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其基本病机为"阳微阴弦",即各种原因导致胸中阳气虚衰,不能温煦、推动血液,同时寒、痰、饮等阴邪趁虚侵袭,痹阻心脉的本虚标实之证.李军教授在心绞痛的治疗上强调要顾护阳气、通利血脉,并应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若患者处于心绞痛的发作期,表现为邪实偏盛,血脉不通之标实证,当以...  相似文献   

2.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是指在某种因素作用下引起的冠状动脉供血量不足,突发急剧、暂时的心肌缺血缺氧,引起阵发性、持续时间短暂、前胸压榨性疼痛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症,徐凤芹教授认为胸痹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多是由于气血阴阳失调,最终影响血液运行,而成血瘀,痹阻心脉,发为胸痹,在临床实践中辨证论治,立法组方,将胸痹归纳为血脉瘀滞、气滞血瘀、痰浊痹阻、气阴两虚、心肾阴虚五种证型,并根据胸痹发作轻重缓急及临床表现,将其分为缓解期和急性期,结合不同时期的特点进行分期施治,并总结归纳出补虚和通痹中医治法治则,临床诊疗颇具疗效。  相似文献   

3.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虽未明言通阳之法,但后代医家多认为其已行通阳之实,在现行的相关教材中也多次提到其关于通阳法则的应用,我们以现行中医专业本科教材为蓝本,探讨中医通阳宣痹治法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应用.1 温通心阳而宣胸痹1.1 对胸痹病因病机的认识《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一条:"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将胸痹病机概括为"阳微阴弦".一般观点认为,"阳微"即寸口脉沉而细,系指上焦阳气不足,胸阳不振;"阴弦"即尺脉弦紧,指阴邪内盛,水饮停聚,上泛胸中而致胸痹心痛.张仲景把病机归为"阳微阴弦",着重强调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乘之,乃本虚标实之证.目前,多数医家认为胸痹病机为"痰瘀痹阻心脉"."痰瘀痹阻"理论虽然可以解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却不能很好的解释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的心脏病.我们认为本病的根本病机是"阳气不通",一旦"阳气不通,心之推动无力"必然会导致"痰瘀痹阻心脉或经脉拘急,阳气不能濡养血脉,心失血养",正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言:"阳气窒闭,浊阴凝痞."因此,"阳气不通"是对"胸痹"病机的高度概括.  相似文献   

4.
介绍广东省名中医丘瑞香教授治疗胸痹的临床经验。认为胸痹的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病位以心为主,与肝、脾、肾3脏功能失调有关,其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辨证时四诊合参,尤重脉象。在胸痹的发作期,注重使用活血化瘀药,同时根据岭南人体质特点不忘祛湿。用药重视调补心之气血阴阳、活血化瘀、心胃同治,倡导中西医并重及个体化治疗。重视预防调护,防治结合,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5.
<正>国医大师阮士怡认为,胸痹属本虚标实之证,脾肾虚损为本,因其虚所产生的气滞、血瘀、痰凝为标。基于此,结合"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理论,创胸痹治疗大法"益肾健脾,软坚散结",通过多年临床实践及实验研究证实,该法对胸痹疗效甚佳。胸痹指因胸阳不振,阴寒、痰浊留踞胸廓,或心气不足,鼓动乏力,使气血痹阻、心失血养所致,以胸闷及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痹病类疾病,等同于西医学"冠心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为临床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归属中医学的“胸痹”“心痛”等疾病范畴。李延教授认为本病之病性总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脾虚、脾胃健运失常为本,标实在于痰浊、血瘀、气滞、寒凝等有形实邪痹阻心脉。治疗时重视调理脾胃,重用黄芪、白术、党参、五味子等健脾养心以治本,结合通阳化浊、活血化瘀、疏肝理气、温阳散寒等治法,标本兼治,通补兼顾,使脾气健旺,心气充沛,瘀去痰消,胸阳得以舒展,则心之血脉恢复畅通,胸痹心痛诸症得到缓解。李延教授从脾胃论治冠心病的经验可为中医临床诊治冠心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该文着重介绍周华老师运用全虫粉、蜈蚣粉、鹿角粉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经验,认为胸痹的主要病机为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脉痹阻,临床表现为本虚标实;将冠心病心绞痛分为5个证型进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8.
该文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在对王凤荣教授多年诊治冠心病的临床经验及其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冠心病与五脏的相关性做进一步探讨。王教授认为冠心病病位在心,为本虚标实之证。病机特点因脏而异:心肺气虚,血行乏力,气血运行不畅;心阳不足,温通失职,痰瘀搏结,痹阻心脉;脾胃虚弱,水湿聚而成痰,痰瘀互结,痹阻心脉,心脉不通,不通则痛,或心脾两虚,心脉失养,不荣则痛;肝气郁结,气机郁滞,痰浊血瘀内阻心胸;肾虚本亏,阴阳不足,心脉失养,甚或水饮凌心。冠心病病变类型与五脏有密切关系,甚至出现多脏同病的特点。从冠心病与五脏相关的角度,完善与充实了中医关于冠心病病因病机及证治系统研究的薄弱与不足,并确定了以整体调治为原则,从五脏相关论治冠心病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中医理论认为胸痹的病机为心气不足无力推动血行,瘀血内停阻滞心脉,不通则痛。在气虚血瘀的基础上,还可挟痰浊、阴虚等从而形成因虚致实,因实致虚,虚实夹杂等复杂的病理变化。究其基本病机仍是本虚标实,气虚血瘀,故治疗上当以通为补,通补兼施。提出以益气活血为治疗胸痹的治疗大法,契合根本病机特点,从而达到补气治本,通畅血脉、攻彻邪气之效,临床运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从《金匮要略》探讨冠心病的证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其病因是以正气亏虚为主,尤以心、肾、脾三脏的阳气不足为发病的内在因素;在本虚的基础上,实邪干犯,尤其是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寒饮、痰浊、血瘀等病理产物痹阻胸阳、影响心脉运行是发病的重要条件。故其病证以本虚标实为特点。在治疗方面,重在辨清标本缓急:标实证要宣通祛邪,除参考运用胸痹心痛篇的治法方药外,特提出肝着、痰饮、瘀血等病证的方药亦可选用;对本虚证的治疗,认为可从《金匮要略》虚劳病篇及其有关内容进行辨证论治,要以补虚为主,或兼以祛邪;对虚实错杂症,应扶正祛邪并施,标本兼顾。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该病属于中医胸痹范畴,由于气虚、痰浊、瘀血、气滞、寒凝等引起心脉痹阻不畅而发病.在实践探索中发现该病病因病机以"本虚标实"多见,临床观察胸痹汤治疗冠心病患者30例,发现该方在改善证候、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等方面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高脂血症与心脉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脂血症为西医病名,属于中医眩晕、胸痹等范畴,其病位虽在血脉,但属全身性疾患,其本质当为本虚标实.本文拟从高脂血症与心脉的相关性作一探讨,以期明确高脂血症与痰瘀、心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属"本虚标实"之证,在发病过程中,心、肝、脾、肺、肾五脏虚损是病之本,气滞、血瘀、痰浊是病之标,标实本虚是冠心病的病机特点。分为心血瘀阻、气虚血瘀、气滞血瘀、痰阻心脉、阴寒凝滞、气阴两虚、心肾阴虚、阳气虚衰8个证型。从益气活血、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化痰祛瘀、宣痹通阳、理气化瘀法等方面论治。  相似文献   

14.
滋肾养肝、化痰消瘀法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临床实践经验为基础,提出“肝肾亏虚,痰瘀阻络”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机病证,病在血脉,根在脏腑,病理性质本虚标实,本虚主在肝肾亏虚,阴虚多见,而涉及心,脾,标实主在痰瘀痹阻,痰浊为重,且常见痰与风,火湿相兼,瘀常与气,热,寒杂呈,本虚基于乙癸同源,多以肾之阴精亏少为先导,标实与痰瘀相关,多由津凝为痰而致血涩成瘀,本虚与标实既有个体的主次差异,又有因果消长变化,治疗当以滋肾养肝,化痰消瘀为基本大法。  相似文献   

15.
胸痹属本虚标实证,正气内虚为胸痹发病的决定因素,正虚首先是心阴、心阳之虚,为病之根本;心阴、心阳亏虚,导致气血失畅,实邪痰浊或瘀血内阻,为病之标。汤粉英主任认为胸痹虚证虽有气、血、阴、阳之分,但以气阴两虚为主,实邪痰浊或瘀血内阻为病之标,但以瘀血为多见,临床运用自拟益气养阴化瘀方,治疗胸痹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刘文峰教授认为,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属于本虚标实之证,以正虚为主,病机关键为气血亏虚,运行不畅,痰瘀痹阻脉络,筋脉失养,治疗中应补虚泻实、标本兼顾.药用自拟荣络镇痛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胸痹与冠心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痹既是一个病名,又是病位和病机的概括。“痹”是痞塞不通的意思,《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关于胸痹病因病机的论述对后世的影响最大,认为胸痹的病机是“阳微阴弦”,即所谓“本虚标实”,说明本病的发生本在于心气或心阳不足,导致寒凝、气滞、痰阻于胸廓而发病。国家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其病位在心,涉及脾、肝、肾三脏。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阴阳气血亏虚,标实为阴寒、痰浊、淤血互结为患,阻塞经络。更年期妇女  相似文献   

19.
胸痹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既是一个病名,又是病位和病机的概括。"痹"即痹塞不通,不通则痛,故胸痹是以胸痛为主证。龙江医派杰出医家马骥先生熟读经典,善用经方,以辨证论治为指导,以经方为本,以抓主症为要,对胸痹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收效颇丰。马老认为其病因归纳为情志内伤或外感寒邪所引起的心脉痹阻、气滞血瘀,故运用活血化瘀、理气解郁等法,其病位主要在心,并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临床上马老虽习用经方,但极少搬用成方,在辨证精准的前提下,根据证型灵活加减运用而取效。  相似文献   

20.
尿酸性肾病的基本病机为脾肾亏虚为本,湿浊痰瘀为标。曹恩泽认为尿酸性肾病急性发作期病机特点为湿热痹阻、寒湿痹阻、痰瘀阻络,治疗当以清热利湿化瘀通络、温阳散寒祛湿通络、化痰祛瘀通络等为主,兼以健脾补肾;稳定期病机特点为本虚为主,兼有标实,分为脾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治以健脾益肾、温补脾肾、滋阴补肾为主,兼顾化湿、祛浊、化瘀、通络之法。其根据病情缓急,分期论治,并融汇“清补化瘀通络”的学术思想,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