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对胸部创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152例血流动力学稳定的胸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76例。开胸组采用常规开胸手术,实验组(腔镜组)采用胸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各种炎症因子的水平。结果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72.23±23.28)m L、手术时间(45.68±11.26)h、术后VAS评分(3.51±1.14),均少于开胸组(352.26±34.39)m L、(95.32±18.26)h、(7.18±1.87);腔镜组的住院时间(6.13±2.09)d、下床活动时间(1.69±0.23)d、恢复日常生活时间(9.58±1.25)d,均少于开胸组(8.16±1.25)d、(3.25±1.07)d、(17.26±3.64)d,腔镜组术后24h引流液量(253.21±52.14)m L,少于开胸组(280.32±52.31)m L,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均高于手术前,但腔镜组的各项指标要低于开胸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胸部创伤,能够减少患者手术的痛苦,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减少手术感染的发生,是一种有效且较为安全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锁定钢板内固定系统与传统普通解剖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8年1月重庆市梁平县人民医院收治肱骨近端骨折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锁定钢板内固定疗组46例(锁定钢板组)与传统普通解剖接骨板内固定组46例(传统组)。锁定钢板内固定组男性27例,女性19例;年龄56~68岁,平均62. 8岁;传统组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57~66岁,平均61. 7岁。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并对比术后第4周两组患者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1NP)、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吡啶啉(PYD)、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等骨转化生化标志物水平,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锁定钢板组患者优良率93. 48%,显著高于传统组73. 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传统组对比,锁定钢板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肱骨头内翻角度明显降低,分别为[(216. 56±42. 73) mL vs.(427. 31±67. 32) mL、(2. 76±0. 59)°vs.(4. 59±1. 12)°]。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分别为[(86. 18±11. 42) d vs.(97. 88±13. 89) d、(9. 43±1. 33) d vs.(12. 78±2. 45) d、(3. 45±0. 52)周vs.(4. 68±0. 76)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传统组对比,锁定钢板组患者PINP、BGP、BALP水平明显升高,分别为[(95. 87±10. 42) ng/mL vs.(79. 68±8. 94) ng/mL、(9. 12±1. 0)μg/L vs.(6. 37±0. 86)μg/L、(75. 39±8. 97) IU/L vs.(67. 87±7. 66) IU/L]。PYD、CTX、TRAP水平明显降低,分别为[(25. 92±3. 14) U/L vs.(32. 58±5. 94) U/L、(4. 63±0. 52) ng/mL vs.(8. 14±0. 76) ng/mL、(1. 33±0. 15) U/L vs.(3. 28±0. 42) 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锁定钢板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普通解剖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并能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改善患者骨代谢,促进骨折端愈合,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伸肌装置保护入路与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对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2017年2月—2019年6月鹤壁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尺骨鹰嘴截骨组和伸肌装置组,各39例。尺骨鹰嘴截骨组行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手术,伸肌装置组行伸肌装置保护入路手术。尺骨鹰嘴截骨组男性24例,女性15例;年龄23~68岁,平均42. 2岁;BMI 20. 17~28. 94kg/m~2,平均24. 00kg/m~2;左侧15例,右侧24例; C1型23例,C2型16例;致伤机制:高处坠落伤12例,道路交通伤20例,摔伤7例。伸肌装置组男性26例,女性13例;年龄22~65岁,平均42. 1岁; BMI 20. 21~28. 75kg/m~2,平均24. 11kg/m~2;左侧17例,右侧22例; C1型21例,C2型18例;致伤机制:坠落伤14例,道路交通伤18例,摔伤7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肘关节功能、骨代谢指标、血清肌酶、炎症因子。结果伸肌装置组患者优良率84. 62%,与尺骨鹰嘴截骨组79. 4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Mayo肘关节功能指数(88. 9±7. 0 vs. 92. 2±8. 1)及臂-肩-手功能障碍评分(DASH)[(87. 2±11. 0)分vs.(90. 1±12. 3)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前两组患者骨保护素(OPG)[(1. 89±0. 34) pg/mL vs.(1. 92±0. 40) pg/mL]、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水平[(27. 19±6. 17) ng/mL vs.(26. 93±5. 97) ng/mL]及总1型胶原氨基酸延长肽(P1NP)[(20. 18±4. 02) ng/mL vs.(21. 23±4. 19) ng/m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两组患者OPG[(2. 47±0. 40) pg/mL vs.(3. 61±0. 61) pg/mL]、PICP水平[(38. 25±8. 14) ng/mL vs.(52. 08±7. 95) ng/mL]及P1NP [(28. 93±5. 18) ng/mL vs.(38. 27±6. 25) n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前两组患者肌红蛋白(Myo)[(42. 18±7. 29)μg/L vs.(43. 30±7. 53)μg/L]、肌酸激酶(CK)[(38. 92±7. 05) U/L vs.(37. 65±6. 95) U/L]及乳酸脱氧酶(LDH)水平[(114. 28±32. 02) U/L vs.(120. 61±35. 83) U/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两组患者Myo[(98. 72±21. 06)μg/L vs.(74. 13±18. 71)μg/L)、CK[(79. 15±10. 36) U/L vs.(58. 04±11. 03) U/L]及LDH水平[(223. 69±42. 18) U/L vs.(178. 93±50. 29) U/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前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37. 02±5. 78) pg/mL vs.(38. 91±5. 83) pg/mL]、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160. 18±42. 07) pg/mL vs.(158. 07±38. 91) pg/mL]、C反应蛋白(CRP)水平[(6. 18±1. 45)μg/mL vs.(6. 15±1. 38)μg/m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两组TNFα[(68. 23±18. 04) pg/mL vs.(45. 11±10. 81) pg/mL]、MCP-1[(234. 08±63. 19) pg/mL vs.(192. 15±58. 02) pg/mL]、CRP水平[(13. 72±3. 02)μg/mL vs.(10. 14±2. 75)μ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伸肌装置保护入路与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对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疗效相当,术后6个月肘关节功能恢复均较好,同时伸肌装置保护入路还可有效改善患者升高骨代谢指标、降低血清激酶、缓解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韧带修复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的疗效及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5月—2018年5月中山市中医院骨二科收治的55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两组均接受ORIF治疗,对照组术中不修补三角韧带,观察组术中使用锚钉修复三角韧带。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VAS评分、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评分、骨代谢指标、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较对照组长[(110. 84±13. 61) min vs.(99. 16±9. 59) min],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15. 64±2. 07) d vs.(18. 69±2. 42) d,(11. 36±1. 88)周vs.(13. 52±2. 04)周],P 0. 05;观察组术后1、3个月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 03±0. 56)分vs.(3. 62±0. 71)分,(1. 16±0. 20)分vs.(2. 23±0. 28)分,P 0. 5];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AOF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6. 73±8. 60)分vs.(77. 50±7. 94)分](P 0. 05),且观察组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1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明显高于对照组[(139. 34±16. 70) U/L vs.(110. 45±12. 36) U/L,(7. 45±1. 05)μg/L vs.(5. 98±0. 78)μg/L,(131. 46±12. 76)μg/L vs.(114. 74±10. 01)μg/L],血清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明显低于对照组[(0. 33±0. 05)μg/L vs.(0. 49±0. 06)μg/L],P 0. 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9. 29%vs. 77. 78%,P 0. 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 57%vs. 3. 70%,P0. 05)。结论联合韧带修复在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患者ORIF治疗中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改善骨代谢,有助于促进骨质愈合及踝关节功能恢复,安全性好,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深度烧伤创面(DBW)及对血清炎性因子、致痛因子的影响。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2月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DBW患者106例,其中男性69例,女性37例;年龄25~59岁,平均44. 5岁;受伤至入院时间0. 5~13d,平均5. 65d。致伤原因:火烧伤75例,热液烧伤31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VSD组(n=53)和对照组(n=53),VSD组行VSD+游离植皮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清创换药+游离植皮治疗。治疗7d后观察两组创面愈合率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疗前及治疗后7d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补体C3a等炎性因子及血清5-羟色胺(5-HT)、脑内神经肽(NPY)、前列腺素E2(PGE2)等致痛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7d VSD组创面愈合率大于对照组[(80. 86±9. 12)%vs.(69. 58±7. 30)%],疼痛评分、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2. 78±0. 29)分vs.(5. 79±0. 62)分,(19. 26±2. 04) d vs.(25. 74±2. 65) d,(23. 63±2. 44) d vs.(30. 51±3. 19) d,(3. 29±0. 35)万元vs.(3. 92±0. 41)万元](P <0. 05)]。治疗后7d,VSD组血清CRP、TNF-α、IL-8、补体C3a及5-HT、NPY、PGE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8. 92±9. 93) mg/L vs.(18. 87±1. 96) mg/L,(35. 74±3. 61)μg/L vs.(67. 94±6. 88)μg/L,(32. 92±4. 37)μg/L vs.(60. 76±6. 19)μg/L,(13. 52±1. 50)μg/L vs.(16. 77±1. 72)μg/L,(109. 92±10. 16) ng/L vs.(143. 97±15. 22) ng/L,(112. 86±11. 41)μg/L vs.(154. 37±16. 03)μg/L,(121. 33±12. 42) pg/m L vs.(186. 93±18. 72) pg/m L,P <0. 05)]。结论 VSD可促进DBW愈合,降低炎性因子及致痛因子水平,患者康复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Herbert钉内固定与肩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骨科2008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42例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方法分为Herbert组(21例)和关节镜组(21例)。Herbert组采用Herbert钉内固定,男性8例,女性13例;年龄27~78岁,平均51. 3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3例,摔伤18例。关节镜组采用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男性5例,女性16例;年龄24~79岁,平均46. 3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2例,摔伤19例。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VAS、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ASES)、肩关节评分系统(Constant)评分和末次随访肩关节活动度。结果 42例患者随访时间8~18个月,平均13. 9个月。Herbert组与关节镜组出血量[(125. 7±36. 1) m L vs.(22. 2±9. 1) m L]、手术时间[(75. 1±19. 9) min vs.(64. 7±14. 3) min]、切口长度[(5. 1±0. 7) cm vs.(3. 0±0. 9) cm]、住院时间[(8. 4±2. 3) d vs.(4. 3±1. 5) d]、骨折愈合时间[(37. 7±8. 6) d vs.(31. 0±6. 3) d]、VAS评分[(1. 9±0. 9)分vs.(1. 3±0. 9)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Herbert组ASES评分(71. 6±12. 5)分、Constant评分(68. 4±13. 6)分低于关节镜组(80. 5±10. 2)分、(79. 7±12. 5)分(P 0. 05),Herbert组并发症发生率14. 2%高于关节镜组4. 7%,末次随访时关节镜组肩关节前屈上举活动度(117. 0±21. 3)°、外展(76. 4±11. 0)°、外旋(34. 1±7. 8)°、内旋(68. 7±8. 4)°、后伸(31. 1±7. 8)°,均明显优于Herbert组(100. 9±18. 1)°、(69. 9±6. 8)°、(27. 0±9. 0)°、(59. 2±13. 4)°、(27. 6±8. 5)°(P 0. 05)。结论肩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治疗效果好,与Herbert钉治疗相比,具有安全性好、出血量小、手术时间短、切口小、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骨水泥定向注射结合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术中骨水泥注射量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8年5月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北院区骨科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100例临床资料,男性57例,女性43例;年龄55~78岁,平均64. 9岁。骨折节段:T107例,T1113例,T1242例,L125例,L213例。依照手术方式不同将行传统经典注射方式患者50例纳入传统组,行骨水泥定向注射患者50例纳入定向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分布、术后功能恢复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定向组手术时间、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总时间短于传统组[(33. 1±4. 4) min vs.(32. 7±3. 7) min、(2. 9±0. 4) d vs.(2. 9±0. 8) d、(9. 8±2. 1) d vs.(9. 9±2. 2) d],术中出血量高于传统组[(34. 7±5. 9) m L vs.(33. 9±5. 4) m L(P 0. 05)],骨水泥注入量少于传统组[(4. 6±0. 8) m L vs.(5. 8±0. 9) m L(P 0. 05)];骨水泥分布优良率(82%)高于传统组(56%)(P 0. 05);两组术后1个月VAS评分、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定向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低于传统组(20%)(P 0. 05)。结论 骨水泥定向注射结合椎体成形术可减少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骨水泥注射量,改善骨水泥分布情况,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Super Path与Moore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7年2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无锡市骨科医院)收治的4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情况,其中男性23例,女性25例;年龄65~75岁,平均70. 2岁;按手术入路分为Super Path组22例和Moore组26例。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测量髋关节假体髋臼外展角、前倾角,并评价是否存在假体松动等迹象。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Super Path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和住院天数明显低于Moore组[(7. 09±0. 61) cm vs.(7. 58±0. 64) cm、(7. 77±1. 23) d vs.(8. 96±1. 18)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第1天、1周、1个月、6个月Super Path组VAS评分均低于Moore组,分别为[(5. 82±1. 29)分vs.(6. 85±1. 41)分、(3. 73±0. 98)分vs.(4. 77±1. 27)分、(2. 09±0. 87)分vs.(2. 27±0. 78)分、(1. 36±0. 49)分vs.(1. 58±0. 64)分],术后第1天和第1周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1个月和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Moore组患者术后第3天、1个月、6个月Harris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Super Path组术后第3天及1个月Harris评分指标均显著高于Moore组[(69. 18±1. 15)分vs.(62. 58±6. 68)分、(80. 91±6. 45)分vs.(76. 92±2. 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Superpath与Moore入路均安全有效,前者创伤更小,早期可有效缓解疼痛,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长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胸部物理干预(CPI)在预防重型颅脑创伤(STBI)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7月-2019年6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ICU收治STBI患者156例临床资料,男性97例,女性59例;年龄22~70岁,平均44.73岁。依照干预方法分为CPI组(n=87)与对照组(n=69)。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CPI组给予常规干预+CPI。CPI:胸部叩击、手法振动、膨肺、机械吸引、使用振动排痰机。观察两组脱机、发生VAP及出ICU后30d内死亡情况,记录机械通气时间、出现VAP时间、入住ICU时间及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氧合指数(OI)、血氧饱和度(SpO2)、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II(APACHE II)、临床肺部感染积分(CPIS),血清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及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等炎性因子。结果 CPI组成功脱机率高于对照组(94.25%vs. 71.01%),VAP发生率及出ICU后30d内病死率低于对照组(22.99%vs. 46.38%,15.94%vs. 30.43%,P<0.05)。CPI组出现VAP时间多于对照组[(4.97±0.53)d vs.(3.59±0.38)d],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9.36±0.95)d vs.(12.86±1.47)d,(15.64±1.65)d vs.(19.08±2.43)d,(19.97±2.18)d vs.(28.75±3.19)d,P<0.05]。干预后,CPI组OI、SpO2均大于对照组[(357.98±37.93)mmHg vs.(326.97±34.75)mmHg,(99.78±10.19)%vs.(95.46±9.86)%],APACHE II、CPIS、IL-8、IL-10、HMGB1均低于对照组[(13.88±1.53)分vs.(15.96±1.75)分,(2.64±0.08)分vs.(3.21±0.34)分,(18.27±2.19)ng/L vs.(22.98±2.37)ng/L,(10.28±1.16)ng/L vs.(12.63±1.38)ng/L,(42.97±4.41)pg/mL vs.(50.86±5.18)pg/mL,P<0.05]。结论 CPI可有效促进STBI患者痰液排出,减少炎性因子生成,改善肺功能,降低VAP发生率,促进患者转归。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全肩关节镜手术和关节镜下小切口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及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1月—2018年2月中国贵航集团三0二医院骨一科接诊的56例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31例,女性25例;年龄35~62岁,平均56. 2岁。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以关节镜下小切口下实施肩袖修复术,观察组以全肩关节镜实施肩袖修复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2~32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功能评分(UCLA)的变化及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102. 8±15. 5) min vs.(87. 3±10. 4) min],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25. 9±2. 0) m L vs.(40. 0±3. 2) m L](t=6. 029、P 0. 001,t=19. 760,P 0. 001),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 9±0. 6) d vs.(6. 1±0. 7) d](t=1. 462、P=0. 147);组内不同时间点、组间不同手术方式对两组VAS评分、UCLA评分均存在显著影响(P 0. 05);末次随访时,两组临床疗效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vs. 90%)(χ2=0. 220、P=0. 639);两组在随访过程中均无切口感染、神经损伤、肩袖再次断裂、关节挛缩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全肩关节镜和关节镜下小切口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疗效相似。关节镜下小切口手术时间短,全肩关节镜术后恢复时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  相似文献   

11.
Wang  Hui  Mao  Jiong  Xia  Yu  Bai  Xiaogang  Zhu  Wenqing  Peng  Duo  Liang  Weib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gal medicine》2017,131(4):967-968

Chengdu is located at the center of Sichuan Province in southwestern China, and its primary demographic group is the Han population.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ontribute data detailing 17 Y-short tandem repeat (Y-STR) loci from 3291 Chengdu Han male samples analyzed with the AmpFLSTR® Yfiler® PCR Amplification Kit. We observed 2228 different haplotypes, and haplotype diversity (HD) was 0.9992. Gene diversity (GD) values for the 17 Y-STR loci of the Chengdu Han population ranged from 0.4156 to 0.9529. Haplotype match probability (HMC) was 0.0011. Compared with 13 reference populations of six provinces surrounding Chengdu, we observed that the Chengdu Han population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each of these populations.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对老年股骨颈骨折(FNF)全髋关节置换(THA)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4年7月—2017年6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治疗128例老年FNF患者。其中男性72例,女性56例;年龄62~83岁,平均71.44岁。致伤原因:跌倒伤75例,坠落伤26例,道路交通伤22例,其他5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快速康复组(n=64)和对照组(n=64)。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方案,快速康复组采用快速康复方案,内容包括:制定快速康复方案、康复宣教、疼痛管理、康复锻炼。观察两组康复后6、12个月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评分,血清缓激肽(BK)、前列腺素E_2(PGE_2)、5-羟色胺(5-HT)、脑内神经肽Y(NPY)等疼痛因子,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康复6、12个月,快速康复组Harri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生存质量量表(WHO-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BK、PGE_2、5-HT、NPY等疼痛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快速康复组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快速康复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81%)低于对照组(59.38%,P<0.05)。结论快速康复可快速重建老年患者FNF行THA后髋关节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抑制释放疼痛因子,且康复快,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成都地区军队干部内科常见主要慢性病逐年患病率和病死率,为制定部队干部的健康保健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我院保健科提取2006-2009年成都地区军队干部体检资料,统计分析主要内科疾病患病情况和同期住院的病死率和死亡原因构成情况。结果内科常见慢性病排序依次为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脂肪肝、糖尿病、慢阻肺、脑梗塞、恶性肿瘤、痛风、急性心肌梗死10种疾病;2006-2009年总病死率分别为3.01%、3.62%、7.87%、7.29%。住院死亡的前5位疾病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冠心病、脑梗塞、糖尿病。恶性肿瘤中主要为肺癌、消化系统肿瘤。结论成都地区军队干部内科常见慢性病主要是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和代谢病,主要的死亡原因是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髋臼假体位置及术后早期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4年5月—2016年5月绵阳市骨科医院髋关节科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126例患者,随机分为后外侧入路组和直接前入路组,各63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髋臼外展角、前倾角及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前入路组术后24、48、72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后外侧入路组,术后1个月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后外侧入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髋臼外展角、前倾角及术前、术后6~24个月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获得1~2年的随访,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假体位置良好。结论与后外侧入路对比,采用直接前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在不影响髋臼假体位置的前提下,能避免肌肉损伤,获得快速髋关节功能恢复,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入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参数对老年单节段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OVCF)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继发椎体骨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在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骨伤科确诊并行PKP治疗的128例单节段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KP术后是否继发椎体骨折将其分为继发组(n=60)和未继发组(n=68),在站立位全脊柱侧位X线片上测量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参数,比较两组手术相关资料、VAS评分、ODI评分、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参数。结果两组骨水泥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46,P=0.151);两组手术节段、手术入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7、0.008,P=0.911、0.929)。继发组VAS评分、ODI评分明显高于未继发组(t=5.717、9.935,P=0.000、0.000)。两组胸腰椎后凸角(TLK)、骨盆倾斜角(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3、1.086,P=0.342、0.279)。继发组矢状面偏移(SVA)明显高于未继发组(Z=-9.142,P=0.000),胸椎后凸角(TK)明显高于未继发组(t=3.827,P=0.000),腰椎前凸角(LL)、骶骨倾斜角(SS)、骨盆入射角(PI)明显低于未继发组(t=4.002、4.794、4.078,P=0.000、0.000、0.000)。结论较小SVA、TK及较大LL、SS、PI可减小老年单节段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PKP术后继发椎体骨折的概率。  相似文献   

16.
游志清  张琴  张蜀平  袁晶  李运明 《西南军医》2010,12(6):1039-1041
目的 了解驻蓉军队干休所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现况.方法 用问卷调查、查阅健康档案和体检相结合的方法对960例驻蓉老干部进行高血压并糖尿病发病与治疗情况调查.结果 (1)调查了960名老干部,高血压并糖尿病201例(占21.0%),其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79例(88.6%).(2)控制血压〈130/80mmHg 94例(46.5%),在130-159/80~90mmHg98例(48.5%),≥160/90mmHg 10例(5.0%).(3)降压药使用情况,使用最广泛的为钙拮抗剂(CCB)159例(78.7%),其余依次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66例(32.7%),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49例(24.3%).(4)联合用药情况,单药治疗86例(42.6%),其中CCB 51例(59.3%),ACEI/ARB 17例(19.8%) 二联治疗88例(43.6%),其中CCB+ACEI/ARB为59例(67.0%) 三联以上治疗27例(13.4%),其中CCB+ARB/ACEI+β阻滞剂联用最多,为16例(57.1%).(5)不同联合用药组间、不同高血压病程组间、合并/并发疾病的数量不同组闻血压控制标率均相似.结论 驻蓉军队干休所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总体情况较好,降压药使用规范,但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急进高原对新兵脑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初步探讨急进高原对新兵脑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平原(海拔500 m)和高原(海拔3685 m)对30名空运入藏新兵进行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测试;观察新兵入藏前后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的测试分值和基础生理指标的变化,并对急性高原反应症状进行分析.结果 进入高原后的测试值与平原时比较,数字跨度、目标追踪分值明显下降(P<0.05);简单反应时略有增加(P>0.05),视觉保留和译码测试分值略有下降(P>0.05);提转捷度测试习惯手和非习惯手的分值明显增加(P<0.05).新兵进藏后,晨脉显著增快,血氧饱和度显著降低,血压无明显变化.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病率为13.3%.结论 急进3685 m高原后新兵的及时听觉记忆能力、手部运动的速度及准确性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成都市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情况,找出学生近视预防的薄弱环节。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在成都市区随机抽取公立和私立学校各一所,然后在每所学校的各年级随机抽一个班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主客观验光检查并收集屈光状态,对各年级的近视率进行2χ检验,对不同性别、眼别的近视率进行2χ检验。共调查学生732人,其中小学生350人,初中生382人。结果:中小学学生正视眼比率为49.66%,远视为3.35%,近视为46.99%。随着学生年级的增加,近视比率也不断增加,并且出现了两次较大幅度的增长。小学2年级到3年级近视比率从6.00%增加为22.4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11.970 6,P=0.000 5);小学6年级到初一近视比率从44.44%增加为65.4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17.859 7,P〈0.000 1)。中小学男生近视率为41.78%,女生为52.1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15.888 9,P〈0.000 1)。右眼近视率为47.14%,左眼为46.86%,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χ=0.011 0,P=0.916 6)。结论:①成都市中小学生存在近视发病率高,近视患病率随年龄逐渐上升,发展速度加快,并且越来越低龄化的特点;②近视预防需求旺盛,但医疗部门对近视的主动干预不够,特别是缺乏预防近视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成都市各高危人群艾滋病感染率进行短期预测,为进一步采取防治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分别采用EPP模型、Workbook方法对2008~2010年成都市高危人群艾滋病感染率进行短期预测,并采用有关统计预测指标对回代拟合效果和预测效果进行比较评价。结果两种方法残差均较小,EPP模型平均为-0.0425%,Workbook方法平均为-0.0006%,回代拟合效果均较好,后者效果稍优于前者;对2008~2010年预测显示,两种方法预测3年内各人群HIV感染率均呈上升趋势,EPP模型预测结果较Workbook方法保守。结论成都市仍将处于艾滋病传播的危险时期,吸毒人群仍将是成都市艾滋病感染的主要人群。同时,由于性传播的比例将会上升,因此,应加大性传播涉及的高危人群的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20.
采用SDS—PAGE和EM方法,在503例成人腹泻粪便中检出29例成人轮状病毒。其电泳特征呈4211111排列的11条核酸带,特点是第Ⅰ区3、4带靠的近;第Ⅱ区5、6带靠的近;第Ⅲ区7、8、9三条带间隔相等,距离较近;第Ⅳ区10、11二条带几乎与第Ⅲ区一样,经与已知标准样混合电泳获得ADRV—RNA特征依据,EM下病毒形态结构典型,确定为B组R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