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钟广俊 《江苏医药》2012,38(2):158-160
目的探讨胃的胃肠间质瘤(GIST)临床特点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46例胃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病变部位:胃底贲门17例(37.0%),胃体22例(47.8%),胃窦部5例(10.9%),占据胃壁两个部位2例(4.3%)。肿瘤直径1.0-15.0cm。全组患者均行肿瘤完整切除;淋巴结清扫11例,未发现转移淋巴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117阳性率91.3%(42/46),CD34阳性率80.4%(37/46)。40例患者获随访,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4.7%、80.2%和56.6%。单因素分析显示,Fletcher分级、肿瘤大小、肿瘤侵犯其他脏器、转移和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对生存率有影响(P<0.05或P<0.01)。结论手术是治疗胃GIST的主要方法。转移是影响胃GIST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Fletcher分级是判断胃GIST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普外科2007年1月~2011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GIST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发生于胃部11例,十二指肠1例,小肠8例,结肠2例,直肠2例。行腹腔镜下胃肿瘤切除和小肠肿瘤切除术5例;2例直肠GIST经肛门切除;17例行开腹手术,无广泛转移病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仅有4例患者按疗程口服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其余患者均未服药,22例获随访,中位随访时间26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转移。结论外科手术是GIST治疗的首选,对恶性或潜在恶性的胃肠间质瘤患者需行伊马替尼辅助治疗,但因伊马替尼价格昂贵,对于无远处转移及局部广泛浸润转移患者,外科根治性手术切除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诊断及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1月~2010年4月收治的48例GIST患者的临床表现、外科治疗及回访资料。结果:48例均行手术治疗,胃局部切除5例,胃大部切除25例,全胃切除4例,食管下段切除1例,肠道部分切除9例,横结肠系膜切除1例,开关及活检术1例,余2例行包块切除。结果:根据Fletcher分级[1],中度及高度危险病例患者38例,低度危险5例,极低度危险5例。发现周围淋巴结转移者2例。术后30例患者推荐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30个月。术后随访过程中发现复发、转移10例,主要为肝脏、腹腔、肺、骨转移,复发时间多在2年以内,其中9例死亡,带瘤生存1例。结论:GIST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外科手术是治疗GIST的首选,对Fletcher分级危险程度高的患者需辅以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靶向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对高危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5月手术治疗的97例原发高危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 97例患者中男性51例,女性46例,平均年龄57岁。肿瘤位于小肠(45.3%)、胃(42.3%)、结直肠(12.4%)。其中术后随访89例,中位随访时间33(6~96)个月,复发率43.8%(39例),死亡率20.2%(18例)。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4.1%,83.2%和64.3%。术后43例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中位时间为28(9~74)个月。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术后是否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辅助治疗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后给予靶向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可明显改善原发高危GIST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杨春华  周忆  王秀玲 《中国医药》2009,4(5):397-397
1病历摘要 患者男,57岁,平素体健,于2008年2月无意中扪及中上腹一肿块,质地坚韧,有一定活动度,无触痛,平时无腹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黑便及便血,未就医。2008年5月10日因自觉上腹部肿块进行性增大,右上腹时有隐痛,且中下腹也可扪及较大包块,质地坚韧,无触痛,出现乏力,消瘦、胃纳减退,体质量下降约5b左右,收治我院。入院后排柏油样黑便2d,予制酸止血治疗后好转。体格检查:无贫血貌,巩膜微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隆起,肝肋下6cm,  相似文献   

6.
甲磺酸伊马替尼新辅助治疗胃肠间质瘤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娟  公维宏  赵娜 《中国医药》2008,3(2):127-128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仅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2%,但因术后复发再行切除术后的复发率仍高达100%,且对放化疗极度不敏感,使其成为治疗的难点。而靶向治疗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应用于GIST的治疗仅5年的历史,就产生了较好效果。新辅助治疗是近年来探讨越来越多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是指患者在手术或放疗前所进行的化疗。现就伊马替尼新辅助治疗GIST的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吉林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于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手术证实13例GIST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发生于胃部9例,十二指肠3例,空肠1例。行胃大部切除6例,楔形胃切除3例,十二指肠楔形切除3例,空肠局段切除1例,术后给予甲磺酸伊马替尼靶向治疗。结论手术是治疗GIST的主要方法,甲磺酸伊马替尼靶向治疗改善GIST预后。  相似文献   

8.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 al trmor,G 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是一组独立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的肿瘤,由未分化或多能的梭形或上皮样细胞组成,对常规放疗和化疗均不敏感,主要依赖于手术治疗。但术后有85%的患者复发、转移,5年生存率仅为50%-60%。参与肿瘤生长的酪氨酸激酶有K IT、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受体(PDGF-R)以及BCR-ABL融合蛋白等,而大多数G IST正是由c-k it癌基因突变导致K IT酪氨酸激酶持续活化,细胞增殖分化失控所致。  相似文献   

9.
张蕾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42(8):1605-1608
目的 分析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中晚期高危胃肠间质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2008年10月-2014年10月到武汉商职医院诊治的中晚期高危胃肠间质瘤患者共96例,根据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时间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患者治疗时间≥ 3年,对照组48例患者治疗时间<3年,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1、2、3、4、5年无进展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和治疗时间是影响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有效率的重要因素(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及蛋白酶激活受体(PAR-2) mRN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血细胞减少、肝肾功能受损、胃肠道反应、乏力及皮肤黏膜水肿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未表现出明显差异。结论 延长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时间至3年以上能够有效提高中晚期高危胃肠间质瘤患者无进展生存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未明显升高,安全性好,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无法手术完全切除、术后复发和(或)转移性晚期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某院2011年1月~2014年2月住院并已经在外院确诊晚期胃肠间质瘤(并在外院证实术中无法完全切除病灶或术后复发、转移,失去手术机会)患者86例,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400~600mg/d口服的患者34例;对照组给于环磷酰胺注射,疗程为8个月,结果:治疗组患者获益率(85.7%),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3.3%。对照组获益率(86.04%),1年、2年治疗组及对照组生存率分别为100%、83.3%。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间质瘤疗效肯定,不良反应相对轻,毒性可耐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甲磺酸伊马替尼和塞来昔布联合对胃肠间质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甲磺酸伊马替尼及塞来昔布单独或联合处理胃肠间质瘤细胞株GIST-T1,MTT法检测药物对胃肠间质瘤细胞株的生长抑制,Western blot检测Bax及Bcl-2蛋白表达。结果甲磺酸伊马替尼与塞来昔布联合应用显著增强甲磺酸伊马替尼对胃肠间质瘤细胞增殖;和甲磺酸伊马替尼及塞来昔布单用相比,二者联用后胃肠间质瘤细胞Bax表达增高及Bcl-2表达降低。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和塞来昔布联合应用显著抑制胃肠间质瘤细胞增殖,可能和促肿瘤细胞凋亡有关,其机制可能与Bax表达上调及Bcl-2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2.
黎柏峰  王劲  祁江  谭祥云  李林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7):136-137,140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临床常用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并对其方法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0年1月在本院进行了手术治疗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共65例作为治疗组,随机选择同一时段86例胃、结直肠癌患者做为对照组,比较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的CT、消化道造影、内镜+活检资料的临床价值。将该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按照手术后是否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分为两组,治疗组:手术+甲磺酸伊马替尼,对照组:手术。分析二者在疗效上的差异。结果:CT、消化道造影、内镜+活检等临床资料显示出能够帮助诊断的显著性的差异。是否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在复发、转移、生存时间等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临床资料不能确诊胃肠道间质瘤,但能够提供相当准确的临床诊断;GIST术后复发率很高,甲磺酸伊马替尼对防止转移、复发、延长生存时间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胃肠间质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胃肠间质瘤(GIST)是最常见的胃肠道恶性间质肿瘤。95%GIST免疫组化检查CD117阳性,CD117阴性需要进行Kit和PDGFRα基因突变的检测。完全切除肿瘤是标准的外科治疗,辅助和新辅助治疗仍然处于试验阶段。伊马替尼400mg/d是目前晚期转移性GIST一线治疗的推荐剂量。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于耐药的肿瘤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胃的胃肠间质瘤(GIST)临床特点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46例胃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病变部位:胃底贲门17例(37.0%),胃体22例(47.8%),胃窦部5例(10.9%),占据胃壁两个部位2例(4.3%).肿瘤直径1.0-15.0 cm.全组患者均行肿瘤完整切除;淋巴结清扫11例,未发现转移淋巴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117阳性率91.3%(42/46),CD34阳性率80.4%(37/46).40例患者获随访,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4.7%、80.2%和56.6%.单因素分析显示,Fletcher分级、肿瘤大小、肿瘤侵犯其他脏器、转移和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对生存率有影响(P<0.05或P<0.01).结论 手术是治疗胃GIST的主要方法.转移是影响胃GIST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Fletcher分级是判断胃GIST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54岁,既往体健,无药物、食物过敏史。2011年4月因"小肠间质瘤"术后肝转移,2011年4月28日自服甲磺酸伊马替尼片[伊马替尼,100 mg/片,诺华制药(瑞士)有限公司,批号不详]400 mg,po qd,2011年6月中旬出现全身重度水肿,手脚皲裂、破溃,皮疹,出现心慌不适(HR 90次/min),低热(37~38.5℃),减量症状无缓解,停服,  相似文献   

16.
郑立平  刘弋 《安徽医药》2012,16(5):666-668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治疗晚期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疗效及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学特征间的疗效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晚期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分组,分别比较不同组间伊马替尼疗效的差异性,并记录治疗的毒副作用。结果根据Choi标准评价伊马替尼治疗晚期胃肠间质瘤12月后的疗效,有效率(response rate)RR为87.8%(65/74),疾病控制率为94.6%(70/74),不同转移病灶部位(P=0.001)的RR有显著性差异。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白细胞减少,水肿、皮疹,对症治疗后症状均可缓解或消失。结论 (1)伊马替尼对晚期胃肠间质瘤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轻微;(2)有效率可能与性别、年龄、危险度、原发部位无明显差异性,而与转移灶部位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慈云胜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3):3587-3589
目的 探讨胃间质瘤(GIST)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位子胃底15例,胃体9例,胃窦5例.所有患者均行开腹手术完整切除肿瘤,其中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9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9例,胃底部分切除术3例,胃体部分切除术2例,胃窦部分切除2例,全胃切除术4例(其中联合脏器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20例均获随访,6例术后复发,其中2例出现肝脏转移.结论 内镜超声和CT是早期发现胃间质瘤的最主要检查方法.手术切除是胃间质瘤治疗的首选,建议术中采用快速冰冻检测,为手术切除范围提供准确信息.  相似文献   

18.
张佳佳  李国胜 《安徽医药》2023,27(4):716-719
目的 报告发生于直肠及前列腺间的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1例。方法 对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11月收治的1例54岁男性GIST病例进行报道并对文献复习。结果 在外院被诊断为前列腺原发GIST,随后该院影像学显示该肿块与直肠前壁关系密切,并侵犯精囊,且肠镜及直肠指检提示肿块向肠腔突出,提示直肠原发肿瘤可能性大,但病人有排尿困难症状,且术中发现肿瘤与前列腺剥离困难,不排除前列腺原发可能性。结论 发生于直肠及前列腺间的GIST,主要通过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结果及免疫组化等判断原发部位,最后可进行术中探查后综合考虑;针对此类肿瘤的治疗方案仍然以手术为主,靶向治疗提高病人无复发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系统研究相关GISTs患者的治疗及病理信息。结果临床表现关键是腹部存在非常明显的不适现象级腹部肿块,在进行手术之前无法有效确诊,都进行了手术治疗,另外淋巴结肿大的共计3人,确诊是增生性改变。肿瘤直径<5cm的共计10人,5~10cm的共计11人,超过10cm的共计2人。在检查过程内发现了梭形细胞,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判断病情。免疫组化检测CD117阳性共计17人,CD34阳性共计12人,但是CD117阳性与CD34阳性共计22人。结论 GISTs术前确诊难度特别高,病理检查过程中找到非上皮性梭形细胞肿瘤来进行判断,在治疗过程中应当将切除当作关键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岳欣  胡均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31(11):1871-1876
胃肠间质瘤是胃肠道发生频率最高的间质来源的恶性肿瘤,彻底手术切除是其获得根治的唯一方法,但术后复发和转移的频率较高。伊马替尼在2002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胃肠间质瘤的治疗,但治疗失败的病例依然不可避免。原发耐药和继发耐药是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间质瘤失败的主要耐药机制。相关指南推荐已获批准的用于伊马替尼治疗失败后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舒尼替尼和瑞戈非尼作为二、三线药物治疗,同时ATP类似物索拉非尼、尼洛替尼、帕唑帕尼、帕纳替尼和马赛替尼,其他TKI药物,如达沙替尼、瓦塔拉尼、莫特塞尼,以及其他靶向治疗药物依维莫司和ganetespib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对伊马替尼耐药胃肠间质瘤有效。综述伊马替尼治疗失败后用于临床治疗胃肠间质瘤的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作用特点和主要副作用,为临床胃肠间质瘤的治疗药物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