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观察退热解毒灵水煎剂抑制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效果。方法:采用MTT法及细胞病变抑制实验,以利巴韦林为阳性对照,检测退热解毒灵水煎剂对H1N1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退热解毒灵水煎剂对体外试验中H1N1流感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半数中毒质量浓度为8 954.3mg.L-1,抑制H1N1流感病毒的半数有效质量浓度为520.6mg.L-1,治疗指数为17.2。结论:退热解毒灵水煎剂在体外实验中,对H1N1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甲型H1N1流感疫苗不良事件监测及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情况,及时总结接种的监测与评估,为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外2009年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不良反应监测报告进行分析。结果:甲型H1N1流感疫苗被认为与季节性流感疫苗总体安全性近似。结论:在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的背景下,接种该疫苗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头孢哌酮 舒巴坦 2∶1新配方与1∶1配方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54例下呼吸道感染病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2 7例 ,分别静脉滴注头孢哌酮 舒巴坦 (2∶1为试验组 ) 3g或头孢哌酮 舒巴坦 (1∶1为对照组 ) 4 g,均bid ,共 7~1 4d。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为 85 % (1 3/ 2 7) ,其中治愈率为 33 % (9/ 2 7) ;对照组有效率为 85 %(1 3/ 2 7) ,其中治愈率 2 2 % (6/ 2 7)。试验组和对照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 94%和 80 % ,均P >0 .0 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1 1 % (3/ 2 7)和 7%(2 / 2 7)。结论 :头孢哌酮 舒巴坦 2∶1和头孢哌酮 舒巴坦 1∶1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感染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陶功意  张桢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2):1767-1769
目的:研究三七胶囊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及人参皂苷Rg1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制定质量标准中含量测定方法及含量限度提供依据。方法:用岛津Shim-packC18分析柱,乙腈-水梯度洗脱,0~6 min(24:76),6~15 min(27:73→40:6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03 nm,柱温:35℃,进样量:20μl。结果:三七皂苷R1在0.38~3.8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为1.08%;人参皂苷Rb1在1.50~15.0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1.03%;人参皂苷Rg1在1.46~14.6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2),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1.03%。结论:该方法能将多种皂苷很好的分离检测,而且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准确可靠,可用于三七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头孢哌酮-舒巴坦2∶1新配方与1∶1配方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54例下呼吸道感染病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7例,分别静脉滴注头孢哌酮-舒巴坦(2∶1为试验组)3 g或头孢哌酮-舒巴坦(1∶1为对照组)4 g,均bid,共7~14 d.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85 %(13/ 27),其中治愈率为33 %(9/ 27);对照组有效率为85 %(13/ 27),其中治愈率22 %(6/ 27).试验组和对照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 %和80 %,均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 %(3/ 27)和7 %(2/ 27).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2∶1和头孢哌酮-舒巴坦1∶1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感染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郭秀荣  高晓凤 《中国药房》2011,(26):2471-2472
目的:分析抗菌药治疗疑似甲型H1N1流感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2009年9月-2010年2月隔离治疗的无基础疾病、无并发症、非高危人群的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例226例,按照是否应用抗菌药分为2组,即用抗菌药组与未用抗菌药组。结果:226例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抗菌药使用率为72.6%(164/226);2组在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流感样症状缓解时间、病程持续时间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菌药使用与否,对本组病例治疗结果无明显影响;应根据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程长短、是否有并发症或基础疾病、是否为高危人群,有选择性地使用抗菌药。  相似文献   

7.
笔雪艳 《黑龙江医药》2006,19(5):331-332
目的:用HPLC—FLSD测定三七通脉片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及Rb1的含量。方法:色谱柱填料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漂移管温度105℃,载气流速3.0L·min-1。结果: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及Rb1分别在0.300-3.000μg,1.01-10.100μg,0.976-9.760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制剂中3种成分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5%(RSD 1.2%),98.3%(RSD 1.5%),97.6%(RSD 2.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无干扰,可用于三七通脉片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8.
王松良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4):2229-2230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苗接种的安全性,为预防接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1月~2010年2月在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苗的中小学生4 980名进行临床指标监测,对出现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在4 980名接种者中51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1.02%,其中1级不良反应44例(86.27%),2级不良反应7例(13.73%),无3级及4级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均能在1~3 d自行缓解或治愈,未出现有临床意义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苗不良反应低,可以安全接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传染病分院收治的56例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均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37.5~40.3℃;发热持续时间最长为6天;乏力、肌肉酸痛、头痛等全身中毒症状较轻;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呼吸道卡他症状多见;少见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结论:现阶段泸州地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毒力较弱,疫情表现较温和.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轻,部分患者有多器官损伤,但没有危重病例和死亡病例.  相似文献   

10.
患者 ,男 ,29岁 ,因阵发性心悸、胸闷两天 ,并出现全身乏力和食欲减退就诊。随查心电图 :窦性心律 ,T波I、浕vL倒置 ,Ⅱ、Ⅲ、avf直立 ,V1~V3呈双向 ,T波V4~V6直立。U波V4~V6倒置。随着连续记录Ⅱ导联 (图1)可见两种形态不同的QRS -T波群呈1 :1交替出现 ,R -R间期为88次/分 ,P -R间期为0 20秒。两种QRS波形间期固定 ,P波形态一致 ,当R波高时T波低平 ,R波低时T波直立 ,心电图诊断为轻度心肌缺血。图1两种形态不同的QRS -T波群呈1 :1交替出现心肌缺血时 ,多表现为ST-T的改变。而U波倒置也常见于心肌缺血、高血压、冠心病以…  相似文献   

11.
田雁玉 《中国药师》2007,10(11):1156-1157
目的:建立维生素B_1片的含量测定HPLC方法。方法:色谱柱:Kromasil C_(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三乙胺(8:92:0.3)(内含5 mmol庚烷磺酸钠用磷酸调pH至3.5)。检测波长为215 nm,流速:1.0 ml·min~(-1);柱温:25℃。结果:维生素B_1线性范围为0.41μg~一2.43μg·ml~(-1),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0.4%(n=6)。结论:方法可靠,简单可行,为控制维生素B_1片的内在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35岁.2009年11月15日15:00,经询问无接种禁忌证后,于上臂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甲型H1N1疫苗(华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909A058,有效期2010年3月)0.5 mL,观察15 min后未出现异常反应.当晚约21:00,自我感觉面、颈部瘙痒,继之发现面颈部出现散在的直径0.5~1.0 cm的不规则丘疹,到社区服务中心就诊,考虑为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引起的变态反应,给予氯苯那敏、地塞米松等抗变态反应治疗,次日晨症状减轻,未再用药.  相似文献   

13.
1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62岁。因剧烈头痛1小时伴呕吐1次。于1999年1月13日急诊入院。患者于当天早晨急起头痛,呈持续性,以顶枕部为著,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非喷射状。发病后无意识障碍,肢体活动正常。既往史:高血压病10余年,1年前曾患“右基底核区腔隙性脑梗死”。体格检查:T 36.8℃,P 78次/分,R 21次/分,BP 220/120 mmHg,神志清楚,语言流利,痛苦面容,两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1 例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CPT1A)缺乏症患儿的临床和基因突变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该患儿的临床资料,血液串联质谱分析酰基肉碱谱。抽取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静脉血3 mL,提取DNA,通过测序技术,对CPT1A 基因所有外显子及相邻内含子(侧翼区域)序列进行直接测序,检测突变。结果:患儿临床表现为腹泻、发热、抽搐,随后出现意识障碍,发育倒退。血生化示转氨酶、心肌酶升高,低血糖,血氨增高,血液相串联质谱仪分析示游离肉碱( C0)193.61( 参考值10.00 ~90.00),棕榈酰肉碱(C16)0.06(0.20 ~ 3.00),棕榈烯酰肉碱( C16:1)0.01(0.02 ~ 0.30),十八碳酰肉碱( C18)0.07(0.10 ~1.50),十八碳烯酰肉碱(C18:1)0.04(0.20 ~2.80),十八碳二烯酰肉碱(C18:2)0.02(0.10 ~1.10),C0/ (C16+C18) 为1 595.54(6.50 ~100)。基因检测示CPT1A 基因存在c.281+1G>A(Intron3)剪接突变与15-18 号外显子杂合缺失,患儿母亲携带CPT1A 基因c.281+1G>A(Intron3)剪接突变,患儿父亲携带CPT1A 基因15-18 号外显子杂合缺失。父母亲均为杂合突变,临床表型正常,为该突变的携带者。结论:CPT1A 缺乏症临床表现为低酮性低血糖、肝损伤伴肝大、高血氨、凝血功能异常、惊厥、昏迷等,其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易误诊。血酰基肉碱谱分析、基因检查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50岁,于2009年11月10日8:50接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河南省新乡华兰生物疫苗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909A057,生产日期:20090907,有效期至:2010年2月,规格:15μg:0.5mL),右上臂外侧三角肌肌内注射.接种后观察0.5h,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壳聚糖及ZTC1+1-Ⅱ澄清剂对大青叶提取液的澄清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海宁  谢印芝  樊飞跃 《中国药房》2008,19(21):1625-1628
目的:研究壳聚糖及ZTC1+1-Ⅱ天然澄清剂处理大青叶提取液的最佳工艺。方法:以多糖保留率、靛玉红保留率、药液澄清情况等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法,优选最佳除杂工艺条件。结果:优选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壳聚糖取浓缩至1:10的提取液,加热至50℃,按8%澄清剂用量加入;ZTC1+1-Ⅱ取浓缩至1:10的提取液,加热至70℃,按5%澄清剂用量,先B后A的次序加入。结论:壳聚糖及ZTC1+1-Ⅱ天然澄清剂均可用于大青叶提取液的除杂,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Ⅱ型ZTC1 1天然澄清剂在仙鹤复方总糖精制中的效果.方法:以脱蛋白率和总糖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进行优化,找出理想的Ⅱ型ZTC1 1天然澄清剂纯化总糖工艺.结果:实验表明Ⅱ型ZTC1 1天然澄清剂能有效提高该复方总糖的纯化效果,并与药液的浓度和澄清剂加入量有关.结论:Ⅱ型ZTC1 1天然澄清剂纯化仙鹤复方总糖的最佳工艺为A1B3C1D2.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湖北地区老年人群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1B1(由SLCO1B1基因编码)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的分布特征,为老年人群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分析1814例湖北地区老年人群样本检测SLCO1B1基因主要突变位点c.388AG及c.521TC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采用PCR-荧光探针法)。结果:SLCO1B1 c.388AG位点等位基因突变发生率为68.96%,c.521TC位点等位基因突变发生率为9.98%;基因型以*1b/*1b及1a/*1b最常见,占69.84%,其次为*1b/*15(11.63%)、*1a/*1a(11.30%)、*1a/*15(4.58%)、*1a/*5(1.54%)、*15/*15(0.94%)、*5/*15(0.17%);不同性别SLCO1B1基因型分布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展示了湖北地区老年人群SLCO1B1基因多态性分布,结果对临床调整用药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同时检测血塞通片中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b_1和人参皂苷Rg_1 3种皂苷的含量。方法:用Eclipse XDB—C_8分析柱;乙腈-水二元梯度洗脱;0—15 min(25:75—32:68),平衡5 min;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03 nm。结果: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_1和人参皂苷Rb_1的线性范围分别为O.51-3.05,1.68—10.09,2.73—16.39μg。该方法回收率三七皂苷R_1为99.92%(RSD=0.70%)、人参皂苷Rg_1为98.93%(RSD=1.4%)、人参皂苷Rb_1为102.8%(RSD=0.81%)。结论:HPLC梯度洗脱法能将多种皂苷很好地分离检测,提高了时效,减少了误差,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结果稳定。  相似文献   

20.
姚曦  何伟  李勇  马建春  严星环 《中国药房》2011,(15):1398-1400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贞术调脂胶囊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柱温为2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03 nm。结果: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与人参皂苷Rb1的进样量分别在0.206 4~6.192 0、0.370 6~11.118 0、0.355 0~10.650 0μg之间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均为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83%、97.08%和96.92%,RSD分别为0.92%、0.27%和0.36%(n均为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贞术调脂胶囊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