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分析 2 1例胃平滑肌肉瘤的辅助检查方法及治疗措施。结果 ,上消化道钡透、B超、CT、胃镜、DSA等均可提示胃平滑肌肿瘤 ,但不能鉴别良、恶性。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 ,根治性手术 (12例 )疗效好于单纯性胃切除及局部切除 (9例 )。结果表明 ,胃镜加活检或术中快速切片对确诊胃平滑肌肉瘤尤为必要 ,手术治疗尽可能采用根治术。  相似文献   

2.
胃平滑肌肉瘤21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21例胃平滑肌肉瘤的辅助检查方法及治疗措施。结果,上消化道钡透、B超、CT、胃镜、DSA等均可提示胃平滑肌肿瘤,但不能鉴别良、恶性。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根治性手术(12例)疗效好于单纯性胃切除及局部切除(9例)。结果表明,胃镜加活检或术中快速切片对确诊胃平滑肌肉瘤尤为必要,手术治疗尽可能采用根治术。  相似文献   

3.
我科于1975~1987年收治了11例胃平滑肌肿瘤,其中肌瘤5例,肉瘤6例。均经手术治疗。5例肌瘤中3例行胃大部切除,2例行局部切除。6例肉瘤中4例行胃次全切除,胃局部切除、剖腹探查术各1例。胃平滑肌肿瘤诊断主要通过X线钡餐造影和纤维胃镜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胃淋巴瘤诊治5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0例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断与治疗方法。50例中,根治性切除43例,其中胃大部切除38例(D114例,D224例),全胃切除5例;姑息性切除4例,剖腹探查3例。术后46例接受辅助放、化疗。所有病例均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结果:本组共有46例获得随访,总体5年生存率为78%。原发性胃淋巴瘤误诊率高,对放、化疗较为敏感,治疗上采用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可提高生存率。结论:原发性胃淋巴瘤的术前诊断主要依靠胃镜和CT检查。早期原发性胃淋巴瘤治疗上采取以手术为主,加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案;晚期原发性胃淋巴瘤主要采取非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5.
李斯润  陈永标  林华 《重庆医学》2008,37(17):1974-1975
目的 分析胃间质瘤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 对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和福建省长乐市第二医院收治的27例胃间质瘤患者均经手术治疗.结果 首发症状中黑便15例(其中3例伴呕血);上腹疼痛、不适伴恶心、泛酸8例;腹胀、纳差4例.14例行胃镜检查时发现胃肿物(性质待查);5例胃镜活检为胃平滑肌瘤;3例胃镜活检为胃神经纤维瘤;2例胃镜活检为胃息肉;3例经胃镜活检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证实为胃间质瘤.全部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切除标本经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证实,其中19例行胃大部切除术(其中4例行近端胃大部切除加幽门成形术,15例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例多发肿瘤行全胃切除术,7例行病灶楔形切除术.术后均存活,随访6个月至3年.结论 胃间质瘤诊断依赖于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合胃镜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本科2008年3月至2011年10月行腹腔镜结合胃镜治疗胃间质瘤的16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4例行胃镜辅助下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1例在胃镜辅助下行腹腔镜胃腔内肿瘤切除术,1例行腹腔镜辅助下胃镜肿瘤切除术。结果 16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和手术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80.3±23.7)min,术中出血(20.4±11.6)ml,术后住院(5.6±2.1)d。切除的肿瘤直径为1.3~2.7 cm,术后免疫组化结果:CD117阳性12例(75.0%),CD34阳性9例(56.2%),其中极低度风险11例,低度风险5例,无高危病例。结论腹腔镜结合胃镜治疗胃间质瘤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合胃镜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本科2008年3月至2011年10月行腹腔镜结合胃镜治疗胃间质瘤的16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4例行胃镜辅助下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1例在胃镜辅助下行腹腔镜胃腔内肿瘤切除术,1例行腹腔镜辅助下胃镜肿瘤切除术.结果 16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和手术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80.3±23.7) min,术中出血(20.4±11.6)ml,术后住院(5.6±2.1)d.切除的肿瘤直径为1.3~2.7 cm,术后免疫组化结果:CD117阳性12例(75.0%),CD34阳性9例(56.2%),其中极低度风险11例,低度风险5例,无高危病例.结论 腹腔镜结合胃镜治疗胃间质瘤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胃平滑肌肿瘤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7月~2010年7月胃平滑肌肿瘤患者25例,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仪器检查结果、肿瘤发生部位和肿瘤类型等.本组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25例患者术后均随访.5例胃平滑肌肉瘤患者中,1例患者因腹腔出现广泛种植转移而死亡,术后存活时间为1.6年,1例患者术后发生肝脏转移行肿物切除,此类患者累计存活时间为3.4年,其余3例患者术后存活至今(1例术后1.5年,1例术后2.1年,1例术后2.3年).20例胃平滑肌瘤手术治疗后随访,19例患者存活至今,1例患者3年后复发,行远端胃大部分切除确诊为平滑肌肉瘤,累计存活时间为3.5年.结论 胃平滑肌肿瘤在诊断过程中可利用胃镜活检和术中冰冻切片,有助于快速确诊肿瘤性质,一旦确诊要积极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时要合理选择手术方法,有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胃平滑肌肉瘤16例吕振海(西京医院肝胆外科西安710033)关键词胃;平滑肌肉瘤;诊断;治疗中图号R657胃平滑肌肉瘤临床上少见,因缺乏特异性检查手段,手术前确诊率不高。我们报告的病例为我院1985年1月至1994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平滑肌肉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平滑肌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胃平滑肌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胃平滑肌瘤27例,胃平滑肌肉瘤5例.结果:27例胃平滑肌瘤中,行胃肿瘤楔形切除术18例,胃大部分切除加胃空肠吻合术9例,随访23例,随访率85.2%(23/27),3年生存率86.9%(20/23),5年生存率60.9%(14/23),10年生存率30.4%(7/23),15年生存率8.7%(2/23).5例胃平滑肌肉瘤中,2例于3年内死亡,其中1例死于腹腔广泛种植转移,1例死于肺转移;1例3年后发生肝左叶转移,再次手术行肝左叶切除术,1年后死亡;2例存活5年.结论:胃平滑肌肿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诊断要根据病史、胃镜检查、胃肠道钡餐造影、B超检查、CT检查及术中、术后病理结果分析,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胃肠道平滑肌肿瘤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平滑肌肿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对我院1986年1月至2001年6月收治的45例平滑肌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平滑肌瘤行楔形切除10例,胃大切除6例,肉瘤行根治性胃次全切除术2例,小肠平滑肌瘤行肿瘤肠段切除12例,肉瘤行根治性切除5例,探查活检1例。结,直肠平滑肌瘤行肠段切除7例,肉瘤行根治术2例。随访40例,死亡7例,健在33例。结论:重视平滑肌肿瘤的结床,病理及形态学特点,及时总结仍的经验教训,是提高本病诊断率的关键。平滑肌瘤行肿瘤局切除,平滑肌肉瘤应行根治性切除,因对放,化疗均不敏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探讨残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方式。方法:对我院1989年6月至2004年6月27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探讨。结果:残胃癌占同期胃癌1.8%,施行根治性手术14例(53.3%),姑息性手术9例(34.6%),由于广泛转移未行手术或仅行剖腹探查术3例(11.5%)。根治性手术病人1、3、5年生存率85.7%、50%、35.7%。结论:良性溃疡胃次全切除术5年后定期胃镜检查是残胃癌早期诊断的关键。根治性手术是治疗残胃癌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残胃癌39例诊治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和分析残胃癌的临床诊治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根治性手术切除23例,姑息性手术切除14例,剖腹探查术2例,并对手术方法、术后生存率进行总结。结果:39例无手术死亡,手术切除率76.5%。根治性手术5年存活率22.5%,2年存活率63%;非根治性手术5年存活率为0,2年存活率为58%。结论:定期胃镜检查残胃患者,早期诊断和根治性外科治疗是决定残胃癌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周宏春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2):1530-1531,1535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手术治疗的注意事项、术式选择及术后处理措施。方法:对28例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8例均进行手术治疗,其中经腹行近端胃根治性手术20例,姑息切除8例。结果:28例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8例,心律失常1例,切口感染及切口裂开2例,经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老年胃癌患者可选择手术治疗,充分的手术前准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加强术中、术后的监护是减少老年胃癌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肠平滑肌肉瘤的临床表现、术前误诊的原因。方法对8例小肠平滑肌肉瘤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术前诊断、术中所见及手术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术前8例均被误诊,误诊为肠套叠4例,空肠血管瘤1例,卵巢肿瘤2例,盆腔肿瘤1例;8例均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小肠平滑肌肉瘤。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例行根治性小肠平滑肌肉瘤切除术,其余3例因侵犯广泛而无法切除。4例术后2年内死亡,其余4例目前仍存活,无复发。结论小肠平滑肌肉瘤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而常常被误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术前诊断,手术切除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根治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意外胆囊癌(UGC)的处理方法。方法:总结分析1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意外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中,单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8例,术中中转开腹2例,腹腔镜术后再开腹1例,T4期放弃治疗2例。结论:尽早诊断,术中无瘤操作,及时根治切除,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是延长UGC患者术后生存期及减少切口转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小肠平滑肌肉瘤诊治分析(附1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肠平滑肌肉瘤的诊治策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1993~2001年收治的10例小肠平滑肌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小肠平滑肌肉瘤中,行根治性手术6例,术后生存最短1年余,最长8年6个月仍健在,1例肿瘤摘除术后生存4年余;行姑息性切除术3例,分别于术后1、2、3年死亡.全组无手术死亡.结论:小肠平滑肌肉瘤较为少见,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诊断较为困难,其确诊依赖病理结果.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对放、化疗不够敏感,但亦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宫平滑肌肉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关系,以找到早期发现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18例子宫平滑肌肉瘤临床资料,分析临床及病理特点,并按病理将其分成原发组(P组)和继发组(S组),比较两组差异。结果:本组症状以下腹包块(61.1%)、腹痛(33.3%)、经量增多经期延长(22.2%)、阴道不规则出血(27.7%)为主,子宫平均增大(13.3±1.1)周。本组诊刮阳性率20%,超声术前诊断率22.2%。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率(55.5%),6例漏诊,漏诊率33.3%。P组和S组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差异性显著(P<0.05)。子宫平滑肌肉瘤分期、类型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血清CA125与手术病理分期呈正相关(P=0.56)。结论:子宫平滑肌肉瘤术前诊断率低,术中冰冻是主要的诊断方法。血清CA125可作为子宫平滑肌肉瘤术前分期、术后监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赵桐  周经志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23):1962-1964,1975
目的探讨胃平滑肌肉瘤的X线、超声胃镜、CT、MRI及胃镜的影像特点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8例胃平滑肌肉瘤患者的X线、超声胃镜、CT、MRI及胃镜表现,对比分析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优缺点。结果X线检查胃内型3例,胃外型6例,胃内外型7例;胃镜检查胃内型4例,胃外型3例,胃内外型7例;超声胃镜检查5例,胃内型2例,胃外型1例,胃内外型2例;CT检查胃内型1例,胃外型6例,胃内外型5例;MRI检查胃外型6例,胃内外型2例。结论超声胃镜及MRI对该病诊断准确率较高,X线及CT次之,胃镜对该病诊断准确性较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2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近端胃大部切除术3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9例。结果22例病人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95 min(180~250 min),平均出血量130 ml(85~170 ml),平均下床活动时间52 h(41~61 h),平均排气时间75 h(58~92 h),平均住院时间9天(7~17天)。术后并发症3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在保留腹腔镜手术微创优点的同时减少了腔镜下的操作步骤,降低了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手术难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