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应用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大佛水鼻喷雾剂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后的鼻粘膜,并与治疗前作对比,结果表明,治疗后鼻粘膜上皮表面纤毛和微绒毛逐渐再生,上皮形态和间隙趋于恢复正常;上皮下和固有层水肿减轻或消失,小血管和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减轻或消失;内皮连接正常;嗜酸粒细胞浸润和游走至上皮者减少或消失,肥大细胞数目减少和无脱颗粒;杯状细胞和浆液腺数目减少,粘液腺再生和恢复活动。上述治疗后鼻粘膜超微结构改善与临床疗效相应一致。  相似文献   

2.
遵义地区萎缩性鼻炎病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防治变应性鼻炎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变态反应性鼻炎(AR),中医名鼻部,现代医学对AR的基础研究深入而细致,而中医对鼻鼽则偏重于临床治疗研究,并融进了现代医学基础内容,使鼻部治疗跃上新台阶。AR发生的基本过程为:具有变应性素质患者与各种变应原接触后产生亲细胞的IgE抗体,后者以其Fo段与肥大细胞(MC)或嗜碱性粒细胞(BC)表面的受体结合,此时机体即处于致敏状态。当变应原再次攻击时,且一个变应原分子刚好与两个IgE分子的Fab段桥联时,引起MC(或BC)一系列变化,包括腺着酸环化酶受抑,。AMP减少,细胞膜外Ca’“内移等,引起MC或BC脱颗粒释放组股…  相似文献   

4.
顾瑞金(1985)报告,变应性鼻炎单用非特异性脱敏疗效极差(16%),临床表明,常规特异性脱敏虽然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因疗程长,患者难以接受,本文对改良快速脱敏法与常规脱敏法,特异加组胺脱敏法和特异脱敏法的疗效进行比较,旨在探讨一种起效快、疗效高、疗程短、方法简便、患者乐于接受的变应性鼻炎治疗方案。现将在我院门诊坚持脱敏治疗1年以上、资料完整的16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药物性鼻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药物性鼻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观及防治要点进行综述。认为反跳性鼻粘膜充血、上皮化生、纤维增生为主要病理表观,局部出现鼻阻塞或粘膜萎缩、全身出现高血压等心血管疾患,或过敏反应等症状,后果往往不佳,尤其对新生儿应用血管收缩剂滴鼻更应慎重,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细胞粘附分子和变应性鼻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综述了与变庆性鼻炎相亲的细胞粘附分子研究进展以及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与调节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多虑平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晁杰伟1994年2月以来,我们应用三环抗忧郁药多虑平,治疗30例变应性鼻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多虑平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18~45岁,病程5个月~9年。对照组:男15例,女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和非变应性鼻炎(non-allergic rhinitis,NAR)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AR和NAR患者1647例,通过病史采集、皮肤点刺实验(skin fastinsertion test,SPT)、鼻分泌物涂片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血清总IgE检查等评价分析两者的差异。结果鼻炎患者中AR占72.4%,NAR占2 7.6%;AR患者发病年龄(25.8±1 3.5)岁,显著低于NAR患者发病年龄(31.4±16.0)岁,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R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NAR发病受季节性影响不大。鼻部症状中,AR易出现打喷嚏(AR,88.4%;NAR,4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鼻痒症状AR占8 4.4%,NAR占4 3.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NAR易出现鼻塞(NAR,9 6.3%,AR,9 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和流涕(NAR,9 3.5%,AR,9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患者鼻分泌物涂片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占50.1%±33.1%,血总IgE(359.7±323.4)IU/ml,且显著高于NAR患者20.1%±30.5%,123.0IU/ml±205.6 IU/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 AR与NAR在发病年龄、发病季节、临床症状、鼻分泌物涂片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和血总IgE上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鼻炎冲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89例分鼻炎冲剂治疗组和辛芩冲剂治疗组进行治疗,并比较其疗效,观察鼻炎冲剂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鼻炎冲剂治疗组和辛芩冲剂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88%和53%。疗效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观察鼻炎冲剂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鼻粘膜的影响。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观察记录鼻喷嚏反射,鼻部抓痒症状,并观察各线鼻粘膜组织学改变。结果 鼻炎冲剂治疗组症状得分明显低于其他组。鼻粘  相似文献   

10.
组胺H2受体拮抗剂对变应性鼻炎患者鼻细胞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8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分为三组,分别用H1,H2和H1+H2受体拮抗剂治疗,观察H2受体拮抗剂的疗效。结果是H2受体拮抗剂可使鼻细胞图中淋巴细胞增多并伴有临床症状改善,鼻分泌物中IgE含量降低,同时表明,H1与H2受拮抗剂合用对治疗AR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科于1991年元月到1994年12月以地塞米格与普宣卡因肾上腺素的复合针剂行迎香、曲地、印堂等穴位注射,治疗过敏性鼻炎188例,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常年住过敏性鼻炎发作期患者188例,男99例占52.7%,女89例占47.3%.年龄10~67岁.病程6月~30年.伴有支气管哮喘42例占22.3%,咽、服或赝都痒感24例占12.8%.选相同病例对照组170例,男92例占541%,女78例占45.9%.年龄9~65岁.两组患者分别治疗一个月,治疗期间停用抗组织胶药.2治疗方法取无菌Znil注射器及5号针头,抽取地塞米松0sd(含2.srng)和普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鼻炎康合剂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利用小鼠耳肿胀和大鼠棉球肉芽肿增生模型,观察了鼻炎康合剂的抗炎作用。应用鼻炎模型大鼠,观察了鼻炎康合剂对模型大鼠鼻黏膜病理变化、组胺的含量,鼻前庭组织中前列腺素(PGE)含量的影响。结果鼻炎康合剂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显著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增生。口服给药鼻炎康合剂,能改善鼻炎大鼠模型的炎症状态,降低鼻炎模型大鼠鼻黏膜中组胺的含量,降低鼻炎模型大鼠鼻前庭组织中前列腺素的含量影响;结论鼻炎康合剂对鼻炎模型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P物质对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鼻粘膜上皮短路电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P物质(SP)作用于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鼻粘膜引起的离子分泌改变导致的上皮表面短路电流的变化。方法 以鸡蛋清蛋白致敏大鼠后,用Ussing室技术测定鼻粘膜上皮表面短路电流。并观察神经激肽受体(NK1)拮抗剂CP96345、组胺H1受体拮抗剂吡拉明、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和河豚毒素对SP的阻断作用。结果 经SP刺激,致敏大鼠鼻粘膜表面Isc显著增高。经四种物质预处理均能显著阻断SP引起的Is  相似文献   

14.
P物质和变应性鼻炎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相似文献   

15.
334例儿童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总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334例儿童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儿进行脱敏治疗,疗效较一般组PAR者理想,总有效率为90.5%,表明儿童期之疗效较成人显著。经过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显示出如下特征;本组男女之比1.98:1,有别于文献报道PAR患者女性稍多于男性;发病诱因多以受凉为其特点;变应原皮试阳性率也较一般组低。  相似文献   

16.
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咽喉疾病,是耳鼻喉科常用的局部治疗方法,其吸收快、效果好等优点早已被同仁所公认,但使用此法治疗鼻部疾病并不普遍。我院应用自制“冬花雾化吸入剂”治疗萎缩性鼻炎,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接受一疗程以上治疗的48例萎缩性鼻炎患者13中,男性15例,女性33例,男女比例为112.2;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11年。年龄在22~68岁之间,鼻内有结硕者17例,奥鼻症6例,经常鼻尬者12例。二、治疗方法(-)药物组成:麦冬、万台、黄等、金银花、菊花、红花、赤芍等.(二)制法:由我院附属药厂,按药物比例,…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有多种治疗常年位变应性鼻炎的方法,但总的疗效不回理想,用激素、抗组织胶类药、减充血药、包甘田钻、异丙阿托品之类,往往仅能当时缓解症状,而不错预防复发,单纯中药治疗因疗效评定标准不一致,疗效不够理想,复发串较高.基于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既有免疫学因素,也有非免疫学因素,所以合理的治方应是综合性的.已有大量文简报道,中医中药在调节机体内环境、调节目主神经平衡及免疫方面有其独到Z处。本文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采用各家方剂所氏,结合临床实钱与经验,目拟中药组方,制剂成鼻炎冲剂,配合正劫免疫疗法,综…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萎缩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八年来,作者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鼻甲注射以扩张下鼻甲为主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萎缩性鼻炎40例,(简称中西医组),同时以(西医)非手术综合性治疗25例为对照。自拟标准,经统计处理X2=16,P<0.01。说明中西医结合组比西医组治疗,有非常显著性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65例中,男28例,女37例。年龄均在20岁至50岁。病程5年内21例,10年内25例,10年以上19例。方法及疗效:1.非手术综合性治疗,用5ml注射器以3%双氧水自行鼻腔冲洗,并满1%链霉素液,每日3次,麻油滴鼻,每日3次;口服九维他,每日3次,每次3…  相似文献   

19.
蚕丝致小儿变应性鼻炎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微波热凝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的多发病,传统的治疗方法很多,但临床疗效不一,且各有利弊。1997年6月以来,我科应用WTK微波治疗仪(科帝达公司产)热凝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40例,现与1997年5月以前应用5%鱼肝油酸钠行下鼻甲粘膜硬化法治疗的40例进行对比,借以探讨微波热凝治疗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微波组:40例中,男29例,女11例;年龄16~50岁,平均32.0岁。病程2~30年,平均10.5年。硬化组:40例中,男31例,女9例;年龄18~54岁,平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