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9 毫秒
1.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2):336-339
目的:探讨回授法联合电话随访对农村糖尿病患者健康素养和血糖控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后期观察组脱落1例为42例,对照组脱落2例为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服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回授法健康教育及电话随访,干预时长6个月。采用糖尿病健康素养问卷测量两组干预前、后的健康素养水平,同时测定其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值。结果:干预前,两组健康素养总分及各维度得分、FPG、2hPG、HbA1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健康素养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FPG、2hPG、HbA1c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健康素养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其干预前,FPG、2hPG、HbA1c值均低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干预后的健康素养总分及知识、行为、技能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健康素养的信念维度及FPG、2hPG、HbA1c值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健康教育相比,回授法联合电话随访可有效提高农村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改善血糖控制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基于授权理论的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家庭访视护理模式对患者的授权能力、自我管理行为及空腹血糖控制水平的影响,为社区糖尿病家庭访视护理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实施方法。 方法 在2014年5—10月宁夏银川市嘉园、塞上骄子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各随机选取67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对象根据所在社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开展为期6个月的基于授权理论的家庭访视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家庭访视护理。采用中文版糖尿病授权量表(CM-DES)、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DSCS)及空腹血糖值作为评价指标,分析基于授权理论的家庭访视护理模式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授权能力、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的影响。 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授权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分、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得分及总分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家庭访视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授权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分、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家庭访视护理干预阶段的第5个月至干预结束后,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控制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基于授权理论的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家庭访视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的授权能力,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及空腹血糖水平,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社区糖尿病随访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7):179-182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血糖水平和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9月山西省汾阳医院尚无慢性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出院后以电话、入户随访结合微信平台持续护理,对照组患者出院后进行常规电话随访,6个月后评价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及得分率、血糖水平和血糖波动。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及得分率、各维度得分及得分率均高于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血糖波动指标(血糖水平标准差、空腹血糖变异系数、餐后血糖漂移幅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平稳控制血糖,减少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医院社区联动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对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控制、自我管理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34例常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超过6.5%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医院社区联动自我管理教育组(自我管理组,74例)和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管理组(对照组,60例)两组。自我管理组首先在综合医院糖尿病中心接受连续五天的全日制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随后建立社区健康管理档案定期接受电话和门诊随访。对照组仅接受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和社区常规跟踪随访。评价干预前和实施健康教育管理1年后的血糖、血压、血脂、糖尿病知识、自我管理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自我管理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自我管理组糖尿病知识、自我管理效能和技能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自我管理组患者的满意维度得分和生活质量总分显著提高,并且满意维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联动自我...  相似文献   

5.
李莉  唐鑫汇  赖玲  杨秋 《安徽医学》2020,41(12):1471-1475
目的 探讨回授法联合家庭参与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素养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于2019年1~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2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回授法联合家庭参与管理进行健康教育,时长均为6个月。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采用糖尿病健康素养问卷和健康状况量表(SF-12)分别评定两组患者健康素养水平及生存质量状况。结果 干预前后,观察组健康素养得分差值高于对照组[(14.82±5.56)分比(9.45±3.73)分]、生存质量得分差值高于对照组[(9.37±7.01)分比(1.63±6.6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回授法联合家庭参与可有效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及生存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4):148-151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的应用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况、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年龄≥60岁)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协同护理模式治疗。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的应用可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心理状况,提升其生活质量与自我管理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看图对话"式健康教育方法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看图对话"式健康教育方法,对照组采用糖尿病常规健康教育方法,使用糖尿病知识测试问卷量表及自我管理量表评价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糖尿病知识和自我管理水平得分。结果: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后糖尿病知识掌握及自我管理得分均有提高(P<0.05),但观察组糖尿病知识掌握及自我管理得分(除遵医嘱用药外)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看图对话"式健康教育能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知识掌握水平及自我管理水平,是一种适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住院的679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0例和对照组3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根据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健康教育.通过监测血糖、采用糖尿病知识测试问卷(DKT)测定糖尿病患者知识水平、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评价自我管理水平、护理质量满意度问卷调查、护士对两种教育方法的认同感调查等,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健康教育前后的血糖、糖尿病知识水平、自我管理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空腹血糖、早餐后血糖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知识水平、自我管理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质量满意度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健康教育路径也有更高的认同感.结论 应用临床路径对住院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在青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采用糖尿病护理教育门诊对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对在内分泌科就诊的200例青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00例)接受常规糖尿病护理,观察组患者(100例)接受糖尿病护理教育门诊。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血糖指标,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在运动、饮食、足部护理、血糖监测、遵医用药5个维度评分上,观察组干预后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在运动知识、饮食知识、足部护理知识、血糖监测知识、并发症预防知识、胰岛素应用及注意事项6个维度的评分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观察组相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护理教育门诊应用于青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能够有效提高自我管理行为,丰富糖尿病健康知识,加强血糖控制效果,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参与自我管理小组活动的血糖控制和自我管理干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法将144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糖尿病相关指标、糖尿病知识知晓水平及自我管理效能得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糖尿病患者体质指数、血压、血脂、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知识知晓水平和自我管理效能得分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开展8次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6个月后结果显示,干预组的BMI、SBP、DBP、TC、LDL-C、FPG及Hb A1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组的BMI、SBP、TC、LDL-C、FPG及Hb A1c均显著降低(P0.05);干预2个月后,干预组的糖尿病知识知晓水平和自我管理效能得分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6个月后,干预组总自我管理效能、饮食自我效能、用药自我效能及急症处理效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糖尿病患者参与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同时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糖尿病知识知晓水平及自我管理效能,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有着积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全程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疾病认知、血糖水平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在新县人民医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教育,予以观察组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自我管理水平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教育6个月后,两组患者疾病认知评分、自我管理评分、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 h血糖(2 h PG)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合理饮食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饮食习惯和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9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将92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生活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介入合理饮食干预,比较两组饮食自我管理能力、健康饮食知识知晓率、血糖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饮食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和健康饮食知识知晓率都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血糖水平更低,而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饮食干预能有效改善社区慢性病患者饮食习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控制疾病进展,在社区慢性病防治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2):129-132+135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肾移植受者自我管理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行肾移植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术后随访,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自我管理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自我效能、自我管理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自我管理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总分以及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生活治疗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移植受者实施延续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自我管理效能与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9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1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9)和对照组(n=60),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医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的血糖控制效果、健康知识掌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效能。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及对照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规律用药、自我监测血压、合理饮食、科学运动、改善生活习惯、预防并发症等健康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低血糖、糖尿病足、感染、糖尿病肾病、心血管病变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护理后的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护技能4个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及对照组的药物、运动、饮食、血糖监测、高低血糖的预防与处理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发挥中西医护理的特色,提升护理质量,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健康知识掌握率以及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老年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8例,观察组采用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单一社区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死亡、住院、血压达标、血糖达标、并发症发生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总体死亡率与心力衰竭死亡率稍低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体住院率与心力衰竭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达标率及血糖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遵医嘱规律服药率、血压血糖自我监测率、适量运动率及合理饮食率等自我管理能力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有助于稳定控制老年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的血压与血糖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基于微信平台健康宣教对初发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9月台山市人民医院初诊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基础健康教育,观察组通过微信平台进行健康宣教,比较两组血糖代谢指标、自我行为管理评分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干预前,两组饮食管理、用药管理、运动管理、血糖监测管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饮食管理、用药管理、运动管理、血糖监测管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针对初诊糖尿病患者,通过微信进行健康教育,可以加强其自我管理意识,改善血糖代谢指标,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模式对居家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居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按照出院后常规随访管理,干预组在常规随访基础上按照多学科团队模式干预。选择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老年抑郁量表(GDS)、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1)干预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干预组抑郁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3)干预组自我管理行为得分总分以及足部护理、正确服药方面得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饮食控制、运动管理及血糖监测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学科团队干预模式可改善居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维护心理健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3):169-172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采用全程健康教育的管理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7月我院接收的糖尿病患者14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观察组(全程健康教育)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73例,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指标、自我管理行为与管理效果。结果教育前两组血糖指标与自我管理行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指标较对照组低,饮食、运动、药物与足部护理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有效率(98.63%)高于对照组的89.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采用全程健康教育管理模式,能有效控制血糖指标、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效果、改善预后,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夏邑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与观察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认知行为护理。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饮食控制、运动锻炼、遵医用药、血糖监测)评分。结果随访3个月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饮食控制、运动锻炼、遵医用药、血糖监测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认知行为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干预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宣教,而观察组除此外实施为期6个月的动机性访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中文版(SDSCA)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足部护理、遵医嘱服药等SDSCA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而观察组的SAS和SD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动机性访谈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和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