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总结了10例老年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行介入治疗的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病情观察、术后胃肠道护理、应用抗凝药物的护理,认为在围手术期整个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早期诊断治疗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对促进老年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手术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临床少见 ,起病急骤 ,病情凶险 ,预后差 ,多因肠管大面积坏死而引起败血症、中毒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近 5年我科共收治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 6例 ,通过术前有效的健康教育、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术后精心护理 ,获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6例患者中 ,女 2例 ,男 4例 ,年龄 6 7~ 79岁 ,平均 73岁。 5例伴有心房纤颤 ,其中 2例伴有风心病、高血压、冠心病 ,1例伴有糖尿病 ,1例伴有下肢静脉栓塞。术前明确诊断2例 ,经剖腹探查确诊 4例。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 2 0~ 5 0×10 …  相似文献   

3.
徐红  张萍  姜秋红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9):1800-1801
肠系膜上动脉狭窄是一种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病因有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肌层发育不良、动脉夹层、膈肌中脚压迫综合征、肿瘤侵犯及放射治疗后等。病人主要表现为:进食后上腹部疼痛、体重下降和腹部听诊有血管杂音。2008年12月,我院为一例肠系膜上动脉狭窄的患者成功地实施了肠系膜上动脉支架置入术。术后经抗凝、扩血管等治疗、监护和护理,病人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探讨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的护理。通过对11例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的观察,充分做好介入治疗前的心理护理和其他术前准备工作;介入治疗后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密切观察临床表现,及早发现可能出现的血管痉挛、急性血栓形成或出血等并发症,并及时通知医生。本组放置肝动脉支架11枚,均获得成功。充分而完备的术前准备和介入治疗后全面细致地观察和护理是介入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1999年 12月 5日我们成功地救治了 1例肠系膜上动脉、上静脉同时破裂的患者。肠系膜上动脉和上静脉同时破裂者少见 ,出血多 ,病情重 ,术后护理尤为重要 ,经 45d的精心救护患者治愈出院。1 病例简介患者男 ,45岁 ,无明显诱因上腹疼痛 9h ,伴腰痛 ,加重 6h来诊 ,T36 5℃ ,P 96次 /min ,R 2 4次 /min ,无恶心、呕吐 ,无腹泻 ,WBC 9 8×10 9/L ,N 5 7 9% ,腹部平软无异常 ,B超示腹腔内有少许渗出。观察期间突然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四肢冰冷等休克症状 ,腹部抽出不凝血 5ml,BP 11/ 7kPa,腹痛加重 ,以腹痛待查收入院…  相似文献   

6.
罗云梅  邓惠琼 《当代护士》2021,28(4):156-158
分析总结1例急性肠系膜动脉性缺血性疾病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护理经验,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重点关注其心理、疼痛、呼吸道、引流管等护理。经过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及近十天的有效治疗,患者病情好转。  相似文献   

7.
8.
2003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为6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行介入治疗,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症(superior meserctery artery embolism,SMA)是外科急腹症之一,是指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在分出中结肠动脉之前或刚分出之后处的栓塞。该动脉栓塞后可导致全部小肠、回结肠、右结肠以及中结肠缺血以及坏死,临床少见,起病急骤,病情凶险,预后差,多因肠管大面积坏死而引起败血症、中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病死率很高。老年患者由于痛阈减退,尽管病情较重,但是腹部症状和体征可能表现较轻。及早诊断、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显得异常重要,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2002—2007年我院共收治14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病例,通过术前有效的健康教育、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术后精心护理,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肠系膜缺血在临床上罕见,且危害严重,慢性肠管供血不足,潜在地预示着急性肠系膜缺血的致命事件的发生。由于对本病的认识不足,常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导致诊断延误,临床诊断困难,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重度营养不良或肠坏死,危及生命。传统的治疗方法以外科手术为主,近年来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新技术为本病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但国内报道较少。我院2009年介入治疗1例,结合查阅相关资料,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穿刺与经股动脉穿刺行糖尿病足的介入治疗的疗效,总结经桡动脉穿刺行糖尿病足的介入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0例经桡动脉穿刺行糖尿病足介入治疗患者术前进行心理干预,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对并发症及时处理。统计介入治疗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20例经股动脉穿刺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20例经桡动脉穿刺患者介入手术全部成功,发生血肿1例,桡动脉痉挛3例,经及时处理均好转。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经股动脉穿刺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桡动脉穿刺行糖尿病足介入治疗并进行合理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并发症的发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18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的围手术期观察和护理经验。方法对18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和细致总结。结果本组18例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3例死于脓毒血症导致的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术后并发短肠综合征,经肠外营养支持后好转出院,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护理重点为详细了解其既往病史,密切观察病情,协助医生迅速诊断,做好术前术后护理,严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邵艳燕 《护理研究》2013,27(6):541-542
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心绞痛)或心肌坏死(心肌梗死)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严重危害着病人的身体健康,对病人的伤害很大。近年来,随着心脏介入手术技术的成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已经成为目前国  相似文献   

14.
发病时间不超过4周的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定义为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acute superior 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ASMVT),属于急腹症之一,是一种临床少见病,在发病率本来就不高的肠系膜缺血性疾病中约占15%[1,2].由于发病初期缺乏特异的症状和体征,故其早期误诊率较高,容易发展成肠坏死及弥漫性腹膜炎,病人病死率极高,早期的报道中ASMVT病死率高达50%以上.随着现代诊疗模式的逐步建立和CT检查在临床的广泛应用,ASMVT的诊断率越来越高,相对其他肠系膜缺血性病变而言,其病死率在逐步降低,但近年来国内外大部分文献报道,其病死率仍高于10%[3].现将1999年7月-2009年12月我科收治的18例ASMVT病人的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徐寅  周峥 《护理研究》2013,27(5):451-452
易栓症(tromobophilia)一词是由Egeberg1965年报道一个家族性抗凝血酶(AT)缺陷症时首次提出[1],它不是单一的疾病,而是由于遗传性或获得性因素而容易发生血栓栓塞的一种疾病状态[2].易栓症的突出表现为血栓形成的倾向性增高,以静脉系统为主,常表现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相似文献   

16.
李敏  蔡毅燕 《护理研究》2008,22(11):998-999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是近年来采取的新的治疗手段,经皮股动脉穿刺选择子宫动脉栓塞而达到治疗目的,较手术切除子宫肌瘤或肌瘤剜除术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确、病人痛苦小、安全有效、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敏  蔡毅燕 《护理研究》2008,22(4):998-999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是近年来采取的新的治疗手段,经皮股动脉穿刺选择子宫动脉栓塞而达到治疗目的,较手术切除子宫肌瘤或肌瘤剜除术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确、病人痛苦小、安全有效、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其护理与传统子宫肌瘤切除术不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环形引流术治疗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患者的护理.方法 分析1959-2007年采用十二指肠环形引流术治疗42例SMAS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手术前心理护理及正确卧位,术后营养支持,健康教育指导.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全组42例均痊愈出院,经1-15年随访,效果良好,其中改行十二指肠环形引流术的5例患者,经9-10年随访,效果亦佳,本组患者未发生吻合口溃疡及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无一例发生反流性胃炎.结论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通过做十二指肠环形引流术及正确有效的护理可以使患者早日痊愈.  相似文献   

19.
梁伏翔  刘文英  马玲 《护理研究》2009,(12):3253-3254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由于脑静脉回流堵塞或血流缓慢所引起的闭塞性脑血管疾病,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占全脑血管病的3.5%,死亡率达10%~20%,常由妊娠、感染、创伤和凝血性疾病等引起。该病没有明显的性别、年龄特征,病程长短不一,可反复发作,常规溶栓效果欠佳,致残和病死率高。近年来采用介入血管内治疗可以在短期内溶解血栓,  相似文献   

20.
梁伏翔  刘文英  马玲 《护理研究》2009,23(35):3253-3254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由于脑静脉回流堵塞或血流缓慢所引起的闭塞性脑血管疾病,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占全脑血管病的3.5%,死亡率达10%~20%,常由妊娠、感染、创伤和凝血性疾病等引起[1.2].该病没有明显的性别、年龄特征,病程长短不一,可反复发作,常规溶栓效果欠佳,致残和病死率高[3.4].近年来采用介入血管内治疗可以在短期内溶解血栓,使闭塞的静脉窦再通.我院自2007年-2009年介入治疗静脉窦血栓9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