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双源CT低碘量注射联合低管电压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CT血管成像(CTA)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64例行CTA检查的可疑冠心病患者,按就诊顺序奇偶数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采用西门子双源64排CT机完成检查,观察组检查时注射270mg(I)/mL碘克沙醇50mL,采用管电压80k V,对照组检查时注射320mg(I)/mL碘克沙醇50mL,采用管电压120 V,比较两组图像质量评分,测量图像升主动脉段(AO)、左冠状动脉主干(LM)、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近段、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CX)近段、右冠状动脉(RCA)近段CT值,计算图像噪声、图像信噪比(SNR)以及LM、LAD近段、LCX近段、RCA近段对比度噪声比(CNR),记录剂量参数[剂量长度乘积(DLP)、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整体图像质量评分及各血管段评分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O、LM、LAD近段、LCX近段、RCA近段各节段所测CT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应段(P0.05);观察组图像噪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SNR及LM、LAD近段、LCX近段、RCA近段C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LP、CTDIvol、ED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源CT低碘量注射联合低管电压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CTA检查,可满足图像质量及诊断要求,同时降低碘摄入量及有效辐射剂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能谱CT成像结合低浓度对比剂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月期间怀疑冠状动脉病变而接受CCTA检查的75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使用对比剂碘浓度为300mg/m L,能谱低剂量扫描模式,B组使用对比剂碘浓度为370mg/m L,管电压120k V,比较两组左冠状动脉主干(LM)、左前降支近段(LAD),右冠状动脉(RCA)的CT值,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评价图像质量等。结果 A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有效辐射剂量(ED)和碘摄入量分别为(32.08±3.12)m Gy、(10.51±2.03)m Sv和(13.86±1.09)g,较B组明显降低(P0.05);A组图像噪声为(24.12±2.27)HU,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患者LM、LAD、RCA近段管腔的CT值分别为(480.15±52.08)HU、(460.15±60.14)HU、(455.13±60.42)HU,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LM、LAD、RCA近段管腔的SNR、C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质量节段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质量等级评分一致性良好,Kappa值=0.783,P0.05。结论能谱CT成像结合低浓度对比剂行冠状动脉检查,能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并能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和碘摄入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低辐射、低对比剂用量(双低)技术用于大体重患者320排动态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CCTA)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方法前瞻性纳入临床拟诊冠心病且体重90Kg患者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B和对照组A。A组,44例,使用120Kv管电压,碘佛醇320mgI/mL对比剂;B组,42例,使用100Kv管电压,威视派克270mgI/mL对比剂;A、B两组均使用智能毫安技术,对比剂用量均为0.625mL/Kg;采用东芝Aquilion One前瞻式心电门控扫描、三维自适应迭代重建算法(3DAIDR)降噪。分别测量主动脉根部、左主干(LM)、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的CT强化值进行组间统计学比较,同时比较两组间噪声(SR)、对比噪声比(CNR)、有效辐射剂量(ED),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两组图像中各支血管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for all),B组ED为:(3.68±2.19)mSv低于A组:(8.16±5.55)mSv(P0.05),平均减少了54%。结论低辐射、低对比剂量(双低)技术用于大体重患者可以获得不差于常规辐射和对比剂用量条件下的图像质量,有利于降低X线和碘对比剂对患者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56排螺旋CT基于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乘以注射系数对比剂注射方案冠脉CTA成像的可行性。方法:300例有胸痛症状行冠脉CTA成像的患者,随机分成A、B、C 3组。A组,注射速率为0.15×BMI(mL/s);B组,注射速率为0.20×BMI(mL/s);C组,注射速率为0.25×BMI(mL/s),按注射速率×9计算对比剂用量。扫描后主观评估图像质量及测量主动脉根部、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LAD)、左冠状动脉回旋支(proximal portion of the left circumflex artery, LCX)和右冠状动脉(the right coronary artery,RCA)三支冠脉开口内造影剂浓度。结果:图像质量评价结果显示B组优秀率明显高于另外2组。3组不同方案主动脉及冠状动脉3个主要分支(LAD近端、LCX近端及RCA近端)CT值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1)。而3组方案噪声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依次递增。结论:基于体质量指数乘以注射系数调整对比剂注射速率与用量的冠脉CTA成像方法可以满足临床诊断,并且可以大大降低对比剂的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Revoluntion宽体探测器CT冠状动脉成像优化对比剂注射时间与不同管电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拟诊冠心病并行Revolution CT冠状动脉成像(CCTA)受检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30例),管电压为120 kV;B组为试验组(30例),管电压为100 kV。对比剂注入时间均为8 s,按照25 mgI/(kg·s)碘流率计算打药药量,迭代重组(ASIR-V)权重80%,联合冠脉冻结技术(SSF)重建图像。分别测量主动脉根部、右冠状动脉(RCA)、左前降支(LAD),以及左回旋支(LCX)近段管腔和其周围脂肪组织CT值,计算血管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记录CT容积剂量指数(CTDI)、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由两名具有心血管影像高年资医师根据美国心脏协会(AHA)冠状动脉改良分段法(分16段)及远端分支运用5分法进行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应用Kappa检验判断观察者间一致性。比较两组间一般资料,图像质量主、客观评价指标及ED。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造影剂用量、主观评分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双源CT 80 kV低管电压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中的可行性.方法 对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CCTA检查、体质指数(BMI)≤30 kg/m2的56例患者,按检查顺序分成A组(100 kV、碘克沙醇320 mgI/mL)及B组(80 kV、碘克沙醇320 mgI/mL),每组各2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辐射剂量;测量升主动脉(AO)根部的CT值及噪声(SD)、图像的信噪比(SNR);测量左冠状动脉主干(LM)、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近段、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CX)近段、右冠状动脉(RCA)近段的CT值及邻近组织的CT值,计算LM、LAD、LCX、RCA近段的对比度噪声比(CNR).采用Likert4分法对每组患者容积重组(VR)及最大密度投影重组(MIP)图像进行双盲主观分级评分,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辐射剂量(4.36 ±0.71) mSv高于B组(1.75 ±0.40)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AO、RCA、LM、LAD、LCX近段的CT值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图像的噪声(47.17 ±7.76)HU较A组(29.73 ±4.21)HU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的SNR、LM、LAD、LCX、RCA近段的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用于诊断的冠脉节段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BMI≤30 kg/m2的患者,在80 kV低管电压条件下行CCTA,能明显降低患者X线辐射剂量,且图像质量能够满足临床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Force CT大螺距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A)检查在心脏不同时期的成像质量。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行Force CT大螺距CTA检查的72例疑似冠心病患者,根据检查过程中采集时相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在心脏收缩期即R-R间期30%处进行图像采集,观察组在心脏舒张期即R-R间期60%处进行图像采集,比较两组剂量参数、客观图像质量、主观图像质量。结果观察组中OM~2段图像质量最好,RCA中段图像质量最差;对照组中LAD远段图像质量最好,RCA中段图像质量最差。观察组LCX近段、OM~1、OM~2、LCX中段图像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RCA、LM、LAD、LCX、AO的CT值、SNR值、CNR值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扫描长度、CTDlvol、DLP、ED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Force CT大螺距CTA检查在心脏舒张期采集冠状动脉LCX节段的图像质量优于收缩期,且有效辐射剂量低于1mSv。建议临床Force CT大螺距CTA检查于心脏舒张期采集图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比剂剂量精准化在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4例可疑冠心病病例,根据体重指数(BMI)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不同剂量对比剂注射方案并应用Test-Bolus法进行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观察两组间血管强化效果差异?结果:两组在冠状动脉开口水平(ascending aorta,AA)?左主干(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LM)?右侧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和左旋支(left circumflex,LCX)近段的血管强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增强效果无差别(P > 0.05)?低体重组?标准体重组平均对比剂剂量,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 <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排螺旋CT冠脉成像时,可以根据患者体重指数优化设计对比剂注射方案,减少对比剂的使用量,从而有效减少碘制剂对受检者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65~75 次/min心率下患者使用Force CT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Turbo Flash扫描模式采集舒张期与收缩期不同时相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 选取2016年9—12月于浙江医院行Force CT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 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检查时预设触发采集时相的不同分为A组(30例,使用大螺距Turbo Flash舒张期时相采集模式)和B组(30例,使用大螺距Turbo Flash收缩期时相采集模式)。对两组患者冠状动脉CTA图像进行主观及客观图像质量评价,记录并比较两组的辐射剂量。结果 两组患者共779个冠状动脉节段,其中A组冠状动脉节段392个,图像质量最好的节段是第二钝缘支(OM2),图像质量最差的是右冠状动脉(RCA)中段;B组冠状动脉节段387个,图像质量最好的节段是OM2,图像质量最差的是回旋支(LCX)远段。A组第一对角支(D1)、LCX近段及中段、OM1图像质量优于B组(P<0.05)。两组RCA近端、左冠状动脉(LM)近端、前降支(LAD)近端、LCX近端的CT值、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主动脉的CT值、SNR、CNR、图像噪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rce CT前瞻性触发大螺距Turbo Flash扫描配合低管电压(100 kV)技术和ADMIRE迭代重建算法,所得冠状动脉各分支图像能够达到临床影像诊断的需要,且有效辐射剂量<1 mSv。当患者心率在65~75 次/min时建议使用大螺距Turbo Flash舒张期采集模式,其LCX的图像质量优于收缩期采集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256层螺旋CT前门控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探讨不同浓度对比剂对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90例怀疑冠心病的患者行256层螺旋CT前门控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扫描,随机分为3组:A组30例采用碘浓度300mgI/mL,B组30例采用碘浓度320mgI/mL,C组30例采用碘浓度350mgI/mL,根据患者的实际体质量选择对比剂的用量(0.8mL/kg),比较3组图像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图像载噪比(carrier to noise ratio,CNR)、质量评分、节段可评价比率、节段优良率及碘用量等。结果 A组显示冠状动脉371段,B组显示冠状动脉368段,C组显示冠状动脉365段。C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图像节段可评价率及优良率高于A组和B组(P<0.01)。C组CNR和主动脉CT值高于A组和B组,B组CNR高于A组(P<0.05)。3组间SNR和主动脉S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效碘用量低于C组(P<0.05)。结论采用256层前门控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联合低浓度对比剂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并且保证图像质量,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00 kV下基于体重和碘流率的个体化对比剂注射方案单心动周期冠状动脉CT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5至7月因临床疑似冠状动脉病变于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行冠状动脉CT造影(CCTA)检查者27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每组各90例:A组对比剂总量0.5 ml/kg,B组对比剂总量0.6 ml/kg,A组和B组采用对比剂注射流速=(体重×25)/对比剂浓度;C组(常规方案组)对比剂总量0.8 ml/kg,对比剂流速5 ml/s。3组对比剂均使用碘海醇(含碘浓度350 mgI/ml)。比较3组图像主动脉根部CT值、前降支中段和右冠状动脉中段管腔CT值、主动脉根部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标准差(SD)值、冠状动脉主观评分以及有效辐射剂量(ED)差异。结果 A、B和C组3组图像质量客观指标(主动脉根部CT值、前降支中段和右冠状动脉中段CT值、主动脉根部SNR、CNR、SD值)和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对比剂流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0.5)ml/s比(4.5±0.5)ml/s比5 ml/s,P=0.015],其中A组和B...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低管电压和低流速低剂量对比剂联合高权重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H)在冠状动脉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C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5~7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体质量指数(BMI)为20~27 kg·m-2的60例疑似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采用256排宽体探测器CT行CCTA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观察组扫描参数设置:管电压80 kV、自动管电流500~1 300 mA,对比剂注射流速3.5~4.0 mL·s-1,对比剂碘海醇(350 g·L-1)剂量35~40 mL,采用DLIR-H法重建。对照组扫描参数设置:管电压100 kV、自动管电流500~1 040 mA,对比剂注射流速5.0~5.5 mL·s-1,对比剂碘海醇(350 g·L-1)剂量50~55 mL,采用多模型迭代重建50%算法重建。对图像质量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定量指标包括主动脉根部(AO)、左前降支(LAD)、左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近段血管的CT值及冠状动脉CT图像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定性指标包括图像条纹伪影、血管边缘锐利度及总体图像质量的评分。扫描结束后,统计患者CT剂量指数(CTDI)、放射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 观察组患者AO、LAD和RCA的CT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LCX的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CT图像的SN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CT图像的CN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CT图像条纹伪影、血管边缘锐利度及总体图像质量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ED、DLP、CTD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BMI为20~27 kg·m-2的患者,低管电压和低流速低剂量对比剂联合DLIR-H可生成高质量的CCTA图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重建时相对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64例患者采用64层CT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扫描原始数据不同时相重建,用横断面、曲面重建、容积再现等方法对图像质量综合评分。患者心率<65次/min为Ⅰ组(n=36),65~79次/min为Ⅱ组(n=18),≥80次/min为Ⅲ组(n=10),患者冠状动脉血管分为12段,4条冠状动脉分支(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用于图像质量分析。结果Ⅰ和Ⅱ组60%、65%相位图像质量最优,Ⅲ组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最优的相位窗为40%相位,左回旋支(left circumflex coronary artery,LCX)、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LAD)、左主干(left main,LM)最优的相位窗为60%。结论心率低于80次/min的患者冠状动脉重建时相首选舒张中期60%或65%时相;心率高于80次/min患者,按左、右冠状动脉分支分别进行重建有利于提高冠状动脉的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由呼吸状态下行320排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检查的可行性。方法将60例拟诊断为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屏气组和自由呼吸组,每组30例。屏气组患者在行CCTA检查时配合屏气;自由呼吸组患者在行CCTA检查时可自由呼吸。比较两组主动脉根部、左冠状动脉主干、右冠状动脉近段处的CT值、图像信噪比(SNR)、图像对比噪声比(CNR),以及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有效辐射剂量。结果两组主动脉根部图像的SNR、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冠状动脉主干和右冠状动脉近段的CT值、SNR和CNR,以及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自由呼吸组有效辐射剂量低于屏气组(P<0.05)。结论在自由呼吸状态下行320排CCTA检查的图像质量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屏气困难或屏气后心率不稳的患者可选择行自由呼吸状态下CCTA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BMI值为标准个性化设计对比剂的注射速率和剂量,以降低对比剂用量的研究.方法:研究组50例患者依据BMI值为标准个性化设计对比剂注射方案,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固定注射速率大剂量的注射方案,分别测量两组间图像质量、对比剂用药剂量,并对两组图像在肺动脉主干、升主动脉、右冠状动脉和左冠状动脉主干相同部位的强化程度做对比分析.结果:经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心率、体重和体重指数以及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剂注射速率和用药剂量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研究组对比剂使用剂量(53±4.728)ml显著低于对照组(80±8.116)ml;两组对比剂强化程度比较结果:肺动脉主干CT值(P=0.000)有统计学意义,其他部位CT值对比均为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依据BMI值为标准个性化设计对比剂注射技术,不但能保证图像质量和对比剂强化程度,还能有效降低对比剂用药剂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与常规扫描相比,评价超低剂量对比剂主动脉CT成像中联合应用能谱单能量成像和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ASIR)对于血管强化程度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因怀疑主动脉夹层于我院行能谱CT扫描的62例患者,按先后顺序依照完全随机设计法编号,根据随机表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1例)为超低剂量对比剂能谱扫描组,对比剂用量为0.4 m L/kg,注射速率为对比剂总量/(曝光时间+延迟时间),重建图像A组(55 ke V+50%ASIR组)和B组(70 ke V+FBP组);对照组(31例)为常规剂量对比剂120 k Vp扫描组,对比剂用量为70 m L,注射流率为5 m L/s,重建图像C组(120 KVp+FBP组)。测量三组主动脉及其各分支血管CT值,计算其对比噪声比(CNR),并分别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剂剂量及注射流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联合Bonferroni法进行差异性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三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B、C组主动脉各分支CNR:升主动脉CNR分别为(18.1±5.8)、(12.1±4.0)和(13.2±1.8),降主动脉CNR分别为(18.3±5.8)、(12.2±3.8)和(12.3±1.8),腹腔干CNR分别为(16.8±4.7)、(11.5±3.7)和(12.4±2.1),肾动脉CNR分别为(17.2±4.7)、(11.6±3.2)和(12.5±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B、C组主动脉各分支CT值:升主动脉CT值分别为(358±69)、(213±91)和(374±34)HU,降主动脉CT值分别为(361±64)、(216±37)和(353±30)HU,腹腔干CT值分别为(336±55)、(205±34)和(354±36)HU,肾动脉CT值分别为(333±54)、(201±34)和(356±54)HU,两两比较A组与B组,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组每例患者对比剂用量为70m L,实验组每例患者人均对比剂用量为(28.6±4.5)m 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对照组注射流率为5.0 m L/s,实验组注射流率为(2.4±0.3)m L/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能谱CT单能量成像联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ASIR)在主动脉能谱CT超低剂量对比剂成像中是可行的,与常规成像方案相比,对比剂用量降低了约60%,且图像质量得到了适当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影响电子束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因素。方法66例患者行电子束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进行“容积再现”(VR)图像重建,比较冠状动脉的主要分支在不同相位的影像质量。结果14例因图像质量差不能用于冠状动脉评价,呼吸伪影为其主要影响因素。52例可评价的图像中,右冠状动脉(RCA)、左冠状动脉主干(LM)、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左冠状动脉旋支(LCX)最佳显示相位分别为32%-54%、32%-62%、32%-62%、32%-38%。结论呼吸伪影是影响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最主要因素;冠状动脉成像质量与相位有关,多相位成像可提高冠状动脉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能谱CT在降低腹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A)对比剂浓度、用量和注射速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46例患者分成常规CT模式扫描组(常规CT组。对比剂浓度370 mgI/mL,用量90 mL,注射速率3.5 mL/s)和能谱CT模式扫描组(能谱CT组。对比剂浓度300 mgI/mL,用量75 mL,注射速率2.5 mL/s)。选取能谱CT组腹主动脉和腰大肌之间具有最佳对比噪声比(CNR)的单能量图像,比较其与常规CT模式扫描图像腹主动脉CT值、信噪比(SNR)、CNR、主观评分和剂量长度乘积(DLP)的差异,所获数据用SPSS 19.0软件进行处理。结果:与常规CT组比,能谱CT组的对比剂浓度减低了70 mgI/mL,对比剂用量减少15 mL,有效碘用量减少了32.4%,注射速率减低了1 mL/s。最佳CNR单能量图像的腹主动脉CT值高于常规CT模式扫描图像,而两组图像腹主动脉的SNR、CNR、主观评分和DLP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能谱CT成像在不影响腹主动脉CTA图像质量、不明显增加辐射剂量的情况下,能有效降低对比剂浓度、用量及注射速率,可在临床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低剂量技术在急性主动脉综合症(AAS)患者CT血管成像(CTA)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医院行主动脉CTA检查的AAS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扫描方案分为A组(电压80-100k V,碘海醇300mg I/ml)71例和B组(电压120k V,碘海醇370mg I/ml)59例,两组其他扫描参数相同。记录两组患者CTA图像噪声值、对比噪声比(CNR)、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各主动脉平均CT值、有效辐射剂量(ED)和对比剂碘摄入量。结果两组患者CTA图像噪声值、CNR、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及主动脉根部、髂总动脉、升主动脉、降主动脉、腹主动脉平均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ED、对比剂碘摄入量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脉CTA扫描中应用双低剂量技术,不仅可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和目标血管CT值,还可减少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碘摄入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比剂优化注射在双源CT(DSCT)在急性胸痛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对72例急性胸痛患者行胸痛三联筛查,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6例),采用对比剂分段优化注射;对照组(36例),采用全剂量注射;分别测量降主动脉、肺动脉及冠状动脉平均强化CT值及图像质量评分并进行两两比较。结果全部患者图像质量均能达到诊断要求,两组间降主动脉、肺动脉及冠状动脉平均强化CT值及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比剂分段优化注射可以保证图像质量,减少对比剂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