成治痰为主的趋势,痰证论治开始脱离“痰饮”一病范围而拓展到中风等多病种的论治之中。  相似文献   

3.
支饮证治浅识湖南中医学院(410007)袁振仪主题词饮证/分类,饮证/中医药疗法“支饮”之名最早见于后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属于四饮之一。考《内经》有饮积之说,而无痰证之名,仲景所论痰饮实属《内经》“饮”的范畴,与后世所论之“痰证”有利...  相似文献   

4.
痰饮病中据痰饮所在不同部位有痰饮、悬饮、支饮、溢饮等之分。在胃肠者 ,笔者则冠以胃饮病 ,自拟建中逐饮汤治疗 ,每多效验 ,兹介绍如下 :1 病理机制早在“内经”即有“积饮”之说 ,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说 :“太阴所至 ,为积饮丕隔”。《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说 :“湿淫所胜……民病积饮”。“太阴之胜……诸湿肿满 ,皆属于脾”。《金匮要略》首创痰饮病名 ,历来医家著作中有“积饮不散 ,亦能变痰”、“停水则生湿”之论。本病实由后天之本虚损 ,水湿寒滞阳明胃土 ,脾失健运 ,肾不温煦 ,聚湿生痰所致。胃饮的主要特征为胃脘胀痛、…  相似文献   

5.
《金匮·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这是指治疗广义痰饮的总则。《金匮要略》对痰饮证的起因与证治阐述甚详,成为后世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痰饮是人体水液停积,运化输布失常所导致的一种病变。痰、饮属同类,一般说粘稠者为痰,清稀者为饮,亦常并称痰饮。自隋唐以至金元在痰饮的基础上又逐渐发展了痰的病理学说,始有饮证与痰证之分。《金匮》中痰饮  相似文献   

6.
<正> 关于痰饮症的论述,中医经典著作《内经》中尚无完整的记载,后世医家论述颇多,但论述影响之大,要首推汉代张仲景。特别是在《金匮·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对痰饮做了详细论述,并为后世创立了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是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以和之”的治疗法则,被后世历代医家奉为治疗痰饮症的大法。  相似文献   

7.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是张仲景对痰饮病的治疗所作的绑领性概括。本文试对“和之”大法的含义进行初步研讨,以期就正于同道。《金匮》“痰饮”的含义《金匮》所论之“痰饮”,与后世痰饮病在概念上有明显的区别,虽其痰饮之名相同,但究其实质内容有异。如仲景所论:“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且看仲景对“痰饮”的临床特点所作的描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但(?)从仲景对“痰饮”的分类方法和所论述的临床特点来看,“痰饮”属于后世所述之“饮证”。“痰饮”之名,《素问》谓之“积饮”,在两汉时期  相似文献   

8.
痰作为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其致病涉及范围较广,诸如急慢性咳喘、眩晕、心悸、中风、昏厥、癫狂、皮下结节、肿瘤等证,都可由痰所致。故在临床上有“百病多由痰作崇”、“百病兼痰”之说。可见,正确认识痰证有一定临床意义。《神农本草经》有“留痰饮澼”之记载,而《内经》中则没有“痰”字记载,但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则有“湿气内郁,饮发于中”、“积饮心痛”的记载,这对后世痰饮之说的形成颇有影响。查“痰”字,古代本作“淡”,故在《内经》之后的《脉经》等书中均将“痰饮”写作“淡饮”。淡,古时又与“澹”  相似文献   

9.
浅谈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胜 《陕西中医》2006,27(12):1546-1547
《金匮》第12篇第15条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此论痰饮病的治疗大法。然对其中“痰饮”为“广义”还是“狭义”?“温药和之”是何意?历代医家则见解不一。笔者疏正于后,请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10.
当以温药和之一法,出自汉张仲景《金匮·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金匮》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篇中仅寥寥二语,文义精深,实为治疗痰饮病之大法.前人曰:“痰饮由水停也,得寒则聚,得温则行,况水从乎气,温药能发越阳气,开腠理,温水道也”.笔者在前人的启发下,通过临床实践,证明只要辨证准确,方药精当,对痰饮所引起的疾病,用温药和之确有显效.兹举例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二、痰的治疗从古至今对痰的治疗方法很多,各有千秋。《内经》中对痰饮的论述不甚明确,先谈到湿,后谈到饮,治疗亦较简单。直到《金匮》一书,不仅论述痰和饮,还提出了痰饮的治疗方法,即“病谈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王肯堂曰:“痰之生由于脾气不足,不能致精于肺,而淤以成者也,治痰宜先补脾,  相似文献   

12.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中对痰饮确立了“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原则。后世医家多宗此说。然而,辛温燥湿,化痰涤饮之品,多有伤阴之弊,而痰饮为体内津液运化失常所致,必然耗损津液,又因痰饮病  相似文献   

13.
考“饮”的名称,虽首见于内经,而明确地辨证,则详见于金匮痰饮篇中。在该篇内仲聖吸收了前人的精华、结合了个人临床的实践经验,根据不同的症状,把“饮”病进一步发挥,而分为“痰饮”(当作淡饮解)、“悬饮”、“溢饮”、“支饮”四种类型,后世医家对“饮”症命名虽增有“流饮”“癖饮”之異,然究之仍不出于仲景所论“四饮六证”范畴之内。金匮痰饮篇说:“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巢氏病源说:“饮水过多,留注胁下,令胁间悬,咳唾引胁痛,故云悬饮。”又局方云:“‘悬饮’亦谓流饮,在胁间动摇漉漉有声。”按此系由于三焦脉气闭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诠释了《金匮要略》对痰饮的认识,《金匮》中明确地指出了“痰饮”的名称及四饮的分类并依据其滞着的新久,提出了伏饮,留饮之名,痰饮的病因病机不出仲景的“千般灾难,不越三条”之中,痰饮的外在表现有八大症状,但及其病位,病势,病性的不同四饮的表现各不相同,然其共同特点是性阴形实,正虚邪实,寒热错杂,易阻窍道,滞着难祛等特点,痰饮在治疗上《金匮》指出温药和之的大法,但其所用方剂可具体分为温脾化饮,温肺化饮,温肾化饮,温胃化饮,通阳化饮,涤痰逐饮等六种具体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历代医家痰病观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认为痰为诸病之源 ,有“百病多由痰作祟” ,又有“怪病多痰”之说 ,而历代医家对痰的学术观众说纷纭 ,在治痰上也各有心得 ,每使后学眩目。余谓诸家之论 ,各有发挥 ,但必综合观之始全 ,现就其痰病观作一总括分析 :1 仲景之痰病观 :当以温药和之痰饮一名 ,实始于《金匮要略》。仲景论痰饮基本上继承了《内经》的思想 ,从脾不“散精”、肺不能“通调水道”、膀胱 (肾 )不能化气行水 ,故而“水精”不布、“五经”不行 ,停积而为痰饮主论 ,进一步阐述了其病因病机。如《痰饮咳嗽病》篇中说 :“夫病人饮水多 ,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 ,水停心…  相似文献   

16.
痰饮辨《内经》未曾言及痰饮。《金匮》始提痰饮作病名。然考其实际内容,则及饮者多,及痰者少。《千金》、《外台》则痰、饮均提。沿至后世,则言饮者益少,言痰者日多矣。《金匮·痰饮咳嗽病》篇谓:“夫饮有四,……有痰  相似文献   

17.
刺法一词,首见于《内经·素问》。其遗篇有“刺法论”。是否为《内经》原文难于卒考,从其内容看,当与“运气七大篇”相同,与其他篇之内容多有不合者。但在《素问·评热病论篇》中有“病名曰风水,论在《刺法》中”。王冰注曰:“《刺法》,篇名,今经亡”。可见《刺法  相似文献   

18.
痰饮是指体内水液输布失常,停积于局部的病理产物。由于痰饮停留部位不同,症状各异,故其包括的疾病范围相当广泛。《金匮·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以下简称《痰饮》篇)中首次提出了“痰饮”的病名。溯流追源,早在《内经》中就有“积饮”、“水饮”之说,为后世探求痰饮病的痰因、病机、症状提供了依据,成为张仲景痰饮学说的理论基础。一、痰饮分类张仲景在《痰饮》篇首条中提出:“夫饮有四,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其人素盛  相似文献   

19.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首次将“痰饮”合称,并提出“温药和之”的治疗原则,后世医家多有发挥,但对痰饮的治疗莫衷一是。本文从痰饮的邪气特点及阴阳寒热标本属性入手,剖析痰、饮本质,提出痰与饮当分论,并进一步从临床应用角度分析历代医家治疗痰饮经验及对张仲景学说的继承运用,提出“饮邪为阴邪,非温不化;痰为本寒标热,清热不远温”的治疗思路。笔者提出水液流溢成饮的饮邪形成特点,及饮邪本为阴邪的病理特性,结合各代医家经验提出饮邪临床治疗应注重温通。痰邪重浊,本寒标热,其治疗应以苦寒之品除其“标热”痰浊后,当回到痰性本为阴邪,其性属寒的特性,当以温药和之,正本清源,痰饮得去。笔者探求经旨、追本溯源,深入痰饮学说,结合临床实际及现代科学研究,以期为痰饮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骨盾)”字见于《素问·长刺节论》篇,在《内经》全书只见一次。原文云:“病在少腹有积,刺皮(?)以下,至少腹而止。”历代注家对此“(?)”字,所言不一。如《素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