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保健费用的持续上涨,导致医护人员不可能提供完善的保健服务。付费的病家强调要提高医护效率和良好的诊疗设备,并且正在向医护人员施加更大的经济负担,以便使他们能负责地为病家服务。医院及医师必须更积极地参与监护送医上门,相互配合以提高医护工作效率。通过制订强调高质量护理以及有效使用保健费用的综合计划取得效率。保健  相似文献   

2.
移动医护协同服务平台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移动医护协同服务平台,设计移动医护系统,使医疗护理工作流程得到优化,以实现病区医疗、护理工作的全程信息化管理。方法:基于无线动态环境,采用分层架构设计护理协同工作门户、智能移动终端应用系统和消息引擎服务系统3个子系统。基于面向服务的架构(soa)模式,实现移动医护协同服务管理。结果:根据医院病区医护工作的实际情况,建设的移动护理系统满足了医护核心工作阶段式服务,实现了基础医护工作数字化、信息化的建设。结论:移动医护协同服务系统的建立,可实现医护管理的全程信息化,通过接入健康服务、云服务中心,可做到资源共享,实现全方位覆盖的智能化医护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职业病科实施医护一体化服务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济南医院职业病科实施一系列医护一体化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改革措施,对改革前后患者满意度和科室医护人员满意度数据分析比较。结果经过了2年的实施,通过对180份问卷调查结果患者满意度从(85.12±4.31)%提高到(94.01±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该科室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从63.64%提高到9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这2年实施的情况来看,在职业病科医护一体化服务模式优质护理的实施,优化了工作流程,增强了医护人员工作协同性与积极性,提高了患者住院满意度,成为从根本上改善医患关系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黄永刚  王蕾 《医疗卫生装备》2015,(4):133-134,140
介绍了移动医疗信息系统、无线网络、移动终端设备等移动医疗的基本架构,阐述了移动医疗在医院无线医护医疗服务、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定位服务、三网融合患者自助服务的应用情况、应用效果,优化了患者的就诊流程,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促进了医院的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5.
医疗体系中外展社区服务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院外医护服务在香港医疗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院外医护医疗工作者如社区护士、家庭服务志愿者和社会工作者来自于社区的助人网络。 院外医护人员的优点是: (1)延长医护服务的连续性;(2)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2)监察病情;(4)推广健康教育知识。  相似文献   

6.
赵萍  张彬彬  宋娜 《现代保健》2010,(22):118-119
人文关怀是指在医护过程中,医护人员以人道的精神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权利和需求、人格与尊严予以真诚关心和关注。即除了为患者提供必需的诊疗技术服务之外,还要为患者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以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7.
无线查房信息系统是基于无线网络的移动临床应用,将病人的各种信息延伸到病人床前。通过无线技术、移动数据终端和条码技术的应用,实现电子病历移动化,让医护人员在临床服务中实现实时数据采集和实时数据录入工作,优化医护工作流程,避免人为差错,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小灵通”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之后即将挺进医院领域。 据来自浙江省某大医院信息科的消息说,一种低辐射,超小功率的无线市话装置,已在该院落户一年多,使用效果非常好。“小灵通”手机住院病人可以免费租用,话费另计,从根本上解决了病人和病人亲属在医院使用移动电话(手机)难的总是同时,全院医护人员可以利用这套系统实现随叫随到的新形通讯方式,为病人提供全天候的快速反应服务。业内人士估计,这项低辐射超微功率通讯新技术的应用,有可能使医院传统的病人呼叫对讲系统下岗。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苏州市移动医疗APP在妇幼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探讨妇幼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新思路、新模式和妇幼健康管理的创新应用。方法应用智能手机、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建设基于妇幼卫生信息平台的移动终端APP,为服务对象提供预约医疗服务推送体检信息、关爱提醒、健康监测和健康教育等服务,为医护人员提供便捷的医护沟通、医患沟通渠道、信息查询与回顾。结论移动医疗APP在妇幼健康领域的应用,架起了医患沟通的桥梁,重塑了服务流程,提升了服务质量,改善了行业形象。  相似文献   

10.
正双辽市卫生计生系统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卫生方针政策,以促进人的素质全面提升为核心,通过以考促学、以练促进,连续6年开展医护技能大赛和技能比武练兵活动,实现了全市医疗综合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2012年初,经过长期调研发现各医疗单位存在业务学习氛围不浓,医护人员钻研业务劲头不足的问题。局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要想让卫生事业得到长足、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11.
国外远程医疗发展近况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杨勇  彭承琳 《医疗卫生装备》2005,26(1):19-20,23
远程医疗是现代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医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回顾了国外远程医疗的发展,着重总结了无线远程医疗最新发展,并结合作者所做的课题,对其进行分类讨论和比较。便携式远程医疗系统是远程医疗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更好地、合理地安排病人抽血,开发智能无线抽血传呼系统软件。方法利用无线电磁波通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采用模块化的结构方式,开发智能无线抽血传呼系统软件,软件主要包括:传呼系统、显示系统、语音系统及号票打印系统等四部分。结果此软件的应用,避免了人工排队,使医院的候诊环境安静有序、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结论可为医院的现代化管理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战术卫勤短距离无线通信需求与技术选择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使我军战术卫勤信息系统选用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作者根据对我军战术卫勤通信的需求分析,设计提出了战术卫勤通信的四个层次,同时结合国内外应用较多、且较为成熟的多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进行了选择性评估。本文给出了在不同通信层次选用不同通信技术的初步意见和应注意的若干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将蓝牙无线传输技术应用于雷达式生命探测仪中,实现PDA对雷达的无线控制及两端数据的无线传输。方法:使用C#语言,开发PDA应用程序,并基于Windows API函数编写蓝牙通信程序。结果:在方圆10 m、100 m范围内,都可以实现PDA对雷达的控制、实时的数据传输及处理。结论:应用蓝牙无线传输技术,该生命探测仪具有功耗低、抗干扰性强等特点,其探测灵活性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5.
车载式无线远程会诊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车载式无线远程会诊系统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车栽卫星通信系统、自动对星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集成,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卫星通讯技术和多媒体视频技术的综合运用,其目的是提高野外医务人员在执行特殊任务时的应急卫勤保障能力,利用该系统可进行卫勤指挥、远程手术指导、远程教学、远程会诊、上传卫勤数据、查阅检索电子医学信息等。解决了野外医务人员与后方医院或卫勤机构的信息共享问题,提高了野战医务人员的医疗救治水平和卫勤保障能力。为野外伤病员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解决了专家不能到达战场或救灾一线的问题。重点阐述了该系统的原理、组成、功能厦其在卫勘保障中的实际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GPRS的无线移动医疗设备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GPRS的无线移动医疗设备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该方案采用GPRSModem,将具有RS232接口的数字医疗设备(如数字心电图机、监护仪等)以无线的方式接入Internet网,最终与医疗监控中心相连接,构成具有无线移动通信功能的可移动医疗设备系统。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紧急医疗救援车载系统概念和功能的理解,从车载信息采集分系统、无线传输分系统、综合保障分系统设计3方面入手,分析了目前救援车所配置的有线和无线网络设备、视频监控显示设备、视频录像设备、卫星通信设备的组成和特点,指出今后要进一步对无线网络、软件、移动设备进行改进,以更好地提高医疗救援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通讯与网络技术在医学仪器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主要介绍常见有线通讯技术和无线通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在医疗仪器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介绍了串行通讯、并行通讯、USB接口以及蓝牙技术、HomeRF技术、无线网络通讯、GPRS技术等的原理和其在医学仪器设计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能实现伤员定位并将伤员的定位及其他信息发送至后方的系统。方法:采用ARM嵌入式系统,并与GPS模块、北斗接收机和数传电台进行串口通信,实现数据的传输。结果:系统以ARM7处理器2214为核心,能够完成定位及信息的发送功能。结论:该系统集成度高、功能强、体积小、质量小、功耗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基于无线传感网的自动肠内营养系统的设计及应用过程。该系统主要由自动肠内营养系统、床边无线传感器节点及无线传感网络组成,可在中央监护站对多个床边病人肠内营养液输液管内的温度、滴速进行全程监控,从而提高病人肠内营养液输注的精确性及科学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应用证实该系统运行平稳、安全,自动化程度高,适用性强,可降低因操作不规范导致的肠内营养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