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扫描(~(18)F-FDG PET/CT)和核磁共振成像(MRI)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炎症活性程度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38例CAS斑块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18)F-FDG PET/CT和MRI检查,根据斑块成分分为胶原斑块、脂质斑块、钙化斑块和出血斑块,比较四组靶-本底比值(TBR),并对各斑块MRI影像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8例患者中,CAS斑块仅累及左侧颈动脉6例,仅累及右侧颈动脉4例,累及双侧颈动脉28例;出血斑块、脂质斑块的TBR值明显大于钙化斑块、胶原斑块(P0.05);出血斑块与脂质斑块的TB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斑块与胶原斑块的TB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F-FDG PET/CT和MRI检查可从斑块形态、成分、信号特点等方面来反映CAS斑块炎症活动程度,对预测CAS斑块患者血栓形成事件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是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病因之一.研究表明,由于血管壁外界的代偿性扩张,即使粥样硬化斑块的容积有较大增加,管腔的面积却可以长时间保持不变.因此,在了解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同时,更应该关注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学的变化.快速、高分辨成像方法的出现,使MRI能够无创地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的细微结构,以了解粥样硬化斑块的程度、检出斑块的内容物(脂质核、出血、纤维帽、钙化、溃疡等)并最终将不稳定性斑块鉴别出来.颈动脉粥样硬化MRI有可能成为治疗方案选择或疗效评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成像(VH-IVUS)对颈动脉狭窄斑块性质以及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的诊断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颈动脉狭窄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IVUS检查,明确患者颈动脉狭窄斑块的性质与狭窄程度。按照管腔狭窄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狭窄组(狭窄程度≤50%)、中度狭窄组(狭窄程度50%~69%)及重度狭窄组(狭窄程度≥70%),分析颈动脉狭窄程度与斑块性质的相关性。结果:三组狭窄管腔面积、斑块面积及斑块负荷越来越重(P0.05),而外弹力膜横截面积越来越小(P0.05)。重度狭窄组有更大的纤维组织面积(P0.05),而轻度狭窄组钙化组织面积及坏死核心面积更大(P0.05),并且三组狭窄斑块中纤维组织比例越来越高(P0.05),而钙化组织比例及坏死核心比例却越来越小(P0.05)。相关性分析示管腔狭窄程度与纤维组织百分比呈显著正相关(r=0.694,P=0.003),而与钙化组织及坏死核心比率呈负相关(r=-0.375,P=0.011;r=-0.348,P=0.015)。轻度狭窄组斑块以薄纤维帽纤维粥样斑块瘤(TCFA)和钙化薄纤维帽纤维粥样斑块瘤(CaTCFA)为主。结论: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成像能够为分析颈动脉斑块性质提供一定的依据并在诊断斑块性质和狭窄程度的相关性上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Li J  Liu H  Zhi G  Yin D  Wang J  Gai J  Xie L  Liu J  Zhang X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7):981-985
目的应用超声造影技术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新生,应用PET/CT技术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巨噬细胞炎症活性,整体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方法运用超声造影技术对17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21个斑块进行斑块内新生血管检测,根据斑块性质分为软斑+混合斑组(14个)和硬斑+钙化斑组(7个),比较组间斑块相对管腔的最大增强强度(IMAX)及最大增强密度(DMAX)。同期行颈部PET/CT检查,比较组间相应位置颈动脉斑块处反映18F-FDG摄取的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mean)。并对超声造影与PET/CT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软斑+混合斑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DMAX值(4.26±3.65)明显高于硬斑+钙化斑组(1.41±1.47)(P<0.05)。软斑+混合斑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IMAX值(26.83±19.61)高于硬斑+钙化斑组(24.73±29.85),软斑+混合斑组颈动脉粥样硬化PET/CT检查的SUVmean值(1.70±0.45)高于硬斑+钙化斑组(1.47±0.12),但无统计学差异。超声造影的IMAX、DMAX结果与PET的定量指标SUVmean间无关联(P>0.05)。结论超声造影可以敏感地显示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增强情况,PET/CT可以显示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炎症程度,两种影像技术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和评价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心脏冠脉CT血管造影定量分析技术在不同类型冠心病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和结构组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12月入我院诊断冠心病患者共112例,其中稳定型30例,不稳定型55例,急性心肌梗死27例。采用心脏冠脉CT血管造影定量分析技术评估是否为薄纤维帽粥样硬化斑块,管腔直径狭窄率、最小管腔面积(MLA)、正性重构(PR)和点状钙化。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管腔直径狭窄率明显高于不稳定型组,不稳定型组明显高于稳定型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薄纤维帽粥样硬化斑块和点状钙化比例明显高于不稳定型组,不稳定型组明显高于稳定型组;急性心肌梗死组MLA值明显小于不稳定型组,不稳定型组明显小于稳定型组;急性心肌梗死组PR值明显大于不稳定型组,不稳定型组明显大于稳定型组(P<0.05)。结论心脏冠脉CT血管造影定量分析技术能够无创、重复评估不同类型冠心病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和结构组成,对分析疾病发生规律和严重程度能够提供更多重要斑块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动脉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脑梗死患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点.方法对98例经CT、MRI证实为脑梗死患者和112例非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非脑梗死组.共121例患者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多发生于脑梗死病灶的同侧,以颈动脉分叉处及颈总动脉多见.脑梗组IMT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脑梗组颈总动脉 PSV、ED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RI高于对照组.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有密切相关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直观显示颈动脉内膜病变,能敏感检测出粥样硬化斑块的位置、大小、形态和严重程度,对于脑梗死患者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宝石能谱CT成像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11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分别进行能谱CTA成像检查及超声检查,观察两种诊断方式的效果,以及分析斑块不同成分能谱曲线情况。结果超声检查显示的斑块检出率为96.02%,能谱CTA成像检查显示检出率为98.23%,但两种检查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0例患者中,有脂质斑块82处(36.28%),斑块内出血35处(15.49%),纤维斑块109处(48.23%)。纤维基质曲线斜率及有效原子序数高于斑块内出血和脂质成分,且斑块内出血高于脂质成分。越低的能量区,3种成分的吸收系数存在越大的差异,能谱曲线也会有越来越明显的离散程度。结论宝石能谱CT成像能够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进行有效分析,为斑块内出血、纤维基质、脂质成分提供量化数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RI诊断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准确性。方法对30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CEA)患者术前行MRI颈动脉管壁检查,采用SIEMENS Avanto 1.5T MRI,检查序列包括3D TOF、T1 WI、T2 WI、T2-TSE及增强T1 WI扫描,对引起斑块不稳定的主要成分(纤维帽、脂质坏死核心、斑块内出血、钙化等)进行分析,并与CEA取出的斑块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MRI检查共发现双侧颈动脉48支粥样硬化斑块,CEA取出31支斑块。 MRI诊断斑块内脂质坏死、斑块内出血、钙化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5%、100%,90.0%、90.0%,96.6%、100%;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系数Kappa值分别为0.763、0.729、0.783。结论 MRI对诊断易损斑块内脂质坏死核、纤维帽、斑块内出血、钙化等成分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能为临床外科手术方式及内科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陕西医学杂志》2019,(4):467-469
目的:研究MRI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临床诊断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选取MRI确诊为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纳入100例为观察组,并同期纳入80例在我院住院行CT颈部动脉血管造影的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影像学对比,评价两种诊断方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的准确性。结果:观察组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个数与分布位置个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8.079,31.660,18.217,21.701,P<0.05);两组患者经手术验证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089,19.286,P>0.05);图像质量分级比较显示观察组较对照组质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结果相比,对照组CT检测出的斑块平均直径有明显差异(P<0.05),而观察组MRI与术后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RI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评价中,对斑块个数的诊出及对斑块分布位置的确定均有十分明显的临床优越性和准确性,且在影像资料的清晰度和成像质量方面更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对于颈动脉易损性斑块与症状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评估价值,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接受治疗的520例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出现缺血性卒中,将其分成症状性卒中组(207例)与无症状卒中组(313例),并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CT血管造影检查,并测量两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体积、性状以及颈动脉狭窄的程度。结果 520例患者中共检出756支颈动脉狭窄以及841个粥样硬化斑块。症状性卒中组中有98例出现易损性斑块患者,易损性斑块的发生率为47.34%,无症状性卒中组有42例出现易损性斑块患者,易损性斑块的发生率为13.42%,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类的斑块之间其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也存在差异,钙化斑块CT值纤维斑块脂质斑块。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症状性缺血性患者出现颈动脉易损性斑块的概率相对较高,通过CT血管造影检查可以实现对于斑块的成分以及其易损性的辨别。在临床诊疗中也可以根据这一检查方式对缺血性血管病患者进行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研多排螺旋CT对比MR运用到诊治颈动脉狭窄与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内的成效。方法:抽选2015年3月到2017年5月来本院医治的颈动脉狭窄与粥样硬化斑块患者76例同时分成两组,试验组38例施以MR,对照组38例施以多排螺旋CT,并比较调研两组患者自身的检查成果。结果:比较指出了,试验组纤维型斑块与混合型斑块的检出率大过对照组,钙化型斑块的检出率小于对照组同时P0.05。结论:多排螺旋CT与MR运用到诊治粥样硬化斑块与颈动脉血管狭窄一类患者内成效较优,但是,粥样硬化斑块相关的检查内MR更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测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各成分容积传输常数(Ktrans)评估新生血管,为定量测量新生血管及评估斑块稳定性提供依据。方法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均行MRI平扫及DCE-MRI扫描,根据各成分信号分为纤维组织组、钙化组、近期出血组和脂质核心组,后处理软件评估各组Ktrans值。结果 各组之间有不同的Ktrans值,纤维组织组拥有较高的Ktrans值(0.591/min)、钙化组(0.031/min)、近期出血组(0.115/min)和脂质核心组(0.048/min)拥有较低的Ktrans值。各组之间Ktrans值两两比较,近期出血组和脂质核心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组织组与钙化组、纤维组织组与近期出血组、纤维组织组与脂质核心组、钙化组与近期出血组、钙化组与脂质核心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trans值反映各组渗透性和新生血管含量的不同,可作为定量评估斑块新生血管、评估斑块稳定性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入选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为研究组,以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量、性质及管腔狭窄程度,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脑梗死组检出颈动脉管腔狭窄>50%和易损斑块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脑梗死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易损斑块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斑块患者(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50%和易损斑块均是导致脑梗死的重要病因,血清hs-CRP水平可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情况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部血管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并同期检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结果 236例病例组患者中,183例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77.54%;260例对照组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60例,发生率为23.07%,缺血性脑卒中组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平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及硬化斑块的性质相关(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双能CT能谱成像增强定量参数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双能CT能谱成像增强定量参数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记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比较双能CT能谱成像增强定量参数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度,评估双能CT能谱成像增强定量参数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记录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比较不同斑块类型的CT成像特征(溃疡、管壁增厚、颅内血管病变)及能谱曲线参数(有效原子序数、能谱曲线斜率)。结果 病理检查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08例,双能CT能谱成像增强定量参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105例,检出率为87.50%,灵敏度为96.30%、特异度为91.67%、准确度为95.83%,与病理检查结果具有一致性。105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共检测斑块290处,其中脂质斑块92处、混合斑块78处、纤维斑块67处、钙化斑块53处,不同类型斑块的CT成像特征及能谱曲线参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能CT能谱成像增强定量参数可用...  相似文献   

16.
颈动脉彩超在临床诊断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世海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8):116-117
目的探讨彩超检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彩超对86例经CT和(或)MRI确诊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类型及斑块形态进行检测,并设立45例非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同时检测两组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脑梗死组发现86例颈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发生率79.1%。患病组颈动脉IMT[(1.22±0.31)mm]较对照组IMT[(0.60±0.14)mm]明显增厚,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病组颈动脉斑块以脂质型为主,且表面多呈不规则型。结论脑梗死患者颈动脉IMT较对照组增厚,粥样硬化斑块以脂质型为主,说明粥样斑块的性质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经CT、MRI检查确诊的脑梗死组患者及1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双侧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其斑块分布、性质。结果:脑梗死患者中,粥样斑块形成93例(77.5%),对照组中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28例(2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中软斑及混合斑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斑块是造成脑梗死的重要原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对临床上脑梗死患者的预防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在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1.5T磁共振成像仪对31例临床诊断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行颈动脉高分辨扫描,包括四翻转脉冲(QIR)T1W I、快速自选回波(FSE)T2W I/PDW I和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序列,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的MR I表现及信号特征。结果 MR I清晰显示了31例78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中,引起管腔轻度狭窄48处,中度狭窄26处,重度狭窄2处,闭塞2处。43处斑块存在明显的脂质坏死核心信号,8处含钙化信号,7处含出血信号,2处伴血栓形成、管腔闭塞。28处见厚纤维帽信号,35处见薄纤维帽信号,15处斑块表面不光整。结论 1.5T磁共振可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和定性分析,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随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邵振兴  孙金凤 《海南医学》2012,23(4):102-103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的8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彩色多普勒B超检查的结果分为颈动脉正常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并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颈动脉正常组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IM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组与颈动脉正常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低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正相关,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越高,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狭窄越严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3.0T高分辨磁共振成像评价脑缺血患者症状侧(患者一侧肢体出现脑缺血临床症状,对侧颈动脉则定义为症状侧)与非症状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差异。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院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患者102例,2周内进行双侧颈动脉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分析症状侧与非症状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差异。结果102例脑缺血患者中,脑梗死52例,短暂性脑缺血50例。症状侧与非症状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致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最大管壁厚度及斑块累及范围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0);症状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易损成分(出血、富脂质核及纤维帽破裂)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症状侧,并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Z=6.525,P=0.000)。结论症状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严重性及易损性明显高于非症状侧斑块,症状侧斑块内易损成分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