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长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32(3):296-297
目的 探讨单纯腹腔镜修补术对老年胃穿孔患者胃肠动力及胃电节律的影响.方法 分析2017年5月-2019年5月外科31例行单纯腹腔镜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将同期31例行常规胃大部切除术患者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血清胃泌素含量、胃电节律指标.结果 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温鹏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5)
目的 观察分析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胃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就诊治疗的胃穿孔患者78例作为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腹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明显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胃穿孔患者的治疗当中,应用腹腔镜修补术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术中的出血量,降低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有效地提高治疗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72例腹股沟疝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术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0例)和微创组(n=42例),微创组实施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而对照组实施传统疝气修补术治疗.从手术用时(min)、手术失血量(ml)、离床时间(d)、住院时间(d)以及并发症率(%)上进行两组间的统计学对比,进而观察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结果:微创组的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股沟疝患者应用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更利于减轻手术造成的痛苦、缩短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且其预后效果较传统术式更为理想,临床应用意义尤为鲜明. 相似文献
5.
郑玥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32(11):1319-1321
目的 分析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10例,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成两组,对照组(n=58)采取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n=52)采取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与复发情况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出血量... 相似文献
6.
7.
8.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腹腔镜修补术与小切口开腹修补术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腹腔镜修补术与小切口开腹修补术的优缺点。方法:62例患者,32例行小切口开腹修补术,30例行腹腔镜修补术。结果:在疗效与平均住院时间方面无明显差异,在手术时间与住院费用方面差异明显。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从降低手术费用及手术风险方面谈,行小切口开腹修补术并术中行腔镜检查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上消化道穿孔腹腔镜下微创修补术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上消化道穿孔腹腔镜下微创治疗方法、疗效。方法:回顾4年来30例经腹腔镜微创治疗的上消化道穿孔病人临床资料。结果:30例病人术前均具有典型的弥漫型腹膜炎体征术后均痊愈,无1例腹腔脓肿形成,平均住院时间8 d。结论: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依泽替米贝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胆囊收缩素A(cholecystokinin A,CCK-A)、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chole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2、SREBP-2)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08至2018-08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120例,按照入院先后编号,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进行三孔法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组在对照组腹腔镜手术的基础上加用依泽替米贝。分别于治疗前和术后检查胆囊内结石数量和直径,并检测TNF、IL-1、CCK-A、SREBP-2的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结石数量和直径均减小,治疗组胆囊结石数量和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NF、IL-1、CCK-A、SREBP-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血清TNF、IL-1、CCK-A,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泽替米贝联合腹腔镜微创手术可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预防和减缓胆囊结石的形成,减轻机体炎性反应,减少胆固醇的吸收,恢复胆囊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2.
联用大蒜素注射液治疗肺结核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联用大蒜素注射液对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和SOD活性的影响。方法:肺结核患者64例均为初治失败及一线抗结核药不敏感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对照组30例(治疗组)和联合用药组34例(联合组),治疗组为常规二线抗结核药治疗,联合组加用大蒜素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病灶吸收情况,痰抗酸杆菌检测,检测血清中炎性因子TNF-α、IL-8、IL-6水平及SOD活性。结果:联合组和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显著减轻,联合组痰菌转阴率及病灶吸收情况优于治疗组(P〈0.05),联合组血清中炎性因子TNF-α、IL-8、IL-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显著低于治疗组(P〈0.01),SOD活性显著上升,联合组高于治疗组(P〈0.01)。结论:大蒜素注射液联合治疗能显著降低肺结核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抗结核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干预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炎性反应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04至2016-02我院普外科住院行胃肠道肿瘤根治术切除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干预组和肠外营养组,每组45例,分别进行肠内营养干预和肠外营养治疗,并于术前1 d,术后 1、 3、9 d分别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CRP、IL-6、TNF-α,观察预后情况。结果 肠内营养干预组和肠外营养组两组患者CRP、IL-6、TNF-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26.381、17.574、23.546,均P<0.05);CRP、IL-6、TNF-α术后1 d均升高(均P<0.05),CRP、IL-6术后3 d均降低(均P<0.05),其中仅IL-6术后9 d恢复至术前1 d水平,TNF-α术后9 d显著降低,但仍高于术前1 d水平;肠内营养干预组CRP、IL-6、TNF-α降低幅度均大于肠外营养组(F交互=9.542、6.876、7.958,均P<0.05)。肠内营养干预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肛门排便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肠外营养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肠内营养干预组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均低于肠外营养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肠内营养干预可以减轻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的炎性反应,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探讨颅脑外伤意识障碍状态下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和治疗。认为早期诊断、防止漏诊,把握时机,审时度势决定手术方式是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颅脑外伤救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白藜芦醇治疗前后大鼠血清炎性因子TNF-α和IL-1β的浓度变化,以探讨白藜芦醇的脑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创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分伤后3、12、24、48、72 h共5个时间点,各时间点每组动物5只,Feeney法自由落体致伤动物,治疗组给予白藜芦醇(50 mg/kg体重)腹腔注射治疗,伤前一天治疗一次,伤后每天治疗一次,直至采血时间点;对照组同法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治疗;创伤组不予治疗,正常喂食水。分别于伤后各时间点股静脉取血,静置分层后离心,取血清低温保存,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TNF-α和IL-1β浓度。结果:伤后治疗组TNF-α和IL-1β浓度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TNF-α和IL-1β在创伤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以减少伤后血清TNF-α和IL-1β浓度,减轻炎症反应,对脑创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利拉鲁肽对糖耐量异常(IGT)OLETF大鼠血清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炎症指标及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实验共分为S组.12周龄IGT-OLETF大鼠32只,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予生理盐水(OLETF-saline组)和不同剂量利拉鲁肽(50、100、200μg/kg)腹腔注射,2次/d;另取8只LETO大鼠注射生理盐水作为正常对照组.12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AGEs、炎症因子及糖代谢指标水平.结果 干预前IGT-OLETF大鼠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均较LETO大鼠升高;给予不同剂量利拉鲁肽干预12周后,FPG、2hPG、空腹胰岛素、AGEs及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较OLETF-saline组降低(P<0.05).干预实验结束后,OLETF-saline组87.5%的OLETF大鼠发展成糖尿病,利拉鲁肽干预组大鼠均未发生糖尿病.结论 利拉鲁肽能有效改善IGT-OLETF大鼠的糖耐量异常及胰岛素抵抗,同时降低大鼠血清AGEs和炎症指标,提示利拉鲁肽可能通过降低非酶糖化和炎症水平而发挥抗炎作用,延缓IGT向糖尿病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丙泊酚和异氟烷两种麻醉药对急性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血清NSE、S100B蛋白、炎性因子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01至2015-12 符合标准的急性颅脑外伤患者98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芬太尼、维库溴铵、依托咪酯行麻醉诱导,其中观察组静脉注射丙泊酚维持麻醉,对照组吸入异氟烷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术前、术中2 h、术毕、术后48 h血清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术前、术后48 h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水平,并于术后3个月、6个月采取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血清S100B蛋白、NSE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患者术中2 h、术毕、术后48 h血清S100B蛋白、NSE水平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清TNF-α、IL-6水平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术后48 h血清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MMSE评分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术后6个月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与异氟烷吸入麻醉相比,丙泊酚静脉麻醉可有效降低急性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减轻颅脑损伤程度,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相似文献
18.
19.
亚低温对重型颅脑伤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8分]共23例,于伤后24h内行亚低温治疗,控制直肠温度33~35℃,持续5d;对照组20例(GCS3~8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监测两组患者外周血清TNF-α、IL-1β、IL-6、IL-8在伤后第1,2,3,4天的动态变化。结果 亚低温治疗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IL-8浓度较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亚低温通过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水平,减少了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