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CT诊断肾上腺占位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90例肾上腺占位病变患者影像学资料,患者手术前均接受超声与CT检查,手术后行病理活检明确病变病理类型。分析超声与CT检查影像学特点,比较超声、CT与两者联用诊断肾上腺占位病变的定位与定性诊断价值。结果不同类型肾上腺占位病变均有不同的超声与CT影像学特征,超声、CT与两种方式联合诊断肾上腺占位病变正确率分别为74.44%、83.33%和95.56%,联合诊断肾上腺占位病变正确率显著高于超声和CT(P0.05)单独诊断;超声联用CT定位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度高于超声和CT诊断单独诊断,CT定位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度高于超声,且三者之间仅灵敏度与准确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联用CT定性诊断灵敏度、准确度显著高于超声和CT定位诊断(P0.05)。结论使用超声联用CT方式进行肾上腺占位病变诊断可以提高诊断正确率,诊断价值优于单一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超声与CT联合诊断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肾上腺占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将CT与超声联合诊断结果和CT、超声单项诊断结果进行对比,评价其临床价值。结果本次研究的84例患者经CT联合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0.48%,明显高于CT单项检查与超声单项检查准确率的70.24%、61.90%,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超声与CT联合诊断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较高,建议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超声造影、增强CT及联合检查对肾脏占位性病变的定性鉴别诊断效果。 方法 以2017年2月—2020年2月于宁海县第一医院医疗健康集团就诊的126例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和增强CT检查,统计超声造影、增强CT和联合检查对不同病理类型和病灶大小的肾脏占位性病灶良恶性鉴别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比较三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差异。 结果 对不同病理类型肾脏占位性病变,联合检查灵敏度(96.47%)和准确率(93.65%)均显著高于增强CT单独检查水平(78.82%和74.60%),均P<0.017,而超声造影与增强CT单独检查的灵敏度(88.24%vs. 84.92%)和准确率(84.92%vs. 74.6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17);对病灶直径≥3 cm肾脏占位病变,三种检查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17);对病灶直径<3 cm肾脏占位病变,联合检查的灵敏度(94.34%)和准确率(91.78%)均显著高于增强CT单独检查(67.92%和64.86%),均P<0.017,且超声造影检查的灵敏度和准确率(88.68%和85.14%)显著高于增强CT水平(67.92%和64.86%),均P<0.017。 结论 超声造影和增强CT对肾脏占位性病变均具有较高的定性诊断价值,超声造影对于小体积肾脏占位性病变定性诊断优于增强CT,两者联合诊断可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肾上腺占位病变患者超声、CT、MRI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73例肾上腺占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行超声、CT与MRI检查。比较三种检查方法确诊率。结果三种诊断方法中,MRI确诊率最高,达93.2%,明显高于超声76.7%及CT的82.2%,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CT及MRI检查在肾上腺占位病变患者临床诊断中具有较大价值,以MRI确诊率最高,但必要时也可与其它影像学检查方法相结合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腹部闭合性损伤定性、定位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手术治疗的98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比较CT、超声检查与金标准(手术)定性及定位检出情况差异,评估CT、超声的诊断效能。结果 98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共出现108处实质性脏器损伤,24处为空腔脏器损伤;CT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定性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超声(P0.05),且对腹部实质性脏器及空腔脏器损伤的定位诊断准确率均高于超声(P0.05)。结论CT在腹部闭合性损伤定性、定位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和CT两种检查方法对肾上腺区占位性病变定位和定性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81例肾上腺区占位性病变,男220例、女261例,左侧213例、右侧260例,双侧8例。术前进行肾上腺超声和CT检查,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种方法定位和定性诊断的有效性。结果:病理结果:源于肾上腺的皮质腺瘤285例,嗜铬细胞瘤56例,囊肿51例,髓样脂肪瘤26例,神经纤维瘤6例,神经鞘瘤3例,节细胞性神经瘤12例,结核3例,脓肿1例,平滑肌瘤3例,肉瘤1例,神经母细胞瘤1例,腺癌5例。肾脏囊肿2例,肾脏肿瘤22例,副脾2例,腹膜后平滑肌瘤和神经母细胞瘤各1例。超声定位诊断准确率95.4%,CT定位诊断准确率93.6%(x2=1.617,P=0.203),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超声定性诊断率64.7%,CT为89.6%(X2=83.721,P=0.000),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上腺区占位性病变超声定位诊断价值基本等同于CT,定性诊断价值远低于CT。  相似文献   

7.
朱策均  谢淑慧 《当代医师》2013,(11):1543-1544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肾上腺肿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70例肾上腺肿瘤患者的超声检查及CT检查资料,并与手术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超声检查和CT在良性肾上腺肿瘤中定位准确率为92.10%与97.36%,定性准确率89.47%与92.1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和CT在恶性肾上腺肿瘤中定位准确率为93.75%与96.87%,定性准确率87.50%与90.0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肾上腺肿瘤超声图像大多数边界模糊,形状不规则,回声不均匀。结论超声检查诊断肾上腺肿瘤的符合率均较高,但也都存在误诊和漏诊的不足,临床工作中应密切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并根据不同类型肾上腺肿瘤的超声的特点进行综合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与C T联合应用诊断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将病理证实的55例肾上腺肿瘤、2例囊肿及超声、C T随访确诊的13例肾上腺血肿,共70例占位性病变的超声与C T联合诊断作回顾性分析,并分别与超声、C T单项检查进行比较。结果70例肾上腺占位病变(嗜铬细胞瘤14例,髓样脂肪瘤13例,皮质腺瘤15例,皮质腺癌5例,淋巴瘤2例,转移性肿瘤6例,囊肿2例,血肿13例),超声与C T联合应用定性诊断正确率达88.6%,而超声、C T 单项检查定性诊断正确率分别为62.8%、72.9%,联合应用与单项检查比较均有显著差异,与超声单项检查比较(χ2=12.58,P<0.05),与C T单项检查比较(χ2=5.55,P<0.05)。结论超声与C T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定性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结合增强CT对胆囊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因胆囊占位性病变入院手术治疗患者120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对患者进行超声造影与增强CT扫描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其病变类型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超声造影胆囊占位性病变类型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胆囊息肉诊断准确率92.59%,胆囊腺肌增生症诊断准确率80.00%,胆囊癌诊断准确率82.76%;增强CT胆囊占位性病变类型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胆囊息肉诊断准确率88.89%,胆囊腺肌增生症诊断准确率70.00%,胆囊癌诊断准率89.66%;超声造影结合增强CT胆囊占位性病变类型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胆囊息肉诊断准确率97.53%,胆囊腺肌增生症诊断准确率90.00%,胆囊癌诊断准率96.55%;超声造影结合增强CT判断肿瘤可显著提高胆囊占位性肿瘤病变鉴别准确率,检测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独超声造影与单独增强CT扫描;增强CT检测胆囊癌病变分型诊断准确性高于超声造影,联合检测结果基本与增强CT扫描结果一致。结论超声造影结合增强CT对胆囊占位性病变诊断中具有积极作用,可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研究CT和MRI在诊断和鉴别肾上腺良、恶性肿瘤的作用。方法:选取2005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肾上腺肿瘤患者83例,作为回顾对象,重新分析其CT和MRI影像资料,进行诊断以及鉴别诊断,研究CT和MRI定位准确率和定性准确率,并分析CT和MRI在在不同大小肿瘤定位的优势。结果:CT定位诊断准确率(96.39%)高于MRI定位诊断(75.90%),CT定性诊断准确率(65.06%)低于MRI定性诊断(83.13%),统计学有意义(P<0.05);A组CT定位准确率(80.00%)明显高于MRI定位(33.33%),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CT和MRI在诊断和鉴别肾上腺良、恶性肿瘤上的准确率高,各有优点,CT在肿瘤定位诊断上占有优势,尤其是大小较小的肿瘤,MRI在良、恶性肿瘤的鉴别上有优势,因此应强调两者相互结合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造影与增强CT对胰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9例胰腺占位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超声造影与增强CT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比较超声造影与增强CT对胰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本次39例胰腺占位性病变患者均为单发病灶,其中32例恶性病变,7例良性病变。超声造影检查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相符者,恶性病变27例,良性病变5例;胰腺恶性病变超声造影始增时间、始减时间和渡越时间均明显短于良性病变和周围实质(P0.05),峰值强度低于良性病变和周围实质(P0.05)。增强CT与手术病理结果相符者,恶性病变27例,良性病变4例。超声造影检出准确率82.05%与增强CT检出准确率78.49%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声造影与增强CT对胰腺占位性病变诊断检出率相近,均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及MRI在胆道梗阻性病变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差异。方法选取112例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胆道梗阻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多排螺旋CT及MRI检查,详细记录检查结果。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多排螺旋CT及MRI在胆道肠梗阻性疾病中的定位、定性诊断符合率差异。结果 1多排螺旋CT病灶定位符合率为95.5%,同MRI的97.3%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2MRI定性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的准确率为91.1%,显著高于多螺旋CT的7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疑似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予以多序列MRI检查,定位及定性诊断准确率较高,利于提高早期诊断准确性及有效性,对节省诊疗时间、促进后续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肾上腺肿瘤的检查方法很多,CT对于肾上腺肿瘤可获得90%以上的诊断正确率。实时超声显象诊断肾上腺肿瘤,其准确率可达84.2%,应用实时超声诊断肾上腺疾病及其对肾上腺肿瘤的定位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而对于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其CT与超声诊断准确率与上述标准并不完全符合。现将我们经过超声与CT检查,并经过手术病理确诊的10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报告如下。l资料与方法10例患者中,男6例,女士例,平均年龄51岁(范围犯~门岁)。4例为上腹部胀痛,基层B超发现右侧肝脏占位,我们B超诊断为右肾上腺占位,经CT证实,收入普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14.
肾上腺肿瘤112例的影像学诊断与临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诊断肾上腺肿瘤的临床价值,并总结肾上腺肿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收集1988年5月至2000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2例肾上腺肿瘤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用比较影像学方法,对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定位、定性诊断正确率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作进一步分析.结果:(1)B超、CT、MRI术前定位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5.71%、95.54%和98.14%,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33.33%、65.69%和79.63%;综合影像检查组定位和定性诊断准确率则高达100%及86.92%.(2)12年内成功切除肾上腺肿瘤102例,其中巨大肾上腺肿瘤(体积>10.0 cm×5.0 cm×4.0 cm)30例;3例肾上腺转移癌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局部穿刺硬化治疗;6例肾上腺转移癌采取介入性治疗;1例因经济原因而未手术.结论:(1)B超可作为肾上腺肿瘤的筛选手段,CT、MRI对肾上腺肿瘤的定位诊断正确率高,综合影像学检查可明显提高肾上腺肿瘤的诊断正确率.(2)手术切口的正确选择是手术取得成功的前提,对解剖结构的熟悉和灵巧的手术操作是取得手术成功的关键;围手术期的充分准备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二维灰阶超声、超声造影及多层螺旋CT对小肝癌影像学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就诊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小肝癌患者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二维灰阶超声检查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进行超声造影检查,统计记录患者不同时期不同图像的造影增强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特征,再对患者采取多层螺旋CT扫描的方式,在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三个不同时期进行动态增强扫描,行多平面重建图像,分析其诊断结果。结果二维灰阶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3.33%,超声造影诊断准确率为96.67%,MSCT诊断准确率为96.67%,超声造影及MSCT诊断准确率均较二维灰阶超声诊断准确率高(P0.05)。结论对小肝癌的诊断,采取超声造影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二维灰阶超声,但对某些非典型特殊的小肝癌患者,还需采取两种检查方法联合的方式,可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检查对肾上腺肿瘤诊断价值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病理类型肾上腺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T检查特点,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CT检查对肾上腺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84例肾上腺肿瘤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其中肾上腺皮质腺瘤42例,肾上腺皮质瘤样增生12例,皮脂腺癌4例,嗜铬细胞瘤15例,髓样脂肪瘤4例,肾上腺髓质恶性肿瘤1例,肾上腺转移癌6例。上述病例术前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T检查,超声检查主要描述肿物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回声及血流情况,CT检查肾上腺区主要观察肿块范围、密度及增强后的强化情况。结果:超声检查84例患者中4例未发现肿物(4例均为左侧肾上腺皮质腺瘤),1例肺癌患者双侧肾上腺转移超声仅发现右侧转移灶,未发现左侧转移灶,定位诊断符合率为94.0%(79/84),CT检查84例患者中2例未发现肿物,1例髓样脂肪瘤位于胰腺后方、腹主动脉前方,1例皮质腺瘤位于肾门及肾下极之间,定位诊断符合率为97.6%(82/84)。84例患者中62例术前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相一致,定性诊断符合率为73.8%;79例术前CT诊断与病理诊断相一致,定性诊断符合率为94.0%。结论:CT检查对肾上腺肿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符合率均较高,是肾上腺肿瘤患者术前必备的检查手段;超声检查对肾上腺肿瘤的定位诊断符合率较高,由于不同病理类型的肾上腺肿瘤声像图特异性差,定性诊断符合率较低。  相似文献   

17.
邹桂兰  沈斌 《现代实用医学》2007,19(11):892-892,896
目的探讨超声及CT对消化道间叶组织肿瘤(GIM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GIMT患者的影像学及病理资料。结果21例行CT检查,19例行超声检查。肿瘤定位准确率,超声为84.2%(16/19),CT为95.2%(20/21),其中行超声检查19例中CT肿瘤定位准确18例;肿瘤定性准确率,超声为5.3%(1/19),CT为28.6%(6/21),其中行超声检查19例中CT肿瘤定性正确5例;恶性肿瘤提示准确率均为100%(4/4)。结论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和CT结合增强扫描对消化道GIMT有很好的定位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虚拟肝段模型在辅助超声对肝占位性病变进行定位诊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中国首套可视化人体数据集的肝脏连续断面部分,在三维可视化软件上进行面绘制和体绘制三维重建,依据Couinaud肝段划分法,建立虚拟肝段模型。对100例局灶性肝实质占位的患者进行术前超声和增强CT检查,对肝内病变进行肝段定位分析,在虚拟肝段模型上模拟超声方位进行虚拟切割,确定患者肝内病变的肝段位置。所有病人均接受了肝内占位切除术,并将三种诊断方法的术前定位诊断结果分别与术中结果对照。 结果 成功地建立了虚拟肝段模型,在其上能模拟超声方位进行任意方位的切割,在任意切割面上均能清晰显示出各个肝段。在100例患者中确诊了112个肝占位性病变,共占据148个肝段。对肝占位性病变进行肝段定位的准确率为超声67.9%(76/112)、增强CT 81.3%(91/112)、超声 虚拟肝段模型83.0%(93/112)。占据单个肝段的病灶74个,超声定位诊断准确的有44个(59.5%)、增强CT 61个(82.4%)、超声 虚拟肝段模型61个(82.4%);占据2个肝段的病灶38个,超声定位诊断准确的有32个(84.2%),增强CT 30个(78.9%),超声 虚拟肝段模型32个(84.2%)。直径≤3cm的病灶有43个,超声定位诊断准确的有25个(58.1%)、增强CT 36个(83.7%)、超声 虚拟肝段模型36个(83.7%);直径>3cm的病灶有69个,超声定位诊断准确的有49个(71.0%)、增强CT 54个(78.3%)、超声 虚拟肝段模型57个(82.6%)。超声对占据单个肝段的病变及直径≤3cm病变的肝段定位准确率显著低于虚拟肝段模型(P<0.05)。增强CT与虚拟肝段模型辅助超声诊断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虚拟肝段模型能提高超声对占据单个肝段及直径≤3cm的肝占位性病变的定位准确率,尤其能提高超声对位于乏血管区域肝内占位性病灶进行准确定位诊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弹性成像(UE)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乳腺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4例乳腺癌占位性病变患者,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UE、CDFI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UE诊断恶性乳腺占位性病变的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0.91%、93.33%、89.86%,均显著高于CDFI73.74%、63.33%、78.26%(P0.05)。此外,与阻力指数(RI)联合CDFI相比,UE诊断准确率更高(P0.05)。结论:与CDFI相比,UE对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均更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Kupffer细胞特异性摄取的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与增强CT对肝脏肿瘤性病变诊断效能的差异。方法 纳入连续入组的66例肝脏肿瘤性病变且行注射用全氟丁烷微球超声造影(Sonazoid-CEUS,S-CEUS)及增强CT检查的患者,观察S-CEUS的成像特点,分别进行两种影像诊断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比较,并分析两种影像学方法对肝脏肿瘤性病变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 66例患者共112枚病灶,经病理证实恶性84枚、良性28枚。S-CEUS、增强CT对肝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6.6%(97/112)、80.4%(90/112),敏感度分别为88.1%(74/84)、85.7%(72/84),特异度分别为82.1%(23/28)、64.3%(18/28)。S-CEUS、增强CT诊断与病理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的Kappa值分别为0.663与0.488(P>0.05)。应用ROC曲线对比两种影像学检查的诊断效能,S-CEUS高于增强CT,AUC(95%CI)分别为0.851(0.772~0.911)和0.75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