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促排卵治疗中绝经期促性腺激素及氯米芬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绝经期促性腺激素及氯米芬在促排卵治疗中适宜的治疗方法。方法 2004年8月2008年5月对80例不孕患者实施促排卵治疗。测定血雌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阴道B型超声、子宫颈黏液评分及基础体温测定监测排卵,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使用氯米芬及绝经期促性腺激素排卵率分别为77.3%和85.6%;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发生率为15.0%,大多由使用绝经期促性腺激素方案引起,且起始剂量150U;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的发生率为9.0%。结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和氯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有较好的疗效,绝经期促性腺激素和氯米芬促排卵治疗效果与卵巢的状态及激素水平有关。促性腺激素的使用应强调个体化,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并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是由垂体功能衰竭导致的一类闭经,其表现为无排卵、闭经与不孕.应用促性腺激素(Gn)、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排卵治疗,促使月经来潮、排卵与妊娠,在国内外已有报道,但促排卵后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者较少见.现将我院发生的此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磺酸溴隐亭、促性腺激素不同促排卵方案对高泌乳素血症不孕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3月接受治疗的高泌乳素血症不孕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每组44例,A组采用甲磺酸溴隐亭促排卵方案,B组采用甲磺酸溴隐亭联合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激素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治疗总有效率93.18%高于A组77.2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泌乳素、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泌乳素水平降低,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升高,B组改善幅度大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B组排卵率、妊娠率稍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流产率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2%,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磺酸溴隐亭联合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方案治疗高泌乳素血症不孕患者,疗效确切,有助于体内雌激素水平恢复正常,妊娠结局较好,降低流产率,药物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3种不同促排卵治疗方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促排卵治疗方案分为三组,氯米芬组40例患者,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组40例患者,联合治疗组40例患者,对比三组患者的hCG注射日血清激素水平、成熟卵泡个数、子宫内膜厚度以及妊娠、排卵、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流产发生率。结果: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组黄体生成素水平明显高于氯米芬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氯米芬组和联合治疗组雌二醇水平明显高于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患者睾酮水平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成熟卵泡个数明显多于氯米芬组和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组和联合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大于氯米芬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组与联合治疗组妊娠和排卵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组与联合治疗组妊娠和排卵发生率明显高于氯米芬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于联合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患者流产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米芬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效果显著,能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促进妊娠率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促排卵方案对实施供精人工授精(AID)不孕妇女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对133对夫妇施行AID,促排卵方案为自然周期、克罗米芬(CC)、克罗米芬加促尿激素(CC+HMG)、促尿激素(HMG)4种方法。结果56例成功,自然周期妊娠率30.77%(4/13),CC妊娠率20.78%(16/77),CC+HMG妊娠率28.92%(24/83),HMG妊娠率18.46%(12/65)(P〉0.05)。结论四种促排卵方案总妊娠率从高至低依次为CC、自然周期、CC+HMG、HMG。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工月经周期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0例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人工月经周期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成功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H、FSH、E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卵巢体积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优势卵泡个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对照组总发生率为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人工月经周期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殖激素水平,促进卵巢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成功妊娠率,安全性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结局的影响,以提高IUI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384个IUI治疗周期,分别采用自然周期、氯米芬、氯米芬+尿促性腺激素、来曲唑、来曲唑+尿促性腺激素、尿促性腺激素治疗,比较自然周期组与促排卵组、不同促排卵方案组之间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自然周期组妊娠率为9.33%,促排卵周期组妊娠率为13.27%,促排卵组的妊娠率高于自然周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促排卵组之间的妊娠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促排卵药物的使用是影响人工受精妊娠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促排卵方案之间IUI治疗结局无差异。  相似文献   

8.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孕症是妇科的常见疾病 ,近来资料显示 ,不孕症约占已婚夫妻的8 %[1]。虽然生育技术的迅速发展 ,宫腔内人工受精 (IUI)和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 (IVF—ET)的应用广泛 ,人工合成促性腺激素诱发排卵的应用为普遍。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hyper-stimulationsyndrome,OHSS)是药物促排卵治疗中出现的最严重的并发症 ,其发生率为20 %[2]。引起OHSS的药物有 :枸橼酸克罗米芬 (CC)、绒毛膜促性腺素 (HCG)、绝经妇女尿促性腺激素 (HMG)、尿促卵泡成熟激素 (UFSH)和促性腺激素 (GnRH)等。它多见于年轻瘦弱妇女 (年龄<35岁 )、多囊卵巢…  相似文献   

9.
超促排卵致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生殖中心2000年2月至2002年4月用促卵泡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FSH/HCG)限制性超促排卵后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IVF-ET) ,共162个周期 ,其中4例发生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OHSS) ;2例原发不孕患者用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MG/HCG)促排卵 +人工受精亦发生重度OHSS。现将6例患者的护理经验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6例患者年龄在29~31岁 ,用HCG后三天出现腹胀 ,一周后腹胀加重 ,有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呼吸困难、少尿等症状住院治疗。入院时间为7~15天 ,症状缓解时间为用HCG后20~30天。结果 :1例人工…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国产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在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国产HMG促排卵治疗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中,35例因卵泡生成过多改行取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每周期获卵子(8±4)个,受精率60%,临床妊娠11例,妊娠率31%。费用约为采用降调节果纳芬促排卵的1/9。结论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国产HMG促排卵,如果卵泡过多,改行取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是有效且经济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剂量生长激素对卵巢低反应患者超促排卵治疗的影响。方法:分析2005年1月-006年12月在本院生殖中心接受体外受精或单精子卵浆内注射-胎移植的50例卵巢低反应患者。50例均使用短方案超促排卵治疗,根据是否同时加用生长激素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探讨生长激素对促性腺激素用量、促排卵天数、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的影响。结果:促性腺激素用量、促排卵天数、注射HCG日E2水平、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两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40%)明显高于对照组(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生长激素对卵巢低反应患者超促排卵治疗,可显著提高种植率、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2.
卵巢高度刺激综合征(0HSS)是促性腺激素诱发排卵中难以避免的并发症.随着促排卵治疗及助孕技术的广泛开展,OHSS的发生率正在增加.  相似文献   

13.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不孕妇女行体外受精(IVF)过程中应用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所导致的严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卵巢囊性增大,急性血管通透性增高所致的胸腹水、低血容量、电解质紊乱、肝功能不全、少尿和血栓形成等。虽然辅助生殖治疗中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介于0.2%~10%,却是OHSS的危险并发症之一。现将OHSS合并血栓形成的研究状况简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三种促排卵方案对原因不明性不孕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优化选择促排卵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将73例诊断为原因不明性不孕患者共101周期纳入研究分为三组,分别予克罗米酚(CC组)、克罗米酚加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CC+HMG组),以及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组)三种方案促排卵。采用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并联合尿促黄体生成素(LH)和Insler宫颈黏液评分以确定HCG注射时间,肌注HCG后30~40h指导同房,在确定排卵后3d开始肌注黄体酮支持。结果三组在年龄、不孕年限、窦卵泡数及基础内分泌方面无统计学差异。CC组的卵泡期[(16.32±1.73)d]显著长于CC+HMG组[(15.3±1.49)d]和HMG组[(13.85±1.19)d](P<0.05);注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为(7.44±0.96)mm,少于CC+HMG组[(9.15±0.85)mm]和HMG组[(9.52±1.36)mm];排卵个数为(1.84±0.86)个,少于CC+HMG组[(2.06±0.75)个]和HMG组[(2.48±0.68)个]。三组妊娠率分别为12.9%、24.24%和26.92%,CC+HMG组和HMG组妊娠率显著高于CC组,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HMG组周期取消率最高,达18.75%。CC组1例、CC+HMG组1例、HMG组2例发生中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双胎2例,均发生于HMG组。结论对原因不明性不孕患者进行促排卵治疗,采用CC+HMG方案促排卵治疗效果优于CC方案、与HMG方案无统计学差异,但周期取消率、OHSS及多胎发生风险低于HMG方案,推荐采用。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28岁,因"垂体微腺瘤、闭经泌乳综合征"致原发不孕4年,口服溴隐亭治疗后月经恢复,因有生育要求,于2007年7月到我院监测排卵示无优势卵泡,使用氯米芬/尿促性腺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CC/HMG/HCG)促排卵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促排卵治疗对卵泡发育及排卵的影响。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215例无排卵性不孕患者予促排卵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单用克罗米酚组(A组)105例,克罗米酚联合绝经期尿促性腺激素/重组人促卵泡激素组(B组)110例。应用超声监测卵泡发育。比较两组的卵泡生长速度、优势卵泡数、排卵率、妊娠率及重度OHSS发生率。结果两组比较卵泡生长速度及优势卵泡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促排卵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未破裂卵泡黄素化(LUFS)发生率B组明显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妊娠率B组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促排卵周期中,重度OHSS发生率:B组高于A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联合使用促排卵药具有良好的排卵率,LUFS的发生率低,可达到较高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17.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 syndrome,PCOS)占无排卵性不孕症的50%~70%[1].临床采用口服避孕药调节内分泌,继用氯米酚或绝经期尿促性腺激素促排卵可使部分PCOS患者成功妊娠.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3月~2007年1月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24例PCOS的临床资料,探讨PCOS患者在超促排卵治疗时的反应情况及IVF-ET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促排卵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所致不孕的首选治疗是克罗米酚(CC)。然而有 2 0 %~ 30 %的患者对 CC无反应 [1 ] ,为此 ,对PCOS不孕症患者 ,需要找一种更为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本文研究采用 CC与尿促性腺激素 (HMG)低剂量缓增促排卵方案治疗 PCOS所致不孕症患者 ,观察疗效。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择 1997- 0 1~ 2 0 0 2 - 0 1在我院不孕症专科门诊诊治的 PCOS6 2例 ,年龄 2 3~ 38岁 ,平均 2 8.8岁。不孕年限 2~12 a,平均 3.6 a。在我院或外院 B超未见排卵。 PCOS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 (闭经、月经稀少或功血 ) ,多毛…  相似文献   

19.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一种使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促排卵引起的医源性疾病,总发生率为23%,表现为双侧卵巢增大、腹胀、恶心呕吐、胸腔积液、腹水,甚至血栓形成,重度患者存在一定生命危险。近年来,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由于大量使用促排卵药物,使OHSS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我院于2003年3月~2004年8月共收治5例重度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不孕类型.促排卵方案和培养方法对体外受精的影响情况。方法:50个取卵周期,45个周期进行了胚胎移植,获得13例临床妊娠,移植周期妊娠率29%。44例不孕患者,21例为原发性不孕症,23例为继发性不孕症。卵巢刺激方案采用垂体降调节后卵巢刺激方案和不含GnRHa卵巢刺激方案。应用Earle’s培养基培养胚胎。结果:原发性不孕症每病例妊娠率14.29%,继发性不孕症每病例妊娠率为43.48%。比较垂体降调节后卵巢刺激方案和不含GnRHa卵巢刺激方案,促性腺激素的用量和用药时间统计学上无差异显著性。结论:原发性不孕症体外受精妊娠率低于继发性不孕症,选择合适的培养方法和超排方案可能会提高体外受精妊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