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胃腺癌组织中PINCH蛋白、环氧合酶(COX)-2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化SP法检测3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和73例胃腺癌组织中的PINCH、COX-2蛋白。结果胃腺癌组织中PINCH、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34%、76.71%,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的43.30%、40.00%,P均〈0.05。胃腺癌组织中PINCH、COX-2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胃腺癌组织中PINCH、COX-2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587,P〈0.05)。结论胃腺癌组织中PINCH、COX-2高表达,其可能参与了胃腺癌的发生和转移。  相似文献   

2.
杨丽敏  王进 《山东医药》2010,50(1):59-60
目的研究正常胃黏膜和胃腺癌组织中桩蛋白(Paxillin)及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酶基因(PTE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Paxillin和VrEN在4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88例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胃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二者之间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胃腺癌组织中Paxillin阳性表达率(72.5%)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32.5%)(P〈0.05);PTEN阳性表达率(47.7%)明显低于正常胃黏膜(100%)(P〈0.05)。胃腺癌组织中PaxiUin和PTEN的表达与胃腺癌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胃腺癌组织中Paxillin与PTEN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369,P〈0.05)。结论胃腺癌组织中Paxillin蛋白水平的高表达与PTEN蛋白水平的低表达可能与胃腺癌的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可能成为一组能够有效判断胃癌恶性程度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成秀梅  冯一中 《山东医药》2010,50(24):48-49
目的探讨Runx3、Sp1、Bcl-2在胃腺癌中的表达,为评估患者预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Runx3、Sp1、Bcl-2蛋白在63例胃腺癌、19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及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胃腺癌组织中Runx3表达降低,Sp1和Bcl-2蛋白表达增高。Runx3低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Sp1高表达与肿瘤细胞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Bcl-2高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有关(P〈0.05)。胃腺癌组织中Runx3与Bcl-2阳性表达呈负相关(P〈0.01);Sp1与Bcl-2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1);Runx3与Sp1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unx3及Sp1阳性表达率与患者总生存率关系密切。结论 Runx3蛋白低表达及Sp1蛋白高表达与胃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姜蕊  王胜昔  宋伟 《山东医药》2011,51(38):48-50
目的观察胃腺癌组织中Snail、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12例胃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和79例癌旁组织中的Snail、E-cadherin蛋白。结果胃腺癌组织中Snail阳性92例(82.1%),E-cadherin阳性38例(33.9%),癌旁组织中分别为28例(35.4%)、79例(100%),胃腺癌组织中Snail、E-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率相比P均〈0.05。胃腺癌组织中Snail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类型、是否有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相关(P均〈0.05)。E-cadherin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类型、是否有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以及临床分期相关(P均〈0.05)。Snail蛋白和E-cadherin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212,P〈0.05)。结论胃腺癌组织中Snail蛋白表达上调,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联合检测Snail、E-cadherin蛋白可以作为预测胃癌恶性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周慧俊  钟美佐 《山东医药》2010,50(25):35-36
目的探讨Nodal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期的关系。方法选择50例胃腺癌患者,随访生存期;取手术切除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Nodal蛋白表达,标准评定采用半定量法。结果 50例胃腺癌组织中,46例Nodal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92.0%;Nodal蛋白表达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与肿瘤是否发生血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Nodal蛋白表达≤25%组与表达〉26%组比较,术后生存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Nodal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胃癌组织中Nodal蛋白表达水平可作为评价生存期预后的有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9例食管鳞癌中HIF-1,α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Caspase-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0%(25/49)、34.7%(17/49),与阴性对照组的0、100%相比,P均〈0.05。HIF-1α、Caspase-3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组织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与分化程度无关(P〉0.05)。HIF-1α、Caspase-3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存在HIF-1α蛋白的高表达和Caspase-3蛋白的缺失或低表达。这一变化与食管鳞癌的浸润转移有关,其机制可能与HIF-1α蛋白下调Caspase-3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刘汉山 《山东医药》2013,(47):34-35
目的观察胃腺癌组织中miR-21的表达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用荧光定量PcR和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40例胃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miR-21表达,并分析miR-21表达水平与胃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miR-21在胃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6.46±23.83、1.00±0.75,前者为后者的(19.89±8.80)倍,P〈0.05;miR-2l在胃腺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最大径、临床分期等无明显关系,而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miR-21阳性表达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其在胃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50%(33/40)、40.00%(16/40),两者相比,P〈0.05。结论miR-21在胃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其可能参与了胃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E-cadherin,β-catenin,Cyclin D1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三者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3例胃腺癌组织及18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E-cadherin,β-catenin,Cyclin D1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胃黏膜组织中E-cadherin和β-catenin均呈清晰的棕褐色染色在上皮细胞细胞膜.E-cadherin和β-catenin在胃癌细胞中出现细胞质和/或细胞核异常染色,其异常表达率分别为63.01%(46/73)和56.16%(41/73),且两者的异常表达与胃腺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胃腺癌中E-cadherin和β-catenin表达密切相关.Cyclin D1在胃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7.12%(49/73),明显高于其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0%,0/18),且与胃腺癌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E-cadherin和β-catenin在胃癌中的异常表达与Cyclin D1的过表达呈显著的正相关(r=0.249,r=0.376,P<0.05).结论:胃腺癌中存在E-cadherin和β-catenin基因的失活及蛋白表达下调.E-cadherin和β-catenin的异常表达可能通过促使或激活Cyclin D1的过表达而参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E-cadherin,β-catenin,Cyclin D1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三者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3例胃腺癌组织及18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E-cadherin,β-catenin,Cyclin D1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胃黏膜组织中E-cadherin和β-catenin均呈清晰的棕褐色染色在上皮细胞细胞膜.E-cadherin和β-catenin在胃癌细胞中出现细胞质和/或细胞核异常染色,其异常表达率分别为63.01%(46/73)和56.16%(41/73),且两者的异常表达与胃腺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胃腺癌中E-cadherin和β-catenin表达密切相关.Cyclin D1在胃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7.12%(49/73),明显高于其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0%,0/18),且与胃腺癌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E-cadherin和β-catenin在胃癌中的异常表达与Cyclin D1的过表达呈显著的正相关(r=0.249,r=0.376,P<0.05).结论胃腺癌中存在E-cadherin和β-catenin基因的失活及蛋白表达下调.E-cadherin和β-catenin的异常表达可能通过促使或激活Cyclin D1的过表达而参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杨丽敏  王进 《胃肠病学》2009,14(12):734-737
背景:研究表明Paxillin、黏着斑激酶(FAK)和PTEN在许多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联合检测三者在胃癌中表达的报道罕见。目的:研究正常胃黏膜和胃腺癌组织中Paxillin、FAK和PTE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4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和88例胃腺癌组织中Paxillin、FAK和PTEN表达,并分析其与胃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Paxillin与PTEN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胃黏膜组织相比,胃腺癌组织Paxillin(65.9%对32.5%,P〈0.05)、FAK(56.8%对17.5%,P〈0.05)阳性表达率显著增高,PTEN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47.7%对100%,P〈0.05)。Paxillin、FAK和PTEN表达与胃腺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与性别和年龄无关。胃腺癌组织中Paxillin表达与PTEN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369,P〈0.05)。结论:Paxillin、FAK高表达和PTEN低表达可能与胃腺癌的浸润、淋巴结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相关,联合检测三者可能有助于判断胃腺癌恶性程度和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检测Caspase-3和P53在胃癌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两者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癌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两者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0.0%(15/50)、70.0%(1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在胃癌组织及正常胃黏膜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6.0%(38/50)、25.0%(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3和P53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 Caspase-3和P53与胃癌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张天彪  赵滢  关一夫 《山东医药》2010,50(20):63-64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胃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胃癌、癌旁组织及3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TNF-α和EGFR的表达情况。结果TNF-α和EGFR在68例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4%(37/68)和51.5%(35/68),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8%(23/68)和14.7%(10/68),在3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表达率分别为16.7%(5/30)和6.67%(2/30),三组TNF-α、EGFR表达差异显著(P〈0.05)。EGFR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无关,与淋巴结转移、浸润程度显著相关(P〈0.01);TNF-α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但与浸润深度无显著相关。胃癌组织中TNF-α和EGFR表达之间呈正相关。结论TNF-α、EGFR的联合检测对判断胃癌恶性程度有重要价值,其阳性表达与胃癌的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3.
人胃腺癌中NF-κBp65、VEGF、Survivin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胃腺癌组织中NF-κBp65、VEGF、Survivin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在胃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相互作用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3例胃癌组织及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NF-κBp65、VEGF、Survivi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NF-κBp65、VEGF、Survivin在胃腺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8.9%、72.6%、46.6%,而在正常胃黏膜组织则表达不明显或不表达,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F-κBp65、VEGF、Survivin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均密切相关(P〈0.05),NF-κBp65的表达亦与胃腺癌分化程度有关(P〈0.05)。NF-κBp65蛋白的表达与VEGF及Survivin蛋白的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VEGF与Survivin的表达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NF-κBp65通过上调VEGF及Survivin的表达促进胃腺癌的发生发展;VEGF与Survivin在胃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存在着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欢  邹高德  罗议  雷英  李里香 《山东医药》2011,51(22):16-18
目的观察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CD40和Caspase-7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41例肾透明细胞癌、21例癌旁组织和6例正常肾组织中CD40和Caspase-7蛋白,并分析两者与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肾癌组中CD40阳性表达率达61.0%(25/41),显著高于癌旁组9.5%(2/21)和对照组0(0/6),P均〈0.05;同时CD40的阳性表达率随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进展而显著升高,P均〈0.05。肾癌组中Caspase-7阳性表达率为51.2%(21/41),显著低于癌旁组85.7%(18/21)和对照组83.3%(5/6)的表达率,P均〈0.05。同时Caspase-7的阳性表达率随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进展而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CD40表达上调,Caspase-7表达下调。二者可能在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肺腺癌组织及正常肺组织中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146例肺腺癌组织及20例正常肺组织中Connexin 43蛋白及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肺腺癌转移的关系。结果正常肺组织和肺腺癌组织中Connexin 4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19/20)和39.9%(59/148);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18/20)和54.7%(81/148)。肺腺癌组织中Connexin 43蛋白及mRNA阳性表达率均低于正常肺组织(P0.05)。在高/中分化和低/未分化的肺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7%和30.0%(P0.05);Cx43在无淋巴结转移和有淋巴结转移的肺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3%和34.5%(P0.05);Connexin43在Ⅰ、Ⅱ期和Ⅲ、Ⅳ期肺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5%和34.0%(P0.05)。结论 Connexin 43蛋白和mRNA低表达与肺腺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3例胃腺癌癌组织和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蛋白激酶受体2(PAR-2)和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结果胃腺癌癌组织中PAR-2和COX-2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PAR-2的高表达与浸润深度相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无关;COX-2的高表达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分化程度无关。胃腺癌组织中PAR-2和COX-2的表达存在正相关(r=0.309,P〈0.05)。提示胃腺癌癌组织中PAR-2和COX-2表达升高,二者的高表达在胃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进展期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和10例正常胃组织中Cyclin E、p57与双重特异性磷酸酶A(CDC25A)的表达。结果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胃组织标本中p5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12/30)、73.3%(22/30)、90.0%(9/10);Cyclin E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21/30)、36.7%(11/30)、10.0%(1/10);CDC25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22/30)、43.3%(13/30)、20.0%(2/10)。Cyclin E与CDC25A的表达呈正相关(r=0.371,P〈0.05),p57与CDC25A的表达呈负相关(r=-0.412,P〈0.05),p57与Cyclin E的表达呈负相关(r=-0.384,P〈0.05)。  相似文献   

18.
史惠蓉  卫玲  封全玲 《山东医药》2008,48(47):76-77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上皮性良性卵巢肿瘤组织及50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泛素和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 B1),分别与上皮性卵巢癌的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显示,泛素在上皮性卵巢癌、正常卵巢组织和良性卵巢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4%(17/50)、5%(1/20)、10%(2/20),Cyclin B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21/50)、5%(1/20)、15%(3/20),两者在卵巢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和良性卵巢肿瘤(P均〈0.05);泛素和Cyclin B1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随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临床分期增加而增高(P均〈0.05),伴区域淋巴结转移者,其表达增高(P〈0.05);泛素和Cyclin B1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301,P〈0.05)。认为泛素、Cyclin B1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评估上皮性卵巢癌恶性程度及判定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癌组织中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蛋白表达水平与胃黏液腺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胃黏液腺癌患者的正常胃黏膜组织、癌旁组织、癌组织中GLUT1和VEGF—c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GLUT1和VEGF—c蛋白在癌肿实质黏液湖中漂浮的散在癌细胞几乎无阳性表达,在癌旁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中有不同程度表达,癌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在侵及浅肌层、深肌层和浆膜层的癌组织中表达率依次升高;有淋巴结转移者中二者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结论GLUT1和VEGF-c蛋白表达与胃黏液腺癌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二者过度表达可能共同参与了胃黏液腺癌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蛋自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份正常胃黏膜组织、50份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CTG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CTGF阳性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癌组织CTGF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P〈0.01),CTGF的高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均〈0.05);与肿瘤浸润的深度无明显关系。结论CTGF蛋白可作为胃癌前病变及胃癌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