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总结6例短肠综合征病人肠管倒置手术失败的教训,强调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短肠综合征合理的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短肠综合征病人,均在外院接受肠管倒置手术,除1例为结肠倒置外,其余均为小肠倒置,倒置肠管长度从10~50cm不等,5例小肠倒置手术均在广泛肠切除的同时进行,术后1例出现吻合口瘘,4例出现肠梗阻。结果 1例病人因肝功能衰竭于术后5年死亡,1例病人放弃治疗,1例行肠瘘及倒置小肠切除治愈,2例行倒置肠管切除治愈,1例行倒置肠管复位治愈。治愈病人依靠普通饮食和部分肠内营养支持维持正常营养状况。结论 短肠综合征病人应首选肠康复治疗和小肠移植。只有极少数病人适宜进行肠倒置手术,手术时倒置肠管不应超过10cm,手术时机应在广泛肠切除2年以后进行.手术时应注意倒置肠管的血液供应,避免肠缺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短肠综合征病人的营养支持以及肠道代偿、康复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2005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64例短肠综合征病人治疗过程及随访情况,其中26例联合应用生长激素[GH,每天(0.10±0.06)mg/kg]和谷氨酰胺[GLN,每天(0.30±0.17)g/kg]进行肠道促代偿治疗。结果64例病人中死亡6例,存活58例,存活时间3个月至19年,平均(6.6±9.4)年。9例长期接受家庭肠外营养(HPN),13例接受部分PN或肠内营养(EN)支持,完全摆脱PN者36例,平均摆脱PN的时间为(8.6±14.2)个月。26例接受GH GLN治疗的SBS病人,其中9例(34.6%)治疗后近期内完全摆脱PN;8例(30.8%)经治疗后明显减少了PN用量[从每周需要PN支持(6.5±1.0)d下降至(4.2±1.0)d,每周PN需要量从(13.6±5.2)L降至(8.2±3.3)L];9例(34.6%)在治疗后仍依赖PN支持。64例共发生286次各种并发症。结论经过适宜的营养支持和肠道促代偿治疗,大多数短肠综合征病人的残留肠道可充分代偿,完全摆脱PN或减少PN用量,长期健康存活。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1980~1994年Nebraska大学医学中心48例成人和112例儿童短肠综合征患者的治疗经验,在此基础上确定短肠综合征外科治疗的方法.48例成人患者中15例残存小肠短于60cm,13例为60~120cm,20例为120~180cm.年龄小于16岁的112例患儿中43例残存小肠短于30cm,23例为30~60cm,46例长于60cm.短肠综合征的外科治疗包括:沿对系膜缘将多余小肠壁切除或折叠的小肠管壁缩窄术;缩窄肠段的狭窄成形术;节段肠袢倒置术;系膜缘及对系膜缘间肠壁纵向横断再吻合的小肠延长术;包括单独小肠移植和肝肠联合移植的小肠移植术.结果160例患者中71例(44%)残存小肠充分适应,肠内营养(PN)支持即可满足患者营养需求,44例(28%)长期行PN支持而未进行手术治疗,45例(28%)接受49次手术治疗.手术选择:残存小肠长度足够而肠腔过度扩张致功能损害的4例成人患者(残存小肠>120cm)和11例患儿分别接受狭窄成形术和小肠管壁缩窄术,其中13例(87%)临床症状改善,2例患儿因再次发生肠吸收不良而行小肠延长术;残有小肠90~120cm而食物转运过快的3例患者中,2例接受人工瓣膜成形术,1例施行肠袢倒置术,这3例患者中2例疗效佳,1例施行肠袢倒置术的患者疗效明显,但因持续恶心,呕吐再次施行矫正手术;扩张的残存小肠短于90cm的14例患者接受小肠延长术,其  相似文献   

4.
短肠综合征康复治疗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谷氨酰胺和膳食纤维行康复治疗的实验动物及短肠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3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短肠组和生长激素 (growthhormone ,GH)组 ,短肠组和GH组切除 80 %小肠 ,GH组术后第 1天开始注射GH 1U·kg-1·d-1,共 2 8d ;9例患者残存小肠长度为 (4 4± 2 4)cm ,其中 3例无完整结肠。结果S期细胞比率系数、增殖指数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增强表明外源性GH可明显促进残存小肠粘膜的增殖 ,GH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原癌基因C jun表达的改变有关。康复治疗后 9例患者营养状况和残存肠管吸收功能均明显改善 ,8例患者进行了随访 ,75 %的患者完全脱离肠外营养 ,2 5 %的患者需间断肠外营养补充。结论康复治疗为短肠综合征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螺旋型鼻肠营养管实施肠内营养对于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 3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TPN)组和肠内营养(EN)组.TPN组进行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EN组留置螺旋型鼻肠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两组能量供应相同.观察营养指标、临床效果、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 EN组7例于置管后24 h内到达空肠上段,2例于48 h内到达预定位置,余6例利用胃镜辅助置管成功.营养管留置时间为(26.7±4.3)d;EN组营养指标较TPN组明显改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降低.结论 放置螺旋型鼻肠管给予肠内营养治疗的方法简便、安全、有效,可作为SAP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首选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活体部分小肠移植在治疗短肠综合征合并肠瘘中的临床经验.方法 1例短肠综合征合并肠瘘患者接受其子的150 cm 回肠,供肠动、静脉分别与受体的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受体残余空肠与供体回肠近端行端端吻合,受体结肠与供肠远端行端侧吻合,供肠远端造瘘作为观察窗,术后给予免疫抑制等治疗. 结果患者小肠移植术后恢复顺利,肠道功能恢复,血管吻合口通畅,正常生活110 d后因心脏意外死亡.结论 短肠综合征合并肠瘘患者实施活体部分小肠移植是可行的,植入肠管的血管植入技术对小肠移植成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对可能需要手术的高危病人入院后即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可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这组病人包括炎性肠道疾病,胃肠道瘘和胰腺炎。对器官衰竭的病人,适当的营养支持有助于病人在器官功能恢复前耐受疾病引起的代谢异常。消化系统疾病【短肠综合征】胃肠外营养的发明极大地提高短肠病人术后救治成功率,使残存肠管的结构与功能有时间发生适应性改变,包括小肠扩张  相似文献   

8.
短肠综合征的营养康复治疗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Li N  Li J  Li Y 《中华外科杂志》1997,35(12):707-709
短肠综合征的治疗主要为营养支持和小肠移植,但两种疗法都有其限制和不足之处。作者总结了3例短肠综合征患者联合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谷氨酰胺、纤维素行营养康复治疗的经验,3例患者残存小肠的长度分别为65、75、30cm,治疗后患者残存肠管的吸收功能和营养状况均有明显改善。作者认为营养康复疗法为短肠综合征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术前采用全肠外营养(TPN)与肠内联合肠外营养(EN+PN)进行营养预康复对克罗恩病(CD)合并肠梗阻或肠瘘病人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12-01—2021-12-01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普通外科炎症性肠病治疗中心因CD合并肠梗阻或肠瘘需要采用TPN或EN+PN进行营养预康复后行手术治疗的200例病人临床资料。根据采用营养预康复方式不同分为TPN组(137例)和EN+PN组(63例)。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方法比较TPN组与EN+PN组营养治疗效果与术后30 d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PSM前,经营养预康复治疗后,TPN组和EN+PN组病人白蛋白水平和血红蛋白水平均较营养预康复治疗前升高,EN+PN组的白蛋白水平高于TPN组[(35.7±4.4)g/L vs.(33.5±5.4)g/L,t=-2.79,P=0.003];EN+PN组C-反应蛋白低于TPN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3(1.1,20.5)mg/Lvs.9.9(2.3,30.0)mg/L,Z=-1.27,P=0.201];EN+PN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TPN组(112.5±15.5 g...  相似文献   

10.
急性胃肠损伤(AGI)是指危重患者因为急性疾病导致胃肠道功能不正常.AGI按严重程度可分为4级:Ⅰ级,存在发展至胃肠道功能障碍和衰竭的风险;Ⅱ级,胃肠道功能障碍;Ⅲ级,胃肠道功能衰竭;Ⅳ级,胃肠道功能衰竭伴有远隔器官功能障碍.AGI的症状包括呕吐与反流、胃潴留、腹泻、消化道出血、麻痹性肠梗阻、肠扩张和肠鸣音异常.针对目前国内外诊断和治疗AGI的现状,可应用肠康复治疗AGI.肠康复是早年促进短肠综合征患者残存小肠恢复肠内营养与经口饮食的整套方案.肠康复的步骤包括全肠外营养、肠外+肠内营养、全肠内营养和经口饮食等4个阶段.临床实践中应根据AGI损伤的程度决定肠康复的起始措施,不一定拘泥于前述的4个步骤,同时还应通过肠内或肠外途径提供肠黏膜组织特异营养因子.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