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与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笔者回顾性分析收治的77例新鲜移位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手术及术后随访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髋关节置换组40例、内固定组37例(采用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等指标的差异。结果髋关节置换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第3、6个月,末次随访时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同期内固定置换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床活动时间显著少于内固定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置换组末次随访时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2.50%)显著高于内固定组(72.9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率(7.50%)显著低于内固定组(24.32%)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新鲜移位的老年股骨颈骨折较经皮空心钉内固定对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具有更好的效果,但是手术时间较长、出血量较大、住院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内固定手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笔者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10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8例采用内固定手术(内固定组),60例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置换组),对两种手术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引流量、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置换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内固定组明显增加,而在负重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上则明显少于内固定组。置换组术后6、12个月的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6.7%、90%,内固定组分别为85.4%、77.1%,置换组均明显高于内固定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老年髋部骨折上可有效缩短术后卧床时间,尽早进行负重行走,且其近期疗效也明显优于内固定组,因此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可作为老年髋部骨折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147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空心加压螺纹钉固定(4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62例)和全髋关节置换术(43例),并对临床病例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高压氧联合加压螺钉治疗青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空心加压螺纹钉联合高压氧治疗青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56例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5例给予空心加压螺纹钉手术后联合高压氧治疗(高压氧组),21例仅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手术,不进行高压氧治疗(手术组),对2组近、中、远期疗效和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2组近期疗效、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组中、远期疗效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优于手术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合复位、小切口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联合高压氧治疗青年股骨颈骨折在中、远期疗效,减少股骨头坏死及髋关节疼痛等并发症方面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空心加压螺纹钉联合高压氧治疗青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56例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5例给予空心加压螺纹钉手术后联合高压氧治疗(高压氧组),21例仅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手术,不进行高压氧治疗(手术组),对2组近、中、远期疗效和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2组近期疗效、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组中、远期疗效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优于手术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合复位、小切口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联合高压氧治疗青年股骨颈骨折在中、远期疗效,减少股骨头坏死及髋关节疼痛等并发症方面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空心加压螺纹钉联合高压氧治疗青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56例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5例给予空心加压螺纹钉手术后联合高压氧治疗(高压氧组),21例仅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手术,不进行高压氧治疗(手术组),对2组近、中、远期疗效和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2组近期疗效、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组中、远期疗效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优于手术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合复位、小切口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联合高压氧治疗青年股骨颈骨折在中、远期疗效,减少股骨头坏死及髋关节疼痛等并发症方面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空心加压螺纹钉联合高压氧治疗青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56例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5例给予空心加压螺纹钉手术后联合高压氧治疗(高压氧组),21例仅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手术,不进行高压氧治疗(手术组),对2组近、中、远期疗效和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2组近期疗效、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组中、远期疗效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优于手术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合复位、小切口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联合高压氧治疗青年股骨颈骨折在中、远期疗效,减少股骨头坏死及髋关节疼痛等并发症方面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空心加压螺纹钉联合高压氧治疗青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56例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5例给予空心加压螺纹钉手术后联合高压氧治疗(高压氧组),21例仅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手术,不进行高压氧治疗(手术组),对2组近、中、远期疗效和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2组近期疗效、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组中、远期疗效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优于手术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合复位、小切口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联合高压氧治疗青年股骨颈骨折在中、远期疗效,减少股骨头坏死及髋关节疼痛等并发症方面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空心加压螺纹钉联合高压氧治疗青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56例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5例给予空心加压螺纹钉手术后联合高压氧治疗(高压氧组),21例仅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手术,不进行高压氧治疗(手术组),对2组近、中、远期疗效和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2组近期疗效、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组中、远期疗效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优于手术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合复位、小切口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联合高压氧治疗青年股骨颈骨折在中、远期疗效,减少股骨头坏死及髋关节疼痛等并发症方面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空心加压螺纹钉联合高压氧治疗青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56例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5例给予空心加压螺纹钉手术后联合高压氧治疗(高压氧组),21例仅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手术,不进行高压氧治疗(手术组),对2组近、中、远期疗效和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2组近期疗效、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组中、远期疗效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优于手术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合复位、小切口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联合高压氧治疗青年股骨颈骨折在中、远期疗效,减少股骨头坏死及髋关节疼痛等并发症方面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在腹部创伤性肝脏破裂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1月—2017年12月郑州人民医院治疗疑似肝破裂患者64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23例;年龄16~64岁,平均45. 0岁。受伤至就诊时间1~19h,平均5h。均行增强CT和超声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手术探查确诊肝破裂患者57例;超声诊断肝破裂灵敏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2. 98%和92. 19%,明显高于CT检查(分别为78. 95%和76. 56%,P <0. 05);超声和CT诊断肝破裂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CT肝破裂分型与手术分型Kappa值为0. 437(P=0. 000);超声肝破裂分型与手术分型Kappa值为0. 765(P=0. 000);超声肝破裂分型正确率82. 81%,明显高于CT分型(57. 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2)。结论超声检测在腹部创伤性肝脏破裂诊断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其检查快捷、简单、准确率高,同时其损伤程度分级诊断较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微创腕关节镜辅助下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7月—2017年8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60例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腕关节组和传统手术组,每组各30例。其中腕关节镜组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31~62岁,平均46.6岁;传统手术组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29~64,平均45.9岁。腕关节镜组采用微创腕关节镜辅助下复位治疗,传统手术组行传统直视下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后VAS评分、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腕关节活动度情况。结果腕关节镜组总有效率90.00%;传统手术组总有效率66.67%。腕关节镜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腕关节镜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和VAS评分均显著下降;腕关节镜组治疗后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5.12±1.53)分、VAS评分(2.01±0.88)分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8.97±1.35)分、(3.97±1.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腕关节镜组腕关节活动度的测定指标包括掌屈、背伸、桡偏、尺偏、旋前、旋后角度均显著高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微创腕关节镜辅助下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安全有效,对患者腕关节的功能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加压钢板(LCP)、带锁髓内钉(IMN)与可膨胀髓内钉(EIMN)三种治疗方案对肱骨干骨折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外科收治行择期内固定术治疗的102例肱骨干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LCP组(n=43)、IMN组(n=33)与EIMN组(n=26),比较三组的基线资料、围手术期资料与随访结果。结果术后随访48~8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66.1个月。三组的年龄、性别、致伤原因、病程、骨折分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一例死亡。LCP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桡神经麻痹发生率分别为(88.6±23.5)min、(139.6±35.5)mL、16.3%,均显著高于IMN组[(75.6±20.1)min、(88.2±25.3)mL、3.0%]与EIMN组[(70.5±15.1)min、(78.8±20.9)mL、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CP组无肩部不适,显著低于IMN组15.2%与EIMN组(1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住院时间、骨折部位不适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CP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高于EIM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9±7.1)周vs.(13.5±7.5周),P<0.05)],而三组术后半年内骨折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康复方面,LCP组、EIMN组术后1年患肢的Constant评分即恢复到术前健肢水平(P>0.05),而IMN组术后1年患肢Constant评分仍显著低于术前健肢水平(P<0.05),在术后2年才恢复到正常(P>0.05);EIMN组、IMN组术后1年患肢Mayo评分即恢复到术前健肢水平(P>0.05),而LCP组术后1年患肢的Mayo评分仍显著低于术前健肢水平(P<0.05),在术后2年才恢复到正常(P>0.05)。组间比较,三组患者术前健肢的Constant、Mayo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LCP组术后1年患肢的Constant评分显著高于IMN组[(91.6±5.8)分vs.(87.8±7.2)分,P<0.05)],Mayo评分显著低于IMN组和EIMN组[(90.6±7.2)分vs.(95.6±3.9)分vs.(95.0±3.5)分,P<0.05)];三组术后2年、末次随访时的患肢Constant、Mayo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生活质量在术后1年患肢的EQ-5D评分即达到术前健侧水平,且三组各时间点的EQ-5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P为经典手术内固定方式,可应对多种肱骨干骨折。IMN与EIMN手术切口较小,对骨折断端要求较高;EIMN术后肩、肘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内外结合分步组合式固定在断肢再植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郑州仁济医院2009年6月—2017年3月收治的43例断肢再植患者采用内外结合分步组合式固定:第1步,清创后简单快捷内(外)固定,直接再植缩短组织缺血时间;第2步,完成再植后增补穿针组合式外固定,稳定骨折端;第3步,成活后及时进行外支架动态调整,对过度短缩再植者更换Ilizarov延长器进行肢体延长功能重建,定期复查X线片,查看骨折愈合情况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43例(其中下肢29例、上肢14例)均再植成功,42例再植肢体成活,1例多发伤断肢术后12d坏死截肢。1例术后5d出现血管危象,经再次手术探查皮瓣修复后成活;6例伴有骨与肌腱外露,于再植术后7~15d采用皮瓣修复;23例创面二期植皮。肢体短缩再植在1.0~13.5cm共38例,平均5.3cm;对短缩再植2.5cm以上的18例下肢和1例上肢离断,行Ilizarov技术肢体延长,延长时间1.7~5.3个月,平均3.1个月,待患侧肢体与对侧肢体等长时停止延长。X线复查示二期术后1.5~3.0个月可见截骨端成骨现象,停止延长后锁定延长部件,延长后平均带架时间3~8个月,结合骨愈合情况逐步简化外固定架,直至完全拆除。19例中有17例延长段骨痂生长良好,2例骨痂生长稍差,1例于延长骨段穿半针刺激,3个月骨矿化良好,骨折端均骨性愈合。1例断端给予植骨后愈合,所有病例拆除外固定架后给予改支具保护1~6个月;随访1~9年,平均3.8年,42例肢体外观及运动功能良好。根据陈中伟断肢再植评定标准:优11例;良19例;可12例;差1例。结论内外结合分步组合式固定方法用于断肢再植可以充分发挥组合式外固定架的优势,方便手术操作,加快手术速度,进而缩短离断肢体缺血时间,保证了再植成活率,有利于后期功能康复,结合二期Ilizarov微创肢体延长技术,可有效提高严重肢体离断伤再植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ORIF)治疗NeerⅠ型及Ⅱ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3月—2017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应用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r plate,LCP)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21例,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46~72岁,平均56.4岁。21例患者随机分为采用经肩峰下三角肌入路MIPPO治疗10例(MIPPO组),采用传统经胸大肌三角肌入路(即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组)11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2周内VAS评分、术后3个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MIPPO组手术切口长度较ORIF组短[(7.23±0.54)cm vs.(14.45±1.56)cm],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后2周VAS评分均较ORIF组低[(30.14±10.24)mL vs.(100.51±12.45)mL、(80.20±14.38)mL vs.(100.68±20.47)mL、(2.40±0.76)分vs.(4.17±1.21)分],术后3个月,MIPPO组肩关节功能评分较ORIF组高[(79.34±6.17)分vs.(60.63±5.01)分],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感染。结论 MIPPO治疗NeerⅠ型及Ⅱ型肱骨外科颈骨折具有伤口小、失血量少、疼痛轻,早期肩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但有其应用指征,其风险主要是腋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Kümmell's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6年8月采用PKP治疗的21例Kümmell's病(Ⅰ期、Ⅱ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8例,女性13例;年龄59~78岁,平均67. 4岁。有可回忆的轻微创伤史者15例(平地摔伤8例,弯腰搬重物3例,腰扭伤1例,道路交通伤3例),自诉无创伤史者6例。记录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术中术后并发症;比较术前、术后2d、术后1年的患椎高度比、椎体Cobb角,评价椎体复位情况及稳定性;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症状缓解程度及日常生活改善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25~70min,平均37min;骨水泥注入量2. 5~7mL,平均4. 2mL。术中术后并发症主要是骨水泥渗漏(9. 5%)。术后各评价指标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 <0. 05);术后1年VAS评分、ODI较术后2d进一步改善(P <0. 05),术后1年时患椎高度比以及椎体Cobb角较术后2d无明显丢失(P>0. 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Ⅰ期、Ⅱ期Kümmell's病疗效确切,能明显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与开胸手术对老年多发性肋骨骨折并血胸(multiple rib fractures with hematothorax,MRF~HTX)患者肺功能及疼痛因子、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8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因暴力导致的MRF~HTX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微创组(n=59)与开胸组(n=59)。其中男性75例,女性43例;年龄60~72岁,平均65.6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3d,平均时间1.6d。微创组行VATS治疗,开胸组行开胸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术后3、6个月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1,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肺功能指标;术前及术后7d血清P物质(serum P,SP)、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等均小于开胸组(P<0.05)。术后3、6个月,微创组FEV1、FVC等均大于开胸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FEV1、FVC等均大于术后3个月(P<0.05)。术后7d,两组SP、5-HT、NE、TNF-α、IL-1β、IL-6均较术前减小(P<0.05),微创组SP、5-HT、NE、TNF-α、IL-1β、IL-6均小于开胸组(P<0.05)。微创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78%)低于开胸组(18.64%,P<0.05)。结论 VATS应用于老年MRF-HTX患者具有创伤小、伤害性刺激弱等优势,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减少疼痛因子及炎性因子,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郑州市实施“片医负责制”后社区卫生机构“六位一体”综合服务的发展现状,分析“片医负责制”对“六位一体”的影响。方法对郑州市所有社区卫生机构2008~2011年“六位一体”服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六位一体”各方面年服务量稳步递增,其中预防年服务量所占比例逐年增加.医疗年服务量所占比例逐年减少。结论郑州市实施“片医负责制”后社区卫生机构“六位一体”服务得到了高速、健康的发展,值得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游离旋髂浅动脉皮瓣修复足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5月—2017年4月周口淮海医院采用游离旋髂浅动脉皮瓣修复足部皮肤缺损13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3例;年龄13~65岁,平均37. 5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4例,机械绞伤3例,压砸伤6例。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4. 0cm×6. 5cm~9. 0cm×12. 5 cm,创面均不同程度存在泥沙、碎屑等异物残留,并伴有足部的肌腱、骨骼等深部组织损伤外露。皮瓣切取范围为5. 0cm×7. 0cm~10. 0cm×14cm,其中急诊修复4例,经清创术后应用VSD技术处理7~10d,择期修复创面9例。结果 11例皮瓣完全成活,2例皮瓣边缘局部皮肤坏死,经拆线、换药等对症治疗后创缘愈合。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13例经术后6个月~2年随访,皮瓣外形满意及足部功能恢复满意,无皮肤破溃及磨损现象,患足负重、行走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应用游离旋髂浅动脉皮瓣修复足部皮肤缺损,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医疗机构131I治疗工作场所空气中131I核素的活度浓度水平,探讨通过空气采样方法估算工作人员内照射剂量的方法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郑州市10家开展131I核素治疗的工作场所,采用空气采样方法采集131I治疗工作场所中放射性气溶胶,用高纯锗γ能谱仪进行γ放射性核素测定并推算工作场所空气中131I核素的活度浓度水平,根据测量结果和现场调查结果估算放射工作人员因131I核素吸入导致的内照射剂量。结果 19个分装间空气样品的131I活度浓度为0.087~570 Bq/m3,平均为(51.04±128.58)Bq/m3;11个病房空气样品的131I活度浓度为0.162~54.6 Bq/m3,平均为(7.97±15.89)Bq/m3。根据GBZ 129-2016《职业性内照射个人监测规范》推荐的典型工作时间估算,放射工作人员由于吸入131I核素导致的年待积有效剂量范围为2 μSv~10 mSv,平均为(0.61±1.80)mSv,年有效剂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剂量限值。结论 郑州市10家医疗机构核医学工作场所中131I核素活度浓度较高的样品多分布在甲状腺癌住院患者较多、核素操作量较大的三甲医院,由此导致的工作人员内照射剂量不容忽视。根据空气样品的测量结果估算内照射剂量带有很大不确定度,但空气采样方法可及时发现异常或事故情况下的放射性污染,为工作人员开展体外直接测量和内照射评价提供预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