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镜腹腔镜双镜联合在贲门、胃底2 cm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贲门、胃底2 cm SMT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双镜联合组:19例,采用双镜联合下贲门、胃底2 cm SMT切除术;胃镜组:18例,采用胃镜下贲门、胃底2 cm SMT切除术;腹腔镜组:21例,采用腹腔镜下贲门、胃底2 cm SMT切除术。根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术后胃潴留、反流等情况比较3组治疗效果。[结果]双镜联合组、胃镜组、腹腔镜组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镜联合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胃镜组(P0.05),但与腹腔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镜联合组在术后胃潴留、反流症状优于腹腔镜组(P0.05),但与胃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镜联合对贲门、胃底2 cm SMT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Dieulafoy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方法收集我院1996年~2008年7月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人1 470例,对其中检出的19例Dieulafoy病病例的临床特征、内镜下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Dieulafoy病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的1.3%,19例Dieulafoy病中,病灶位于胃底5例,胃体10例,胃窦部2例,贲门部1例,十二指肠球部1例,其中17例均于胃镜下可直接见破裂血管,有10例可见活动性出血。病灶直径1.0~3.0 mm。于内镜下行病灶黏膜下局部注射5%鱼甘油酸钠,1例因再出血予手术治疗。结论Dieulafoy病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少见而重要的病因,该病诊断主要依靠胃镜检查,通过内镜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LESS-TH)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因妇科非恶性疾病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0例)实施单孔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60例)实施传统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病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患者满意度等。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术后疼痛评分、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腹部伤口美容满意度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且均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结论单孔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因其较其他手术方式术后疼痛减少,术后恢复更快,具有更佳的美容效果,故更容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镜、超声内镜( EUS)辅助腹腔镜治疗在胃间质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患者145例,术前均接受胃镜检查,80例接受EUS检查。然后在胃镜和术中EUS引导下行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术后随访2~20个月。结果腹腔镜手术时间50~120 min、平均69.5 min,出血量50~150 mL、平均74.3 mL,8例中转开腹,无术中死亡病例。平均排气时间24.5 h,住院时间4~9 d、平均6.7 d。133例为良性单发肿瘤,12例为交界性肿瘤。129例胃间质瘤,16例为平滑肌瘤。病理切缘肿瘤检查均为阴性,瘤体直径(2.9±4.6) cm。术后随访2~20个月,未见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术前胃镜、超声内镜联合应用能够早期发现病变,初步判定胃间质瘤的性质、危险程度和周围组织的关系。术中腹腔镜、胃镜和EUS的联合可充分发挥微创治疗胃间质瘤的优势,减少并发症和术后复发,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重症Dieulafoy病可发生出血性休克,死亡率高。近年来外科主张行广泛性胃楔形切除术,但由于外科手术创伤大,患者往往选择率低。本病例采用内镜下局部全层扩大切除胃壁,腹腔内恒径动脉缝扎离断后荷包缝合胃壁,该方法既模拟了外科的胃楔形切除术,又减小创伤,是治疗Dieulafoy病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诊胃镜在Dieulafoy病诊疗方面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Dieulafoy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急诊胃镜诊疗结果。结果:15例首次急诊胃镜明确诊断并给予止血夹、注射或联合止血治疗,其中14例一次性成功止血,1例2次内镜成功止血,另1例经急诊胃镜治疗后仍有少量出血转外科行贲门下病灶楔形切除术后止血,未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对Dieulafoy病诊断治疗,急诊胃镜是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大部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胃癌切除术治疗老年胃癌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及短期疗效。方法老年远端胃癌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胃癌切除术治疗,实验组给予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治疗结束后,检测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观察术中情况和短期疗效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少;实验组术后通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日较短;实验组血清TNF-α、IL-6、CRP水平较低,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均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胃癌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老年胃癌短期疗效较好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其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普外科自2012年2月~2015年1月期间收住入院的拟行胆囊切除术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5例。实验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术。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术相比,可明显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不仅可行,而且很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手术室内腹腔镜与胃镜联合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9月胃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6例的临床资料,评估其临床价值。结果6例病变术前超声内镜检查初步诊断为固有肌层间质瘤,直径约1.2~2.5cm。采用气管插管异丙酚静脉麻醉下手术室完成手术。6例患者中l例直接经胃镜行ESD切除胃内间质瘤病变后,腹腔镜下偶然发现胃壁外浆膜层另一腔外隆起型间质瘤。予以腹腔镜切除.1例胃镜ESD切除穿孔经腹腔镜修补缝合。4例经胃镜辅助定位腹腔镜切除缝合。手术时间平均(104-4-30)min。术中出血量为(40±18)ml,术后平均住院(84-2.5)d。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均符合间质瘤。随访6—30个月,无复发及转移。结论手术室内胃镜联合腹腔镜行微创治疗胃间质瘤具有麻醉安全、手术补救及时、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Nissen和Toupet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和术后并发症。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术的57例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行Nissen胃底折叠术式(Nissen组),33例行Toupet胃底折叠术式(Toupet组)。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抗反流效果及发生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57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68~115 min,平均手术时间(75.8±6.4)min;术中出血量15~30 ml,平均出血量(22±5)ml;2组患者均使用补片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术后24 h进流食,术后平均住院日(10.5±3)d。2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日无明显差别。57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2.5年,平均随访时间为18个月。术后均未出现反酸,烧心等胃食管反流病典型症状,无复发病例。Nissen组术后有2例(8.2%)患者出现吞咽困难,Toupet组术后有8例(24.2%)出现吞咽困难,Toupet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Nissen组。术前伴有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行胃镜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食管炎症,所有患者术后均复查胃镜、食管测压及食管24 h pH值监测。复查结果显示,2组患者术后较术前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均有明显改善,食管下括约肌长度也均明显延长。 结论腹腔镜下Nissen术式在术后出现吞咽困难发生率上少于Toupet术式,但2种术式抗反流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肾肿瘤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实验组病例行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对照组病例行开放性手术,统计手术效果。结果实验组肾肿瘤患者的手术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为(72.61±6.65)ml,术后禁食时间为(1.06±0.23)d,住院时间为(6.21±0.98)d,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止痛药物应用率为12.5%,以上统计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各级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治疗老年胃间质瘤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行腹腔镜联合胃镜胃间质瘤切除术(LGCS)41例,与同期行开腹胃间质瘤切除术41例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均成功。LGCS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便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均P0.05)。LGCS组术后并发症(2例)与开腹组(3例)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复发、转移及死亡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镜联合治疗老年胃间质瘤可行、安全,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效果。方法对25例胃间质瘤患者行察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本组腹腔镜下成功切除23例,2例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为40~150 min;术中出血量为10~100 ml。术后平均排气时间为24.5 h,48 h拔除胃管。住院时间为3~9 d。术后无明显并发症,随访无死亡及复发、转移病例。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合并食管裂孔疝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89例胃食管反流病合并食管裂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5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行开腹手术治疗的3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5个月患者RDQ各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胃食管反流病合并食管裂孔疝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确切,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等优势,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42例2型糖尿病患者(2016年3月—2017年3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开腹治疗)、观察组(腹腔镜治疗),各2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治疗前后血糖值变化。结果采用腹腔镜辅助胃转流术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134.2±23.9)min、术中出血量少(100.4±26.7)m L且术后患者的血糖指标也逐渐趋于稳定,与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不仅创口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且患者的血糖也得到了明显的控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LSH)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拟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行改良LSH和传统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1)。改良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结论改良LSH治疗子宫良性病变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术后康复时间,且不增加手术费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比老年患者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LPN)与传统开放肾部分切除术(OPN)治疗局限性肾癌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5年3月该科收治的局限性肾癌患者,年龄62~83岁,中位年龄69.3岁,全部病例行肾部分切除术,腹腔镜组为实验组30例,传统开放组为对照组16例,分别统计两组的年龄、性别、患肾位置、肿瘤位置、肿瘤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中热缺血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手术前后患肾肾小球滤过率、手术前后肌酐水平、肿瘤切缘阳性率、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年龄、性别、患肾位置、肿瘤位置、肿瘤大小、手术前后患肾肾小球滤过率、手术前后肌酐水平、肿瘤切缘阳性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术中热缺血时间方面,对照组优于实验组(P0.05)。结论治疗老年患者的局限性肾癌,虽然开放肾部分切除术在术中热缺血时间方面优于腹腔镜组,但腹腔镜肾部分切除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创伤小、同样安全有效等优点,值得在老年人群中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老年结肠癌行腹腔镜切除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老年结肠癌5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给予腹腔镜下结肠癌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随访1年后情况对比。结果实验组淋巴结清扫个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进食固体食物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肿瘤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均明显较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老年患者应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可明显降低患者术中损伤及术后的并发症,减少局部复发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胃镜术中定位联合腹腔镜治疗胃十二指肠良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腹腔镜外科治疗胃十二指肠良性肿瘤术中难以定位的患者,应用术中胃镜定位技术,共治疗胃良性肿瘤11例、十二指肠良性肿瘤2例。结果11例在双镜联合下顺利找到肿瘤并成功行局部切除,无并发症。手术时间50~98min,平均69min,出血约20~100ml,术后2~4d恢复流质饮食,平均住院时间5.7d;1例术中胃镜下病灶隐匿,分离胃小弯侧系膜后在单纯腹腔镜下找到肿瘤并切除;另1例为LC术后1年患者,超声内镜提示十二指肠球部占位,术中未发现肿瘤。结论应用腹腔镜及胃镜联合治疗胃十二指肠良性肿瘤具有定位准确迅速、缩短手术时间、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胃间质瘤的内镜早期诊断及腹腔镜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镜、超声内镜、腹腔镜联合应用在小胃间质瘤(直径<2 cm)发现、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2004-08/2008-09我院胃镜发现的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患者23例,进行超声内镜检查,初步诊断胃间质瘤16例(直径0.89-1.95 cm,平均1.42 cm).随后在胃镜辅助定位下,行腹腔镜胃部分切除术.术后长期随访,有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45-90(平均60)min,无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病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8-36(平均28)h,住院时间3-7(平均4)d.术后病理诊断间质瘤15例,术前诊断符合率93.8%,神经鞘瘤1例.15例胃间质瘤患者术后随访3-52(平均27)mo,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和转移.结论:胃镜联合超声内镜有助于发现及诊断小胃间质瘤,并可在术前初步判定危险度.在胃镜辅助定位下,行腹腔镜胃部分切除术治疗小胃间质瘤安全、有效、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