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颅脑损伤患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征象特点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2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其CT征象特点及鹿特丹CT计分(Rotterdam CT评分),并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患者预后情况,采用Spearman分析CT征象特点及RotterdamCT评分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共72例患者中基底池开放13例,部分闭塞36例,完全闭塞23例;中线移位≤5mm 51例,中线移位5mm 21例;脑室受压≤0.2者32例,脑室受压0.2者40例;RotterdamCT评分3分30例,4分21例,5分21例;预后良好48例,预后不良24例。预后良好组基底池情况评分、中线移位、Rotterdam CT评分均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且脑室受压情况比值也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但脑室受压情况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基底池情况、中线移位、Rotterdam CT评分则与预后良好呈显著负相关(r=-0.511、-0.456、-0.506,P0.05)。结论 CT征象特点及Rotterdam CT评分与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相关,可辅助预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对指导临床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水平(BNP)对患者CT临床特征的影响,为临床辅助评估颅脑损伤病情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8月该院收治的发病24h以内的69例急性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立即行头颅CT扫描,记录所有患者的CT临床特征表现,并行Rotterdam CT评分,同时检测患者血浆BNP水平,另外同期选取7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做对照,分析血浆BNP水平对患者CT临床特征表现的影响.结果 颅脑损伤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T检查临床特征表现中具有基底池完全闭塞、中线移位>5mm、脑室受压比值≤0.2、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Rotterdam CT评分>3分与血浆高水平BNP密切相关(P<0.05);在血浆BNP高分组(BNP≥179.48pg/ml)组患者CT检查临床特征表现中,基底池情况及中线移位评分、Rotterdam CT评分、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率高于低水平组(P<0.05),而脑室受压比值及GSC评分小于低水平组(P<0.05);相关分析提示血浆BNP水平与RotterdamCT评分、中线移位、基底池情况分级呈正相关(P<0.05),而与脑室受压比值GSC评分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BNP水平(OR=2.421,P<0.05)是Rotterdam CT评分>3分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血浆BNP水平对急性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CT检查中不同临床特征表现有一定影响,并且与Rotterdam CT评分密切相关,有利于辅诊科室评估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作出相应的影像学诊断.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探究中重度颅脑损后CT影像特点、颅内压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接收的32例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给予颅内压检测和CT影响扫描,并做好相关的数据记录,对患者进行Rotterdam CT评分,并对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T影响特点、颅内压与预后有关系,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基底池情况、Rotterdam CT评分及颅内压均与预后情况有关系,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得分与预后情况成反比;脑中线位移和脑室受压无关系,结果(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otterdam CT评分较单个CT影响特点更能很好的反应颅内压与预后的情况;颅内压、Rotterdam CT评分与预后情况成反比,对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颅内压检测,并进行相关的治疗能有效提升患者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影像学特征结合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评估重症监护室(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我院86例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病例及影像学资料,收集所有患者MEWS评分、影像学资料和预后情况,并比较不同预后患者中MEWS评分和分析其影像图像表现。结果整理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病例资料显示,86例患者至出院时存活72例,存活率为83.72%,死亡14例,死亡率为16.28%;死亡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MEWS评分较存活者显著高,而GCS评分较存活组明显降低(P0.05);MSCT检查+ MEWS评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评估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86%和92.4%,均显著高于MSCT检查和MEWS评分单一评估灵敏度和特异度(P0.05)。在MSCT检查中,其中14例死亡患者中,仅2例基底池正常,有8例出现基底池受压,4例出现基底池消失,颅内压明显升高,而中线结构仅有1例显示正常,7例出现轻度移位,6例出现重度移位。结论 MSCT检查结合MEWS评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评估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且MSCT检查对颅脑损伤患者病变部位、形态以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等均可清晰显示,结合MEWS评分分析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更有利于评估患者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5.
周仪  朱为娅  刘伟 《河北医学》2004,10(12):1113-1115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CT表现与临床预后关系.方法:对24例重型颅脑损伤CT表现中线移位、基底池压闭和脑肿胀分别观察,结合临床病情( GCSS), 研究预后相关性关系.结果:中线移位和结构基底池压闭者、弥漫性脑肿胀, 脑损伤程度严重.结论:CT是早期诊断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并可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SCT对颅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及其预后评估价值。方法收集在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10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MSCT检查,对患者影像学图像进行分析,以病理及临床诊断结果为基准,对MSCT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进行比较,并对预后不同情况与CT征象(基底池情况、中线结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颅脑损伤患者中,MSCT检查出97例,检出率为97.00%,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评分,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分别为71例,29例。预后良好患者中中位线结构、情况明显优于预后不良患者(P0.05);预后不良患者与预后良好患者基底池情况所占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MSCT对颅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及其预后评估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为临床治疗实行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CT征象及对其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168例,并根据患者创伤后3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评分为4-5分)126例和预后不良组(评分为1-3分)42例。所有患者均使用64排螺旋CT检查,对所有患者CT征象(三脑室形态、侧脑室受压、中线位移及环池变化)进行统计,并分析CT征象与预后之间关系。结果共168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中三脑室宽径6-10mm患者最多为74例(44.05%),侧脑室受压比例0.2患者最多为89例(52.98%),中线位移6-10mm患者最多为72例(42.86%),环池宽度2-3mm患者最多为81例(48.21%)。影响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GOS预后评分单因素有:三脑室宽径、侧脑室受压比例、中线位移、环池宽度(P0.05);影响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GOS预后评分不良的多因素有:三脑室宽径在6-10mm、中线位移10mm、环池宽度0-1mm(P0.05)。结论CT征象对创伤性颅脑损伤程度有一定提示作用,且三脑室宽径、侧脑室受压比例、环池宽度可在一定程度预测患者预后,可为患者临床治疗及后期恢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探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CT评分在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6月—2021年6月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48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患者住院存活情况、伤后6月的预后情况。运用SPSS 26.0软件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筛选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死亡率及远期预后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评估其预测预后的效能。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GCS评分和Rotterdam CT评分是影响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年龄、GCS-P评分和Helsinki CT评分是预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这些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其预测住院死亡率和远期预后的效能较单一指标明显提高。结论 GCS运动评分和Rotterdam CT评分是影响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GCS-P评分和Helsinki CT评分是影响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GCS运动评分和Rotterdam CT评分预测中重型颅脑损伤住院死亡率最强;年龄+GCS-P评分+Helsinki CT评分预测远期预后总体效能最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颅脑CT表现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4例DAI患者,根据颅脑CT表现分为单纯脚间池出血组(n=37例)、单纯中线区出血组(n=19例)、脚间池出血合并单纯中线区出血组(n=19例)及对照组(n=29例);比较各组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昏迷时间、脑干受损率及预后不良率,并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脚间池出血与脑干受损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单纯脚间池出血组、单纯中线区出血组或脚间池、中线区出血组GCS评分更高,昏迷时间更长、脑干受损比例更大,预后不良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中线区组比较,单纯脚间池出血组GCS评分更高,昏迷时间更长、脑干受损比例更大,预后不良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脚间池出血与脑干受损呈明显正相关(r=0.768,P0.05)。结论 DAI患者颅脑CT的脚间池出血、中线区出血征象可反映预后不良,尤其是脚间池出血与脑干损伤有着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骆震  熊方令 《海南医学》2010,21(24):41-43
目的评价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去骨瓣减压的作用。方法收集29例经早期去骨瓣减压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和神经影像资料,根据入院时GCS评分、术前和术后中线移位及脑室脑池受压情况、骨窗面积、早期和后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等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伤后到术前的平均时间为(4.04±1.52)h,与临床预后相关(r=0.1507,P=0.0401),术后中线明显回位(P=0.0001),环池的可见程度明显提高(P=0.0002),中线移位的减少与环池可见度的提高有明显相关性(r=0.4209,P=0.0230),同时,患者入院时的神经功能状态与临床预后明显相关(P〈0.0001)。结论早期去骨瓣减压能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同时与患者颅脑损伤程度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1.
外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的预后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的预后因素.方法术后3个月,113例外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病人分为预后良好组(F组)和预后不良组(non-F组),对其术前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F组的年龄低于 non-F组(P<0.05); 前者 GCS评分高于后者(P<0.01);瞳孔光反射阳性率和中脑周围池开放率高于后者(P<0.05),而伴随的脑挫伤、脑内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率(P<0.05)及中线移位程度(P<0.01)低于后者.结论年龄,GCS评分、瞳孔对光反射和中脑周围池形态、中线移位程度及伴随颅内损伤的复杂、严重程度与ASDH病人预后有关,而瞳孔变化和CT影像学所提示的征象是反映ASDH病人预后的最为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急性硬膜下血肿CT表现与临床预后关系。方法对48例急性硬膜下血种CT表现中线移位、基底池压闭及脑肿胀分别评分,结合临床病情,研究预后关系.结果经资料统计中线位和基底池压闭明显者,其脑损伤程度严重.中线移位≥10mm者,死亡率达86.4%,基底池消失评分≥10分,死亡率87.5%,伴有弥漫性脑肿胀,死亡率76.3%.结论急性硬膜下血肿,中线移位和脑池受压的程度及有否弥漫性脑肿胀,对判断损伤程度及预后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CT表现与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CT影像表现及相关临床资料,分析不同CT影像表现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96例患者中,急性硬膜下血肿33例,死亡9例,病死率27%,较其他颅内血肿明显增高(P<0.05)。颅内血肿容积>30 mL者,其病死率明显高于<30 mL患者(P<0.05);>50 mL者,其病死率71%。中线结构移位>10 mm的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10 mm者(P<0.05),>15 mm者,其病死率达75%。环池、四叠体池重度受压闭塞患者病死率高达82%。结论 CT显示重型颅脑损伤后的颅脑改变与临床预后有关,这有利于临床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CT评估脑中线移位和血肿量对脑出血(ICH)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方法90例ICH患者,均于入院时接受头颅CT检查,根据治疗3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脑中线移位、血肿量,Logistic和ROC分析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及脑中线移位、血肿量对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预后不良组丘脑出血占比、脑中线移位值、血肿量大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分析显示,丘脑出血、脑中线移位值、血肿量为患者预后不良独立危险因素(P<0.05);脑中线移位值、血肿量预测患者不良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1和0.763,脑中线移位值预测灵敏度为0.784,特异度为0.811,血肿量灵敏度为0.602,特异度为0.849。结论CT评估脑中线移位与血肿量,对ICH患者不良预后具有较高预测效能,有助于指导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162例急性颅脑损伤的CT扫描,按脑中线有无移位,以及移位宽度与颅内血肿宽度测定值的对比情况分为三组,并用Ridit检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线移位宽度>血肿宽度对患者的伤情及不良预后的预测有重要意义,而中线移位宽度与血肿宽度测定值之差>3mm,可作为预测急性颅脑损伤不良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CT表现与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奎勤  张景荣 《医学综述》2000,6(4):F003-F004
目的:研究急性重型颅脑损伤CT表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手段,对近3.5年来本院119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头颅CT显示的脑室、脑池、中线结构变化、脑挫裂伤、脑肿胀、颅内血肿与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第3脑室消失,基底池完全封闭,中线结构移位≥1.5cm,广泛脑挫裂伤,脑肿胀、大量硬膜下血肿(血肿量≥70ml),原发性脑干损伤严重者病死率高,其中以基底池完全封闭及原发性脑干严重损伤病死率更高(72.7%~84.6%)。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基底池完全封闭,严重脑挫裂伤,脑肿胀,脑干损伤,治疗效果均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的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患者63例为研究对象,均行CT及MRI检查,分析CT及MRI对颅脑损伤异常部位的检出率及影像特点,对比CT及MRI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同时评价Rotterdam CT评分在判断颅脑损伤预后中的价值。结果 MRI共检出116处部位异常,CT检查显示87处部位异常,MRI对异常部位检出率80.0%高于CT60.0%(P0.05);CT检查显示中型颅脑损伤患者脑严重挫裂伤及脑水肿肿胀,见外侧裂及脑池积血、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右侧额颞少量硬膜下血肿及左侧脑室后角积血,MRI显示颅板骨质断裂者在T2WI线处见信号影,头皮损伤检查中显示等T1、长T2信号影,脑部受力同侧或对侧发生挫伤者MRI显示皮质下片状异常信号影,T1WI见低信号影,T2WI为高信号影,信号均匀;CT诊断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的灵敏度、特异度与MRI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其准确度61.90%低于MRI 79.37%(P0.05);Rotterdam CT评分为轻、中、重型患者的死亡、中残及重残人数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及MRI对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均有一定诊断价值,且MRI在准确性方面占优势,Rotterdam CT评分可用于预后评估,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并发高钠血症的发生机制及危险因素。方法:对70例sTBI患者的性别、年龄、伤后首次GCS评分、中线移位、高血糖、大剂量甘露醇应用情况、高热、多尿、并发肺部损伤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动态监测血清钠证实发生高钠血症19例,分析其患者性别、年龄、伤后首次GCS评分、中线移位、高血糖、大剂量甘露醇应用、高热、多尿、并发肺部损伤等与高钠血症发生的相关性。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高钠血症发生率为27.1%,首次GCS评分、中线移位、基底池受压、应用大剂量甘露醇、高热、高血糖、多尿、合并肺部损伤与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相关。结论:高钠血症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增加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病死率,应针对其危险因素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与CT评分联合血清S100B蛋白对急性颅脑创伤(TBI)患者损伤程度及早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的伤后24 h内的TBI患者108例,收集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CT检查、GCS评分、全面无反应量表评分、Fisher CT 分级、Rotterdam CT评分、血清S100B蛋白,随访患者28 d的预后情况,计算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根据GOS评分分为预后不良组(GOS 1-3)和预后良好组(GOS 4-5),选出与预后不良相关的指标,分析比较指标预测预后的效能;根据头部CT结果分为CT阳性组(CT+)与CT阴性组(CT-),评估血清S100B蛋白水平预测CT阳性表现的效能。结果 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患者GCS评分更低(P<0.01),Rotterdam CT评分、血清S100B蛋白水平更高(P<0.01)。在单一指标中,血清S100B蛋白的AUC值最大(0.79);在联合指标中,GCS评分与血清S100B蛋白组合的 AUC 值最大(0.80)。与 CT-组相比,CT+组患者血清 S100B 蛋白水平更高(P<0.05),血清 S100B 蛋白水平与Rotterdam CT评分呈低度正相关(r=0.26,P<0.01)。结论 血清S100B蛋白、GCS评分、Rotterdam CT评分三者可以作为评估急性TBI严重程度指标,且与患者早期预后均密切相关。血清S100B蛋白、GCS评分、Rotterdam CT评分联合指标预测预后的能力总体上较单一指标更好。血清S100B蛋白与急性TBI患者头部影像学表现存在一定相关性,但尚需进一步研究以探讨其对临床影像学检查选择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一些CT特征在创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手术后的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复习45例创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手术前后的CT及临床特征.采用X2检验,以有否中线移位程度、蛛网膜下腔积血、基底池闭塞、局部脑挫裂伤、远隔部位脑挫裂伤等为对象,确定这些特征于手术后发生的改变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术前中线移位和基底池闭塞发现率较高,而术后远隔部位脑挫裂伤发现率较高.与预后显著相关的因素为远隔部位脑挫裂伤.结论术前CT不能充分反映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伤情及预后,术后及时复查CT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