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的ESWL碎石效果及对肾脏损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肾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患者碎石频率为60次/min,40例患者碎石频率为90次/min,40例患者碎石频率为120次/min,所有患者资料完整,术后随访1个月,比较3组患者的碎石效果以及肾脏损伤情况。结果三组术后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第1天SCr 和BUN 显著升高,其中120次/min组升高最明显,其次为90次/min组,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14天各指标已经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60次/min、90次/min和120次/min频率ESWL碎石效果相似,但是频率越高,术后第1天肾功能损伤越明显。  相似文献   

2.
周江  郭靖涛 《疑难病杂志》2006,5(4):257-259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快速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9例AMI患者伴新近发生的快速房颤,静脉应用胺碘酮负荷量后,继以静脉滴注维持,观察房颤转复、心室率控制、血压变化情况及副作用。结果19例患者中14例(73.7%)在24h内转为窦性心律,用药后15min、1h、2h、24h心室率分别为(132.1±17.4)次/min、(118.5±15.0)次/min、(108.2±18.6)次/min和(89.6±23.7)次/min,较用药前(149.7±19.7)次/min明显下降(P<0.01);5例患者心律未转复,用药后15min、1h、2h和24h心室率分别为(137.6±11.9)次/min、(131.8±15.8)次/min、(120.6±12.6)次/min和(101.4±14.1)次/min,较用药前(159.6±18.0)次/min亦有明显下降(P<0.01)。19例患者(包括转复与未转复者)用药前后血压无明显变化(P>0.05)。3例患者用药后出现长间歇,1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经临时停药或减量后恢复,无其他副反应发生。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AMI并发快速房颤是有效及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例1:男23岁,因抽搐、呕吐来诊,30min前患者因流鼻涕、鼻塞等,上呼吸道感染,一次口服康泰克缓释胶囊3粒,服后20min,患者开始头痛、恶心、呕吐、为非喷射性,共呕吐6次,均为胃内容物。30min后,患者出现强直性抽搐、神志不清、无尿便失禁。检查:血压25.2/13.2kPa,脉膊78次/min,呼吸20次/min,体温36.1℃,神志不清,压眶无反应,双瞳孔  相似文献   

4.
王兰英 《河北医学》2016,(7):1230-1231
1病例摘要
  患者,女,92岁,主因间断血尿8月余,发热1周于2015年5月29日10:00由轮椅推入病房。患者入院时 T 36.6℃,P 115次/ min,R 20次/ min,BP 120/60mmHg,神清,精神差,营养中等,口唇无明显发绀,食欲差,睡眠略倒错,近3个月体重下降6kg,患者近8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肉眼血尿,行腹部 B 超、腹部核磁、尿液查癌细胞,诊断为左肾癌。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咳嗽、咳白色粘痰,查血常规提示WBC:9.60×9 L-1,中性粒细胞87.9%,胸片提示双肺间质改变伴感染。患者既往高血压病、糖尿病、持续心房纤颤、双肺间质病、骨质疏松、结节性甲状腺肿、白内障。入院后给予营养支持、降压、降糖、抗感染、止咳化痰治疗。2015年6月11日10:10护士查房时发现患者指尖血氧饱和掉至45%,追问患者陪护,喂其进食1碗鸡蛋羹,主治医师提示,患者误吸可能性大,予以翻身拍背吸痰,吸出多量鸡蛋羹,上调鼻导管吸氧至10L/ min,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电话告知家属患者病情变化。间断予以患者吸痰、翻身、拍背。10:15 SpO264%, BP 85/50 mmHg, HR 122次/ min, RR 29次/min,予以肾上腺素10mg,简易呼吸器辅助通气(10L/ min)。10:22 SpO2100%, BP 195/103mmHg, HR 133次/ min , RR 26次/ min,将简易呼吸器换为无创呼吸机(5L/ min) S / T 模式,IPAP 10cmH2 O,EPAP 4cmH2 O,f 12bpm,予以完善血气分析(面罩吸氧5L/min): PH 7.35, PCO242mmHg, PO2160mmHg, SaO299%。心电图提示房颤。14:00监测患者生命体征:SpO298%,BP 148/80mmHg,HR 110次/ min ,RR 26次/ min 。撤出无创呼吸机,继续鼻导管吸氧5L/ min,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平稳。30d 后患者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较高呼吸频率与血肌红蛋白水平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比较气急患者(380例)不同呼吸频率状态下的血肌红蛋白浓度,即分别比较呼吸频率≥30次/min与呼吸频率<30次/min时心功能不全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肌红蛋白水平,比较呼吸频率≥30次/min的患者呼吸困难持续时间(<24h与≥24h)其血肌红蛋白水平;比较呼吸频率≥30次/min患者治疗前后血肌红蛋白水平。结果呼吸频率≥30次/min的患者血肌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呼吸频率<30次/min时血肌红蛋白水平(P<0.01);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在呼吸频率≥30次/min时血肌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频率≥30次/min的患者:呼吸困难持续时间<24h的血肌红蛋白升高水平低于呼吸困难持续时间≥24h的患者(P<0.01);呼吸频率≥30次/min患者治疗后血肌红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呼吸频率增快是血中肌红蛋白水平升高的因素之一,同时也有助于治疗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心率对中心动脉脉压、反搏波增压(AUG)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294例,测量中心动脉脉压、反搏波增压及即时心率,按心率(HR)分为三组:HR≤60次/min组,6080次/min组,组间进行比较。结果 294例患者中能够测量出反搏波增压的为207例,占入选观察对象的70.4%。随心率的增加,中心动脉脉压、反搏波增压呈下降趋势。HR≤60次/min组中心动脉脉压与6080次/min组比较均P<0.05;HR≤60次/min组AUG与6080次/min组比较均P<0.05。结论进行有关中心动脉脉压和反搏波增压研究时,应考虑心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剂量间断预注去肾上腺素对腰硬联合麻醉后心率110次/min剖宫产患者术中的应用效果,及此给药时机和方法在降低去氧肾上腺素所造成的过度的反射性心率减慢方面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ASA或Ⅱ级在腰硬联合下行择期剖宫产术的单胎足月产妇80例,随机分为2组。预注组是患者麻醉平卧后,如若发现心率110次/min,立即给予去氧肾上腺素40ug静推,如果1min后,患者的心率仍110次/min,则继续给予去氧肾上腺素40ug静推,直至其心率低于110次/min,静推结束,而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分别观察和记录患者入室后、麻醉后2min、及胎儿分娩后1min的血压和心率,及此时期恶心呕吐和心率60次/min发生的例数。结果预注组和对照组患者入室后,及胎儿剖出后1min中的血压和心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麻醉后2min的血压和心率有明显差别P0.05,有统计学意义。预注组和对照组在麻醉后至胎儿剖出后1min出现心率110次/min的例数,及出现心率60次/min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此期间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心率110次/min,小剂量间断重复静注去氧肾上腺素,此给药方法和时机在维持患者循环稳定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的情况下,由去氧肾上腺素导致的心率过度减慢(60次/min)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静息状态下测得心率对结缔组织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associated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CTD?PAH)患者远期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收集2009—2021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所有经右心导管确诊的CTD?PAH患者89 例。比较心率 < 100 次/min和心率≥100 次/min患者的临床特点、二维超声心动图参数、血流动力学参数及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Cox方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WHO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距离、末端脑钠肽前体、二维超声心动图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静息心率 < 100 次/min的CTD?PAH患者相比,静息心率≥100 次/min的患者病死率更高(P < 0.01)。静息心率 < 100 次/min和≥100 次/min的患者1年、3年及5年的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8.6%、90.7%、87.6%和93.8%、66.8%、55.6%。校正年龄和性别后静息心率≥100 次/min仍是CTD?PAH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静息心率可能是预测CTD?PAH患者远期不良预后的指标之一,可反映右心室整体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患者,男,32岁,因酒后驾驶摩托车撞伤头面部,急诊入手术室,在局麻下行“上、下颌骨联合骨折固定,口腔粘膜多处撕裂伤清创缝合术”。患者神志清楚,口腔内出血不止,血压170/90mmHg,脉搏130次/min,呼吸30次/min,SaO295%,术中烦躁不安,手术行至90min时,患者突然极度烦躁,手术医师施以物理控制,约2min后患者突然全身肌肉松驰,神志不清,呼吸停顿,听诊心音消失,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气管内插管,以肾上腺素1mg静注并同时吸引口腔内血块,2min后心跳、呼吸相继恢复,血压60/30mmHg,脉搏130次/min,呼吸16次/min,SaO295%,加压输血,补液,同时辅…  相似文献   

10.
患者姜某,女,35岁,医师。十年前患“病毒性心肌炎,二度房室传导阻滞(AVB)”,一年来为Ⅲ°AVB。平素自触脉搏40次/min左右,间断口服心宝,除偶有头晕外工作、生活基本正常。8a前剖宫产一男婴。患者于2006年12月25日7时突发晕厥1次入院。查体:T36℃、P35次/min、R22次/min、BP12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静息心率(RHR)在老年冠心病(CHD)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3例老年CHD患者(CHD组)进行RHR测定,以70例同期体检无异常发现者作为正常对照组。CHD组分为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及稳定型心绞痛组,观察RHR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并使用β-受体阻滞剂干预。结果 CHD组RHR[(80.1±7.8)次/min]显著快于正常对照组[(70.6±7.2)次/min](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RHR[(87.1±6.9)次/min]快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81.2±9.2)次/min]及稳定型心绞痛组[(72.9±7.8)次/min](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RHR快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CHD组中RHR≥80次/min的患者心肌缺血总负荷(TIB)与RHR 74~79次/min及RHR〈74次/min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中RHR≥80次/min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最高,不同RHR水平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β-受体阻滞剂干预后,RHR控制在50~60次/min时,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最低。结论 RHR与冠心病的发展及预后有密切关系;通过β-受体阻滞剂干预RHR可控制症状,改善心血管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慢性肾衰患者并发的心律失常.方法 对74例慢性肾衰住院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观察,分析心律失常发生率、类型与临床的关系.结果 慢性肾衰以缓慢心律失常为主,24 h平均心率低于60次/min共30例,Ⅱ°以上房室传导阻滞9例,房颤3例,1例窦性心率平均最慢47次/min,4例Ⅲ°房室阻滞平均心室率分别为52次/min、49次/min、47次/min、40次/min.14例窦性停搏中最长间期达6 s,≥3 s 9例,<3 s 5例.慢性肾衰血钾正常与高血钾的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肾功能减退程度明显相关(P<0.001).结论 慢性肾衰患者并发严重心律失常达54.05%,危险性心律失常多见,以缓慢型心率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伴高血压病患者睡眠期间心率分布范围情况.方法运用多导睡眠仪整夜9小时检测睡眠打鼾并疑有睡眠呼吸障碍门诊和住院患者149例,并询问高血压病史和测量血压.结果96例诊断为OSAHS,其中28例中、重度OSAHS伴高血压病患者的100~91次/min、90~81次/min、70~61次/min和50~41次/min心率段与中、重度OSAHS不伴高血压病患者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中、重度OSAHS伴高血压病患者的100~91次/min、90~81次/min心率段分别与中、重度OSAHS伴高血压病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相关(P<0.05).轻度OSAHS和无睡眠呼吸暂停的单纯打鼾者,伴与不伴高血压病心率分布范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重度OSAHS伴高血压病患者,睡眠期间心率分布范围较大,临床医师需高度重视,积极治疗,避免发生睡眠期间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4.
为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伴发快速心房纤颤 (简称房颤 )患者的临床疗效 ,对 4 8例AMI伴新近发生快速房颤患者 ,静脉应用胺碘酮 ,观察房颤转复、心室率控制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显示 ,4 8例患者用药后 1 5min、30min、1h、6h、2 4h心室率分别为 ( 1 0 7.1 7± 9.6 7)次 /min ,( 96 .0 0± 8.39)次 /min ,( 88.1 3± 9.98)次 /min ,( 79.88± 1 0 .1 9)次 /min ,( 74 .88± 9.80 )次 /min ,较用药前的 ( 1 30 .5 8± 9.1 5 )次 /min明显下降。 4 8例患者在 2 4h内均转为窦性心律 ,3例出现窦缓 ,1例为窦缓 +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提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AMI并发的快速房颤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比索洛尔对甲亢伴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伴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初发甲亢伴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根据心率及入组顺序随机分为四组,均在给予甲巯咪唑(北京太洋药业)10 mg,3次/d的基础上,以富马酸比索洛尔(德国默克公司)为治疗组 :心率<110次/min,给予5 mg,1次/d;心率≥110次/min,给予10 mg,3次/d,疗程4周 ;以普萘洛尔(石家庄康贺威药业)为对照组:心率<110次/min,给予10 mg,3次/d;心率≥110次 /min,给予20 mg,3次/d,疗程同上.结果:2周后,比索洛尔组心率由(121±12.5)次/min减至(82. 7±7.5)次/min;普萘洛尔组心率由(118.5±13.8)次/min减至(95.7±11.5)次/min,P<0.05.结论:比索洛尔治疗甲亢伴快速心律失常较普萘洛尔疗效显著,既能迅速控制甲亢伴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率,又有较好的转律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在减轻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气管插管反应的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10年6月在我院行全麻手术的高血压冠心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8例。实验组在插管前5 min给予艾司洛尔(1.5 mg/kg),对照组常规给药。监测并记录插管后2、5、10 min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结果:插管后2、5、10 min,实验组的平均动脉压分别为(60.80±6.58)mm Hg、(57.62±9.34)mm Hg、(56.73±6.45)mm Hg,对照组的平均动脉压分别为(63.92±6.37)mm Hg、(61.85±8.32)mm Hg、(60.74±7.23)mm Hg;实验组的心率分别为(80.65±4.25)次/min、(80.47±5.47)次/min、(80.54±4.23)次/min,对照组心率分别为(82.64±7.34)次/min、(82.47±6.78)次/min、(82.31±4.66)次/min;实验组平均的脉压和心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有4例对照组患者出现室性期前收缩等心律失常,实验组患者未发现有心律失常。结论:艾司洛尔能安全有效地抑制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由麻醉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7.
笔者将我院应用头孢哌酮钠后饮酒致双硫仑样反应1例报道如下:患者,男,29岁,因饮酒后突感心悸、胸闷、头昏20min急送我院急诊科。患者20min前饮低度白酒25ml,约8min后突感心悸、胸闷、头昏、恶心、呼吸困难。查体:T37℃,P120次/min,R26次/min,BP110/70mmHg(1mmHg=0.133kPa)。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吗啡和凯纷超前镇痛在局麻下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6例在局麻下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进行研究,将其按照不同的麻醉分为吗啡组(n=33,行吗啡超前镇痛)和凯纷组(n=33,行凯纷超前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麻醉后,吗啡组患者T1、T2、T3时刻的心率分别为(84.4±12.5)次/min、(88.6±9.8)次/min、(73.4±9.5)次/min,凯纷组患者T1、T2、T3时刻的心率分别为(97.2±13.8)次/min、(96.3±12.4)次/min、(93.8±13.7)次/min,各时刻心率比较(P0.05)。吗啡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4.6±1.1)d,凯纷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6.2±0.6)d,组间比较,P0.05。结论吗啡局麻下甲状腺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优于和凯纷超前镇痛麻醉,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王占天  王忱 《海南医学》2016,(20):3395-3397
目的:比较胸科手术患者双腔支气管导管麻醉苏醒拔管期不同拔管方式对血流动力学及不良反应的影响,以探讨喉罩通气过渡在双腔支气管导管拔管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120例全身麻醉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胸科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A、B、C、D四组,每组30例。其中A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后符合拔管条件时直接拔除双腔支气管导管,B组患者在手术结束时深麻醉下将双腔支气管导管退至总气管, C组术毕时在深麻醉下将双腔管更换为单腔气管导管,D组在深麻醉下更换为喉罩;各组均待患者神志清醒、循环呼吸功能稳定后拔除气管导管或喉罩。比较四组患者入手术室时(T0)、拔管或喉罩前吸痰时(T1)、拔管或喉罩后即刻(T2)、拔管或喉罩后5 min (T3)、10 min (T4)等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BIS值、血氧饱和度(SpO2)的差异情况,并记录麻醉苏醒期患者呛咳、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T0时,A、B、C、D四组患者MAP分别为(80.1±8) mmHg、(81.2±10) mmHg、(78.2±12) mmHg、(80.6±11) mmHg,HR分别为(75.2±5)次/min、(74.3±6)次/min、(73.8±8)次/min、(74.8±9)次/min,T1时,A、B、C、D四组患者MAP分别为(114.3±6) mmHg、(103.2±9) mmHg、(92.2±10) mmHg、(83.2±10) mmHg,HR分别为(97.3±8)次/min、(92.4±6)次/min、(84.5±10)次/min、(75.3±11)次/min,T2时,A、B、C、D四组患者MAP分别为(115.2±13) mmHg、(108.3±10) mmHg、(90.2±9) mmHg、(83.8±12) mmHg,HR分别为(99.2±11)次/min、(93.5±8)次/min、(83.3±6)次/min、(76.3±8)次/min,T3时,A、B、C、D四组患者MAP分别为(105.6±11) mmHg、(108.3±10) mmHg、(88.2±7) mmHg、(81.8±9) mmHg,HR分别为(95.3±10)次/min、(83.4±7)次/min、(80.7±9)次/min、(74.3±10)次/min。与T0比较,A、B、C三组T1、T2、T3各时点MAP、HR均明显增高,且明显高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各时点的BIS值及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患者出现呛咳例数分别为24例、20例、12例,发生率分别为80.000%、66.667%、40.000%,发生躁动分别为19例、13例、6例,发生率分别为63.333%、43.333%、20.000%,而D组患者均未发生,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科手术患者双腔支气管导管拔管时更换喉罩通气过渡后拔管可以减轻全麻苏醒拔管期血流动力学波动,降低苏醒期不良反应,使患者麻醉苏醒过程更加安全舒适。  相似文献   

20.
1病例报告: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1岁和28岁,冷冻厂工人,因邻厂氨气泄露,接触吸人氨气后出现眼刺痛、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双手及颜面部潮红,皮肤瘙痒,咳嗽、呼吸困难等.查体:2例均抬人病房.血压135/90mmHg和120/70mmHg,脉搏95次/min和88次/min,呼吸40次/min及35次/min,1例嗜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