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丝裂霉素C防止LASEK术后角膜雾状混浊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MC)抑制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疗效。方法108例216眼行LASEK术的近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MMC组56例112眼及对照组52例104眼。MMC组在激光切削完毕后用浸有0.02%MMC的棉片覆于角膜切削区1-1.5min;对照组采用常规LASEK手术。术后早期观察眼部刺激症状及角膜上皮愈合情况;1、3、6、12个月复查视力、屈光度、角膜Haze及角膜地形图。结果两组上皮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12个月,MMC组Haz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未出现2级及2级以上的Haze;术后1年两组达最佳矫正视力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MC组中高于及低于最佳矫正视力1行的眼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C组术后1个月与1年的角膜曲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SEK术中应用低浓度MMC能有效抑制LASEK术后角膜Haze的产生,防止屈光状态回退,有助于视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中应用丝裂霉紊C(MMC)抑制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疗效.方法 218例436眼行LASEK术的高度近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MMC组112例224眼及对照组106例212眼.MMC组在激光切削完毕后用浸有0.02%MMC的棉片覆于角膜切削区40~60s;对照组采用常规LASEK手术.术后早期观察眼部刺激症状及角膜上皮愈合情况;1、3、6、12个月复查视力、屈光度、角膜Haze及角膜地形图.结果 两组上皮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12个月,两组Haze分级≥0.5级以上发生率比较,MMC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未出现2级及2级以上的Haze;术后1年两组达最佳矫正视力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MC组中高于及低于最佳矫正视力1行的眼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C组术后1个月与1年的角膜曲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SEK术中应用低浓度MMC能有效抑制高度近视LASEK术后角膜Haze的产生,防止屈光状态回退,有助于视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r 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治疗近视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应用LASEK治疗近视眼139例(271眼),分别观察术后第1,3,7天,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眼部症状、屈光状态、视力、眼压、角膜曲率、角膜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接受LASEK手术的139例(271眼)在术后1~2 d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异物感、畏光、流泪等不适症状,角膜上皮水肿,3~7 d后消失。术后1个月屈光状态与术前的屈光度、术后Haze密切相关,多数病例术后7~10 d裸眼视力达到或接近术前矫正视力,术后1年99.3%的病例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83%的病例术后裸眼视力≥1.0,33.2%的病例术后裸眼视力高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部分病例术后发生的Haze随时间的延长逐渐消退或明显减轻。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术后眼压(9.67±0.42)mm Hg(1 mm Hg=0.133 kPa)。术后角膜曲率(38.47±2.33)较术前(44.05±1.21)明显减小(P〈0.01),未发现圆锥角膜病例,术中11眼剥离角膜上皮瓣困难,6眼改行PRK,5眼2个月后再次行LASEK。结论 LASEK治疗近视眼适应证宽,尤其适用于角膜厚度较薄、曲率较大的病例,避免了相关的并发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角膜上皮瓣异常的无瓣化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在行LASEK手术出现角膜上皮瓣异常的19例(22只眼)患者中,对其中观察组(11只眼)进行无瓣化处理即转成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与对照组(其余11只眼)对比,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角膜上皮愈合时间、裸眼视力变化、屈光度变化以及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程度。结果观察组病例上皮愈合时间明显提前,平均3.27d,对照组平均6.09d,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的随访中,在两组视力、屈光度、Haze程度的对比中,观察组要好于对照组,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LASEK手术上皮瓣制作异常时,对于低中度近视而言,可以去除上皮瓣转成PRK治疗。  相似文献   

5.
刘亚东  罗纳丽 《中原医刊》2006,33(20):44-45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矫正高度近视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61例(120眼)进行LASEK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症状、裸眼和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角膜愈合程度、视觉质量和并发症。结果LASEK术后6周裸眼视力≥0.6者占100%,裸眼视力≥1.0者占94%。平均角膜上皮愈合时间1~5d。术后3眼(2.5%)出现Haze,0.5级2眼,1.0级1眼。1例患者出现眩光。结论如何更好的保留上皮瓣的活力,减少角膜上皮下雾状浑浊(Haze)的发生,是LASEK矫正高度近视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患者行单眼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镶术(LASEK)及另眼行薄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以避免双眼同时出现Haze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在同一患者的两眼分别行LASEK及超薄瓣LASIK,治疗对象为近视度高于-6.0D,角膜厚度≥450μm的43例患者。其中LASEK组近视度数-6.0— -17.75D,平均(-9.34±2.75)D;超薄瓣LASIK组近视度数-6.0— -15.25D,平均(-8.29±2.14)D。分别于术后1d、1周、2周及1、3、6、12个月随访患者裸眼视力、屈光状态及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情况。【结果】超薄瓣LASIK组术后反应较LASEK组轻。术后6个月UCVA≥0.8的比例为:LASEK组为93.0%;LASIK组为88.4%。等效球镜值在±0.5D以内的比例分别是:LASEK组为79.1%;LASIK组为76.7%。双眼同时视物时裸眼视力均在1.0以上。Haze情况:LASIK组无1例,LASEK组在术后的1个月时为18.6%、3个月为25.6%、6个月为20.9%、1年为16.3%,其中1例为2级,其余均为1级。【结论】在高度近视的患者,一眼行LASEK,另眼行超薄瓣LASIK,既避免双眼同时出现Haze的现象,又保证了双眼视远时良好的视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微型角膜刀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thelial laser in situ keratomoleusis,EPI-LASIK)治疗近视的临床效果,并对此方法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方法268例(518眼)患者行EPI-LASIK时采用平推式微型角膜刀(Morria),以鼻侧为基蒂作角膜上皮瓣,激光切削,复位角膜上皮瓣,配戴角膜接触镜3~5 d。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角膜上皮愈合情况、裸眼视力、屈光度及上皮下雾状浑浊(Haze)等情况。结果术中角膜上皮瓣均制作完好,术后第5天摘取角膜接触镜时,486眼上皮愈合完好,30眼小片状角膜水肿,按时取镜,无不良反应,2眼大片角膜水肿,延时2 d摘镜,愈合良好。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无1例下降,58眼最佳矫正视力提高1或2行。术后3个月,54眼角膜Haze 0.5级,16眼Haze 1级,其余均角膜透明,随访6个月的384眼,角膜Haze 0.5级22眼,1级8眼。结论EPI-LASIK手术具有安全、稳定、可预测性好、Haze轻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中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中高度近视患者79例共153只眼行LASEK手术,按术前球镜度数分为中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超高度近视组,随访1—6月。结果LASEK术后刺激症状较轻;术后6月角膜haze发生率低,0级嘶眼(62.1%),0.5级47眼(30.7%),1级11眼(7.2%);术后整体视力随时间均有显著提高(P〈0.05),3月后开始趋于稳定(P〉0.05)。术后各时期3组视力:高度近视组均〉中度近视组〉超高度近视组(P〈0.05)。结论LASEK拓宽了近视激光手术的适应症,对于角膜厚度较薄的高度近视患者为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七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角膜移植术后屈光不正的疗效。方法应用LASEK治疗角膜移植术后屈光不正患者35例(35眼)。随访6个月,比较术前、术后患者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屈光度、裂隙灯检查情况、角膜地形图及角膜下混浊(Haze)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期间,全部角膜植片保持透明,未出现激素性青光眼;术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高于或等于术前者34眼,占总眼数97.1%,术后第1天、3个月、6个月裸眼视力≥1.0分别为29眼(82.8%)、31眼(88.6%)、34眼(97.1%);术前、术后屈光度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1天、3个月、6个月屈光度在±1.00D以内分别为31眼(88.6%)、33眼(94.3%)、34眼(97.1%);术前、术后平均角膜屈光率(K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Haze主要以≤0.5为主,半年后Haze的发生全部消失。结论应用LASEK治疗角膜移植术后屈光不正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矫治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选取高度近视患者27例(54眼),术前近视等效球镜为-6.00~-14.00 D,平均(-8.75±1.27)D。观察术后角膜上皮修复时间、术后视力、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角膜地形图及屈光度数,随访时间为6个月。结果所有术眼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平均为(3.71±0.26)d。术后3 d,裸眼视力≥0.5者48眼(88.9%),≥0.8者19眼(35.2%),术后7 d,裸眼视力≥0.5者54眼(100.0%),≥0.8者47眼(87.0%),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1、3、6个月等效球镜均在-0.50~ 0.50 D之间,术后1、3、6个月角膜Haze发生率分别为13眼(24.1%)、7眼(13.0%)、2眼(3.7%),但均小于2级,不影响视力恢复。结论LASEK治疗高度近视视力恢复好且稳定,无明显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及屈光回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治疗近视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145例近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74,148眼)与对照组(n=71,共142眼),对照组行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观察组行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治疗,比较两组上皮愈合时间、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Haze评分、屈光度数、裸眼视力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7、15 d,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观察组Haz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观察组屈光度数、裸眼视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8%,与对照组的4.9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治疗近视患者降低术后疼痛评分和Haze评分的效果优于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中去除与保留角膜上皮瓣矫治近视的临床效果.研究对象 LASEK手术患者30例(60眼).方法对接受LASEK手术的30例(60眼)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选择15例(30眼)行去上皮瓣LASEK (去瓣组);选择15例(30眼)行常规保留上皮瓣LASEK (留瓣组).术后随访6个月,主要指标术后刺激症状、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及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程度.结果去上皮瓣LASEK眼术后(第1天)疼痛较轻、角膜上皮愈合时间短、角膜上皮瓣状态好、并发症少.结论去瓣LASEK较留瓣LASEK角膜愈合快,患者疼痛轻,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与Haze形成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中、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LASEK治疗68例(136眼)中高度近视,屈光度-3.25--12.0D,随访6个月,观察症状、视力、屈光状态、角膜并发症等情况。结果LASEK手术后角膜刺激症状轻微,介于PRK与LASIK之间,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均达0.5以上。6个月裸眼视力≥1.0者118眼占86.8%,手术后6个月角膜haze:0级72眼,0.5级54眼.1级10眼.无1例2级以上。结论LASEK治疗中高度近视具有良好的安全性、预测性和有效性,手术后疼痛症状角膜haze明显减轻,但高度近视患者易出现角膜混浊和屈光回退。  相似文献   

14.
夏璐 《中华全科医学》2016,14(8):1327-1329
目的 分析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assisted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后的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病例,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预防、治疗措施。 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3年6月1日—12月31日期间50例92眼行LASEK术后,随诊12个月的病例,分析术后是否发生Haze,发生Haze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措施。 结果 术后发生Haze 36眼(39.1%),平均(0.81±0.48)级,其中20眼为屈光度大于-5.0 D。经过局部应用非甾体抗炎药联合皮质类固醇药物,同时叮嘱患者术后眼部防晒等措施,术后6个月后患者角Haze 3眼(3.3%),平均0.5级。发生Haze的36眼中有15例24眼为夏季手术。 结论 LASEK是一种治疗近视,提高视力安全而有效的手术,虽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并发症,尤其要重视可能产生的严重Haze。Haze的发生与高度近视、过敏症、自身免疫疾病、经常暴露于紫外线中等因素密切相关,术前认真地做好筛查工作,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完善随访制度,督促患者术后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Haze的产生及其发展,并根据其严重程度结合眼压状况调整用药;除了合理用药,有效的护理措施亦对减少术后Haze的发生以及提高手术的预测性和准确性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中、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LASEK治疗68例(136眼)中高度近视,屈光度-3.25~-12.0D,随访6个月,观察症状、视力、屈光状态、角膜并发症等情况。结果:LASEK手术后角膜刺激症状轻微,介于PRK与LASIK之间,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均达0.5以上,6个月裸眼视力≥1.0者118眼,占86.8%,手术后6个月角膜Haze:0级72眼,0.5级54眼,1级10眼,无一例2级以上。结论:LASEK治疗中高度近视具有良好的安全性、预测性和有效性,手术后疼痛症状、角膜haze明显减轻,但高度近视患者易出现角膜混浊和屈光回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在矫正远视及远视散光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65例患者(121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行LASEK和LASIK,其中LASEK组35例68眼,LASIK组30例53眼。比较两组术后刺激症状、角膜瓣或角膜上皮瓣制作及愈合情况、术后视力变化、术后屈光度变化、术后散光度变化以及并发症。结果LASEK组术后多数患者有流泪、异物感等轻度的刺激症状,较LASIK患者重;两种术式的患者术后视力均明显提高;LASEK组患者术后0.5、1、3、6个月球镜屈光度明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SIK组球镜屈光度术后3、6个月较术后半个月及1个月出现回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术式的患者术后散光度均明显下降且均未见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论LASEK及LASIK手术治疗远视无严重并发症,手术预测性好,均为安全、有效的屈光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采用OUP-SBK刀头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SBK)治疗薄角膜(中央角膜厚度〈500μm)中低度近视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SBK治疗中低度近视后半年及1年进行随访,对比术前薄角膜与正常角膜厚度患者术后屈光度、视力、角膜地形图。结果薄角膜组34例65眼,正常角膜厚度组52例104眼。两组术后随访均未见圆锥角膜病例。两组最佳矫正视力、裸眼视力、屈光度、平均表面规则指数和平均表面非对称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SBK治疗薄角膜中低度近视安全、疗效稳定,未见圆锥角膜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前应用国产0.1%双氯芬酸钠眼液(佳贝眼液)控制屈光回退的作用。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PRK36例(72眼)。患者左眼术前滴0.1%双氯芬酸钠眼液,右眼作为对照眼滴0.5%环丙沙星眼液作为安慰剂。观察术后1,3,6,12月屈光度及裸眼视力,角膜Haze。结果:术后第一天实验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术后3天两组上皮愈合程度无差异。0.1%双氯芬酸钠眼液能减轻PRK术后的疼痛且无明显毒副作用。不同时期实验组(左眼)与对照组(右眼)屈光度、裸眼视力、角膜Haze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应用双氯芬酸钠眼液可以缓解PRK术后疼痛,但对PRK术后1年屈光稳定性无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和地塞米松抑制兔眼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疗效。方法将36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三组,即MMC组,地塞米松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各组双眼均行LASEK。MMC组和生理盐水组分别在术中一次性应用0.02%MMC、生理盐水棉片湿敷术区60s,地塞米松组术后用0.1%的地塞米松眼液滴双眼3个月。术后早期裂隙灯显微镜观察角膜上皮的愈合,1周、1、3个月观察Haze的形成情况,并行角膜光、电镜,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检查,扫描电镜检查MMC组角膜内皮细胞和晶状体。结果术后三组间上皮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MMC组和地塞米松组Haze明显轻于对照组,其中MMC组最轻(P〈0.05)。光、电镜及PCNA示:术后不同时期MMC组术区角膜上皮细胞和前基质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均受抑制,纤维排列较整齐;而地塞米松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角膜上皮细胞过度增生,前基质细胞增生活跃,纤维排列紊乱,细胞外基质明显增多,尤以生理盐水对照组显著。三组间均未发现严重眼部并发症。结论 MMC能有效抑制LASEK术后角膜细胞的增殖而减轻Haze,其效果优于地塞米松,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是一种防治角膜Haze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中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中高度近视58例115眼,分为LASEK组治疗28例55眼,LASIK组治疗30例60眼。术后1周,1、3、6和12个月随访检查视力、屈光度、角膜地形图和角膜雾状混浊(Haze)等并发症。结果术后12个月,裸眼视力≥0.5、≥1.0者,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最大散光轴度与术后12个月的轴度比较,≤±15°者,LASEK组明显多于LASIK组(P<0.05),≥±30°者,LASEK组明显少于LASIK组(P<0.05);角膜地形图分析平均角膜中央屈光力与周边屈光力的差异,LASEK组(1.30D)明显小于LASIK组(1.63D),P<0.01);LASEK组角膜Haze明显高于LASIK组角膜层间混浊(P<0.01),但均为对视力无影响的<0.5级的混浊。结论LASEK治疗中高度近视效果好,避免了角膜瓣相关的并发症,有可能成为今后主要的屈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