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MR动态增强成像技术及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经病理证实乳腺病变50例.采用快速三维动态增强扫序列(LAVA)行动态增强扫描,评价病灶的形态学特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结果 50例经病理证实,其中恶性24例,良性26例.病灶形态特征及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在良恶性乳腺病变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9.1,31.3,P<0.05).病灶形态特征诊断的敏感性91.7%(22/24),特异性84.6%(22/26),准确性88.0%(44/50),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诊断的敏感性92.3%(24/ 26),特异性73.1%(19/26),准确性86.0% (43/50);二者相结合的联合诊断标准的敏感性100.0%(24/24),特异性94.4%, (24/26),准确性96.0%(48/50).结论 乳腺动态增强成像能够提供丰富的形态学信息,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能够反映病变的血流动力学信息,两者的结合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在鉴别诊断乳腺疾病时运用乳腺MRI常规成像以及动态增强成像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疾病患者,选取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病例数共计为68例,分别开展MRI常规成像以及动态增强成像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效果的差异。结果在鉴别乳腺疾病良恶性方面,动态增强成像的诊断率显著比乳腺MRI常规成像要高,恶性病灶E_(max)明显比良性高,T_(max)明显比良性低,恶性病灶SIope_(max)明显比良性病灶高,恶性病灶Ⅰ型比例低于良性病灶,Ⅱ、Ⅲ型比例高于良性病灶(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乳腺疾病开展鉴别诊断过程中乳腺MRI常规成像以及动态增强成像均存在较高的特异性,在手术治疗以及鉴别良恶性过程中能够起到较好的作用,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王宇 《吉林医学》2022,(3):779-781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联合CT扫面图像融合技术(SPECT/CT)鉴别诊断脊柱病变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脊柱病变患者84例,均行MRI、SPECT/CT扫描检查。以术后确诊结果为“金标准”,统计MRI、SPECT/CT单独与联合诊断鉴别脊柱病变性质的诊断结果和诊断效能。结果:84例脊柱病变患者术后确诊阳性51例,阴性33例;采用MRI诊断出阳性42例,阴性42例;采用SPECT/CT诊断出阳性46例,阴性38例;采用MRI联合SPECT/CT诊断出阳性55例,真阴性29例。MRI联合SPECT/CT诊断灵敏度94.12(48/51)、准确度80.39%(41/51)较MRI诊断68.63%(35/51)、72.62%(61/84)和SPECT/CT诊断80.39%(41/51)、82.14%(69/84)高,漏诊率5.88%(3/51)较MRI诊断31.37%(16/51)和SPECT/CT诊断30.30%(10/33)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联合SPECT/CT诊断鉴别诊断脊柱病变性质,可提高诊断灵敏度、准确度,降低漏诊率。  相似文献   

4.
动态增强MRI在乳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动态增强MR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疾病患者行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检查。结果28例乳腺癌的形态学特征性表现有形态不规则、环形强化和毛刺征。32例乳腺良性病变特征性表现有类圆形或分叶状,边缘光整,强化均匀及强化后可见低信号间隔。良恶性病变T1WI和T2WI信号强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良恶性病变增强后边缘形态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1);良恶性组间早期强化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为67.9%、特异性为77.8%、准确性为72.5%。结论MRI动态增强减影技术对乳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CT、MRI在鉴别诊断良恶性胆道梗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胆道梗阻患者128例,所有患者入院均采取腹部CT平扫+增强检查,同时辅以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及胆系水成像。对比分析患者CT及MRI诊断准确性及相关病灶的定位与定性指标数据。结果:CT与MRI在患者病灶定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灶的良恶性定性及诊断准确率方面,CT的诊断准确率为78.1%,MRI为9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胆管扩张、双管征及实质性肿瘤和肿大淋巴结的敏感性MRI与CT均能达到100%。结论:CT、MRI应用于临床胆道梗阻的良恶性诊断各有优劣,两者相互结合,会有理想的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7.
胆汁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胆管良恶性狭窄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胆道胆汁肿瘤标志物CA19-9、CA50、和CEA对鉴别胆道良恶性狭窄的价值.方法对37例胆道恶性狭窄及35例胆道良性狭窄和25例非胰胆管疾病者在ERCP或PTC时提取胆汁,用放射免疫法(RIA)及免疫放射法(IRMA)测定胆汁和血清的CA19-9、CA50和CEA含量.结果胆汁肿瘤标志物CA19-9、CA50及CEA测定的敏感性特异性与血清测定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胆汁CA19-9的假阳性率(14.28%)与胆汁CA50(28.57%)、胆汁CEA(25.71%)相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胆汁CA19-9、CA50及CEA检测是鉴别胆道良恶性狭窄有效的肿瘤标志物,且优于血清CA19-9、CA50及CEA检测.胆汁CA19-9测定对胆管癌诊断的价值优于胆汁CA50及CEA.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胆管内超声对良恶性胆道狭窄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57例患者胆管狭窄行ERCP,所有患者均在行ERCP时用经导丝的UMG20-29R腔内超声探头扫查狭窄部位。结果手术病理或者细胞学刷检证实为恶性胆管狭窄者共31例,病理阴性且长期随访证实良性胆管狭窄者共26例,所有良性胆管狭窄的患者随访12~36个月。单纯细胞学诊断胆道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39.1%、100%、100%、48.1%和61%。IDUS对胆管恶性狭窄判断的敏感性为80.6%,特异性为80.8%,阳性预测值为83.3%,阴性预测值为77.8%,准确性为80.7%。结论IDUS是一项安全可靠的技术,对胆管良恶性狭窄性质的鉴别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对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67例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肿瘤性质分为良性组(n=31)和恶性组(n=36).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行动态增强MRI(DCE-MRI)检查,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DCE-MRI对骨肿瘤良恶性诊断准确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计算机体层摄影(CT)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11月新郑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女性乳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单独MRI、CT及其联合应用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82例乳腺疾病患者的病理结果显示:恶性肿瘤51例,良性肿瘤31例。MRI联合CT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MRI或CT单独检查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RI联合CT检查对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增强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取50例笔者医院自2014年1月份到2015年12月份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共50个结节。50例患者均实施超声造影增强扫描,并将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50个结节诊断显示,其中良性结节有27个,占54%;恶性结节有23个,占46%。良性结节增强模式主要为均匀增强、环状增强;恶性结节增强模式主要为不均匀增强以及低增强,数据的比较满足P0.05。结论:对甲状腺结节患者实施超声造影增强,对结节的良恶性鉴别有一定的价值以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MRI)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中临床价值。方法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9月85例乳腺疾病患者(94个病灶)为研究对象,行MRI平扫与动态增强扫描,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评估MRI平扫与MRI增强对乳腺疾病良恶性病变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结果 MRI平扫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2.1%、84.2%、83.0%。MRI增强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92.9%、94.7%、93.6%。MRI增强诊断准确率为93.6%显著高于MRI平扫的83.0%(χ2=5.148,P0.05)。结论 MRI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灵敏度、特异度,动态增强成像可以强化乳腺良恶性病变形态学特征,提高MRI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MRI动态增强技术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磁共振动态增强技术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疾病患者的Mill资料。Mill检查包括横断位SE序列T1WI、带脂肪饱和技术的FSE序列T2WI及矢状位带脂肪饱和技术的FSE序列T2WI以及动态增强3D快速梯度回波序列(30-FSPGR);图像的后处理包括图像的减影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的绘制;分析乳腺良、恶性病变的MRI征象,制定评判乳腺良、恶性肿瘤的MRI各指标的标准。结果以形态不规则、毛刺征、不均匀强化作为诊断乳腺癌标准,敏感性81.5%,特异性76.3%,准确性80.7%。以早期增强率1〉90%诊断乳腺癌,敏感性65.4%,特异性54.8%,准确性67.2%。以Ⅲ型、Ⅱ型曲线诊断乳腺癌,敏感性83.7%,特异性86、7%,诊断准确性86.5%。结论MRI动态增强技术能满意显示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形态学特征和血液动力学特点,是诊断乳腺癌十分有用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RI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乳腺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MRI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统计MRI对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观察和记录良恶性病变病灶形态和边缘情况及强化和受累情况,并统计良恶性病变早期增强率、最大增强率及相对最大增强率。结果 8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诊断为良性病变者46例,恶性病变者34例,MRI对乳腺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敏感度为90.48%,特异性为88.24%,准确性为85.00%。恶性乳腺病变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滑、毛刺、结节或肿块样强化及周围组织受累方面占比显著高于良性病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乳腺病变MRI早期增强率、最大增强率及相对最大增强率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腺良、恶性病变MRI影像学特征差异明显,尤其是恶性病变增强率明显较高,故MRI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观察CT灌注成像和动态增强扫描在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8月该院收治的106例肺结节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患者均进行CT灌注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CT灌注成像检查、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单项及联合检查诊断肺结节良恶性的效能(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采用Kappa检验分析联合检查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性,以及不同性质肺结节灌注参数值(血流量、血容量、血流通过时间、表面渗透系数)。结果: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106例肺结节患者中,恶性结节66例,良性结节40例;CT灌注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扫描检查诊断肺结节良恶性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两者单项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灌注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扫描检查诊断肺结节良恶性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900,P=0.000);恶性肺结节血流量、血容量、表面渗透系数均高于良性肺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质的肺结节血流通过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源CT联合超声弹性指数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医院收治的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双源CT、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评估价值。结果本研究纳入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111个结节,良性组检出结节69个,恶性组42个。双源CT检查中,8例甲状腺囊肿、6例甲状腺瘤因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晰、病灶区域碘值≥0.16mg/mL被误诊为恶性病灶;6例乳头状癌因边界较清晰、病灶直径小、碘吸收<0.16mg/mL为误诊为良性病灶。超声弹性检查中,8例甲状腺囊肿、2例甲状腺瘤因弹性指数>1.1被误诊为恶性结节;5例乳头状癌因病灶直径较小、弹性指数≤1.1被误诊为良性结节。双源CT、超声弹性指数联合检测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3.69%、92.75%、95.24%;其中准确率、敏感性明显高于双源CT检测的81.98%、79.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检查相比,双源CT联合超声弹性指数可以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提供更为准确的评估,对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T在胆管远端恶性梗阻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通过对36例胆管恶性梗阻患者进行CT检查,并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结果在36例远端胆管恶性梗阻病例中,胰头Ca18例,总胆管下端Ca10例,壶腹Ca5例,十二脂肠乳头Ca3例;不同类型梗阻CT表现有所不同。结论探讨了引起远端胆管恶性梗阻鉴别中CT表现,并对不能手术者提出了CT诊断依据,CT在远端胆管恶性梗阻鉴别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定位性和定性,定位准确率为88.9%(32/36),定性准确率为63.9%(23/36),并对治疗方法和手术方式选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CT、MRI检查对良恶性阑尾黏液性肿瘤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4年8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56例阑尾黏液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所得MSCT、MRI图像进行分析,以病理检查结果 为基准,比较MSCT、MRI对阑尾黏液性肿瘤良、恶性检出率。结果 以病理检查结果 为基准,MSCT检查对阑尾黏液性肿瘤良、恶性检出率分别为85.29%、81.81%,MRI检查为88.23%、86.36%(P>0.05)。良性肿瘤多为球形(类圆形),肿瘤部位多发于回盲部,囊液密度均匀,瘤灶境界清;增强扫描后囊壁为均匀强化,囊液无明显强化。IMRI:T2WI常为为高信号,T1WI信号高低取法于黏液内蛋白浓度。恶性:可见肿瘤多为髂窝长茄子形囊性占位;肿瘤囊壁厚度不均匀囊壁内不光整,可见壁结节;囊内液体密度:较高不均匀;病灶境界不清,增强动脉期肿瘤根蒂、囊壁结节样强化,囊壁轻度均匀强化;静脉期囊壁持续强化,囊内开始出现条絮状、分隔样强化MRI:T2WI为管状缓和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囊壁强化;结论 阑尾黏液性肿瘤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