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为在国内更好地开展前外侧肌间隙入路髋关节微创置换术,研究国人相关解剖结构,探讨手术技术并观察临床效果. 方法 解剖3具(6髋)新鲜成年尸体标本,观察国人前外侧肌间隙入路周围解剖结构.对16例患者实施前外侧肌间隙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总结临床结果 和手术操作技术. 结果 尸体解剖见手术入路为长三角形间隙,其上内角处臀中肌前缘与阔筋膜张肌后缘有部分肌纤维连接,是臀上神经下支经臀中肌进入阔筋膜张肌的关键部位,手术切口上缘不应超出此范围.临床手术切口长7~10 cm(平均8.8 cm),术中出血250~550 ml(平均350 ml).术后3~5 d下床活动.7例术中发现臀中肌前缘肌纤维部分挫裂伤,予以修剪.随访18~39个月(平均27.7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多数假体位置良好,1例髋臼前倾角偏大,2例髋臼外展角偏大,但均无并发症和明显功能障碍.髋关节Harris评分术前为(39.1±6.7)分,术后6个月为(80.6±11.3)分,术后12个月为(88.7±9.6)分,术后24个月(11例)为(91.4±13.5)分.所有患者未发现臀中肌无力现象. 结论 前外侧肌间隙入路髋关节微创置换术具有解剖层次简单、手术创伤小、不剥离或损伤肌肉、术后康复快等优点,有实用价值并适合在体形较小的国人中推广.但术中需避免因大转子撞击敏髋臼锉修的前倾角偏大及切口远端软组织限制致髋臼外展角增加.注意准确定位皮肤切口,并使用微创技术专用手术器械.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测量髋臼假体的外展角与前倾角,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采用直接前方入路(DAA)放置髋臼假体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THA中采用DAA放置髋臼假体的患者81例(100髋),手术均由同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师完成,术中使用可透光手术床,结合透视与髋臼假体导向器放置髋臼假体。术后骨盆正位X线影像测量髋臼假体的外展角与前倾角,并与Lewinneck安全区(外展角30°~50°,前倾角5°~25°)进行比较,评估THA中采用DAA放置髋臼假体的准确性。结果患者术后髋臼假体的外展角为(39.00°±4.47°),前倾角为(14.29°±5.50°);91.0%(91/100)患者术后髋臼假体的外展角与前倾角均在Lewinneck安全区内;所有患者术后10个月均未见脱位。结论 THA中采用DAA放置髋臼假体安全有效,可准确地将假体放置在安全区内。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全髋置换术后首次X线平片在评估假体稳定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初次全髋置换术患者53例,观测术后首次术侧髋关节正位片中假体周围骨质情况、人工髋臼的前倾角和外展角、假体柄位置;与其后1 a内复查片对比,观察假体的变化。结果术后1 a内发生假体不稳定共6髋,其中脱位3髋,假体周围骨折1髋,假体与骨界面之间出现连续宽度大于等于2 mm的透亮线2髋。术后首次X线平片中的假体周围骨质情况、人工髋臼的前倾角和外展角、假体柄位置均与假体稳定性的判断密切相关,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首次X线平片能预测短期内发生假体不稳定的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改良后外侧微创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结合组配式股骨头假体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08年10月-2010年6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70例,其中男26例,女44例;年龄67 ~95岁,平均78.3岁.新鲜股骨颈骨折62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8例(伤后2~4个月),均为GardenⅢ、Ⅳ型.所有手术均由同一手术组完成.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路组32例,其中男12例,女20例;传统后外侧入路组38例,其中男14例,女24例.对两组患者手术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围术期并发症、假体的稳定性及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 结果 术后随访12 ~28周,平均16周.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长度、围术期失血量、输注血制品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周两组患者均可下地负重行走.两组Charnley髋关节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Harris髋关节功能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改良后外侧微创入路结合组配式股骨头假体置换术可减少术中组织损伤和出血量,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方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203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1例,女性112例;年龄60~81岁,平均70.3岁。摔伤148例,撞击伤45例,高处坠落伤10例。采集到采用前方入路104例(A组),后外侧入路99例(B组),记录两种入路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扶拐负重时间。结果术后A组随访99例,B组95例,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6.5个月。前方入路在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皮肤切口长度,住院天数、下地扶拐负重时间优于后外侧切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前方入路行髋关节置换术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减少出血、缩短卧床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三维CT技术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远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跟踪随访2~4年,通过三维CT影像技术,对人工假体磨损、移位及周围骨溶解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2年假体功能良好(Harris评分85.4),髋臼杯移位程度较小,磨损情况较轻(0.17±0.05)mm。结论三维CT技术与传统X线方法相比精密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前及远期临床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外侧肌间隙入路式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患者早期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11月巴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需要进行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将患者为A组和B组,每组各45例。A组患者实行前外侧肌间隙入路式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B组患者进行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量、置换后Harris评分、患者满意度及炎症因子变化等情况。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手术时间、术中切口大小均明显低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IL-1、IL-6及TNF-α水平均有所下降,A组下降程度高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Harris评分高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满意率为84.5%,明显高于B组的4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外侧肌间隙入路式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患者的创伤较小,具有降低炎症因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假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2009年3月-2013年2月15例行骨水泥型假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均采取骨折复位内固定.骨水泥叠加技术固定假体;骨折发生时间为髋关节置换术后10d~3年,按Vancouver骨折分型:B2型11例,B3型4例。术后6个月对髋关节功能进行Harris评分,观察术后疗效。结果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X线片检查骨折均愈合良好,假体稳定,位置安放合适;无感染、无内固定物及关节假体移位、断裂发生。髋关节功能Harris平均83分(76~87分)。结论骨水泥叠加技术是骨水泥型假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合并严重股骨颈前倾角畸形患者采用普通假体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男9例,女6例;年龄30~42岁,平均37岁.前倾角40°~50°,术前Harris评分(59±8)分,术中通过将股骨假体缩小前倾角20°~30°,同时将髋臼杯前倾角增大10°~15°,使其基本恢复正常对合关系,防止关节前脱位.术后定期影像学检查和临床疗效Harris髋评分.结果 术后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2.5~3.7年(平均2.9年),关节假体稳定性良好,关节活动度基本正常.术后2年Harris评分为(88±6)分,与术前相比,疗效显著(P<0.01).结论 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合并严重股骨颈前倾角畸形患者手术中通过对普通的股骨假体及髋臼杯安放的角度的联合调整,使关节置换术后人工假体与髋臼的对合基本恢复正常,疗效显著,同时避免了使用小柄股骨假体、转子下截骨或使用特殊前倾角股骨假体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改良Watson-Jones(OCM)入路微创全髋置换术的技术要点,观察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5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OCM入路微创全髋置换术治疗髋关节损伤及疾病患者35例,其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65.9±6.8)岁;体重指数(24.4±3.2).记录每例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输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假体位置、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法)等,分析该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手术切口(8.3±0.9)cm;手术时间(92.1±13.5)min;输血量(300±218.2)ml;髋臼外展角(46.3±2.9)°;术后住院天数(7.9±1.7)d.平均随访17.3个月(6~24个月).前20例患者术后3个月有11例患者主诉臀部疼痛,术后6个月有9例,术后12个月减少到5例;后15例未出现类似症状.无感染、脱位、血管神经损伤或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末次随访Harris评分为(91.3±5.7)分.结论 OCM入路微创全髋置换术创伤小,术后患者康复信心足,辅以适当的功能锻炼可获得较快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深度烧伤创面(DBW)及对血清炎性因子、致痛因子的影响。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2月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DBW患者106例,其中男性69例,女性37例;年龄25~59岁,平均44. 5岁;受伤至入院时间0. 5~13d,平均5. 65d。致伤原因:火烧伤75例,热液烧伤31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VSD组(n=53)和对照组(n=53),VSD组行VSD+游离植皮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清创换药+游离植皮治疗。治疗7d后观察两组创面愈合率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疗前及治疗后7d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补体C3a等炎性因子及血清5-羟色胺(5-HT)、脑内神经肽(NPY)、前列腺素E2(PGE2)等致痛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7d VSD组创面愈合率大于对照组[(80. 86±9. 12)%vs.(69. 58±7. 30)%],疼痛评分、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2. 78±0. 29)分vs.(5. 79±0. 62)分,(19. 26±2. 04) d vs.(25. 74±2. 65) d,(23. 63±2. 44) d vs.(30. 51±3. 19) d,(3. 29±0. 35)万元vs.(3. 92±0. 41)万元](P <0. 05)]。治疗后7d,VSD组血清CRP、TNF-α、IL-8、补体C3a及5-HT、NPY、PGE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8. 92±9. 93) mg/L vs.(18. 87±1. 96) mg/L,(35. 74±3. 61)μg/L vs.(67. 94±6. 88)μg/L,(32. 92±4. 37)μg/L vs.(60. 76±6. 19)μg/L,(13. 52±1. 50)μg/L vs.(16. 77±1. 72)μg/L,(109. 92±10. 16) ng/L vs.(143. 97±15. 22) ng/L,(112. 86±11. 41)μg/L vs.(154. 37±16. 03)μg/L,(121. 33±12. 42) pg/m L vs.(186. 93±18. 72) pg/m L,P <0. 05)]。结论 VSD可促进DBW愈合,降低炎性因子及致痛因子水平,患者康复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屈膝外翻位经前内侧辅助入路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疗效。方法2014年1月—2017年1月泸州市中医医院治疗38例因ACL损伤而接受重建手术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17~63岁,平均36岁;右膝21例,左膝17例。致伤原因:运动伤22例,道路交通伤12例,其他4例。采用关节镜下屈膝外翻位经前内侧辅助入路建立股骨隧道方式进行ACL重建。术后12个月,对患者膝关节采用Lysholm评分表及IKDC 2000膝关节主观评价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3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个月。术中无后壁破裂情况发生,术后无感染、神经血管损伤、深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52. 71±7. 50)分提高至(90. 39±3. 26)分; IKDC评分由术前的(48. 87±9. 05)分提高至(89. 16±4. 29)分(P <0. 05)。术后1年随访显示4例出现Ⅰ度松弛(11. 76%)。结论屈膝外翻位经前内侧辅助入路更有利于ACL重建,具有视野开阔、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等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伊班膦酸钠的应用对预防股骨假体柄周围骨丢失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2014年1月—2015年12月汉中市中心医院骨关节创伤科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0例),其中试验组患者术后5~7d给予伊班膦酸钠4mg静滴,并于术后每3个月滴注1次。对照组患者不给予,其余治疗方案相同。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2个月的股骨假体柄周围基于Gruen分区法的7个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的骨密度值改变,以及血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水平改变。结果术后12个月,两组股骨假体柄周围骨密度均较术前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股骨各测量ROI的骨密度分别为1区(0.94±0.14)g/cm^2vs.(0.81±0.19)g/cm^2,2区(1.54±0.2)g/cm^2vs.(1.34±0.31)g/cm^2,3区(1.71±0.23)g/cm^2vs.(1.39±0.19)g/cm^2,4区(2.04±0.29)g/cm^2vs.(1.74±0.38)g/cm^2,5区(1.81±0.31)g/cm^2vs.(1.62±0.39)g/cm^2,6区(1.62±0.28)g/cm^2vs.(1.40±0.14)g/cm^2,7区(1.21±0.32)g/cm^2vs.(0.94±0.29)g/cm^2,总体均值(1.49±0.32)g/cm^2vs.(1.29±0.41)g/c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碱性磷酸酶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56.41±8.74)mmol/L vs.(56.41±8.74)mmol/L,P<0.05],但血钙和血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有11例患者在滴注伊班膦酸钠后出现体温升高、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予以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伊班膦酸钠能够有效减少股骨假体柄周围骨密度的丢失。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患者运动功能影响。方法 2013年1月—2017年1月武汉市第九医院骨科治疗7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男性29例,女性43例;年龄60~85岁,平均74.9岁。患者随机分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置换组)和微创髋关节置换术组(微创组),各36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SF-36和Harris评分(HHS评分)。结果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54.97±10.26)min、术中出血量(151.07±36.68)mL、术后下地活动时间(4.53±1.09)d,明显优于置换组(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1周髋关节功能评分(66.23±3.59)分、术后1个月(77.83±3.51)分、6个月(83.19±3.99)分显著优于置换组(P<0.05);微创组患者SF-36生理功能(52.91±9.52)分、身体疼痛(55.16±7.83)分、HHS评分(88.71±5.39)分,同置换组比较显著提高(P<0.05)。结论微创髋关节置换术可有效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疗效显著、创伤小、关节稳定性好、易于运动功能恢复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CTA融合气道三维重建对咯血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0月~2018年1月73例咯血患者,A组42例,每例患者在DSA术前行支气管动脉CTA融合气道三维重建,观察支气管动脉(BA)的有关参数(支气管动脉开口、起源、类型以及BA与气管隆突的位置关系)并进行统计与分析;B组31例,DSA术前未行CTA检查;对比两组患者DSA手术时间及对比剂用量。结果A组42例咯血患者中,CTA发现BA97支,左侧44支,右侧52支,异位BA1支;咯血责任血管55支,其中正常起源咯血责任BA54支,异位起源责任BA1支;发现的BA分支类型有4型,以R1L1型最多,占71.4%;以气管隆突水平上下为界分类,比例分别为60.5%及39.5%;咯血责任BA平均管径(3.46±1.31)mm,非咯血责任BA平均管径(1.57±0.38)mm;A组患者DSA手术时间及术中对比剂用量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支气管动脉CTA与气道三维重建融合技术能很好的发现并显示可疑咯血责任BA的起源,走行,形态以及其与支气管分叉的位置关系,同时可以大大缩短DSA手术时间和减少术后对比剂用量,可作为咯血介入治疗术前首选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跗骨窦入路与外侧"L"型扩大入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7年2月南京梅山医院骨科收治的72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资料,按手术入路分为跗骨窦入路组和外侧扩大"L"形入路组。跗骨窦入路组34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3例,左足18例,右足16例;年龄26~74岁,平均43.4岁。外侧扩大"L"型入路组38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8例,左足17例,右足21例;年龄27~72岁,平均43.1岁。比较两组患者受伤到手术的时间、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AOFAS评分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 72例患者经全程门诊随访12~18个月,平均14.3个月。外侧扩大"L"型入路组2例患者切口有较多渗液,经换药后好转;跗骨窦入路组1例出现腓肠神经牵拉症状。外侧扩大"L"型入路组和跗骨窦入路组受伤到手术的时间[(10.21±1.29)d vs.(5.30±0.68)d,P<0.05]、切口长度[(13.03±0.82)cm vs.(6.84±0.39)cm,P<0.05]、手术时间[(96.80±11.30)min vs.(80.60±5.90)min,P<0.05]、术后引流量[(108.20±13.30)mL vs.(98.20±12.60)mL,P<0.05]、术后VAS评分[(5.40±0.90)分vs.(4.10±1.00)分,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AOFAS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跗骨窦入路在术前等待时间、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VAS评分方面相对于外侧扩大"L"型入路有优势,对于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跗骨窦入路可替代外侧扩大"L"型入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老年腰椎融合术后早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2015年7月—2018年6月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脊柱外科行腰椎融合术治疗患者165例,其中男性76例,女性89例;年龄55~78岁,平均64.0岁。其中胸腰段骨折1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腰椎滑脱症34例,腰椎管狭窄症51例,腰椎内固定翻修术5例。术后发生DVT的21例患者作为DVT组,其余144例作为非DVT组。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情况、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凝血四项、D-二聚体、是否使用抗凝药、是否输血和手术情况等一般资料,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比较分析DVT组和非DVT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年龄≥70岁、BMI≥24kg/m^2、输血、卧床时间≥5d、血清TG水平增高是老年腰椎融合术患者术后并发下肢DVT的危险因素。而术后两组患者间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和D-二聚体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发生下肢DVT患者血栓均位于小腿远端。结论年龄≥70岁、BMI≥24kg/m^2、输血、卧床时间≥5d、血清TG水平增高的老年患者在施行腰椎融合术后早期易出现下肢DVT。有高危因素的患者进行腰椎融合术后应积极预防DVT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始三叉动脉(persistent trigeminal artery, PTA)的分型和血供特点及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经CTA和MRA检查出的PTA的影像学资料,分析其分型、血供特点及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 92例PTA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59.6±17.5)岁,其中,男性38例(41.3%),女性54例(58.7%),女性高于男性。CTA发现36例(39.1%),MRA发现56例(60.9%)。41例位于右侧(44.6%),51例位于左侧(55.4%),未发现双侧型。按Weon分型,Ⅰ型29例(31.5%),Ⅱ型18例(19.6%),Ⅲ型20例(21.7%),Ⅳ型13例(14.1%),Ⅴ型5例(5.4%),特殊类型7例(7.6%)。按Salas分型,外侧型69例(75%),中间型23例(25%)。合并基底动脉发育不良54例(58.7%)(含双椎动脉颅内段发育不良47例),Ⅰ型14例(48.3%),Ⅱ型15例(83.3%),Ⅲ型12例(60.0%),Ⅳ型8例(61.5%),Ⅴ型3例(60.0%),特殊类型2例(28.6%),以Ⅱ型合并基底动脉发育不良的比例最大。伴有脑梗死35例(38.0%),Ⅰ型8例(27.6%),Ⅱ型11例(61.1%),Ⅲ型7例(35.0%),Ⅳ型6例(46.2%),Ⅴ型2例(40.0%),特殊类型1例(14.3%),以Ⅱ型伴发脑梗死的比例最高。结论 CTA和MRA可较好的显示PTA的解剖特点及其分型,辅以椎-基底动脉发育不良的情况,能更为全面的诠释各型PTA的血液循环特点,评估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参数对老年单节段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OVCF)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继发椎体骨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在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骨伤科确诊并行PKP治疗的128例单节段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KP术后是否继发椎体骨折将其分为继发组(n=60)和未继发组(n=68),在站立位全脊柱侧位X线片上测量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参数,比较两组手术相关资料、VAS评分、ODI评分、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参数。结果两组骨水泥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46,P=0.151);两组手术节段、手术入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7、0.008,P=0.911、0.929)。继发组VAS评分、ODI评分明显高于未继发组(t=5.717、9.935,P=0.000、0.000)。两组胸腰椎后凸角(TLK)、骨盆倾斜角(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3、1.086,P=0.342、0.279)。继发组矢状面偏移(SVA)明显高于未继发组(Z=-9.142,P=0.000),胸椎后凸角(TK)明显高于未继发组(t=3.827,P=0.000),腰椎前凸角(LL)、骶骨倾斜角(SS)、骨盆入射角(PI)明显低于未继发组(t=4.002、4.794、4.078,P=0.000、0.000、0.000)。结论较小SVA、TK及较大LL、SS、PI可减小老年单节段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PKP术后继发椎体骨折的概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手术治疗移位性关节内跟骨骨折植骨与否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5月—2015年5月湖北省中医院骨科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性关节内跟骨骨折40例,根据植骨与否分为植骨组和非植骨组,每组各20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18~60岁,平均40. 1岁。高处坠落伤27例,道路交通伤13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切口并发症、临床功能[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B?hler角、跟骨高度、B?hler角丢失度、跟骨高度丢失度。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切口并发症、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B?hler角和跟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植骨组B?hler角丢失度和跟骨高度丢失度显著低于非植骨组(P <0. 05)。结论尽管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性关节内跟骨骨折,是否植骨不影响患者临床功能,但是植骨可减少术后B?hler角和跟骨高度的丢失,不增加并发症,因此建议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