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钟华 《山东医药》2004,44(12):42-42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笔者以自拟化瘀消症汤治疗因内异症导致不孕者3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补肾活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5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保正 《山东医药》2002,42(19):77-77
1998~ 2 0 0 1年 ,我们采用中药补肾活血汤治疗 5 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年龄为 2 5~ 5 0岁 ,平均 38.2岁 ;34~ 36岁 4 4例。病程 3个月至 17年 ,其中 <2年 32例 ;有人工流产史 37例 (人流 1次 16例、2次 12例、3次 9例 )。临床以痛经为主要症状者 5 0例 ,伴腰酸者 39例 ,小腹坠胀者 2 8例 ,经期有低热者 2 1例。均按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其中临床诊断 4 6例 ,病理诊断 11例 ;异位在子宫 2 3例 ,卵巢 (附件 )34例。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3.
1996年1月~2000年12月,我们采用自拟益肾化瘀汤治疗HBV相关性肾炎1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8例患者均为男性住院病人,平均年龄35.7岁,均根据1995年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同时符合1989年北京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座谈会议建议试用的诊断标准。18例病人中,慢性乙型肝炎轻度14例,中度4例;HBeAg  相似文献   

4.
张梅  冯良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7,10(12):1185-1188
目的探讨益肾活血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腹腔镜术后氧化应激因子及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1~2015-12该院收治的7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皮下注射,观察组给予中药益肾活血汤煎服,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氧化应激因子、激素水平等指标。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丙二醛(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活血汤有助于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腹腔镜术后氧化应激反应,改善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益肾化瘀汤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诊断为VD的104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根据痴呆简易筛查量表(BSSD)评分高低分为A1组和A2组两亚组,口服自拟中药益肾化瘀汤。B组根据BSSD评分分为B1组和B2组,用石杉碱甲(哈伯因)片,A、B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用药前后痴呆症状的变化,并对病人的血液流变学、事件相关电位(ERP)中P300进行观察。结果A组的综合疗效为77.9%,与B组的66.7%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根据智能评分,痴呆程度较轻的A1组与B1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与68.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1组与B1组治疗后BSS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痴呆程度较重的A2组与B2组治疗后BSS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及P300与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化瘀汤对VD有治疗效果,尤其对痴呆程度较轻的VD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产生盆腔淤血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 ,我们用坤积消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并做了外周血T淋巴细胞与NK细胞检测 ,疗效比较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均来自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院中医妇科门诊 ,共 3 2例。有盆腔痛者 2 0例  相似文献   

7.
徐信  宗春晓  邢玉  徐立  祝洁  薛晓鸥 《山东医药》2021,61(15):10-14
目的 筛选化瘀散结灌肠液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活性成分、活性成分靶基因,探讨靶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相关信号通路.方法 依托TCMSP数据库及相关文献查询化瘀散结灌肠液包含15味中药成分所对应的靶基因,通过ADME参数(Caco-2≥0.4,DL>0.36,OB≥30%)筛选化瘀散结灌肠液可能的活性成分及其靶基因,并通过Un...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育龄期妇女中是一种相对常见的病变,但肠道的子宫内膜异位组织恶变比较罕见。其病因未明,目前用以解释其起源的理论较多。尽管目前针对这种少见疾病无标准治疗方法,但是根治性手术结合术后辅助治疗的模式可作为一种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9.
刘辉  孙彦青  苏素 《山东医药》2006,46(12):79-79
患者33岁,G1P1,入院前6个月发现下嘴唇出现一小米粒大小的结节,紫蓝色,质较硬,无触痛,持续约1周自行消失。自入院前3个月开始,结节又出现,并逐渐增大,围经期感觉疼痛明显。于2005年2月7日就诊。查体:下嘴唇偏右侧可见一绿豆大小圆形结节,表面呈紫蓝色,边界清,质较硬,无触痛,活动度小,结节周围嘴唇黏膜无破溃、皱缩。在局麻下行结节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报告为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追问病史,既往无痛经史,侧切分娩顺利。术后妇科检查无异常,B超检查子宫附件无异常。随诊半年未见异常征象。  相似文献   

10.
杨琴 《山东医药》2013,(48):52-53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选择EMS患者62例,均于月经第1天开始服用米非司酮10 mg/(次·d),连用6个月.观察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患者盆腔症状、体征并评分,B超观察子宫内膜厚度,检测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酮(P)、催乳素(PRL)及雌二醇(E2);评判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停药后随访1 a,观察妊娠结局、复发情况,监测性激素水平.结果 治疗后盆腔症状评分、体征评分及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均<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个月患者血清FSH、P、PRL、E2均降低(P均<0.05),LH升高(P<0.01);停药12个月FSH、LH、P、PRL、E2与治疗前比较,P均>0.05.服药6个月后总有效率为82.26%,停药12个月后总有效率为80.65%;随访1 a,妊娠17例,复发4例.不良反应轻微,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EMS能够改善体内激素水平,缩小子宫内膜厚度,缓解患者症状,妊娠结局良好,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6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富忠  公丽萍 《山东医药》2005,45(24):33-34
15%~20%的育龄妇女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多局限于卵巢、子宫骶韧带等部位,侵犯输尿管者较少见。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常缺乏典型症状,给诊断及治疗带来一定难度。现结合本院2000~2004年收治的4例,并复习近10年来相关文献报道的60例,对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孙春凤 《山东医药》2009,49(50):71-71
目的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腹壁内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1例发生于子宫肌瘤剔除术后,7例发生于足月剖宫产术后,1例发生于孕中期剖宫取胎术后。8例均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3a,均无复发。结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好发于剖宫产术后。手术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对较大、较深的病灶,适当扩大切除范围,达到切缘干净,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配伍甲基睾丸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应用米非司酮12.5mg及甲基睾丸素5mg口服,1次/d,连服6个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48例,观察诱导闭经效果、内分泌变化,子宫内膜厚度等。结果服药期间全部病人均闭经,停药后35例病人直接进入绝经期,10例月经稀疏,3例恢复正常月经。性激素水平测定。FSH、LH、P均下降,E2相当于卵泡早期水平。子宫内膜明显萎缩。结论使用小剂量米非司酮配伍甲基睾丸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4.
席凤 《山东医药》2012,52(38):73-75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 13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口服孕三酮治疗,连续服用6个月.结果 两组手术均获成功.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均<0.01).随访2 a,对照组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21例、复发14例、有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率72%、复发率28%,对照组分别为20、44、16例、80%、2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岑戎  吕婵  王荟 《胃肠病学》2015,(1):62-64
病例:患者女,42岁,已婚已育。因间断性下腹痛伴黏液血便3年,加重2个月于2013年11月2日收治入院。入院时一般情况可,大便1次/d,排出不畅,带黏液血便。查体: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下腹部见纵形手术瘢痕,无压痛、反跳痛,未扪及腹部包块,移动性浊音(-)。肛检示距肛门口约4~5 cm处截石位12~2点可及一隆起灶,质硬、固定,表面欠光滑,结节状,局部压痛,指套染淡红色血迹和黏液。实  相似文献   

16.
闫伟  王继恒  曹建彪 《胃肠病学》2008,13(10):639-640
病例:患者女,38岁。因“腹胀2周加重伴腹痛1周”于2008年3月2日拟“不完全性肠梗阻”收治入院。患者2周前受凉后出现腹胀,伴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无腹痛、发热、恶心、呕吐。1周前腹胀加重,伴腹痛,遂到门诊就诊,予灌肠后可排稀便,但腹胀症状无缓解。患者已婚,未孕。既往有胆囊炎史;有长期便秘史,大便干燥,呈羊粪球状,约1次/6.7d。  相似文献   

17.
免疫因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蓓  田永杰 《山东医药》2007,47(11):72-73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生育期妇女常见良性病,但具有侵袭、种植等特点,主要发生于盆腔、卵巢、直肠阴道隔等处,临床表现为痛经、慢性盆腔痛等,可引起不孕(〉50%)。目前EMs发病率逐年上升,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大量资料表明,免疫因素在EMs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治疗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2002~2011年病理证实的23例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 23例患者中,3行输尿管粘连松解术,6例行输尿管狭窄段切除+输尿管膀胱再吻合术,12例行输尿管狭窄段切除+输尿管端端吻合术,2例行输尿管镜下病损电切术。术后病理诊断均为子宫内膜异位症。8例接受了术后激素辅助治疗。术后随访成功的20例患者均未出现复发。结论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临床少见的疾病。对于伴有肾积水的患者,治疗上以手术治疗为主,内分泌治疗为辅。对于轻度的输尿管梗阻患者,推荐行输尿管粘连松解术治疗;对于中重度输尿管梗阻患者,推荐行输尿管狭窄段切除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31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腹腔镜下卵巢所见显示:卵泡发育与周期时相关系,排卵征对判断卵巢功能有一定意义,本组卵泡发育异常90例(67.2%),排卵阳性46.4%,排卵阴性53.6%。高温期内膜病检,排卵符合率42.5%,认为内膜病检作为判断排卵的辅助诊断,可靠性较低,本组测定泌乳素(PRL)39.6%高于正常,说明子宫内膜异位症与PRL关系密切。同时对镜下观察卵巢功能的要领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的疗效。方法将80例EMT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48例、西药组32例。中药组口服桂枝茯苓胶囊、西药组口服米非司酮片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血清子宫内膜抗体(EMAb)转阴率、CA125降低幅度。结果两组总有效率、EMAb转阴率、CA125降低幅度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桂枝茯苓胶囊治疗EMT效果确切,与米非司酮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