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GC-MS分析糙叶败酱不同部位的挥发油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糙叶败酱植物的根及根茎、茎、叶中的挥发油成分,比较其在化学成分及含量上的差异。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糙叶败酱的植物三个不同部位的挥发油,采用GC-MS技术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糙叶败酱根及根茎中挥发油得率约为1.5%,从中鉴定出59种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油的99.9%;茎中挥发油得率约为0.3%,从中鉴定出60个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油的100%;叶中挥发油得率约为0.5%,从中鉴定出60个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油的100%;3个部位的挥发性共有成分11个,主要为1-石竹烯、α-古芸烯和苯并环庚烯类化合物。结论糙叶败酱的根及根茎、茎、叶中的挥发性成分在化合物组成及含量上均有一定差别;根及根茎部位和茎中的挥发性成分基本相同,主要为萜类和芳香族化合物;叶中除含上述萜类和芳香族化合物外,脂肪族化合物的种类更为丰富,含量也较高。  相似文献   

2.
<正>连翘叶是木犀科灌木植物连翘(Forsythia suspense)的干燥叶。文献[1-6]报道,连翘叶与连翘果实的主要活性成分类似,主要含连翘苷、连翘酯苷、异槲皮苷、芦丁、槲皮素等化学成分,且连翘酯苷、连翘苷等部分成分的含量远高于连翘果实,我国山西省、河北省、河南省、陕西省等地一直有饮用连翘茶的习惯,具有良好的保健价值[7]。目前有关连翘叶有机活性成分方面的研究报道很多,但对于山西野生连翘叶中矿物  相似文献   

3.
王晓燕  常断玲 《齐鲁药事》2011,30(10):574-575
目的比较连翘叶提取物和连翘果提取物的指纹图谱,找出其共性和差异,为连翘果的质量控制和连翘叶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进行比较,样品提取方法和色谱条件均参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连翘提取物"项下规定的条件。结果连翘叶与连翘果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整体上均较相似,但叶和果中连翘酯苷A、连翘苷、连翘酯素3种成分的相对含量相差较大。结论连翘叶和连翘果实中所含化学成分种类较相似,但一些成分相对含量比值相差较大,连翘叶不可与连翘果混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连翘饮片及其标准汤剂、挥发油包合物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测定连翘饮片及其标准汤剂、挥发油包合物中挥发性成分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共检测出14种挥发性成分,并定性了3种成分,分别为α-蒎烯、柠檬烯、芳樟醇。连翘饮片与连翘挥发油中挥发性成分基本一致,与连翘提取液有差异。连翘标准汤剂与连翘挥发油包合物中挥发性成分保持一致。结论 连翘挥发油包合物与连翘挥发油成分存在差异,但与连翘标准汤剂基本一致,可为连翘配方颗粒生产、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罗星云 《中国药师》2014,(10):1659-1661
目的:对广西莪术叶中挥发油成分进行系统的分析,并与其传统的用药部位块根和根茎的挥发油成分对比,寻找广西莪术叶作为代替性药材的可能性,尽可能的扩大广西莪术的药用部位,提高广西莪术整株植物的经济效益。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运用GC/MS方法比较叶与根茎,块根的化学成分及其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广西莪术叶中分离得到38个色谱峰,鉴定出26种成分。结论:首次从广西莪术叶中鉴定出26种挥发性成分,叶中所含成分与根茎、块根的差别较大,但也含有部分抗肿瘤成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GC-MS法比较温莪术传统水煎液与挥发油所含挥发性成分的差别,初步探讨水煎剂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温莪术水煎剂临床疗效物质基础研究积累数据,为温莪术挥发油及其制剂的临床用药给予指导。方法采用GC-MS法对温莪术挥发油和水煎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通过标准谱库检索结合文献分析,确定温莪术挥发油与水煎液乙酸乙酯萃取物中所含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并对二者所含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结果从温莪术挥发油中指认出49种化学成分,从温莪术水煎液乙酸乙酯萃取物中指认出28种化学成分,其中仅有莪术二酮(curdi-one)、斯巴醇(spathulenol)和deoxysericealactone等3种成分为二者共有成分。结论温莪术挥发油与水煎液所含挥发性成分存在显著差别,温莪术水煎液的有效成分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山姜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述山姜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方法根据国内外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并加以综述。结果山姜属植物所含化学成分主要为二苯基庚烷类、萜类、黄酮类、挥发油、苯丙素类和甾体类等,其中二苯基庚烷类、黄酮类、挥发油等为其主要的活性成分。结论山姜属化学成分研究取得一定进展,但其有效成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连翘叶与连翘果实之间的质量异同,探讨连翘叶作为连翘药用替代品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连翘叶和连翘的甲醇提取物进行定性鉴别;通过测定连翘叶和连翘中连翘苷的含量、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以及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进行综合质量比较。结果连翘叶与连翘主要化学成分相似,但连翘叶中连翘苷的含量明显高于连翘中的含量。结论连翘叶代替连翘药用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连翘的化学成分及药理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简永耀  靳龙文 《淮海医药》2009,27(4):349-350
连翘的化学成分主要有苯乙醇苷类、木脂体及其苷类、五环三萜类、挥发油。连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等具有抗菌作用;对一些真菌、病毒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对急性肾炎、肺结核、视网膜黄斑区出血、呃逆、便秘等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另外连翘还有镇吐、解热、抗炎以及肝脏保护等作用。其种子挥发油亦有抗菌、抗病毒活性。本文对连翘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北沙参茎叶和根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解析北沙参茎叶和根中挥发油所含化学成分,并初步评价其体外抗真菌活性。方法 以水蒸气蒸馏法为基础,通过单因素与正交实验优化北沙参茎叶和根中挥发油提取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鉴定北沙参茎叶和根中挥发油所含化学成分并计算其相对百分含量。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北沙参茎叶和根中挥发油对茄病镰刀菌、半裸镰刀菌、尖孢镰刀菌、寄生曲霉和黄曲霉的抗真菌活性。结果 北沙参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5,蒸馏时间5 h,KCl浓度15%。从北沙参茎叶挥发油中鉴定出11种成分,根挥发油中共鉴定出8种成分。人参炔醇为北沙参茎叶挥发油和根挥发油的共有成分,其在茎叶中的含量为38.21%,根中的含量为74.02%。北沙参茎叶挥发油和根挥发油对茄病镰刀菌、半裸镰刀菌、尖孢镰刀菌、寄生曲霉和黄曲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以茎叶挥发油较强。结论 北沙参茎叶挥发油和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差异明显,但二者均具有一定的体外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浙江产水菖蒲根茎和叶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进行定性分析,按峰面积归一化法求出挥发油中各化学成分的百分含量。结果:共鉴定出32个化合物,根、茎和叶中挥发油成分基本相同,主要成分为细辛醚、水菖蒲酮和榄香素。结论:浙江产水菖蒲挥发油中含有丰富的药用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2.
GC-MS法分析肿节风茎和叶中挥发油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荣平  王宾豪  励娜  张小梅 《中国药房》2008,19(30):2368-2370
目的:分析肿节风茎和叶中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对肿节风的茎和叶进行提取,将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进行分离鉴定;用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共从肿节风茎挥发油中鉴定出29种化合物,其含量占总挥发油的75.88%;从肿节风叶挥发油中鉴定出64种化合物,其含量占总挥发油的87.98%。结论:肿节风茎和叶中挥发油成分的最大区别在于低分子量化学成分的含量不同,茎挥发油中几乎不含此类成分。本研究所获数据可为肿节风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研究不同产地花椒的挥发油含量和组成。方法: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挥发油测定器测定含量,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检测,运用自动质谱退卷积定性系统(AMDIS)结合Kováts保留指数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6批花椒的挥发油含量在1.52~3.410mL.100g-1。6批挥发油样品共鉴定出68个化合物,其中5批样品含量最高的化合物为芳樟醇,其含量在24.28~42.10%;1批样品含量最高的化合物为乙酸芳樟酯,其含量为32.52%。结论:不同产地的花椒在挥发油含量及组成上均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大罗伞鲜品根、茎、叶中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摘12 h内的大罗伞,用挥发油测定器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采用NIST标准谱库结合保留指数解谱法对各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并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质量分数。结果:从大罗伞根、茎、叶的挥发油中确定出7、12、5个成分,分别占各自挥发油总量的91.7%、83.6%、85.4%;其中,棕榈酸为大罗伞根、茎、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分别占各自挥发油总量的66.0%、60.4%、71.8%。结论:该方法可快速、准确地鉴别大罗伞鲜品根、茎、叶中的挥发油成分,可为大罗伞药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Nineteen mono- and sesquiterpenoid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essential oils of the leaves and fruits of ANNONA SENEGALENSIS var. SENEGALENSIS by means of GC and GC-MS. The major constituents were car-3-ene in the fruit oil and linalool in the leaf volatile oil. Th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composition of the two essential oils were considerably different.  相似文献   

16.
张淑蓉  裴晓丽  王华阳 《中国药房》2013,(47):4469-4471
目的:建立测定连翘挥发油中α-蒎烯和β-蒎烯含量的方法,并比较不同采收期连翘中α-蒎烯和β-蒎烯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连翘挥发油,以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挥发油中α-蒎烯和β-蒎烯的含量。色谱柱为HP-5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载气为氮气,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为230℃,检测器(FID)温度为250℃。以环己酮为内标物,用内标法定量。结果:α-蒎烯、β-蒎烯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1640~0.8200、0.5020~2.5100mg/ml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6、0.9994);二者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3%;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99%、96.61%,RSD分别为2.19%、2.07%(月均为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连翘挥发油中α-蒎烯和β-蒎烯含量的测定。各采收期连翘挥发油出油率及α-蒎烯和β-蒎烯含量以7月中下旬为最高。  相似文献   

17.
广藿香的两个化学型及产地与采收期对其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目的 比较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的广藿香挥发油主要成分的含量,为广藿香物种和道地性与品质评价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GC/MS联用技术。结果 吴川、遂溪、雷州和万宁产广藿香含油率较广州和高要产高4~6倍。牌香类的挥发油中均含有较多量的广藿香酮;琼香类的挥发油中不含或含较少量的广藿香酮,但含较多量的广藿香醇。不同采收期的广藿香挥发油从7月至11月呈增加趋势。结论 根据挥发油成分的不同,将不同产地的广藿香分为2个化学型,即广藿香酮型(牌香类)和广藿香醇型(琼香类),此与基因分析结果(matK和18S rRNA序列)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胀果甘草叶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胀果甘草叶的挥发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测定,用计算机检索NIST02质谱数据库确定其挥发性化学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56个峰,并且确认了其中的46种化合物,所鉴定化合物的含量占精油总量的82.1%。结论胀果甘草叶的挥发性化学成分主要为十九烷(9.75%)、二十九烷(7.98%)以及孑丁香烯(7.36%)、(1,α2,β5α)-2,6,6-三甲基-二环[3,1,1]庚烷(5.83%)、2,6,11-三甲基-十二烷(5.31%)、1-氯-十八烷(4.81%)、十八烷(4.70%)、(E)-乙酸-3,7-二甲基-2,6-辛二烯-1-酯(4.64%)、二十烷(3.44%)、1-二十二烯(3.43%)、(-)-E-蒎烷(3.07%)、甲壬酮(2.48%)等,上述十二种化合物的含量占总量的62.80%。  相似文献   

19.
迎春花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迎春花叶的化学成分,为迎春花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部分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迎春花叶中提取挥发油,采用最佳分析条件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GC法测定各化合物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共鉴定了56个成份,占挥发油的89%以上。结论迎春花叶挥发油成分主要为脂肪酸和酯类的衍生物,占挥发油的61.59%,其中9,12,15-十八碳三烯甘油酯的含量最高达36.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