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月见草油得于柳叶菜科植物月见草的种子,它富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和γ-亚麻酸等.方法:本实验采用正交试验筛选月见草油的主要有效成分γ-亚麻酸的尿素包合富集工艺.结果:经过实验得出最佳的包合条件为脂肪油:尿素:甲醇=1:3.0:5.0,包合温度75℃,0℃放置12h.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实验结果可为新药开发和工业化生产应用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2.
前列腺素E_1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素A_2合成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前列腺素E_1在体外、体内都能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静脉注射后前列腺素E_1在体内活性可维持5小时以上,说明其活性不像某些作者所认为的经一次肺循环即很快消失。并用放射薄层扫描法证明前列腺素E_1具有抑制血小板合成血栓素A_2的作用,这就从前列环素及血栓素平衡理论上支持前列腺素E_1可有效地用于临床防治血栓性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3.
4.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月见草种子中萃取月见草油,在50℃、25MPa时萃取率为20%,油中γ-亚麻酸含量为10.6%,测定了月见草油的酸价和皂化值。  相似文献   

5.
复方月见草油胶囊中γ-亚麻酸含量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见草油(evening primrose oil)采自柳叶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月见草(Oenothera biennis L)的种子,含有多种脂肪酸成分且多为人体必需脂肪酸,其主要有效成分为γ-亚麻酸(γ-linolenicacid,化学结构为顺-6,9,12-十八碳三烯酸),在体内可转变成花生四烯酸,为前列腺素及生物膜的构成提供前体。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月见草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已证实其具有明显的抗炎、抗氧化、抗血栓、降血糖、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理作用,临床主要应用于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的治疗,现已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及食品工业等领域。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月见草胶囊中γ-亚麻酸的含量,通过气质联用的方法分析其他必需脂肪酸组成。  相似文献   

6.
将16只日本大耳白兔分3个组,即预防组、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同时用胆固醇诱发动脉粥样硬化,预防组口服月见草油脂肪酸钠盐4.1g/(kg·d),共20周。通过组织学光镜观察,6-酮-前列腺素F_(1n)。及血栓素B_2测定、体外血栓形成及血小板粘附率测定、血脂检查等证明月见草油脂肪酸钠盐能提高血浆6-酮前列腺素F_(1n)水平,降低血栓素B_2,能明显地抑制体外形成的血栓长度、湿重及干重,能显著地降低各项血脂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减轻病变有显著效果。月见草油脂肪酸钠盐对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月见草油(Oenothera biennis L Oil)为起始原料制备二高-γ-亚麻酸(20:3ω6)作为前体生物合成前列腺素E_1。利用丰富的植物资源生物合成国内尚不能生产的前列腺素E_1,是一条适合国情经济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月见草油生物利用度的改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月见草 (Oenothera Biennis L .)是柳叶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其种子油 (evening primrose oil)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主要有效成分 γ-亚麻酸 (γ-linolenic acid)为体内自体性调节物质前列腺素 E1的前体。药理研究表明 ,γ-亚麻酸能够降低血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 ,抑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测定月见草油纳米乳中γ-亚麻酸含量的气相色谱方法.[方法]纳米乳破乳后进行甲酯化,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γ-亚麻酸甲酯含量,再将其换算为样品中γ-亚麻酸的含量.以水杨酸甲酯为内标物,色谱柱为DB-WAX毛细管柱,载气为氮气,检测器为FID.[结果]γ-亚麻酸甲酯在质量浓度0.042 960.429 60g/L范围内时与峰面积比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8(n=7);平均回收率为96.99%,RSD为0.96%.[结论]毛细管气象色谱法可用于月见草油纳米乳中γ-亚麻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月见草种子油中的γ-亚麻酸含量,种子油中脂肪酸用0.5mol/L氢氧化钾-甲醇液皂化,三氟化硼-甲醇液酯化成脂肪酸甲酯。采用Rtx-5毛细管柱,十七烷酸(C17:0)甲酯作为内标物,对γ-亚麻酸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月见草种子油中γ-亚麻酸的含量占11.23%。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阿司匹林抵抗类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血小板聚集率(PAG)及血、尿血栓素B2(TXB2)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0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阿司匹林抵抗的不同分为阿司匹林抵抗(AR)组9例,阿司匹林半抵抗(ASR)组23例,阿司匹林敏感(AS)组69例。分别测定各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前及服用阿司匹林1周(服用剂量为100mg/d)后PAG及血、尿TXB2浓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用药前3组问各检测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服用阿司匹林1周后,3组患者各检测指标均显著低于用药前(均P〈0.01);与AS组用药后比较,ASR组各指标并无明显差异(均P〉0.05)。而AR组各检测指标均显著高于AS组(均P〈0.01);与ASR组用药后比较,AS组各指标并无明显变化(均P〉0.05),AR组血TXB2及尿TXB2浓度均显著高于ASR组,但PAGAA及PAGADP并无明显变化(均P〉005)。此外,血浆TXB,浓度与PAGAD,呈现显著的正相关(P〈0.01),与PAGAA亦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P〈0.05);但尿TXBz浓度与PAGADP及PAGAA均未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均P〉005)。结论阿司匹林可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PAG和TXB2,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栓形成的危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TXB2浓度与AR有一定相关性,亦可作为类似于PAG的另一种生化检测指标,对指导临床治疗,尤其是指导制定AR患者用药方案提供了较为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大豆异黄酮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大豆异黄酮对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 .[方法 ]普通饲料中添加 2 0 g/kg大豆异黄酮混合物 ,饲喂GK/Jcl糖尿病大鼠 2 0周 ,测定其血小板聚集率 .利用ODS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离大豆异黄酮 ,体外观察大豆异黄酮单体对人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结果 ]长期食用大豆异黄酮的GK/Jcl糖尿病大鼠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降低 .在人体外血小板聚集实验中 ,大豆异黄酮均抑制腺嘌呤核苷二磷酸钠、胶原蛋白和肾上腺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大豆异黄酮类型中金雀异黄素的最强 ,其 5 0 %抑制浓度值分别为 0 38,0 30 ,0 2 3mmol/L .[结论 ]大豆异黄酮具有血小板聚集抑制效应 ,在大豆抗血小板聚集中起着重要作用 .  相似文献   

13.
方法用比浊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了鳗鱼油精对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素B2产生的影响。结果体外试验10.4~83.3ml/L鳗鱼油精明显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素B2(TXB2)产生,前者的抑制率为17.6%~58.0%,后者的抑制率为18.4%~59.8%。鳗鱼油精的浓度与抑制血小板聚集和TXB2产生的效力呈正相关性,同时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和TXB2产生的抑制率之间也呈正相关性,三者的线性方程和主要参数依次为:Y=-0.6006+32.2437X,r=0.9956(P<0.01);Y=-0.0407+0.0039X,r=0.9886(P<0.05);Y=-4.8220+1.0481X,r=0.9662(P<0.05)。体内试验:大鼠口服鳗鱼油精后第15天和第30天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分别为25.8%和51.1%,对TXB2产生的抑制率分别为23.2%和50.0%。血浆中TXB2含量的降低率依次为33.5%和57.5%。  相似文献   

14.
熊果酸体外抑制血管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探讨熊果酸在体外对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用MTT法、细胞迁移及小管形成实验观察熊果酸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VEC)增殖、迁移和小管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熊果酸质量浓度为62.5~500μg/ml时,对VEC增殖呈剂量依赖性抑制;质量浓度为125μg/ml时,对VEC迁移及小管形成均有抑制作用(P〈0.05);质量浓度为500μg/ml时,对VEC迁移及小管形成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熊果酸在体外具有抑制血管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PGl2)的变化,探讨JII芎嗪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对照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川芎嗪注射液组(川芎嗪组),同时予再灌注组和川芎嗪组复制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并在缺血前、缺血1h、再灌注5 h时分别经颈总动脉抽血检测TXA2和PGl2降解后的代谢产物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计算其比值;实验结束时检测肾组织TXB2和6-keto-PGF1α含量与比值,并观察超微结构变化,作对比分析.结果 再灌注组缺血后各时点的血浆TXB2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均P〈0.01),川芎嗪组缺血后各时点的血浆TXB2含量均较再灌注组和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1);川芎嗪组血浆和肾组织TXB2/6-keto-PGF1α水平均较再灌注组明显降低(均P〈0.01);再灌注组肾小球毛细血管和内皮细胞及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超微结构均严重受损,而川芎嗪组虽大部分肾组织上述部位均存在不同程度损伤性改变,但均较再灌注组明显减轻.结论 川芎嗪可抑制血小板释放TXA2,调控TXA2/PGl2的平衡,遏制无复流现象,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激素替代治疗对前列腺素和血栓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激素替代治疗 (HRT)对 6 -酮 -前列腺素F1α(6 -K -PGF1α)和血栓素B2(TXB2 )的影响。方法  1 0 0例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A ,B两组 (各 50例 ) ,分别服 7-甲基异炔诺酮 2 5mg/d和维生素B6 1 0mg/d ,疗程 6个周期。另选 30例 2 5~ 45岁健康育龄妇女作为正常对照。监测服药前后患者的血浆 6 -K-PGF1α和TXB2 水平。结果 绝经后妇女 6 -K -PGF1α显著降低 ,而TXB2 显著升高。A组服药后 6 -K -PGF1α显著升高 ,TXB2 显著降低。B组服药前后 6 -K -PGF1α和TXB2 无明显改变。结论 HRT使绝经后妇女的 6 -K -PGF1α升高 ,TXB2 降低 ,这可能是HRT能预防冠心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海风藤酚、甲基海风藤酚、海风藤醇A和海风藤醇B均有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PAF)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作用,IC_(50)分别为17.9、9.2、142.0、14.0μmol·L~(-1)。经阿司匹林(ASA)、磷酸肌酸/磷酸肌酸激酶(CP/CPK)预处理的兔洗涤血小板,甲基海风藤酚和海风藤醇B仍能抑制PAF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IC_(50)为9.0、16.5μmol·L~(-1)。同时,4种成分对于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较弱,海风藤B能使PAF诱导血小板聚集量-效曲线平行右移,EC_(50)由1.59nmol·L~(-1)升为20.6nmol·L~(-1)。结果表明:4种成分能选择性拮抗PAF对兔血小板的聚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