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肌肉痉挛的缓解作用.方法 60例脊髓损伤后痉挛患者按康复介入的方法分为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治疗缓解痉挛)和对照组(西医的康复治疗缓解痉挛)各30例,分别在训练开始前和训练12周后进行肌肉痉挛的评定,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泌尿系感染、骨质疏松、双上肢屈曲痉挛、双下肢内收伸展痉挛、压疮、踝关节跟腱挛缩、水肿、肩关节挛缩等脊髓损伤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组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优于康复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可明显缓解脊髓损伤后肌肉痉挛,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脊髓损伤患者的主要障碍是失去运动自由,导致患者脊髓损伤的原因除了交通事故和高空坠落、暴力打击、砸伤或摔伤等都会造成脊髓受压甚至完全断裂~([1])。脊髓损伤后下肢康复患者应及时给予康复治疗、下肢机器人训练以及运动想象疗法的相关护理措施的综合应用,对提升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具有重要作用。临床康复治疗中应用下肢康复机器人以及运动想象疗法,两者都取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呼吸系统并发症对脊髓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显著,是此类患者反复入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研究发现,呼吸训练可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预后。本文对脊髓损伤后呼吸系统的相关临床表现、呼吸功能评估、目前临床常用的各种肺康复治疗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为更好地制定脊髓损伤患者肺康复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SCI)的临床常见合并症之一.膀胱功能障碍引起的肾功能衰竭是脊髓损伤患者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因此,重建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功能,是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治疗中一项重要内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外科治疗,但目前仍是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尿流动力学检查已成为脊髓损伤后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常规检查技术,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查可对膀胱尿道功能进行分类外,还可为临床的诊断、治疗及疗效评价提供更多的客观指标.本文结合尿流动力学理论就近些年来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治疗研究的成果进行概述,总结出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是复杂的综合工作,治疗的前提是必须明确其尿流动力学特点,间歇性导尿、膀胱功能训练等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治疗手段,但目前仍没有一种方法可以使神经源性膀胱功能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综合康复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35例脊髓损伤患者采用心理治疗、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经穴电刺激疗法、传统医学疗法及膀胱训练等康复治疗手段,于治疗前后运用Fugl-Meyer法(FMA)评定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ADL)和躯干控制能力评分(Sheikh评分)评定躯干活动能力,膀胱残尿量评定膀胱功能.结果 35例脊髓损伤患者经综合康复治疗后,FMA、Barthel及Sheikh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膀胱残余尿量明显减少.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膀胱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患者排尿障碍的康复护理疗效。方法:对28例脊髓损伤排尿障碍的患者进行导尿、膀胱功能训练及心理康复护理等综合康复护理,观察治疗8周,记录治疗前后患者尿流动力学检测结果,观察临床护理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尿动力学指标最大膀胱测压容积、最大尿流率提高,残余尿量减少,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方法,可促进膀胱功能恢复,有效地改善脊髓损伤患者排尿障碍。  相似文献   

7.
脊髓损伤是由损伤和(或)疾病等因素引起的脊髓结构及功能损害,导致损伤水平以下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改变.常造成截瘫或四肢瘫的后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脊髓损伤早期康复护理包括下面几方面内容:①心理康复;②呼吸训练;③体位护理;④膀胱功能训练;⑤排便训练;⑥压疮的防治;⑦出院指导.通过及时的科学的康复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下面介绍我院对4年来共收治354例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8.
姬卫华  陈欧 《中外医疗》2010,29(11):57-58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疗效。方法将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膀胱功能训练基础上予以盆底电刺激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训练后尿流动力学结果明显优于康复训练前(P〈0.05);2组患者康复训练后观察组膀胱容量及残余尿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膀胱功能训练基础上配以盆底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康复疗效确切、安全,可增加膀胱容量,减少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不同节段及程度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92例脊髓损伤(SCI)患者进行常规康复治疗,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颈、胸、腰段脊髓损伤及完全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治疗前后功能改善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60d~426d康复治疗后,92例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的Barthel指数及FIM评分有显著提高(P(0.001),运动评分有明显提高(P(0.05),感觉评分提高不明显((P>0.05);颈、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的Barthel指数及FIM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01),三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腰段脊髓损伤患者的Barthel指数、FIM评分高于胸段脊髓损伤患者,而胸段脊髓损伤患者又高于颈段脊髓损伤患者;完全性与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Barthel指数、FIM评分较康复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两组间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康复治疗能促进不同节段及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恢复,不同节段及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效果及预后不一,应根据脊髓损伤的平面及不同程度制订康复目标和康复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等速肌力训练系统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肌力恢复的作用。方法将60例胸腰段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纽同时接受等速肌力训练。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均接受一次IsoMed2000型等速装置下肢肌力测试,主要观察指标为膝关节屈伸肌峰力矩、总做功量、力矩加速能。结果两组患者均有下肢肌力的改善,等速肌力训练结合综合康复治疗能更加明显的改善患者下肢肌力。结论等速肌力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肌力恢复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脊髓损伤患者容易导致截瘫、生活不能自理等,由于康复周期长、功能恢复慢等特点,要求训练患者的康复人员重视并遵循医学伦理学原则,综合考虑患者的需求,将保障患者利益贯穿到整个康复治疗过程中。新技术与方法的应用也给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康复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2.
脊髓疾病的康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通  崔利华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0):784-786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所造成的四肢瘫或截瘫可由外伤和非外伤性疾病引起。不管是何种疾病引起的脊髓损伤,患者均可出现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障碍及大小便障碍等功能障碍。脊髓疾病的康复就是要运用物理疗法、作业疗法、心理治疗、康复工程、社会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前训练以及心理康复等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27例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在治疗前后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损伤分级、改良Bathel指数(MBI)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结果ASIA运动分和MBI分值在训练后有显著升高,与训练前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MBI分值与ASIA运动分成显著正相关(P〈0.01);护理人数与患者治疗前的MBI分值成显著负相关(P〈0.01);抑郁与治疗前后MBI分值及MBI改变值之间成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家属陪护人数。抑郁可影响患者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的术后康复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将脊髓损伤术后患者8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术后常规进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有效的耐力训练、心理干预与生物反馈训练,康复周期为14 d。结果:康复后两组的焦虑评分明显降低,而脊髓功能评分明显升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康复后治疗组的焦虑与脊髓功能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损伤患者的术后康复护理能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缓解心理应激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并存膀胱功能障碍患者膀胱功能训练方法。方法:将27例脊髓损伤患者分为康复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康复治疗组在脊髓损伤稳定后早期定时夹闭尿管、膀胱区定时进行按摩,膀胱区超短波治疗、针灸、穴位注射等方法,营养膀胱神经;常规组采取定时夹闭尿管,营养膀胱神经治疗方法。结果:康复治疗组强化训练7~10d,15例拔除尿管,自行排尿,1例需在患者家属按压膀胱后完成排尿。常规治疗组7例10~14d拔出尿管后自行排尿,4例在训练21~28d拔出尿管后自行排尿。结论:对脊髓损伤并发膀胱功能障碍患者早期进行多种膀胱功能康复训练,可有效促进膀胱功能恢复,自行排尿。  相似文献   

16.
为观察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的影响,对30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了3个月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治疗前后指数法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治疗后30例患者的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康复治疗前(P<0.01)。提示针对脊髓损伤所致功能障碍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康复治疗和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谢忠志 《医学综述》2011,17(22):3440-3442
脊髓损伤具有发病率、致残率高的特点。每年在100万人中,约有50人发生脊柱脊髓损伤。其中有90%是死于送往医院的途中,存活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脊髓损伤康复治疗方案种类繁多,但目前主要采用综合性早期康复治疗、综合性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家庭康复训练及新技术运用等。临床研究表明,综合康复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单一方法治疗,因此综合康复治疗方案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康复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18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施以间歇导尿配合膀胱功能训练、针灸治疗以及心理护理等。结果:18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应用间歇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后,残余尿量均下降至50~100 ml以下,膀胱容量恢复或接近正常,无一例发生急性泌尿系感染及输尿管反流症状。结论: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施以无菌性间歇导尿配合膀胱功能训练等,能有效地恢复膀胱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脊髓损伤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脊髓损伤是致残率很高的疾病。近几十年对脊髓损伤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屹临床上对脊柱骨折脱位的复位固定及解除脊髓压迫的方法有了不少发展;亿由于康复治疗的改进,使截瘫患者的活动及生活自理程度有了很大的发展;役大量针对脊髓损伤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使得脊髓损伤机制的理论及治疗方法不断丰富和发展[1]。作者主要对脊髓损伤药物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1 药物治疗脊髓损伤的理论基础1911年,Allen首先将脊髓损伤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2个阶段。原发性损伤是指受伤时由于脊柱骨折的移位、脱位引起椎间盘脱入椎管及…  相似文献   

20.
脊髓损伤的流行病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强 《医学综述》2000,6(12):543-544
<正>创伤在西方国家已经成为第一位的死亡原因,脊髓损伤是常见创伤,可致终生残疾,而且脊髓损伤常发生在30岁以下的人群,脊髓损伤的病因主要是交通事故伤、坠落伤和运动损伤。脊髓损伤患者一生的治疗康复费用要超过750 000美元,美国每年对脊髓损伤患者的花费超过60亿美元。因此,脊髓损伤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已成为当今医学界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