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瑶族是居住在我国南方的一个山地土著民族,故有“岭南无山不有瑶”之说。瑶族人口中的66%,约132万多人聚居在广西境内,绝大部分住在交通不便的偏僻山庄。为了民族的生存和繁衍,瑶族人民应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并结合自己的生产、生活实践来防病治病,逐渐地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瑶医药体系。  相似文献   

2.
"内风"在《黄帝内经》中有病因和病机的双重含义,而"肝风"不具有病机的含义。《黄帝内经》以降",内风学说"逐渐盛行",内风"特指病机含义。"肝风"分为病和证两部分,前者指肝受邪的外感疾患,后者从属于"内风"。本文从病因病机、概念、现代研究三方面,比较二者的异同,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完善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现行的各类中医教材中.往往把“内风”与“外风”作为两个相互平行的概念进行介绍。例如:雷载权主编《中药学犷风病有外风、内风之别,外风宜疏散,内风宜平息”;邓中甲主编《方剂学犷风病的范围很广……概言之.可分为外风与内风两大类”:邓铁涛主编《中医诊断学犷常见的风证,分为外风证和内风证”。类似表述在现行各类教材中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4.
六淫为外感病邪中的主要致病因素。大凡由外界直接侵犯人体而发病的风、寒、暑、湿、燥、火,称之为“六淫外感”;而由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与外感六淫的致病特性相类似的风、寒、湿、燥、火,则称谓“内生六淫”(因暑无内生之说,故实际上只有“五淫”)。其中内寒、内湿、内燥、内火作为继发性的致病因素(如脾虚生湿、肝郁化火),临证每每有征可察,治疗亦有大法可效,诸如温阳散寒、燥湿渗湿、滋阴清燥、清热泻火等等,因而内生之寒、湿、燥、火,视为病因是无可非议的。而“内风”是否亦为继发性的致病因素?综观近年来出版的各种中医书籍(尤其是一些中医基础教材),每见明确提出“风邪为病有内风、外风之分。外风多由自然界风邪侵袭人体而得病,内风多由肝脏功能失调而发  相似文献   

5.
用“辨舌”来诊断疾病,中医很早就应用了。在《内经》、《伤寒论》中,都有用舌的变化来诊断疾病的记载。相传华佗的《察色诀》里,已认识到某些“舌”的特殊现象,是病人死亡的预兆。到了元代,辨舌开始有了专门的著作,如杜清碧的《金镜录》,其中记载了三  相似文献   

6.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气穴所发,各有处名。"可见古代医家是十分重视腧穴命名的,《千金翼方》卷二十八第九中也记载:"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腧穴的命名与当时的社会文化及哲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根据阴阳五行、脏腑气血、经脉流注、腧穴功能、解剖位置、取穴方法、骨度分寸以及天文地理、八封算数、乐器音律、土木建筑、活动场所、物象  相似文献   

7.
本文初步探讨了抽动障碍之"风"的几个内涵:风邪是诱发抽动障碍的主要因素;抽动障碍多以肌肉筋脉抽瘈、蠕动不已具有"风症"的症状特点;其发病病机,常在小儿体质特点基础上出现"外风引动内风",以及"内风招致外风"的内外风相兼的病机特点;临证应当首辨六淫,在精确辨证基础上注重疏散外风与平息内风相结合。力求准确求取病因病机,临证避免单纯以息风止痉,以静止和孤立的视角去审视这一复杂的精神行为疾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古籍医案的内风病证病因学特点。方法从大型电子书籍《中华医典》"医案类"著作中收集内风病证医案共777份,对记载的相关病因进行规范化处理,建立内风病证医案病因信息数据库,应用数据挖掘的方法进行挖掘分析。结果古籍医案中有病因记载的医案数为503份,占医案数目的64.7%。其中,情志因素为内风病证最常见的病因,占29.06%;痰饮因素次之,占23.06%;先天因素(素体阴虚、素体阳虚、素体虚弱、素体痰湿、素体肥胖等)占22.86%;外邪引动者占16.70%;劳逸因素占15.31%;饮食因素占10.14%。此外,失治误治、年老体衰、瘀血因素也占到一定的比例。结论引起或诱发内风病证的原因众多,是多因素作用的复杂病证;情志因素、痰浊因素、先天禀赋等为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9.
据历代经验总结,治疗头痛必用风药。本文从中医传统理论出发,结合历代医家关于头痛的相关论述,梳理风药的名义及分类,探讨头痛用风药的理论基础,分析风药治疗头痛的配伍应用,深刻体会风药在治疗头痛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14经在针灸治疗上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有它一定的科学价值。否则针刺合谷立即能解除智齿周围炎症的疼痛,将是不可理解的。那么14经无论在活体或在尸体的解剖上又找不到它的物质存在,究竟应该怎样来认识它呢?我除掉根据内经:“气有余则泻其隧,不足则补其隧。”以及若干气化论点,如气穴、气府等来说明针  相似文献   

11.
浅谈“治未病”在临床上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治未病,就是预防痰病的发生和发展,防患于未然,即未病之前,防止痰病的发生,已病之后,防止痰病的传变。强调以“预防为主”,并分别从树立脏腑的整体观点、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既病防变等己方面论述了治未病的临床意义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痒是皮肤、粘膜的一种特殊感觉,常伴有搔抓反应,是皮肤病患者中最常见的自觉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中医学认为风、湿、燥、热、虫、血虚等因素作用于机体,致使机体营卫不和、气血失调、皮肤功能失常而发为痒。笔者主要从"风"和"营卫"的角度探讨分析"痒"的发生机理。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中医杂志》2017,(7):1387-1388
宋代医家许叔微以"血在上则忘",解释《伤寒论》蓄血证"喜忘"的病机,并指出该说法出自《素问》,然而通过文献学及诠释学研究发现,《素问》所说为"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与许叔微所言并不一致,许叔微属过度诠释。虽然"血在上则忘"是一种误读,但仍可以为中医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实验研究提供方向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中医认为瘙痒多与风邪相关,古有"痒风"之说,中医治疗皮肤瘙痒类疾病多从风论治。在针灸临床中多以放血疗法治疗皮肤瘙痒类疾病,常用的方法即梅花针叩刺放血疗法。现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理论入手,分析其原理,继而探讨痒风与血的关系,从理论和临床疗效两方面,进一步论述梅花针叩刺放血疗法治疗痒风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穴”是人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穴位分布有疏有密,规定着营卫气血的循环运行,以保证全身的功能活动。穴位受藏府经络的支配,并受天地自然规律的影响,维护着卫气与营血、经脉与络脉、藏与府、人与自然的交会和贯通。穴位是外邪出入、舍止和阻遏气血流通、神气游行之处,是疏通经络、流畅气血、驱邪外出的重要场所。因而深入浅出地揭示了针灸、按摩治病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冬去春来,气温逐渐升高,人体新陈代谢由低潮开始复苏,汗孔开泄,血管扩张。春风(有时为寒潮)吹来,许多人早已脱去冬装,故“风”(寒气)能长驱直入人体,令人“透心凉”——这便是春天风“硬”的道理。寒风可侵犯皮肤、腠理、关节和经络血管,诱发多种疾病,中医称为“风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陈根成 《新中医》2010,(7):146-147
<正>中风病的病因学经历了相当长的一个认识过程,从唐宋以前的"外风"致病说到唐宋以后的"内风"致病说,对中风病因的认识有了一个"质"的飞跃。由于中风病病因学的发展,中风病的治疗方法也有了重大突破。但是,随着对中风病的病因学从"外风"到"内风"的认识变化,是否就可以完全否认中风病的"外风"致病性,甚或象张景岳那样提出"非风"呢?这是一个令人值得深思的问题。因为这涉及到中风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素问·风论》云:“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高医校统编教材《内经选读》(北京中医学院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年12月第1版)译为:“由于入房耗精汗出而风邪侵入,就称为内风。”按语中又说:“风邪由外入内,伤及脏腑,引起病变”。新近出版的《索问校释》(山东中医学院、河北医学院校释,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2月第1版)引王冰注:“内耗其精,外开腠理,因内风袭,故曰内风”;引张志聪注:“入房则阴精内竭,汗出则阳气外弛,是以中风则风气直入于内,而为内风矣”;按曰:“二说当合参”;语译:“若因房事汗出而中于风邪,则为内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治风先治血”之说,结合临床实践,论述了风病的概念、特征及病机证治。提出风病证治有三要:即治风必先审因;治风必先察位;治风必备多法。  相似文献   

20.
郑洪  陈朝晖  何岚 《中医药学刊》2004,22(11):2035-2036
“瘴气”作为一种史上流行甚广、令人闻之色变的疾病,近世已逐渐从文献中消失。现代很多学者认为“瘴气”即恶性疟疾。但是,解读历代有关“瘴气”文献发现,认定其仅仅等于恶性疟疾并不全面。“瘴”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瘴病,一是指致病的瘴气。“瘴气”之说来源于中国传统医学病因的“邪气”理论,其表象是指南方常见的潮湿雾气,实际上是对南方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的概括,而不一定能具体对应某种物理、化学或生物学因素。中医能够通过对其病理解说,而与中药方剂相对应,形成以调理人体功能和改善症状为主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