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氯芬酸钠是一种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等特点,在临床上有很好的应用跚。本实验建立了双氯芬酸钠在人血浆及在透析液中的含量分析方法,结合平衡透析法考察了双氯芬酸钠人血浆蛋白结合率。为临床上双氯芬酸钠的血药浓度监测和应用提供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结合膝关节评分和软组织张力测试,探讨玻璃酸钠注射及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两种疗法对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纳入病例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和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两种疗法,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 从WOMAC评分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0.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21%.结论 两种疗法治疗早期膝骨性关节炎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与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比较,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能降低局部软组织张力,对疼痛的缓解明显,疗效比单纯应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可靠.  相似文献   

3.
双氯芬酸钠-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双氯芬酸钠-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 .方法 应用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法,研究β-环糊精对双氯芬酸钠的包合作用,选择包合率为考察指标.结果 按筛选出的最佳工艺条件,平均包合率达82.5%.结论 双氯芬酸钠-β-环糊精包合物可大大增加双氯芬酸钠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4.
双氯芬酸钠是一种新型的强效消炎镇痛药.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炎、急性关节损伤、软组织损伤、骨关节炎等症.我们按照军队医疗单位非标准制剂技术要求进行1%双氯芬酸钠乳胶剂的研制,经与市售扶他林乳胶剂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效果令人满意.现将研制方法和临床应用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李戬 《海峡药学》2012,24(1):150-152
目的 探讨透明质酸钠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46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双氯芬酸钠治疗,5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透明质酸钠联合双氯芬酸钠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采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进行评分,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ISOA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4.0%和69.6%,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透明质酸钠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是治疗该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传递体作为双氯芬酸钠经皮渗透载体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鹰  陈松  李海萍 《医药导报》2002,21(1):17-18
目的:研制双氯芬酸钠传递体,进行初步临床研究.方法:通过实验筛选该传递体的处方工艺,对其性状、包封率、稳定性、体外透皮及初步临床进行实验.结果:制得的传递体为乳白色混悬液,平均粒径81.50 nm ;平均包封率73.12% ;24 h时药物累积透皮吸收百分率58.62%,药物滞留在皮内的百分率22.61% ;临床应用中实验组与对照组双氯芬酸凝胶的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双氯芬酸钠传递体有望成为适于临床给药的一种新剂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并比较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和哌替啶各联合山莨菪碱治疗肾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80例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观察组:一次性同时肌内注射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2 ml(含双氯芬酸钠75 mg,利多卡因20 mg)和山莨菪碱10 mg;对照组一次性同时肌内注射哌替啶75 mg和山莨菪碱10 mg.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给药后1h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的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但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与哌替啶用于肾绞痛疗效相似,但不良反应少,无成瘾性,临床应用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双氯芬酸钠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镇痛、消炎,但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几率较大。将双氯芬酸钠与其他药物联用,能达到较好疗效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ADRs)发生几率。本文通过查阅近十年国内外与双氯芬酸钠相关的文献报道,综合整理分析了双氯芬酸钠与抗炎药物、镇痛药物、胃肠道保护药物、传统中药等的联用状况、疗效及ADRs,为双氯芬酸钠与其他药物临床联用时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提供了相关信息与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临床观察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肾绞痛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对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168例急性肾绞痛患者应用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联合阿托品进行治疗。结果 168例患者中有124例在用药后30min内疼痛得到了明显缓解甚至消失,37例患者在1h左右缓解,其中7例无明显缓解进行了住院治疗。结论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联用阿托品治疗肾绞痛急性发作起效快,应用方便,不良反应小,使用安全,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柳氮磺吡啶(SSZ) 双氯芬酸钠与(SSZ 双氯芬酸钠)加99m锝-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云克)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AS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3例为使用SSZ 双氯芬酸钠治疗,B组3例为使用SSZ 双氯芬酸钠 云克治疗.分别观察及比较治疗前后晨僵、腰痛、关节整体功能、实验室指标、用药安全性、副作用、医生及患者的自我评估等.结果B组患者临床观察好转指标于10周、16周均高于A组,用药安全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云克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增加治疗的疗效提早控制疾病的起效时间,缓解病情、减轻疼痛、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为一安全有效治疗AS的联合配伍用药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与奥湿克治疗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炎、慢性腰腿痛及颈肩痛的效果。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3例)和对照组(32例)。实验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100mg q.d),对照组口服奥湿克(每片含双氯芬酸钠50mg和米索前列醇200mcg)1片b.i.d。两组均连服2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炎、慢性腰腿痛和颈肩痛的有效率分别为85.7%、84.6%和77.7%,与对照组基本一致。而胃肠道不良反应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比奥湿克小。结论: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有较好的抗炎、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小,适合在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炎类疾病患者中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几种不同结构的双氯芬酸钠贴剂的透皮释药速率,比较出较优方案.方法:将双氯芬酸钠贴剂粘贴在离体小鼠皮上,通过改良的Franz扩散池测定贴剂中双氯芬酸钠经皮扩散速率.结果:双氯芬酸钠贴剂采用卡波普耳做药库、EVA做控释膜较佳.双氯芬酸钠经控释膜透皮扩散有4~6h的滞后现象.  相似文献   

13.
<正> 双氯芬酸钠具有疗效可靠,毒副作用小的特点,因此它的临床应用日趋受到重视。 目前,已有多种双氯芬酸钠剂型上市,如肠溶制剂、控释微丸制剂、缓释制剂、复合制剂、复方制剂、外  相似文献   

14.
娄平  董芳  刘梅娟 《中国药事》2004,18(12):766-767
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是由双氯芬酸钠和盐酸利多卡因组成,每支2ml含双氯芬酸钠75mg、盐酸利多卡因20mg.其含量测定方法现行质量标准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双氯芬酸钠,气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利多卡因,该法较复杂,操作繁琐费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几种不同结构的双氯芬酸钠贴剂的透皮释药速率,比较出较优方案.方法:将双氯芬酸钠贴剂粘贴在离体小鼠皮上,通过改良的Franz扩散池测定贴剂中双氯芬酸钠经皮扩散速率.结果:双氯芬酸钠贴剂采用卡波普耳做药库、EVA做控释膜较佳.双氯芬酸钠经控释膜透皮扩散有4~6h的滞后现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制备双氯芬酸钠柔性脂质体凝胶并应用于临床。方法:用超声分散法制备双氯芬酸钠柔性脂质体,用原子力扫描探针显微镜及ζ电位粒度仪观测其大小及分布;用微型葡聚糖凝胶柱法测定其包封率,并以双氯芬酸钠胶囊为对照药,观察双氯芬酸钠柔性脂质体凝胶临床疗效。结果:双氯芬酸钠柔性纳米脂质体平均粒径89.6 nm,包封率38.6%。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4例,总有效率达83%。结论:本品符合凝胶剂的要求,疗效确切,可试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丹参,双氯芬酸钠和β-叶皂甙钠联合治疗严重偏头痛的疗效。方法:用丹参、双氯芬酸钠(诺福丁)和β-七叶皂甙钠联用治疗严重偏头痛51例,观察其临床疗效,并与双氯芬酸钠治疗严重偏头痛62例进行对比。结果:联合用药组与双氯芬酸钠单用组总有效率及控制率差异显性(P<0.01)。结论:丹参、双氯芬酸钠、β-七叶皂甙钠联用治疗严重偏头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双氯芬酸钠肠溶片释放度测定方法.方法采用UV法测定双氯芬酸钠肠溶片释放度,测定波长为276 nm.结果双氯芬酸钠线性范围为6.0~20.0 μg/ml,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8%,RSD=0.3%(n=9).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作为双氯芬酸钠肠溶片释放度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萘丁美酮和双氯芬酸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5例活动性RA患者分为二组,随机口服萘丁美酮或双氯芬酸钠,疗程12周.结果萘丁美酮组的总有效率达92.31%,和双氯芬酸钠组的88.5%相当(P=0.573).萘丁美酮对血沉和CRP具有显著性改善(P<0.05),优于双氯芬酸钠组.二种药物引起胃肠道症状的种类与频率相似.胃镜结果显示,治疗后胃黏膜积分在萘丁美酮组为0%.结论萘丁美酮具有较好的抗炎和止痛作用,对活动性指标血沉和CRP的改善作用显著优于双氯芬酸钠.经胃镜证实的黏膜损伤在萘丁美酮组显著轻于双氯芬酸钠组.  相似文献   

20.
凹凸棒石对双氯芬酸钠的吸附作用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研究凹凸棒石对双氯芬酸钠的吸附作用及应用。方法比较研磨法、搅拌法、超声法对吸附的影响,以L9(34)正交试验法筛选超声法制备双氯芬酸钠吸附物的主要因素,优化最佳的吸附条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其在水中的解吸性能。结果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A3B2C3D3,即双氯芬酸钠与凹凸棒石的用量比例为1∶6,加水适量使双氯芬酸钠的浓度为4 mg/mL,超声2 h,静置48 h。应用研究显示,双氯芬酸钠吸附物在1 h平均释放度为91.77%,RSD%为1.40%,可认为已基本解吸完全。结论凹凸棒石对双氯芬酸钠有一定吸附作用,但缓释作用不明显,能否利用凹凸棒石作为辅料制备双氯芬酸钠的缓释制剂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