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特立帕肽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的应用效果及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7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各35例。常规组在椎体成形术后给予唑来膦酸注射液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特立帕肽注射液。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骨密度、椎体高度、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骨密度、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明显高于常规组,Cobb角、ODI评分、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应用特立帕肽临床疗效显著,可提高骨密度,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聚焦高能冲击波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根据其治疗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仅给予非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微聚焦高能冲击波治疗。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骨折椎体高度恢复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Cobb角、股骨近端骨密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VAS评分(3.2±1.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6.3±0.9),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骨折椎体高度恢复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以及Cobb角[(23.9±12.1)%、(25.3±9.4)°和(14.2±4.1)°]均优于对照组患者[(34.8±13.4)%、(56.8±11.2)°和(19.3±3.6)°],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股骨近端骨密度(0.611±0.112)g/cm~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0.534±0.107)g/cm~2,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微聚焦高能冲击波能够明显减轻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疼痛,改善临床指标,提高骨密度,预防骨量持续丢失,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周毅  刘波 《创伤外科杂志》2019,21(5):381-384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对非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osteoporotic distal radius fractures,ODRFs)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6月—2017年6月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稳定型ODRFs老年患者,均行手法复位、石膏固定非手术治疗,分为唑来膦酸组(24例)和空白对照组(38例)。在入院时,治疗后1、3个月,分别采用VAS、Mayo评分表评价腕关节疼痛和功能;治疗后3个月CT检查骨折愈合情况;入院时和末次随访检查骨密度;记录随访期间新发骨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随访时间、入院时VAS评分、Mayo评分及骨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CT检查示两组患者骨折全部愈合,其中唑来膦酸组患者治疗后1、3个月VAS评分分别为(2.34±1.21)分、(1.49±0.98)分;Mayo评分分别为(90.71±10.59)分、(96.18±6.79)分。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1、3个月VAS评分分别为(2.52±1.43)分、(1.38±1.01)分;Mayo评分分别为(89.14±11.43)分、(95.78±7.81)分。提示随访期间唑来膦酸组、对照组两组VAS评分和Mayo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骨密度检查显示唑来膦酸组患者(T值-1.69±2.03)较对照组患者(T值-2.21±1.43)明显增高(P<0.05)。随访期间唑来膦酸组新发1例骨折(1/24,4.17%),而对照组新发骨折8例(8/38,21.05%),进一步分析表明新发骨折与骨密度T值呈正相关(r=0.007,P﹤0.05)。结论唑来膦酸用于非手术治疗ODRFs患者并不影响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且可提高患者骨密度,有效降低新发骨折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多药联合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7月—2015年10月中信惠州医院收治的100例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碳酸钙D3片、阿法骨化醇、鲑鱼降钙素联合PFNA治疗,对照组实施碳酸钙联D3片联合PFN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健侧髋部平均骨密度T值及骨密度状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0.00%)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和1年后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和平均骨密度T值较治疗前均有升高,其中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和1年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88.18±10.06)分、(91.47±8.20)分]高于对照组[(75.27±9.24)分、(83.24±10.31)分],且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和1年的健侧髋部平均骨密度T值(-1.86±0.28、-1.41±0.20)明显高于对照组(-2.54±0.13、-2.51±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的股骨颈、Word三角、股骨大转子的骨密度水平[(0.92±0.06)g/cm2、(0.87±0.04)g/cm2、(0.88±0.02)g/cm2]明显高于对照组[(0.80±0.05)g/cm2、(0.66±0.03)g/cm2、(0.67±0.05)g/cm2]。结论多药联合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和骨密度,加快骨质愈合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观察唑来膦酸与降钙素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6月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的患者260例。A组127例患者术后2周内每天皮下注射降钙素50IU,2周后使用降钙素鼻喷剂20μg/日喷鼻治疗;B组133例患者术后2周内静脉滴注唑来膦酸5mg,2周后每天服用阿仑膦酸钠70mg。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术后愈合时间、术后1年的Harris评分、VAS评分,以及A组和B组骨折术后1周和术后1年腰椎和髋部骨密度。结果 A组和B组骨折术后愈合时间分别为(103±28.7)d和(104±29.8)d,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1年Harris评分(68.87±4.78)和(69.21±4.67)、VAS评分(0.34±0.37)和(0.33±0.38),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术后1周腰椎和髋部骨密度分别为(0.77±0.06)和(0.76±0.05)g/cm2,差异均不显著(P0.05);术后1年腰椎和髋部骨密度分别为(0.78±0.05)和(0.80±0.05)g/cm2,有显著差异(P0.05)。A组患者术后1周和术后1年腰椎和髋部骨密度分别为(0.77±0.06)、(0.78±0.05)g/cm2和(0.72±0.05)、(0.73±0.07)g/cm2,无显著差异(P0.05),B组患者分别为(0.76±0.05)、(0.79±0.05)g/cm2和(0.73±0.04)、(0.76±0.05)g/cm2,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术后1年B组患者的骨密度恢复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唑来膦酸与降钙素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短时间内差异不明显,在术后较长时间恢复中唑来膦酸更有利于骨密度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唑来膦酸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4月~2014年11月治疗的高龄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转子间骨折患者220例,根据抗骨质疏松药物的不同分为唑来膦酸组(观察组)和降钙素组(对照组),每组各110例,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髋关节功能优良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椎体和髋部骨密度等。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VAS评分、术后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年腰椎骨密度和髋部骨密度分别为(0.81±0.05)g/cm2、(0.79±0.06)g/cm2,对照组分别为(0.77±0.07)g/cm2、(0.74±0.07)g/cm2,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唑来膦酸注射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转子间骨折疗效较好,能有效提高患者骨密度,同时并未影响骨折的愈合及髋关节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疼痛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治疗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OVCFs病例资料2 755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非手术治疗组774例、椎体强化组2 070例(包括103例非手术治疗无效转入椎体强化组患者)和开放手术组14例。分析各组性别、年龄、基本信息(受教育程度)病程、外伤史、脊柱畸形、椎体骨折史、椎体强化史、腰椎骨密度(L_1~L_4)、MRI特点与椎体骨折数量、骨质疏松治疗方案、随访时间及背痛变化VAS评分等。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男性592例,女性2 163例;年龄37~99岁,男性平均年龄(74.8±9.0)岁,女性平均年龄(71.3±8.5)岁。非手术治疗组中671例(86.70%)初始VAS评分(5.81±0.56)分,治疗3周~3个月(中位数6周)后VAS评分(1.02±0.83)分;103例(13.30%)初始VAS评分(6.74±0.24)分,随访3周~6周(中位数4周)VAS评分(5.35±0.73)分,疼痛缓解差转入椎体强化组进行椎体强化治疗。非手术治疗有效与无效亚组间比较,年龄、外伤史、强化史、脊柱畸形、病程、椎体骨折数量、初始VAS评分、MRI信号及骨质疏松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椎体强化组共2 070例,初始VAS评分(8.37±0.81)分,术后即刻VAS评分(2.04±0.93)分,其中2 037例(98.40%)患者术后即刻VAS评分≤2分。464例(16.84%)患者系再次椎体骨折入院,182例(39.22%)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282例(60.78%)未持续抗骨质疏松治疗。开放手术组特征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塌陷(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llapse,OVC)、畸形、失稳合并神经压迫,经后路减压、畸形矫正、骨水泥强化钉道、椎弓根螺钉固定术,随访14~30个月(中位数16个月)均获得骨融合,生活质量改善。结论年龄≤70岁、无外伤史、无强化史、无畸形、病程较短、单椎节骨折、VAS评分≤6分、MRI为局限性信号、骨密度稍低、轻中度疼痛OVCFs患者可尝试非手术治疗。椎体强化治疗止痛效果满意,术后需严格抗骨质疏松治疗,降低再骨折风险。椎体爆裂、神经/脊髓压迫、严重失稳者开放手术可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唑来膦酸联合复方骨肽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术后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4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 30 例, 观察组患者采用唑来膦酸联合复方骨肽治疗, 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唑来膦酸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骨密度以及骨钙蛋白 (BGP)、骨碱性磷酸酶 (BALP) 水平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3个月后, 观察组患者腰椎、大转子、髋骨骨密度以及 BGP、BALP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 t = 14.541、8.915、3.995、3.048、3.118, P<0.001、P<0.001、P<0.001、P = 0.003、P = 0.002), 但股骨颈骨密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t = 0.286, P = 0.775)。结论 唑来膦酸联合复方骨肽能够明显提高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术后患者的骨密度, 改善骨代谢水平,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因疼痛性OVCF入院患者资料。根据接受治疗时骨折发生的时限分为:A组骨折发生1周内;B组骨折发生1~4周;C组骨折4周以上;D组非手术治疗,骨折发生4周内。记录比较各组患者术前、术后1d以及出院6个月VAS评分、ODI评分、Cobb角、骨水泥注射量以及骨水泥渗漏率。结果共纳入79例患者,其中A组26例,B组24例,C组16例,D组13例。术后1d A、B两组VAS评分改善率[分别为(68.4±12.5)%和(72.1±10.3)%]和ODI评分改善率[分别为(51.4±16.8)%和(48.9±13.6)%]明显高于C组[分别为(48.9±7.5)%和(30.1±10.6)%],P0.05;且在6个月的中期随访中依旧保持这一优势。A、B两组后凸Cobb角在术后得到明显改善[分别为(57.3±13.5)%和(52.6±17.5)%],P0.05;但C组Cobb角改善不明显,P0.05。在6个月随访时发现,三组患者后凸角度均有不同程度丢失。C组骨水泥注射量最少[(3.1±0.7)mL],但骨水泥渗漏率最高(50.0%)。D组有4例中转手术治疗,6个月随访发现D组VAS和ODI评分、Cobb角均显著高于手术组,P0.05。结论PVP治疗OVCF临床疗效确切,骨折早期(≤4周)介入手术更有利于患者疼痛改善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非手术治疗对老年创伤性胸腰椎单椎体轻度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因创伤所致的单个胸腰椎轻度压缩性骨折患者128例,男性46例,女性82例;年龄60~83岁,平均69.8岁。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PVP治疗组和非手术治疗组。比较两组伤后1年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指数)及SF-12评分。结果 12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4个月,平均16.8个月。两组的性别构成比、年龄、身体质量指数、骨折压缩程度及骨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伤后1年,PVP组的VAS评分、ODI指数、SF-12躯体评分及SF-12心理评分分别为(1.9±0.8)分、(35.7±4.4)%、(70.5±7.4)分和(75.1±5.4)分,非手术治疗组分别为(1.7±0.6)分、(31.5±3.3)%、(76.6±9.2)分和(79.0±6.7)分;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非手术治疗组的ODI指数低于PVP治疗组,SF-12评分高于PVP治疗组(P0.05)。结论对创伤性老年胸腰椎单椎体轻度压缩性骨折而言,与非手术治疗相比,PVP对伤后1年后的腰痛缓解并无帮助,且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腰椎功能及生活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两种类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人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连云港市中医院2011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78例老年股骨颈GardenⅢ、Ⅳ型骨折患者,其中40例患者选择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骨水泥组),38例患者选择生物型人工股骨头置换(生物型组),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生物型组的手术时间短于骨水泥组(P0.05),生物型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地活动时间、康复训练时间、术后负重时间、输血率、输血量均显著高于或晚于骨水泥组(P0.05);术后3个月,生物型组的Harris评分低于骨水泥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Harris评分较术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骨水泥组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5.00%与生物型组的89.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型和生物型人工股骨头置换对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均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利于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功能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伴椎体内真空征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和塌陷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6月应用PKP治疗的31例伴椎体内真空征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和塌陷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通过测量术前、术后1周、术后3~6个月随访时骨折椎体高度变化,同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PKP的临床疗效. 结果 3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24 h内患者腰背部疼痛均有明显缓解.术后1周和术后3~6个月随访时骨折椎体的高度分别为(17.2±4.2) mm、(16.8±5.1) mm,与术前(11.4±1.7)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次随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VAS评分、ODI分别为(2.8±1.7)分、31.6±8.4,与术前(8.6±1.3)分、78.3±8.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6个月随访VAS评分、ODI分别为(2.3±0.8)分、(23.7±2.3),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KP治疗伴椎体内真空征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和塌陷患者,可有效缓解疼痛,恢复骨折椎高度,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测量移位型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的空间移位程度并进行三维重建,为临床评估移位型股骨颈骨折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80例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GardenⅢ型40例,GardenⅣ型40例)双侧股骨近端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数据(DICOM格式),导入三维重建软件生成双侧股骨近端三维模型.通过软件的三维测量技术计算股骨头空间移位参数,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结果 GardenⅢ型、Ⅳ型股骨头小凹最深点的移位分别为(23.7±10.0)mm和(30.2±9.0) mm(P< 0.05);GardenⅢ型、Ⅳ型股骨头中心的移位分别为(14.4 ±5.6)mm和(18.8 ±5.5)mm(P <0.05);GardenⅢ型、Ⅳ型股骨头空间位移的角度分别为(29.2±15.7).和(39.1±17.1).(P<0.05).GardenⅣ型组中13% (5/40)为粉碎性骨折,而GardenⅢ型组无粉碎性骨折. 结论 三维重建能更全面、准确地评价股骨颈骨折类型及移位程度.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Garden分型对于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认识存在一定局限性,临床医师需重新认识并制订更适宜的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3种不同方法治疗青壮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移位的股骨颈骨折105例,其中切开复位3枚空心钉固定联合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移位治疗35例(A组),Garden分型:Ⅲ型19例,Ⅳ型16例;切开复位3枚空心钉固定联合股方肌骨瓣移位治疗35例(B组),Garden分型:Ⅲ型18例,Ⅳ型17例;单纯闭合复位3枚空心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35例(C组),Garden分型:Ⅲ型19例,Ⅳ型16例。观察3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年患髋关节Harris评分、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情况。结果 3组病例随访24~48个月,平均35个月。A、B、C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82.0±17.6)d、(97.0±15.3)d、(109.0±14.5)d;术后1年患髋关节Harris评分分别为(87.5±3.6)分、(86.3±4.8)分、(86.1±3.5)分;骨折不愈合例数分别为1例(2.9%)、3例(8.6%)、5例(14.3%);股骨头坏死例数分别为2例(5.7%)、5例(14.3%)、7例(20.0%)。在骨折愈合时间、骨折不愈合率和股骨头坏死率方面,A组与B、C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年患髋关节Harris评分方面,A组与B、C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切开复位3枚空心钉固定联合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移位治疗青壮年移位股骨颈骨折能显著降低骨折不愈合以及股骨头坏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联合带血管蒂骨瓣移植治疗GardenⅢ和Ⅳ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九龙医院收治的92例GardenⅢ和Ⅳ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观察组患者于患肢肿胀基本消除后行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联合带血管蒂骨瓣移植治疗,对照组患者于患肢肿胀基本消除后行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负重行走时间、骨折复位质量、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负重行走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3.173,P=0.002);术后12周,观察组患者骨折复位质量为Ⅰ级36例、Ⅱ级8例、Ⅲ级1例、Ⅳ级1例,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骨折复位质量为Ⅰ级24例、Ⅱ级12例、Ⅲ级6例、Ⅳ级4例(Z=-2.804,P=0.005);术后3、6、12个月,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3.481、3.443、4.778,P均<0.001);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3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7.39%(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空心钉联合内侧支撑钢板术治疗中青年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8年3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髋部损伤科收治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中青年患者74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观察组行空心螺钉联合内侧支撑钢板术治疗,男性17例,女性20例;年龄18~44岁,平均30.9岁;高处坠落伤20例,道路交通伤13例,摔伤4例.对照组行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男性16例,女性21例;年龄18~45岁,平均30.9岁;高处坠落伤21例,道路交通伤12例,摔伤4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术后骨折复位质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76.39±24.72)mL多于对照组(138.56±22.65)mL,P<0.05;且观察组手术时间(75.65±6.51)min、术后开始负重时间(17.28±2.65)d均长于对照组(63.25±6.42)min、(15.35±2.3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4.25±1.38)个月短于对照组(5.65±1.53)个月,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VAS均降低,Harris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术后3、6个月VAS[(3.64±0.58)分、(0.95±0.32)分]低于对照组[(4.76±0.62)分、(1.91±0.38)分],P<0.05;观察组术后3、6个月Harris评分为[(73.59±7.25)分、(94.45±7.36)分]高于对照组[(58.36±6.85)分、(73.46±7.15)分],P<0.05.观察组术后骨折复位质量优于对照组(97.29%vs.81.08%,χ2=5.045,P=0.025).随访24个月,观察组术后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内固定失败等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40%vs.21.62%)(χ2=4.163,P=0.041).结论 空心钉联合内侧支撑钢板术治疗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效果显著,骨折复位质量满意,有效改善患者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女性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股骨近端几何结构对患者骨折危险的影响,以及股骨近端几何结构是否是独立于骨密度之外与髋骨骨折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3年5月—2016年7月延安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171例65周岁以上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女性患者(试验组,其中股骨颈骨折9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74例),另在同时期门诊收治65周岁以上骨质疏松症女性患者386例(对照组),采用双能X线吸收分析技术(DXA)分析比较这两组患者的骨密度(BMD)差异,并分析股骨近端几何结构与两种髋骨骨折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的体重、股骨颈横截面积(CSA)、股骨颈长(NL)、股骨颈宽与股骨近端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股骨近端骨密度比试验组高(P0.05)。此外,在股骨颈骨折组中,股骨颈横截面积与股骨颈长骨折的比值比(OR)分别降低了1.98和1.72倍,而股骨颈宽骨折的OR增加了1.52倍;在粗隆间骨折组中,股骨颈宽骨折的OR则增加了1.44倍(P0.05),并且这些OR与股骨近端骨密度没有相关性。结论股骨颈宽是除骨密度以外独立的与女性髋骨骨折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与分析老年妇女骨密度和髋部骨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5年2月在深圳福田医院诊治的老年妇女髋部骨折患者72例作为骨折组,选择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72例健康老年妇女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骨密度与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测,同时进行骨质疏松情况的判断与相关性分析。结果骨折组与对照组沃氏三角区的骨密度分别为(0.76±0.12)g/cm2和(0.83±0.46)g/cm2,骨折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9.134,P=0.000)。骨折组的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值比对照组低,骨钙素值比对照组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组的骨质疏松与骨量减少发生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髋部骨折的发生与骨质疏松情况、骨钙素含量呈现明显正相关性(r=0.344,r=0.225,P0.05),而与骨密度、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含量呈现明显负相关性(r=-0.246,r=-0.341,P0.05)。结论老年妇女髋部骨折多伴随有骨密度下降与骨质疏松情况,同时骨代谢生化指标表达紊乱,髋部骨密度可作为预测和评价老年妇女髋部骨折的主要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高龄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65例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高龄患者,按手术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3例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非手术疗法,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伤椎前后缘高度恢复情况、Cobb’s角矫正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明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伤椎前后缘高度、Cobb’s角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高龄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联合不同抗骨质疏松方案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唐山市第二医院自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治疗的120例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治疗。依据不同的术后抗骨质疏松方案将患者分为A组、B组、C组,每组各40例。A组患者采取钙剂+骨化三醇治疗,B组患者采取钙剂+骨化三醇+唑来膦酸治疗,C组患者采取钙剂+骨化三醇+特立帕肽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1年,记录并比较3组患者不同部位骨密度、疼痛及功能恢复情况。记录并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B组患者术后1年腰椎、髋部及膝关节假体周围骨密度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1年腰椎、髋部及膝关节假体周围骨密度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者术后1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VAS)均高于C组,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患膝关节活动范围(ROM)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1年VAS评分低于A组,HSS评分、ROM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