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植入型切口妊娠孕囊植入深度的MR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间收治的40例植入型切口妊娠(CSP)患者妊娠期间磁共振(MRI)检查资料,比较并分析不同孕囊植入程度。结果 (1)MRI检查可见病例子宫下段前壁剖宫产瘢痕,瘢痕处可见椭圆形或圆形包块影,妊娠孕囊位于子宫前壁瘢痕处,表现为囊性或混杂性包块;(2)MRI图像中能清晰观察到妊娠赛与膀胱间的子宫肌层变薄,内无内膜覆盖,外无完整子宫肌层;(3)根据孕囊种植方式及生长方向,将CSP患者分为外生型组与内生型组,两组孕囊瘢痕厚度、孕囊与瘢痕接触面长度、孕囊大小及孕囊周围血供情况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4)23例外生型CSP患者均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清宫术治疗,清宫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76.54±23.69)mL,17例内生型CSP患者中,有14例行MAX化疗联合清宫术,3例行子宫动脉栓塞联合清宫术治疗,术中平均出血量为(52.11±13.24)mL。结论CSP具有特征性MRI表现,内生型与外生型MRI影像学特征存在明显差异,MRI能有效显示孕囊附着位置、与子宫瘢痕的关系、孕囊周围血供等...  相似文献   

2.
龙光宇  冯廷越 《广西医学》2014,(1):95-96,101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 CSP)的MRI影像特点,评价MRI在CS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CSP患者13例,回顾性分析MRI及临床资料,总结其MRI影像特征。结果13例CSP均清楚显示妊娠囊,囊壁厚薄均匀,包膜完整,呈等T1等T2环形信号影。囊内容物T1 WI为等、低、高混杂信号,T2 WI为高、低、等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呈不规则突起状强化。手术瘢痕表现为不规则长T1短T2异常信号灶。13例中10例妊娠囊种植于瘢痕上,向宫腔内生长为主,植入肌层较浅,子宫壁最薄处约为5~10 mm;3例向子宫前壁肌层浸润生长为主,位于瘢痕深部,子宫壁最薄处约为2~5 mm。结论 CSP的MRI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性,MRI有助于显示病灶与邻近组织的关系,能为CSP的诊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MRI影像特征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手术病理证实剖宫产妊娠患者的MRI影像表现。结果 14例均清楚显示孕囊,并位于子宫前下壁瘢痕处,MRI诊断CSP准确率为100%,主要影像表现为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处圆形或类圆形异常信号影。病灶内信号不均,T1W1低信号为主,T2W1呈不均匀高信号,部分妊娠囊向宫腔内生长,部分妊娠囊向瘢痕深处生长。结论 MRI能明确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并清楚显示病灶与剖宫产瘢痕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MRI表现,评价MRI对CSP的诊治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临床及病理证实为CSP患者的MRI资料。患者年龄为19~50岁,既往剖宫产1~2次,本次妊娠距上次剖宫产间隔时间2~11年,停经时间为32~90d,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均阳性,血β-HCG为159.7~210800.0U/L。29例以停经后少量阴道出血就诊,9例以下腹痛就诊。结果 矢状面T2加权像上38例患者孕囊均显示清楚,其中28例孕囊形态规则,呈圆形或卵圆形,T1低信号、T2高信号;10例孕囊呈不规则混杂囊实性病灶,T1稍低信号、T2稍高信号,增强后内容物明显强化。所有病例囊壁均完整,并位于子宫前下壁峡部剖宫产瘢痕处。MRI0级2例,孕囊位于瘢痕表面,向宫腔内生长,未累及肌层;1级13例,孕囊稍向肌层侵犯,但主要在宫腔内生长,与肌层分界较清楚;2级14例,孕囊较小且完全植入肌层,子宫内膜结合带连续性中断,子宫前下壁菲薄,呈“W”或“U”形,未侵及浆膜层;3级9例,孕囊较大,完全植入肌层后并凸出于子宫轮廓外,压迫膀胱。15例MRI0级、1级患者主要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或米索前列醇等药物治疗,和(或)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治疗;23例2级、3级患者主要予清宫术、瘢痕部位病灶切除术及瘢痕修补术治疗。结论 CSP的MRI表现典型,对临床治疗决策尤其是手术方式选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7):119-121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的MRI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月~2019年4月期间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患者27例,回顾性分析其MRI图像特征:其中15例行MRI增强扫描,12例行MRI平扫。观察剖宫产瘢痕妊娠的MRI表现、诊断准确率。结果26例表现为子宫前壁峡部瘢痕处囊性或囊实性妊娠囊。瘢痕处肌层明显变薄。20例妊娠囊表现为囊性T1WI低T2WI高信号;6例表现囊实性,囊性信号内混杂T1WI稍低T2WI较高信号。15例增强扫描均见强化。1例未能确诊。结论剖宫产瘢痕妊娠的MRI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对其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剖宫产切口妊娠(CSP)MRI影像学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37例CSP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且进行MRI检查,分析患者MRI影像学特点并探讨其诊断价值。结果共37例CSP患者妊娠囊位于子宫前壁下段,23例孕囊为单纯囊状结构,囊体T1WI、T2WI、脂肪抑制T2WI分别呈低信号、高信号、高信号。14例孕囊呈混杂信号,与肌层分界不清,内部可见T1WI稍低或等信号、T2WI低或高信号、脂肪抑制T2WI低或高信号。内生型CSP患者15例,外生型CSP患者22例。内生型CSP瘢痕最薄厚度和孕囊体积分别为(4.49±1.71)mm和(86.25±31.48)cm3,均大于外生型CSP的(2.28±1.03)mm和(63.91±28.05)cm3(P0.05);孕囊类型与外生型CSP无显著差异(P0.05);孕囊与瘢痕接触面面积和孕囊周围血供丰富比率分别为(3.17±0.96)cm2和26.67%,小于外生型CSP的(4.05±1.12)cm2和72.73%(P0.05)。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MRI对CSP诊断正确率为89.19%。结论MRI扫描可显示CSP影像学特征,且内生型与外生型孕囊在瘢痕最薄厚度、孕囊体积和孕囊周围血供丰富程度均有显著差异,临床可根据相关特征表现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CSP)的MRI影像特点.方法 收集33例经临床证实的CSP患者,回顾性分析其MRI的影像特点.结果 33例患者均在子宫峡部前壁可见手术瘢痕,手术瘢痕表现为子宫肌层连续性中断或变薄.33例妊娠物均部分或全部位于子宫切口瘢痕内.26例妊娠物呈囊状长T1长T2信号影,增强后囊壁呈环形强化,囊腔内无明显强化.7例呈混杂不规则包块,增强后实质部分明显强化.31例向子宫肌层生长并同时向宫腔内生长,2例部分向宫腔生长,部分种植入肌层并膀胱及腹腔方向生长,突出子宫轮廓外.结论 CSP有典型的MRI征象,通过MRI征象分析可对CSP作出较为明确的诊断,为临床的病情评估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MRI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临床证实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12例,均行MRI扫描,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结果 12例中3例妊娠囊黏附于子宫前下壁,9例植入子宫前下壁,前壁变薄,其中3例明显前凸,呈反"3"或"C"字征。妊娠囊呈类圆形或卵圆形10例,2例形态不规则,边界较清晰。在T1WI呈等、低信号,可混杂斑片状高信号,在T2WI及STIR序列上呈混杂高信号,病灶周围可见环形线状低信号包膜带,包膜完整4例,呈典型环征3例,完整孕囊1例;包膜不完整8例,不规则环征4例,囊中囊2例,不规则混杂信号2例。结论结合剖宫产史、临床表现及血HCG值等临床资料,MRI能明确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对病情评估及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经阴道超声和MRI检查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82例剖宫产后瘢痕妊娠患者,收集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观察分析经阴道超声检查和MRI检查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影像学表现,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比经阴道超声检查和MRI检查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220.%、6463.%、7195%,低于MRI检查8902%、9024%、8659%。MRI检查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明显高于经阴道超声检查(P<005)。纯妊娠囊型胎囊较大时超声可见胎囊丰富低阻血流,混合回声包块型内见无回声,子宫下段常见局部隆起,包块与膀胱间的子宫肌层常明显变薄。MRI检查妊娠囊黏附于子宫前下壁呈类圆形或卵圆形,明显前凸反“3”字征或“C”字征;T1WI上呈低信号、混杂斑片状高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病灶周围可见低环形线状低信号包膜带。结论MRI检查对CSP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优于阴道超声检查,可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超声与核磁共振(MRI)诊断剖宫产术后早期子宫瘢痕妊娠(CSP)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于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就诊治疗的70例CS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标准,收集其临床、影像学资料,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CSP的诊断符合率,并分析不同检查方式中CSP的影像图像特征表现。结果超声联合MRI检查对CSP的诊断符合率(98.57%)均显著高于超声(84.29%)和MRI(85.71%)单独检查对CSP的诊断符合率(P0.05);超声检查示36例单纯孕囊型宫腔下段"双环征"孕囊声像,且孕囊与膀胱壁之间子宫肌层非常薄,孕囊附近血流较为丰富;23例不均质包块型可于子宫下段显示混合团块状,团块内表现明显暗液区,病灶伸入至子宫肌层。MRI检查示平扫40例单纯孕囊型CSP显示子宫切口下段可见卵圆形或类圆形孕囊,T_1WI表现为低信号、T_2WI为高信号,呈环状表现,进一步增强扫描示孕囊囊壁明显强化。20例不均质包块MRI平扫示下示子宫下段内呈现不规则团块影,在T_1WI上呈等信号,T_2WI上呈低信号,进一步增强扫描示T_1WI序列可见明显强化,且呈树突状和斑片状呈现。结论超声和MRI对CSP的检出和诊断符合率相类似,但超声联合MRI检查检出和诊断符合率明显提高,有望在早期CSP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早期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MRI表现,以提高对这类产科危重症诊断的准确性。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对我院经过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剖宫产手术后宫腔内瘢痕处早期妊娠的22例患者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MR平扫+增强进行检查,将MRI表现与手术、病理所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单纯孕囊型患者21例,团块型病灶患者1例。瘢痕区呈深V状5例,深U状14例,线或细带状3例。孕囊外壁T2WI可显示低信号线11例,孕囊内壁显示低信号线12例。DWI孕囊呈环状混杂等高信号。增强扫描孕囊呈轻中度环状强化。T2WI、DWI、T1WI增强序列对囊壁内外壁的显示有不同的价值。结论MRI多序列扫描,有助于综合判读孕囊绒毛膜与瘢痕接触的程度,推测孕囊可能的植入部位,对于孕早期CSP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剖宫产瘢痕妊娠MRI信号特点,了解其临床诊治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收集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4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CS P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在手术前均进行MRI检查。对患者所得MRI图像进行分析,以手术后病理结果为基准,计算MRI对CSP的诊断正确率,并了解患者MRI信号特点以及手术结果。结果MRI对CSP诊断正确率为97.67%,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无差异,与手术病理检出符合率高(P0.05)。患者MRI表现为:患者妊娠囊黏附在患者的子宫前下壁(瘢痕处),患者妊娠囊可为类圆形或卵圆形,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晰;可见患者子宫前壁变薄,可见"3"字或"C"字征;T_1WI为等低信号、混杂斑片状高信号,T_2WI为混杂高信号,患者病灶周围可见环形状低信号包膜带存在。完整典型环征为有完整孕囊者,不完整或不规则环征或囊中囊为不规则混杂信号。结论CSP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征象,信号特点明显,可明确显示处孕囊于瘢痕之间关系以及病灶与周围组织关系,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CSP)的磁共振(MR)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3年9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1例CSP患者的MR检查资料,总结其MR影像特征。结果:11例CSP均清楚显示孕囊,其中4例呈囊状信号特征,位于子宫下段前壁瘢痕处,囊壁厚薄均匀;4例中1例孕囊位于子宫肌层,3例向子宫肌层浸润的同时向宫腔内生长。7例孕囊表现为混杂信号包块影,向子宫前壁肌层浸润生长,部分突入宫腔,其中1例同时向宫腔外突出,局部肌层信号不连,子宫轮廓改变,膀胱受压。增强后扫描团块影血供丰富,表现为包块内结节状、团片状明显不均匀强化,7例均见切口处或切口周围明显强化,积血及囊液区无明显强化。11例CSP均能清楚显示手术瘢痕。增强扫描见孕囊附着处瘢痕明显结节状及团片状强化。结论:MR对CSP的诊断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及其相关技术在剖宫产术后孕囊型子宫瘢痕妊娠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 收集86例剖宫产术后孕囊型子宫瘢痕妊娠的超声声像图表现,通过二维及三维超声对比分析,总结三维超声及其相关技术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分析三维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显像的特征及优势。结果 86例剖宫产术后孕囊型子宫瘢痕妊娠的二维及三维超声表现均呈子宫下段囊性结构,其周边可见高速低阻的血流信号,血流信号来源于子宫前壁下段肌层。二维和三维超声的妊娠囊边界、瘢痕处肌层厚度、血供情况、内部结构及孕囊瘢痕附着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维超声显像均优于二维超声;子宫内膜厚度、囊性结构大小的二维和三维超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超声的优势在于多种成像模式各有所长且相互补充,三维超声表面模式显示子宫结构、孕囊及包块结构更直观、更立体;三维断层超声成像(TUI)可对感兴趣区域进行全方位断层分析,精确测量瘢痕处肌层厚度,显示病区内部结构更细致,提供类似MRI的图像信息,具有较高的客观性及可重复性;三维容积空间对比成像(VCI)可区分子宫内膜与瘢痕的回声,提高孕囊瘢痕附着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剖腹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5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剖腹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RI显示5例子宫前下壁局部肌层明显变薄伴相应位置团片状异常信号影,在T1WI序列上呈等低信号,T2WI序列上呈不均匀高信号,子宫基层结合带连续或中断;DWI上呈不均匀高信号。结论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瘢痕妊娠的MRI特点。方法回顾性的分析19例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资料,总结其MRI特点。结果一是孕囊着床的位置,目前剖宫产大都采用子宫下段横行切口,因此孕囊易着床于子宫峡部前壁瘢痕处,可位于切口表面、陷于切口内或自切口处向前壁膀胱方向突出。二是孕囊的形态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单纯囊状结构和混杂信号团块。三是瘢痕处肌层变薄,肌层连续性中断,与膀胱间隔变窄。四是部分患者可出现出血、胎盘植入等合并症。结论 MRI是诊断瘢痕妊娠的有效手段,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 CSP)是一种少见的子宫内异位妊娠,是指妊娠囊种植在前次剖宫产瘢痕处的子宫肌层,被子宫肌纤维和瘢痕组织纤维部分或完全包裹,是一种危险而罕见的异位妊娠.2000年vial等[1] 提出CSP有两种不同形式:一种是孕囊向宫腔生长,有继续妊娠至中晚孕期的可能;另一种是绒毛深深植于瘢痕裂隙,孕囊在子宫肌层生长,孕早期即发生出血甚至子宫破裂,危险性极大.近年来,由于剖宫产率的增高,CSP发生率也明显升高.目前对CSP的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很多,但尚无统一标准,现对CSP的诊断和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经阴道超声与核磁共振(MRI)动态增强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GSP)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就诊治疗的62例GSP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不同检查方法对GSP的诊断符合率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MRI增强动态扫描诊断GSP符合率(93.55%)较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90.32%)稍高(P0.05);而MRI动态增强扫描检查诊断植入绒毛符合率为(80.00%)显著高于经阴道超声检查(40.00%)(P0.05)。阴道超声中36例为孕囊向宫腔内生长,20例为孕囊向子宫肌层甚至浆膜层生长,8例在其瘢痕处及周围探及丰富血流。MRI平扫示瘢痕部位较低信号,孕囊在T1WI时为均匀低信号,在T2W2为混杂或高信号。在DWI中呈现高信号、孕囊壁环形高信号和无明显高信号孕囊分别为22例、34例和6例,进一步增强显示环形强化和结节状或不均匀强化为26例和36例。结论阴道超声与MRI动态增强扫描对GSP均具有较高的诊断率,但MRI动态增强扫描影像学表现更为清晰和细微,诊断植入绒毛符合率更高,更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RI在子宫疤痕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10例剖宫产疤痕妊娠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1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MRI均清楚显示妊娠囊位于子宫峡部前壁下段切口疤痕处,妊娠囊向子宫肌层浸润同时向宫腔内生长,局部子宫峡部前壁明显变薄。其中3例妊娠囊为圆形或椭圆形单纯囊状病灶,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特征,囊壁光滑;7例妊娠囊表现为包块状,形态欠规则, T1WI上呈等低信号,T2WI呈混杂信号,3例妊娠囊内部可见少量积血。结论 MRI检查可以明确妊娠囊的部位、形态、大小、峡部厚度及妊娠囊与周边结构的关系,对剖宫产疤痕妊娠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孕卵着床于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称为子宫剖宫产瘢痕妊娠(ca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CSP是一种极少见的异位妊娠,是一种特殊的子宫肌层妊娠。1978年Larsen和Solomon首次报告了1例CSP,并提出了这一概念,但未引起重视。2000年Vial等提出CSP有两种不同形式,一种是孕囊向宫腔生长,有继续妊娠至中晚期的可能;另一种是绒毛深深植入瘢痕裂隙,孕囊在子宫肌层生长,孕早期即发生出血甚至子宫破裂,危险性极大。近10余年,CSP的病例报告逐渐增多,误诊或诊断不及时或处理不当时有发生,已引起妇产科和超声医师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