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患者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术后3期辨证中药内服外用治疗。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下地承重功能、踝关节的活动灵活度等指标。结果:优21例,良22例,一般5例,优良率89.6%。结论:不稳定的下胫腓联合损伤采用早期手术内固定,术后结合中药分期辨证治疗,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黄国淳  杨挺 《中医正骨》2005,17(1):19-20
自2001年3月~2002年6月,作者采用Waldemar Link公司(北京威联德骨科技术有限公司)的腓骨钩(Englebrecht Syndesmosis Hook)配合钢板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分离7例,使损伤的踝关节得到确实可靠的固定,同时又不影响腓骨远端的活动度,临床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外伤导致下胫腓联合分离临床常见,如果处理不当,导致踝穴增宽、胫距关节面对合不良,日后发生创伤性关节炎.我院2001年3月-2007年8月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41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带袢钛板与下胫腓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不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19年9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治疗的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不稳患者50例,骨折均采用相同内固定方式治疗,根据带袢钛板或下胫腓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的方式不同分为带袢钛板组26例和下胫腓螺钉组24例.比较2组患者住...  相似文献   

5.
踝关节骨折脱位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是踝关节骨折中较复杂的一类型损伤,在治疗中若处理不当,复位内固定不理想,易见后遗症。自2006年2月至2011年10月,笔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这一类型外伤患者32例,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最短7个月,最长34个月),取得较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踝关节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骨折通常因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而使踝关节失去正常的解剖关系,使踝关节稳定性下降,治疗处理不当可导致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踝关节骨折的治疗已得到大多数临床医生的重视,但下胫腓联合分离容易被忽视。2005年3月—2009年7月,本院收治15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0例,女5例;年龄16~63岁,平均36岁。均为外伤性新鲜骨折。根据AO分型[1]:A型4例,B型4例,C型7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下胫腓联合分离。1·2手术方法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术中使用止血带,以减少出血,使术野保持清晰。手术选用内外踝标准切口,先复  相似文献   

7.
赵钰 《中医正骨》2005,17(10):54-54
自1997年Yablon[1]首先提出踝关节骨折治疗中外踝的关键作用以来,在骨科临床中引起广泛认可.自2001~2004年,作者采用韧带重建手术治疗4例继发性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患者,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探讨使用可吸收钉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不稳定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采用可吸收钉内固定具有操作简便,下胫腓联合稳定固定,骨折愈合和复位良好,免除二次手术的有点,是治疗下胫腓联合部分不稳定型踝关节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踝关节骨折脱位为临床常见损伤,这种损伤中的下胫腓分离是踝关节治疗中的重点和难点,处理不当,踝关节的稳定性不良是并发创伤性关节炎的常见因素。现将我科1996年9月-2004年7月107例患者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林栋 《中医正骨》2014,(5):49-51
目的:观察应用皮质螺钉治疗下胫腓分离的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林效果。方法:对采用皮质螺钉治疗的32例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32例患者均为闭合性损伤,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15例中Ⅱ型3例,Ⅲ型7例,Ⅳ型5例;旋前外旋型11例中Ⅲ型5例,Ⅳ型6例;旋前外展型6例中Ⅱ型2例,Ⅲ型4例。术前均根据病史、查体及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术后采用Baird-Jackson评分标准及踝关节活动度进行临床疗效的评价。结果: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36月,中位数18个月。术后未见创口感染、骨不愈合、下胫腓联合再次分离等并发症发生。Baird-Jackson评分显示为75~99分,中位数92分,其中优17例,良9例,可5例,差1例(I度骨性关节炎,采用理疗及关节腔注射治疗后情况好转),优良率81.25%。结论:皮质螺钉是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有效手段,明确的诊断,良好的手术操作,术后合理的功能锻炼,及时随访复查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伴下胫腓联合分离三踝骨折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并探讨伴下胫腓联合分离三踝骨折的致伤机制、特点、治疗方法。方法对34例三踝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内固定患者作一回顾性分析,其中12例行下胫腓联合固定,22例未行下胫腓联合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8~32个月,平均15个月。下胫腓联合固定8例在术后8~12周取钉(2例潜在分离),2例在术后1~2 a因断钉取出,另2例在术后2 a内取钉。下胫腓联合未固定者均未发生再分离,且愈合良好。术中应力位(Mortise)发现下胫腓分离6例。根据Baird-Jackson系统评分:优17例,良13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88.2%。结论三踝关节骨折解剖复位及早期正确锻炼是治疗成功的基础,恢复并稳定踝穴和距骨的解剖关系可获得临床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3.
踝关节损伤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36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伍书民 《中医正骨》2009,21(4):44-45
踝关节是人体的重要负重关节之一,是人体在运动中变化最为复杂的合力中枢;踝关节的稳定性对于负重和运动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踝关节损伤常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2001—2007年,我院治疗踝关常损伤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36例,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临床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并对治疗后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进而探讨推荐此类病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入院患者的筛选,分别通过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术后踝关节功能评定参照Takakura评分。评估内容包括踝关节功能,行走有无疼痛,X线示骨折解剖复位及愈合情况。结果:全部患者术后随访12-26个月,非手术治疗组优良率90.4%。手术组优良率95.0%。随访时踝关节X线片未发现植入物松动、移位、断裂及螺钉拔出等迹象。结论:踩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术前诊断,手术和非手术正确区分及恰当治疗对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恢复至关重要,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治疗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方法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手术治疗的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26例。患者外踝均采用钢板固定:内踝18例采用松质骨螺钉固定,1例采用三叶草钢板固定,7例采用克氏针固定;下胫腓联合均采用单枚螺钉经或不经钢板孔固定。结果:26例均获得1~3年随访,平均随访1.5年,骨折均愈合,无内固定物断裂。骨折愈合时间为9~16周,无发生深部感染及断钉情况良率84.62%。结论:合并有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部骨折,其术后功能恢复与骨折的复位效果、固定方法、锻炼的时机及术者的经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正>1病历介绍患者,女,40岁,7 d前骑摩托车时摔伤头及右膝部。伤后自诉昏迷,时间不详。清醒后自觉头及右膝疼痛明显,未经处理来本院。门诊脑CT及右膝DR片显示:脑挫裂伤,右胫骨内外侧髁劈裂骨折,向双侧分离移位,部分外侧髁向下塌陷约1.5 cm,关节面不平整。诊断:①脑挫裂伤;②右胫骨平台  相似文献   

17.
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早期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早期治疗。方法:对127例踝关节骨折并下腓联合分离中57例手法复位夹板、“U”形石膏或石膏靴固定,70例采用手术复位钢板、松质骨螺丝钉内固定,修复下胫腓联合韧带,石膏托外固定。结果:本组127例获10~48个月的随访,非手术治疗组57例中,优29例(50.9%),良27例(47.4%),可1例(1.7%),优良率98.3%。手术治疗组70例中,优39例(55.7%),良28例(40.0%),可2例(2.9%),差1例(1.4%),优良率95.7%。结论: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早期治疗对维持踝穴的完整及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西要 《光明中医》2012,27(6):1150-1151
目的 为进一步探讨了解踝关节骨折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治疗方法和其取得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我院在2008年10月~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58例踝关节骨折伴有下胫腓关节联合分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所有患者进行6~12个月随访,本组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治愈者有30例,显效者有25例,有效者为2例,无效者为1例,总显效率为94.8%.无一例出现骨不连或者畸形愈合及下胫腓不稳定功能障碍.结论 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伴有下胫腓关节联合分离可恢复并稳定踝穴和骨解剖关系,改善预后,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下胫腓联合韧带对维持踝关节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但临床医生常忽视下胫腓联合韧带的损伤。近年来,随着运动医学的发展及对踝部损伤研究的深入,国内外学者对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也越来越重视。本文从下胫腓联合韧带的解剖、生物力学、损伤机制、诊断及治疗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采用不同固定方式固定下胫腓关节并随访记录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效果优良.结论:下胫腓联合分离应手术固定并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