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三种不同静脉行PICC置管的差别.方法 将12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A贵要静脉组(n=40例)、B肘正中静脉组(n=40例)、C头静脉组(n=40例),分别观察三组患者穿刺置管1次成功率及留置时间情况.结果 三组静脉穿刺置管1次成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5,P<0.05);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6,P<0.05).结论 经贵要静脉和肘正中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及留置时间均显著高于经头静脉穿刺置管.  相似文献   

2.
PICC导管固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进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固定方法,以降低导管移位发生率,选取神经外科36例PICC置管患者,采用改良导管固定方法:在导管上安装导管夹和固定锁、剩余导管在导管夹侧面行S状盘曲、应用约束带约束患者置管侧腕部、控制患者肘部屈曲角度<30°等.应用改良固定法后,本组导管向血管内移位发生率为零,导管向穿刺点外移位发生率为0.83%.  相似文献   

3.
PICC两种不同角度穿刺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两种不同角度进行穿刺时的穿刺成功率。方法24例行PICC传统穿刺患者作为对照组,44例采用小于5。角进针行PICC穿刺患者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8.63%,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45.8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穿刺时,减小穿刺角度可大大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PICC导管应用于外科34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维持静脉通畅,预防静脉炎,更好的保护外周血管。方法:经外周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正中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结果:该操作简便安全,创伤小,痛苦小,合并症少,静脉留置时间更长。结论:该技术是维持静脉通畅及预防静脉炎的有效方法,适用于需要长期静脉输液、静脉输入刺激性药物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3种不同阻断颈部静脉的方法对预防PICC置管时发生颈部异位的作用.方法 将480例拟行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60例,A组在送管时采用传统的偏头法,B组让助手协助采用指压法,C组让助手采用按压器法以阻断颈内、颈外静脉.置管后比较3组患者导管异位率.结果 3组首次穿刺颈部静脉异位率及总异位率比较,C组异位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按压器阻断颈部静脉的方法较指压法和偏头法更能有效预防PICC导管异位至颈部静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前,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因病情需要进行PICC置管即外周导人中心静脉(Peripherally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我国将其称为外周导人中心静脉技术,导管尖端位于腔静脉。导管阻塞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科对PICC导管内血栓性堵管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及机械再通的新方法快速再通,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芳  崔玮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7):4226-4227
目的调查北京友谊医院血液科置PICC导管的患者中导管堵塞的原因。方法查阅血液科从2003年至今置管的患者的病历及护理记录,分析堵管患者的堵管原因。结果置PICC的患者总共350例,其中堵管的患者有8例,占总数的2.29%。其中因输注液体选择不合理造成的堵管有1例,因出院后管路维护不正规造成堵管的有7例。结论北京友谊医院血液科置PICC患者中堵管率较低,堵管原因主要为出院后管路维护不正规,因此加强对患者出院前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statlock固定方法和传统固定方法在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固定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经肘部成功置人PICC的227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方法固定PICC导管;选择经肘部成功置入PICC的189例患者为实验组,采用statlock固定PICC导管,同时将实验组分为A组(肘部置入)和B组(肘上置入)两组.分别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及AB两组患者发生穿刺点局部渗液、导管移动和静脉炎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发生穿刺点局部渗液、导管移动和静脉炎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而B组(肘上置入)患者各观察指标的发生率均低于A组(肘部置人),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statlock固定方法固定PICC导管,可有效降低穿刺点局部渗液、导管移动和静脉炎的发生率,而采用肘上置人的效果优于肘部置入.  相似文献   

9.
我科2009一01—2009—12对50例患者尝试了肘上两横指作为穿刺点,与常规穿刺点(肘下两横指)作比较,观察组的管道外移率大大降低,得到很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明确肘上置入PICC导管的优点,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将100例置管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选择肘下两横指处为穿刺点置管,实验组选择肘上2~3 cm为穿刺点置管.结果实验组穿刺点渗血、静脉炎、导管移位及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肘上2~3 cm置入PICC导管方法优于肘下两横指处穿刺点置管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大力提倡肘上2~3 cm置人PICC导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商晓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3):8179-8180
目的探讨PICC穿刺与带管过程中问题与处理方法。方法对298例置管患者穿刺、带管过程分析,总结经验与教训,找出处理方法。结果 286例达到预期目的。结论找出失败原因,避免类似问题,提高穿刺成功率,避免带管并发症,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12.
对于一些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特别是那些需要输入高浓度液体及对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的患者,为避免反复穿刺而引起外周血管损伤、静脉炎等,我们特引进了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以下简称PICC)。自2001年8月至2002年1月我科共对8位晚期肿瘤患者采用了此插管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肿瘤化疗患者留置PICC导管置管前后进行有效的评估。方法对北京电力医院普外科2007-05-2010-03置入PICC导管的9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未评估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导管相关性感染为4.4%,进行评估的患者并发症降低为5%,导管相关性感染为2.2%。结论加强每日对PICC导管的评估,可有效的降低导管相关性的感染,减少导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两种方法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58例PICC置管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实验组采用氢化可的松外敷联合神灯照射,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结果实验组在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静脉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氢化可的松外敷联合神灯照射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显著。从而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其操作方法简单,疗效肯定,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两种穿刺方法对PICC置管成功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插管前评估血管条件差的患者观察传统穿刺法与改良穿刺法行PICC置管的差别。方法将7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实验组采用改良穿刺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法。观察两组穿刺置管首次成功率及24h穿刺点出血情况。结果两组静脉穿刺置管首次成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4h穿刺点出血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穿刺法置管首次成功率及24h穿刺点出血情况均显著优于传统穿刺法置管。  相似文献   

16.
叶江川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5):8626-8626
目的 研究对化疗者行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技术(PICC)的安全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120例需要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行PICC安全护理,对照组行PICC置管化疗后传统护理,比较两组在并发症及舒适度等方面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PICC并发症发生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患者舒适度等其他方面的情况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行PICC导管留置的安全护理是肿瘤患者在实现成功化疗中理想的护理方案,提高了患者的舒适、避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NICU中PICC导管堵塞20例的处理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1):7761-7761
目的通过分析PICC在临床使用中发生导管堵塞的不同原因,探讨导管堵塞的处理和预防措施。方法对2008-11-2009-12 NICU中20例PICC堵塞导管进行尿激酶溶栓处理。结果 17例溶栓成功,3例溶栓失败而拔管。结论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导管堵塞的预防措施,严格遵循PICC操作规程,增强防范意识,以提高PICC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心静脉导管两种封管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王怀芝 《现代护理》2002,8(10):753-754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使用肝素封管液与可来福无针密闭输液接头两种封管方法的效果,选择最佳封管方法。方法 深静脉置管术病人70例分为两组,肝素封管液每次4ml,封管时边推液边退针;可来福无针密闭输液接头每次用0.9%生理盐水4ml冲洗中心静脉导管内残余药液。对中心静脉导管堵管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可来福无针密闭输液接头与肝素封管液相比堵管率低,优点显著,是目前比较先进的方法。结论 可来福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堵管率低于肝素封管液堵管率,提示我们为延长中心静脉导管的留置时间最好采用可来福无针密闭输液接头作为封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PICC导管异位的处理方法。方法 发生导管异位时,由两名护士进行调整,患者采取平卧位、侧卧位或坐位,将导管外露部分及穿刺点充分消毒后,将导管外撤,撤出的长度即透视时上行至颈内静脉的长度+2cm,平卧位时嘱患者将头转向穿刺侧,同时下巴紧贴锁骨,使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形成一锐角,将导管送入。侧卧位或坐位时,使穿刺侧肢体与身体的纵轴成一直线,利用重力作用,再将导管送入。结果 23例导管异位至颈内静脉的患者,经过调整,20例送入上腔静脉,仅3例留置在锁骨下静脉,均未发生感染。结论 发生导管异位时,应首先考虑调整,不急于拔除,这样不仅降低因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而且大大减轻了由于患者血管条件欠佳再次穿刺失败所造成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20.
P ICC置管术在肿瘤化疗、胃肠外营养、急危重患者抢救等临床护理工作中已经广泛应用。但是P ICC导管内套管针偏粗,常规要求患者外周血管条件好,对外周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有一定的限制。为此我院2002-05/2008-04对47例患者实施了经皮裸静脉穿刺留置P ICC管,进行临床应用,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1例,女26例,年龄28~77岁。其中肥胖患者18例,肠瘘6例,晚期肿瘤11例,肾病3例,脑外伤9例。穿刺静脉主要选择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1.2方法选择准备好需要穿刺的静脉,首选贵要静脉,依次肘正中静脉、头静脉。患者平卧,上臂外展,选择非手术一侧肘部,测量长度,由穿刺点至胸锁关节处,再垂直折下到第3肋间隙的长度既为送管的长度。然后铺巾、消毒穿刺点,在该点皮下注射2%的利多卡因2~3 m l局部浸润麻醉,切开皮肤1~2 cm,分离皮下组织,暴露出血管,穿刺者将内套管针从切口下端皮肤刺入静脉,直视下行静脉穿刺,穿刺时动作轻柔,避免刺破血管下臂,进针角度15~°20,°穿刺成功后迅速撤出钢针,从插管鞘处插入导管,送管至所测的长度,迅速撤出导丝,取10 m l肝素盐水注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