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评估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行18F-FDG PET-CT扫描且经病理学确诊为浸润性导管癌的40个病灶,测量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肿瘤代谢体积(MTV)并计算糖酵解总量(TLG)。结果40个浸润性导管癌中,孕激素受体(PR)(-)组SUVmax和MTV高于PR(+)组,雌激素受体(ER)(-)组SUVmax、SUVmean、MTV和TLG均高于ER(+)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组MTV低于HER-2(+)组,T1~T2期肿瘤的SUVmax、SUVmean、TLG和MTV均小于T3~T4期,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病例的SUVmax、SUVmean和TLG均高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病例(P < 0.05~P < 0.01)。原发灶的SUVmax、MTV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 < 0.01)。腋窝淋巴结的SUVmax与原发灶Ki-67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 < 0.01)。结论18F-FDG PET-CT代谢参数能够评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癌原发灶的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病理因素、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已确诊并于术前行18F?FDG PET/CT检查的食管癌患者资料,测定食管癌原发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代谢体积(metabolic tumor volume,MTV)及病灶糖酵解总量(total lesion glycolysis,TLG),分析各代谢参数与病理因素、临床分期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各代谢参数的诊断价值。结果:82例食管癌原发灶均表现为18F?FDG高摄取。食管癌原发灶的SUVmax、MTV、TLG与患者性别、年龄及发病部位均无关(P均>0.05);SUVmax与T分期有关,MTV、TLG与病理分级、T分期、N分期、TNM分期有关(P均<0.05)。T分期与SUVmax、MTV、TLG呈正相关(P均<0.05);N分期与MTV、TLG呈正相关(P均<0.05);TNM分期与SUVmax、MTV、TLG均呈正相关(P均<0.05)。18F?FDG PET/CT代谢参数预测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显示,MTV与TLG对淋巴结转移具有预测价值,当界值分别为28.35 cm3、89.87时诊断效率最高,灵敏度分别为60.0%、70.0%,特异度分别为71.7%、67.1%。结论: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尤其是TLG及MTV,与食管癌的临床病理因素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食管癌原发灶TLG及MTV对判断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乳腺癌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显像特点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8年1月到医院就诊的乳腺癌患者50例,均进行18F-FDGPET-CT检查。统计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并比较不同临床病理水平的PETCT显像指标数值。结果SUVmax、MTV、TLG数值在肿瘤分期为III及IV期、有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R)表达阴性、孕激素受体(PR)表达阴性、病理高分化患者中数值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Vmax、MTV、TLG数值在不同年龄、BMI指数、人表皮生长因子(HER-2)表达、细胞增殖标志指数(Ki-67阳性指数)、人体抑癌基因(p53)表达、病理分类患者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8F-FDGPETCT图像中显示乳腺癌患者病灶处存在异常放射性浓聚,其显示肿瘤代谢指标与患者临床病理水平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彭新华  朱研佳  朱磊  徐文贵 《海南医学》2022,(21):2806-2810
目的 分析乳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与18F-FDG PET/CT代谢参数间的相关性,并评价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对乳腺癌EGFR阳性表达的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21年8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的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18F-FDG PET/C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测量原发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肿瘤代谢体积(MTV)、糖酵解总量(TLG),分析EGFR表达状态与18F-FDG PET/CT代谢参数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原发灶18F-FDG PET/CT显像代谢参数对EGFR阳性表达的预测效能。结果 72例患者中EGFR阳性表达者29例,阴性表达者43例,EGFR阳性表达率为40.28%;EGFR阳性表达者SUVmax、TLG中位数分别为11.97、227.48,明显高于阴性者的7.00、27.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临床特征及癌胚抗原(CEA)、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35例(41个病灶)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18F-FDG PET-CT显像并经病理学确诊为结直肠癌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获取其肿瘤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mean)、肿瘤代谢体积(MTV)、病灶糖酵解总量(TLG)等PET/CT代谢参数,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上述PET/CT代谢参数与临床特征(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最大径、分化程度)、肿瘤标志物(血清CEA)及临床预后指标(NLR)的相关性。结果 原发灶PET/CT代谢参数SUVmax、SUVmean、MTV、TLG与患者性别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045、0.056、0.235及0.115(P均>0.05),与患者年龄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131、-0.156、-0.063及-0.231(P均>0.05),与肿瘤部位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435、0.431、0.432及0.554(P均<0.05)。MTV、TLG与肿瘤最大径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632(P<0.05)、0.633(P<0.05)。SUVmax、MTV及TLG与肿瘤分化程度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57、-0.641及-0.713(P均<0.05)。TLG与血清CEA的相关系数r=0.625(P<0.05),MTV、TLG与NLR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561(P<0.05)、0.672(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原发灶各代谢参数均与肿瘤部位相关,其中MTV、TLG与肿瘤最大径均呈正相关性,SUVmax、MTV及TLG与肿瘤分化程度均呈负相关,TLG与肿瘤标志物血清CEA呈正相关性,TLG、MTV与临床预后指标NLR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代谢体积参数对中晚期NSCL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四川友谊医院接受18F-FDG PET/CT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中晚期NS CLC患者8 2例的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及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18F-FDG PET/CT的代谢体积参数[肿瘤最大直径、SUVmax、肿瘤代谢体积(MTV,以40%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为阈值)、糖酵解总量(TLG)]与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关系。结果 82例NSCLC患者肿瘤最大直径、SUVmax、MTV、TLG的中位数及范围分别为3.42 (1.5~13.57)cm、1 4.26(5.27~33.78)cm2、17.69(2.16~134.84)、143.89 (6.48~2741.35);所有患者整体中位OS为21.78个月,中位PFS为17.14个月,不同肿瘤最大直径、是否手术、TNM分期、MTV、TLG患者的OS、PF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MTV为OS的危险因素,高TLG为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18F-FDG PET/CT代谢体积参数对中晚期NSCLC患者预后有较高预测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糖代谢参数和甲状腺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行18F-FDG PET-CT显像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患者49例,分别对甲状腺癌灶和正常组织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进行测量,分析不同病理类型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灶的SUVmax的差异。结果49例患者,18F-FDG PET-CT显像共检出癌灶49个。病理检查发现癌灶57个,分化型甲状腺癌38例,非分化型甲状腺癌11例;淋巴结转移22例,无淋巴结转移27例。甲状腺癌灶SUVmax为(5.39±1.42),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1.62±0.39)(P<0.05)。分化型甲状腺与非分化型甲状腺癌的SUVmax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灶SUVmax对比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甲状腺癌灶SUVmax与病灶大小呈正相关(r=0.412,P<0.05)。结论18F-FDG PET-CT显示糖代谢增高对甲状腺癌有高度提示价值,但糖代谢水平与肿瘤病理类型及肿瘤分期可能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卵巢癌术后行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18F-FDG PET/CT)检查的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SUVmax)、代谢体积(metabolic tumor volume,MTV)及病灶糖酵解总量(total lesion glycolysis,TLG)与患者年龄、国际妇产科联盟(Federation International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病理分型、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增殖抗原Ki-67、抑癌基因蛋白p53、肾母细胞瘤基因蛋白WT1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卵巢癌术后行18F-FDG PET/CT检查的患者80例,测量、计算SUVmax、MTV、TLG等代谢参数。用秩和检验分析代谢参数与年龄、FIGO分期、病理分型、CA125、HE4、Ki-67、p53、WT1的相关性。结果:① SUVmax在Ⅲ-Ⅳ期中明显高于Ⅰ-Ⅱ期(Z=-1.985,P=0.047),SUVmax在WT1阳性表达患者中明显高于WT1表达阴性患者(Z=-2.101,P=0.036)。②MTV在CA125及HE4高表达患者中明显高于低表达患者(Z=-2.323,P=0.020;Z=-2.981,P=0.003)。Ki-67高表达患者与p53、WT1阳性表达患者MTV明显高于Ki-67低表达患者与p53、WT1阴性表达患者(Z=-2.134,P=0.033;Z=-1.970,P=0.049;Z=-2.290,P=0.021)。③ TLG在HE4高表达患者中高于低表达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Z=-2.712,P=0.007)。Ki-67高表达患者与p53阳性表达患者及WT1阳性表达患者TLG明显高于Ki-67低表达患者与p53、WT1阴性表达患者(Z=-2.198,P=0.028;Z=-2.356,P=0.018;Z=-2.751,P=0.005)。结论:卵巢癌术后18F-FDG PET/CT各个代谢参数与临床、病理及生物学因素都有一定程度相关性,与SUVmax相关的是FIGO分期和WT1,而CA125、HE4、Ki-67、p53、WT1与代表肿瘤负荷程度的MTV、TLG密切相关。MTV、TLG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卵巢癌术后复发和转移患者肿瘤部分病理特征,有助于判断肿瘤恶性程度、预测患者预后等。  相似文献   

9.
马然  张喜平 《广西医学》2016,(6):776-780
目的 比较新辅助化疗(NAC)不同时期的肿瘤代谢体积(MTV)与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预测乳腺癌患者化疗疗效的效能.方法 选取123例乳腺癌患者,分别在NAC前、NAC第1个疗程后、NAC第2个疗程后行18氟标志氟代-2-脱氧-D-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成像(18 F-FDG PET/CT),计算第1疗程、第2疗程后SUVmax=1.5、2.5时的MTV变化率(⊿MTV11%、⊿MTV12%、⊿MTV21%、⊿MTV22%)、第1疗程及第2疗程后SUVmax的变化值及变化率(⊿SUVmax1、⊿SUVmax1%、⊿SUVmax2、⊿SUVmax2),分析相同时期MTV的变化率与SUVmax的变化率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预测化疗效效果的效能.结果相同时期MTV的变化率与SUVmax的变化率均呈明显正相关(P均<0.05);病理有反应组⊿SUVmax1、⊿SUVmax1%、⊿SUVmax2、⊿SUVmax2%明显高于无反应组(P均<0.05);病理反应组患者⊿MTV22%显著大于无反应组(P<0.05);⊿MTV22%预测疗效的灵敏度为67.9%、特异性为63.0%;⊿SUVmax1%预测疗效的灵敏度为76.8%、特异性为62.9%;⊿SUVmax11预测疗效的灵敏度为76.4%、特异性为74.8%;⊿SUVmax2预测疗效的灵敏度为79.0%、特异性为74.0%;⊿SUVmax2%预测疗效的灵敏度为83.9%、特异性为73.8%.结论应用18F-FDG PET/CT的MTV评估乳腺癌患者NAC后疗效的效能并不优于SUVmax.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在结直肠癌术后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ET/CT检查后进行手术切除且资料完整的73例结直肠癌患者,研究PET/CT代谢参数与其术后预后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区域淋巴结转移阳性者原发灶MTV明显高于阴性者,其预测淋巴结转移的最佳截断值为7.39。SUVmax、SUVmean、SUVpeak、MTV及TLG预测预后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4.80、8.62、13.62、11.55及219.27。Cox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的长径、N分期、M分期、MTV及TLG与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M分期及MTV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MTV≤11.55、TLG≤219.27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明显延长。结论:PET/CT在结直肠癌术后预后中具有应用价值,MTV、TLG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术后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半定量参数预测肺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EGFR突变检测并行PET/CT检查的肺腺癌患者218例,采用EGFR基因检测试剂盒行EGFR突变检测。分析EGFR突变与患者临床特征、18F-FDGPET/CT半定量参数[原发肿瘤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代谢肿瘤体积(MTV)及糖酵解总量(TLG)]的关系。ROC曲线分析18F-FDGPET/CT半定量参数预测EGFR突变的诊断价值。结果218例患者中,EGFR突变型121例(55.5%),EGFR野生型97例(44.5%)。EGFR突变型患者女性比例、无吸烟史比例、IV期所占比例、远处转移发生率均高于EGFR野生型患者,而肿瘤直径、SUVmax、MTV和TLG均低于EGFR野生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远处转移、SUVmax<12.6均是影响EGFR突变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UVmax、MTV和TLG的AUC分别为0.632、0.607和0.642。结论原发灶有远处转移、SUVmax<12.6与肺腺癌患者EGFR突变有关。PET代谢显像可能成为评估肺腺癌患者分子特征的有力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乳腺癌nm23基因、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in-receptor,PR)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及预后关系. 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研究转移性抑制基因nm23及雌孕激素受体在160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 结果 nm23基因表达与乳腺癌病理组织学分级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显著相关性(P<0.05).乳腺癌有淋巴结转移组nm23基因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而死亡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ER、PR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病理组织学分级有显著相关性,即组织学分级愈低,ER、PR阳性表达率愈高.ER、PR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1),即有淋巴结转移者ER、PR阳性表达率低,无淋巴结转移者ER、PR 阳性表达率高.ER、PR表达阳性组5年存活率明显高于ER、PR表达阴性组(P<0.05). 结论 检测乳腺癌组织中的nm23基因及雌孕激素受体对临床正确判断乳腺癌病人的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患者原发灶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外周血炎症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行PET/CT检测且未行任何治疗的 SCLC 患者,收集 PET/CT 检查前 1 周内的血清炎症标志物[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lymphocyte ratio,MLR)及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临床资料及原发灶PET/CT代谢参数[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平均标准摄取值(mean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ean)、肿瘤代谢体积(metabolic tumor volume,MTV)和病灶糖酵解总量(total lesion glycolysis,TLG)]数据,通过Spearman检验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56例 SCLC 患者的血清炎症标志物 NLR、PLR、MLR、SII 与原发灶 PET/CT 部分代谢参数[TLG(rNLR=0.309,rPLR=0.304,rMLR=0.271, rSII=0.362),MTV(rNLR=0.354,rPLR=0.341,rMLR=0.290,rSII=0.411)]之间存在轻度正相关性(P 均 < 0.05),而与原发灶的SUVmax 及 SUVmean 均无显著相关性(P 均 > 0.05)。广泛期 SCLC 患者 NLR、MLR、SII、中性粒细胞及原发灶 PET/CT 部分代谢参数 (MTV、TLG)的水平高于局限期,广泛期淋巴细胞低于局限期(P均 < 0.05),而其余原发灶的代谢参数(SUVmax、SUVmean)、 PLR、单核细胞及血小板在SCLC广泛期和局限期中无统计学差异(P 均 > 0.05)。结论:SCLC基线NLR、SII、MLR可能不仅反映全身炎症情况,而且反映肿瘤病灶以18F-FDG活性为代表的炎症情况。对NLR、MLR和SII增高的SCLC患者而言,可能有必要通过PET/CT检查进行分期,从而调整后续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及代谢异质性对预测胃癌患者HER2表达状态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21年5月4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18F-FDG PET/CT检查,分别测量胃癌原发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肿瘤代谢体积(MTV)及总病变糖酵解量,并计算不同SUVmax阈值(40%×SUVmax、80%×SUVmax)对应的MTV之间的线性回归斜率,将斜率的绝对值视为原发灶的代谢异质性,即异质性指数(HI),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及HI与HER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45例患者中HER2表达阳性10例、阴性35例。MTV(P=0.043)及HI(P=0.048)在HER2表达阳性患者中明显低于HER2表达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TV及HI最佳阈值分别为12.10 cm3及3.71,其预测HER2表达的准确性分别为62.2%及57.8%。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的分化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乳腺癌新辅助化疗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第一疗程化疗后SUVmax变化率(⊿SUVmax 1%)、第二疗程化疗后SUVmax 变化率(⊿SUVmax 2%)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p53 表达的关系,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氟代脱氧葡萄糖(FDG)代谢与乳腺癌分子生物学指标的内在联系。方法完成新辅助化疗前18F-FDGPET-CT 患者211 例,完成第1 次化疗后PET-CT 患者49 例,完成第2 次化疗后PET-CT 患者49 例,测量每次的SUVmax并计算其变化率,在新辅助化疗前取乳腺肿瘤组织进行ER、PR、HER-2、Ki-67及p53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查。结果ER 表达阴性组的SUVmax高于ER 表达阳性组(P <0.05)。PR 表达阴性组的SUVmax高于PR 表达阳性组(p <0.05)。PR表达阴性组的⊿SUVmax 2%高于PR表达阳性组(p <0.05)。Ki-67 表达阳性组的SUVmax、⊿SUVmax 2%高于Ki-67 表达阴性组( p<0.05)。结论ER、PR 阴性患者FDG 代谢要高于ER、PR 表达阳性患者。PR 阴性患者⊿SUVmax 2%高于PR阳性患者,提示PR阴性患者对化疗更敏感。Ki-67 阳性的患者SUVmax高于Ki-67 阴性患者,提示FDG 代谢能一定程度反映乳腺癌的增殖活跃程度。Ki-67 阳性的患者有较高的⊿SUVmax 2%,提示Ki-67 阳性患者对化疗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并总结不同因素对食管癌原发灶FDG摄取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自2009年12月~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实施18F-FDG PET/CT全身扫描的病人70例,结合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析其病变长度、淋巴结转移以及浸润深度状况,比较不同因素对食管癌原发灶FDG摄取所产生的影响,并分析转移状态、TNM分期与SUVmax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女性组的SUVmax低于男性组,两组相比未见显著差异(P=0.382),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从不同年龄段角度进行对比,高龄组病人的FDG摄取量比较高,但三组病人间的SUVmax比较无明显差异(P=0.162),不具有统计学意义;FDG摄取与病变长度成正比关系(P=0.000);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病变长度与原发灶SUVmax呈正相关关系(P=0.01);T1、T2、T3三组之间原发灶的SUVmax存在明显差异(P=0.017);伴随病人的浸润深度增加,其SUVmax值也出现逐渐升高的趋势。病人浸润深度同原发灶SUVmax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P=0.000);分析转移状态与FDG摄取的相关性结果显示SUVmax值越大,则转移程度就越高(P=0.000)。结论:食管癌原发灶FDG摄取与病人的年龄及性别无相关性,而与病变长度及TNM分期等具有密切的相关性,SUVmax值较高表明已经出现淋巴结转移或TNM分期较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体积及肿瘤异质性参数对宫颈癌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及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确诊宫颈癌并于治疗前行18F-FDG PET/CT患者的数据,记录下列参数:原发病灶最大和平均SUV(SUVmax和SUVavg)、肿瘤代谢体积(metabolic tumor volume, MTV)、糖酵解总量(total lesion glycolysis, TLG)、肿瘤最大体积(Dmax)和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COV)。两组间的比较采用student 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ROC曲线判定各参数的预测效能并确定最佳临界值,COX回归分析和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PFS和OS分析。结果 鳞癌组的COV显著低于非鳞癌组(P=0.009),临床分期早期组(FIGOⅠ~Ⅱ期)和晚期组(FIGO Ⅲ~Ⅳ期)的Dmax、MTV、TLG和CO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MTV(HR=2.83,P=0.030)和FIGO分期(HR=4.23,P=0.003)是PFS的独立预测因子。同时MTV(HR=5.01,P=0.016)和FIGO分期(HR=4.85,P=0.023)也是OS的独立预测因子。取最佳临界值,MTV高于临界值组和FIGO晚期组的PFS率(P=0.002,P=0.000)和OS率(P=0.000)均显著低于MTV低于临界值组和FIGO早期组。结论 基于体积的代谢参数MTV、TLG和肿瘤异质性参数COV在宫颈癌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预后预测方面都较SUVmax和SUVavg敏感,尤其是MTV,是PFS和OS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18F-FDG PET/CT的影像特征,评价18F-FDG PET/CT对NSCLC侵袭性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18F-FDG PET/CT检查并最终经病理结果证实为NSCLC的初诊患者122例,根据转移情况将患者分为无转移组(n=34)、有转移组(n=88,有淋巴结或者远处转移),测量并分析NSCLC原发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计算原发灶肿瘤影消失率(TDR),分析原发灶的多种18F-FDG PET/CT影像学特征与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的关系。结果 122例NSCLC病灶中,腺癌88例、鳞癌26例、腺鳞癌6例、类癌2例,无转移组和有转移组患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原发灶增大、密度增大、TDR减小及SUVmax增大,发生区域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的概率均增大(均P<0.01)。而患者性别、原发灶位置、原发灶病理学分型与是否发生淋巴结或远处转移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中代谢参数SUVmax、TDR等能够更好地对临床NSCLC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对评估NSCLC患者预后起到重要指导作用,18F-FDG PET/CT显像对评估NSCLC侵袭性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c-erbB-2的表达状况及其与预后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1 00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乳腺癌组织ER、PR、c-erbB-2表达与患者月经状态、腋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肿瘤TNM分期等预后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1 008例乳腺癌患者平均年龄(53.53±12.60)岁;浸润性导管癌占80.5%.绝经后ER阳性者显著多于绝经前,且临床分期较早(P<0.05);绝经前后ER/PR双阳性与双阴性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PR阴性、ER/PR双阴性与腋淋巴结转移与否显著相关(P<0.05);ER阴性或ER/PR双阴性者的c-erbB-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ER阳性或ER/PR双阳性者(P<0.05).结论 ER、PR、c-erbB-2参与了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调控.ER、PR表达状态与患者月经状态、腋淋巴结转移、肿瘤临床分期及c-erbB-2表达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20.
宋金龄  嵇建峰  庞伟强  易贺庆  郭广义  李林法 《浙江医学》2022,44(17):1842-1847,1858
目的探讨18F标记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代谢参数与局部进展期宫颈癌(LACC)同步放化疗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纳入267例在治疗前行18F-FDGPET/CT显像的LACC患者,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测量/计算宫颈癌原发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峰值标准摄取值(SUVpeak)、肿瘤代谢体积(MTV)和病灶糖酵解总量(TLG),绘制ROC曲线,分析这些代谢参数与疾病进展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各项可能的预后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36.52(24.52,41.11)个月,随访期间80例(30.0%)患者出现病情进展。单因素分析显示,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原发灶MTV和TLG与疾病进展显著相关(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FIGO分期ⅢA~Ⅳ期(HR=1.71,95%CI:1.04~2.81,P<0.05)和MTV≥29.39(HR=1.99,95%CI:1.28~3.11,P<0.01)是LACC疾病进展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18F-FDGPET/CT代谢参数与同步放化疗后LACC患者疾病进展相关,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可有望为个体化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