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查发现医学生对社会感到焦虑的达到31.6%、对社会恐惧的7.4%、不想进入社会的8.0%。认为大学生将来社会生存困难的8.6%。因此很有必要对大学生开展社会生存训练,经过初步尝试与探讨,发现社会生存训练有利于大学生社会生存心理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海南省社会人群对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的态度。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法,对海南省600名社会人群进行匿名调查。结果:8.2%(48/582)的社会人群经常关注精神病患者,4.8%(28/582)的社会人群经常接触精神病患者,89%(518/582)的社会人群认为和精神病患者相处存在困难,2.8%(16/582)的社会人群愿意接受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40.4%(235/582)的社会人群愿意接受病情稳定的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结论:社会人群对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接纳度低,应加强对精神疾病健康宣传的工作,完善精神疾病治疗体系,帮助患者提高社会和认知功能,让他们真正回归家庭和社会。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危机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中国正在进行创新型社会转型 ,这种社会转型是分阶段推进的。在新旧体制交替的转轨阶段上发生社会危机的可能性变大。社会危机是由自然界的灾变或社会的动乱引发的。社会危机具有威胁性、紧迫性、双重性和阶段性的特点。转型社会的政府必须对社会危机加强管理。政府对社会危机的有效管理既能体现政府的责任性 ,同时又能增强政府的合法性。政府在对社会危机进行管理时 ,有必要对危机管理的模式和程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社会支持及其与压力、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学生压力评定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为工具,对大学生压力、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综合考察。发现:大学生压力和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影响显著;低社会支持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下。在社会支持各因子的共同作用下,主观支持比客观支持对大学生压力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更大。社会支持对人际关系、学习和生活适应压力影响显著。大学生社会支持的性别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优质护理实行前后护士社会地位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分别对520例社会人士进行调查。社会人士中62.2%是通过看病接触、23.6%是通过媒体报道,认识护士和了解护理工作的。结果优质护理实行后社会人士认为护士社会地位较以往有明显提高,其中,社会人士认为,优质护理实行前护士社会地位在中等以上的占48.0%,优质护理实行后为79.8%。社会人士对健康的理解和重视的程度越高,对护士的作用认识越好,则对护士的社会地位评价越高。结论优质护理实行后护士社会地位有明显提高;社会媒体的正面宣传、护士自身素质的提高、医院给予护士合理的激励机制,都有助于护士社会地位与专业自豪感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受艾滋病影响儿童领悟社会支持、自尊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为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建立良好的亲社会行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河南省受艾滋病影响严重的地区抽取受艾滋病影响儿童300名,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自尊量表、亲社会行为量表进行测评,对数据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bcbootstrap检验等统计学处理.结果 (1)受艾滋病影响儿童领悟社会支持与自尊显著正相关(r=0.436,P<0.01),领悟社会支持与亲社会行为显著正相关(r=0.457,P<0.01),自尊与亲社会行为显著正相关(r=0.477,P<0.01).(2)回归分析发现,领悟社会支持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变异的解释率为20.8% (F=67.944,P<0.01).自尊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变异的解释率为22.8%(F=76.146,P<0.01).(3)自尊作为中介变量,领悟社会支持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显著,领悟社会支持对亲社会行为的直接效应估计值为0.272 (P=0.02),自尊在领悟社会支持与亲社会行为间的中介效应估计值为0.208(P<0.01).结论 领悟社会支持、自尊是影响受艾滋病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因素,自尊在领悟社会支持影响亲社会行为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了解大学生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度的基础上,分析社会热点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认为可通过适时开展社会热点事件跟踪教育、积极拓宽热会热点教育载体、创新社会热点教育形式、将社会热点教育与形势政策教育相结合、将社会热点教育与医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相结合、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措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两县麻风治愈存活患者社会生活状况的调查,全面了解这部分人群重返社会后,社会对他们的接纳程度、患者本人及其家庭的日常生产、生活和收入状况.方法:对108名麻风治愈存活者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结果:麻风患者愈后社会生活状况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病人的畸残程度,其次包括其家庭、社会的救助和照顾.结论:麻风患者因畸残及疾病本身的社会因素影响,绝大部分患者生活水平低于正常人群,社会的接纳及对畸残严重患者救助问题也不如其他人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社会参与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重点分析健康状况在两者间的作用,为实现健康老龄化与积极老龄化提供实证参考。方法:基于2017-201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运用线性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结果:社会参与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标准化直接效应值为0.114;社会参与可以通过健康状况间接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标准化中介效应值为0.066,中介效应占比为36.74%;社会地位与社会参与的交互项(β=-0.049)对健康状况产生显著影响,社会地位与健康状况的交互项(β=-0.054)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产生显著影响。结论:健康状况在社会参与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并且受到社会地位的调节。因此,应重视不同社会地位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以更有效提升健康状况对老年人主观幸福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讨论医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571名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医学生社会支持总体较高;②医学生总体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不同性别医学生之间总体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医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社会支持中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 医学生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