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X线CT和MRI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选择50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X线检查、CT检查和MRI检查,并比较分析三种检查结果的诊断价值。结果 X线检出率(62.00%)均低于CT检出率(88.00%)及MRI检出率(94.00%)(P0.05);三种检查方法的关节间隙变宽检出率、关节面下骨质硬化检出率均无差异(P 0.05);X线的关节面侵蚀检出率、关节面骨质囊变检出率、关节间隙变窄检出率、关节软骨肿胀检出率均低于CT及MRI(P0.05);CT的关节面骨质囊变检出率低于MRI(P0.05)。三种检查方法的Ⅱ级检出率、Ⅲ级检出率、Ⅳ级检出率均无差异(P 0.05);X线的0级检出率、Ⅰ级检出率均低于CT及MRI(P 0.05);CT的Ⅰ级检出率低于MRI(P 0.05)。结论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应用MRI的检查诊断价值有绝对优势,其次为CT、X线,临床可选择MRI作为首选检查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X线、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90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在其自愿的情况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成三组,分别给予X线、CT和MRI检查。观察三种检查方法的影像情况和分级状况,并对数据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MRI诊断的关节面侵蚀和关节面骨质囊变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和CT诊断,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的关节软骨肿胀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的0级强直性脊柱炎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CT诊断,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和MRI检查的Ⅰ级、Ⅱ级强直性脊柱炎检出率均显著高于X线诊断,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诊断过程中,对比X线和CT,MRI对软组织病变和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的检出率更高,诊断效果更好,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X线、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本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进行研究,分别给予X线、CT和MRI检查。观察三种检查方法的影像表现和分级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MRI诊断的关节面侵蚀和关节面骨质囊变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和CT诊断,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MRI诊断的关节软骨肿胀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0级强直性脊柱炎检出率方面,MRI显著高于X线和CT诊断,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T和MRI检查的Ⅰ级、Ⅱ级强直性脊柱炎检出率均显著高于X线诊断,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X线、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其中MRI对软组织病变以及强直性脊柱炎分级的检出率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X线平片、螺旋CT、MRI检查在脊柱骨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8年8月本院确诊的60例脊柱骨折患者,患者均行X线平片、螺旋CT、MRI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三种检查方法的准确率、诊断脊柱骨折患者椎体压缩损伤、脊髓损伤、椎间盘损伤以及神经根损伤的检出率及三种检查方法的检出时间和检查费用。结果:三种检查方法的准确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RI与螺旋CT的准确率均高于X线平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的准确率为96.67%,虽高于螺旋CT的88.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检查方法的椎体压缩损伤、脊髓损伤、椎间盘损伤以及神经根损伤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RI检查椎体压缩损伤的检出率高于螺旋CT和X线平片(P0.05);MRI检查的脊髓损伤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平片(P0.05);MRI和螺旋CT椎间盘损伤、神经根损伤检出率均高于X线平片(P0.05)。MRI的检出时间均显著长于螺旋CT和X线平片,螺旋CT长于X线平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的检查费用均显著高于螺旋CT和X线平片,螺旋CT高于X线平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和MRI检查诊断脊柱骨折各具优势,与螺旋CT检查相比,MRI检查的准确率更高,可更加清晰地显示患者的各部位损伤。  相似文献   

5.
金璐 《四川医学》2020,41(1):92-95
目的探讨CT检查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行CT和X线检查。结果 CT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检出率为70.00%,明显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对关节侵蚀、关节面下骨质囊变检出率分别为41.25%和40.00%,明显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和X线检查对关节面增生硬化、关节间隙增宽或狭窄和关节面融合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分级明显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检查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CT与MRI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记录我院接诊的70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颅脑CT与MRI检查结果,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患者病变检出情况、检查基本情况(病灶检出数、检查时间、病灶大小、发病至影像确诊时间)以及对不同位置病灶的检出情况。结果 CT检查24h以内病变检出率、24-72h病变检出率以及总病变检出率均低于MRI检查,误诊率高于MRI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病灶平均检出数低于MRI检查,平均检查时间、平均病灶大小、发病至影像确诊时间高于MRI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对基底节区、额叶、丘脑、顶叶、脑干位置病灶检出率低于MRI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MRI在多发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效果优于颅脑CT,在发现微小病灶、缩短检查时间、提高病变检出率等方面更具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X线、CT和MRI的诊断价值。方法:在所有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中随机选取45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X线、CT和MRI检查,对三种检查方式的检出情况进行对比。同时记录三种检查方式在骶髂关节病变分级检出情况。结果:X线检出23例(51.11%),CT检出36例(80.00%),MRI检出43例(95.56%),MRI检出情况优于X线与CT(95.56%>80.00%>51.11%),三种检查方式检出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级检查中,MRI检查相对于其他两种检查方式,0级、Ⅰ级检出情况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与MRI检查方式Ⅱ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三种检查方式中,Ⅲ级与Ⅳ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诊断中,X线摄影、CT和MRI三种检查方式均可起到检查作用,但MRI检查具有其他两种检查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临床可将MRI检查作为首选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糖尿病足的X线、CT和低场MRI的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2009年4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26例患糖尿病足的患者,先采用X线DR平片、双能X线骨密度仪器进行检查,再对其中20例行螺旋CT检查,6例患者未见X线异常现象行低场MRI检查。比较分析三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表现。结果螺旋CT对骨质疏松、神经性骨关节病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P0.05);两种检查方法对软组织肿胀、骨端骨质破坏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螺旋CT对大、小动脉血管钙化和狭窄的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P0.05)。结论 X线平片检查糖尿病足患者,可清晰地显示出晚期骨质、血管改变,CT可对细微骨质变化、血管壁钙化进行有效诊断,其诊断效果比X线更为显著,而MRI对早期骨髓炎的诊断效果显著优于X线平片,对感染部位及范围的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聂建 《当代医学》2014,(3):53-54
目的:探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影像学的诊断作用。方法收集34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分别采用CT、X线、MRI检查的影像学资料,回顾性分析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在3种影像学检查中的特征表现、检出率及不同分期检出率。结果34例患者X线、CT与MRI检查骶髂关节病变检出率分别为44.12%、70.59%和94.12%,CT检查其骶髂关节病变总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P&lt;0.05),MRI检查其骶髂关节病变总检出率明显高于X 线和CT检查(P&lt;0.05);对病变0级,CT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检出率(P&lt;0.05),MRI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检出率(P&lt;0.01);对病变Ⅰ级,CT、MRI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检出率(P&lt;0.05);CT与MR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病变Ⅱ级,CT与X线、MRI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与X线、MRI检查相比,X线平片对早期骶髂关节炎诊断比较困难,易漏诊,而CT、MRI检查对其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对控制强直性脊柱炎早诊断、早治疗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应用X线、CT及MRI诊断的价值。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103例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予以回顾性地分析,分别应用X线、CT及MRI检查,观察与比较其诊断价值。结果 X线检查显示关节间隙变宽,CT检查显示关节间隙变窄且模糊,MRI检查显示关节积液呈现长T2、T1;MRI0级强直性脊柱炎的检出率16.50%均比X线、CT0.00%高,且MRI、CT于Ⅰ级和Ⅱ级检出率31.07%和32.04%、30.10%和30.10%均比X线7.77%和15.53%高,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MRI关节面骨质囊变与关节面侵蚀检出率85.44%与96.12%均分别比X线34.95%与63.11%、CT67.96%与80.58%高,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行X线、CT及MRI诊断均有一定应用价值,且MRI在组织病变和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具有更高检出率,临床需加以充分利用,从而尽早确诊,并为疾病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X线和MRI在多发性骨髓瘤(M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X线检查54例,MRI检查36例,分析68例MM患者累及部分分布,两种影像学检查MM的显像特征比较两者对MM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结果 68例MM患者中54例经X线检查显示,表现为骨质破坏42例,病理性骨折11例,骨质硬化5例,软组织肿块13例,骨质疏松10例,36例经MRI检查显示,弥漫型10例,局灶型20例,弥漫加灶型4例,椒盐型8例。MRI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和97.2%,均显著高于X线检出率(61.1%)和诊断符合率(7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152和4.051,P0.05)。结论MRI能够检测MM病变早期骨质破坏和骨髓浸润,与X线比较,MRI技术能够提高MM患者检出率和符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比较8 5例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患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同时行CT及MRI检查的85例LI患者临床资料,比较2种检查方法检出病灶数目、部位、大小等情况差异。结果共85例LI患者MRI共检出751个病灶,CT检出149个病灶,MRI检出病灶数目为CT检出数目的5.04倍,且MRI检出多发病灶者明显较CT多(P0.05)。MRI检出病灶以额叶、基底节、顶叶最多,CT检出病灶以内囊、基底节、顶叶最多;MRI检查的额叶、丘脑、小脑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CT(P0.05),内囊检出率则低于CT(P0.05);但2种检查方法的基底节区、顶叶、脑干病灶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及CT检出病灶均以直径≤5mm最多,分别占比76.30%、56.38%;但MRI检查中直径≤5mm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CT(P0.05),而直径5mm病灶检出率均低于CT(P0.05)。结论 CT及MRI均能用于诊断LI,但MRI检出病灶更多,且能更清晰地发现微小病灶,于LI的准确诊断更有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X线、CT和MRI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痛风性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内科近一年(2017年3月-2018年3月)经临床证实的116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影像学资料(X线、CT和MRI),比较三种影像检查对通风性关节炎的检出率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116例患者共确诊病变关节241个,X线、CT和MRI对痛风性关节炎的检出率分别为53.11%(128/241)、73.86%(178/241)、88.38%(213/241);X线对病变关节中的痛风性结节、关节面下囊变、软组织肿胀的检出率显著少于CT、MRI(P0.05);CT对病变关节中的痛风性关节、关节面下囊变的检出率与MRI无显著差异(P0.05),CT对病变关节中关节积液、软组织肿胀的检出率显著少于MRI(P0.05)。结论 X线、CT和MRI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痛风性关节炎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与X线及CT检查相比,MRI在痛风性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磁共振成像(MR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64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钼靶X线检查和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病灶检出率、恶性肿瘤确诊率、钙化病灶检出率和病灶大小符合率。结果 MRI的病灶检出率为91.55%,高于钼靶X线(71.83%,P0.05);MRI的浸润导管癌(IDC)检出率高于钼靶X线检查(P0.05),浸润小叶癌(LDC)和导管内原位癌(DCIS)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的恶性肿瘤确诊率高于钼靶X线检查,钙化病灶检出率低于钼靶X线检查(P0.05);钼靶X线、MRI与病理检查肿瘤最大直径测量值呈正相关,且MRI与病理检查符合度高于钼靶X线(rMRIr钼靶X线)。结论 MRI对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和病灶大小符合率高于钼靶X线检查,但钼靶X线对呈钙化表现的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可通过乳腺钼靶X线摄影联合MRI检查提高对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X线、CT与磁共振成像(MRI)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早期AS骶髂关节病变患者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先后行X线、CT、MRI检查,比较3种检查方式分级结果及检出率、影像学表现及检出情况。结果 MRI在早期AS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检出率高于X线及CT,对关节面下骨质囊变、关节面侵蚀及关节软骨囊肿检出率均高于X线、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AS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应用X线、CT及MRI均可发挥一定作用,且相比于X线、CT,MRI对组织病变及分级的检出率更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析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进行MRI、CT、X线检查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入选该院2013年9月—2015年6月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病人50例,分别进行MRI、CT、X线检查,比较3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性. 结果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 MRI 检查的诊断准确率 94.0%显著高于 X 线检查的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22,P<0.01),CT检查诊断准确率92.0%显著高于X线检查的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47,P1<0.01);CT检查与MRI检查的诊断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5,P3=0.70);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检查囊性变或侵蚀、骨质硬化、毛刺感、欠光滑等影像特征显著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MRI特征主要为关节韧带、软骨与滑骨的强化,骨髓水肿,关节软骨破坏. 结论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进行MRI检查准确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RI和X线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入选患者进行MRI和X线影像学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患者病变的检出情况及对病变分级的诊断情况。结果 MRI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检出率为100.00%,X线的检出率为80.43%,MRI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的检出率(P0.05);与X线检查对比,MRI对Ⅰ级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检出率明显升高,对0级的诊断准确率也明显高于X线检查(P0.05),其他分级未见明显差异(P0.05);与X线检查相比,MRI影像学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面侵袭、关节面骨质囊变、关节软骨肿胀及关节间隙变窄的检出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 MRI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也能较好的显示出病变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综合分析X线平片、CT、MRI诊断颈椎病的价值,为诊断颈椎病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选取在该院收治的99例颈椎病患者,根据不同的诊断方法分为X线平片组、CT组、MRI组,每组均为33例.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三组患者的检出率.结果:X线平片组与CT组在检查钩突增生的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平片组与MRI组在检查小关节突增生的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组与X线平片组、CT组在骨性椎管狭窄的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组CT组在检查颈椎曲度异常的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MRI诊断颈椎病的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平片.在X线平片的检查基础之上,结合CT和MRI检查能够显著提高颈椎病的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6):103-105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应用MRI与CT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8例作为观察对象,分别进行CT、MRI检查。结果 MRI检查诊断关节面侵蚀、关节面下骨质囊变、关节面增生硬化的检出率显著高于CT检查(P0.05),但两种检查诊断关节间隙增宽或狭窄、关节软骨肿胀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Ⅰ级检出率显著高于CT检查,而CT检查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0级检出率显著低于MRI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Ⅱ、Ⅲ、Ⅳ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与MRI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均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但MRI检查更有利于细微病变的检出,更具有一定的诊断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与比较X线、CT与MRI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的11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分别采用X线、CT与MRI进行检查,将三种检查方法的强直性脊柱炎分级与骶髂关节病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MRI及CT对强直性脊柱炎分级Ⅰ级与Ⅱ级的诊断率高于X线,MRI则高于CT;MRI对于关节面侵袭、骨质囊变、骨松质硬化及软骨肿胀的诊断率高于CT及X线,CT对关节面侵袭、骨质囊变及骨松质硬化的诊断率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价值优于CT及X线,应用效果相对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