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小儿热性惊厥复发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以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起到良好的借鉴作用。方法选择本院在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接收的32例初次小儿热性惊厥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选择本院同期收治的32例小儿热性惊厥复发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发病特点。结果经过观察发现,两组多数患儿的体温都在38℃以上,且在高烧24小时之内的发病率最高,但是观察组患儿大多以低温惊厥为主,并且都是在发热短时间内发生惊厥;对照组患儿低于3岁的较多,且脑电图异常率较低,多以单纯性病患为主;观察组患儿则没有比较明显的年龄限制,且具有较高的脑电图异常率,多以复杂型病患为主。结论对于曾经患热性惊厥的患儿,当其出现发热症状时,应不论年龄对其采取体温控制,如果患儿有发病史或者具备发病危险因素,应积极采取防治措施,有效预防小儿热性惊厥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9):76-78
目的研究脑电图对热性惊厥患儿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热性惊厥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患儿均实施脑电图检查,根据脑电图检查情况分为脑电图检查正常50例(对照组)、脑电图检查异常40例(观察组),观察两组患儿的惊厥家族史、年龄、发作类型、惊厥持续时间及复发、癫痫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两组患儿的惊厥家族史、年龄、发作类型、惊厥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脑电图检查正常患儿中有15例发生复发情况,其中1例转为癫痫,而观察组中20例发生复发情况,其中7例转为癫痫,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脑电图以高幅慢波明显增多作为表现、以枕部较为常见。结论脑电图对热性惊厥患儿预后评估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可评估患儿脑功能状态,能早期发现癫痫情况,保障患儿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热性惊厥复发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小儿热性惊厥提供参考.方法 对78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儿热性惊厥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分别纳入病例38例和40例.结果 惊厥复发组患儿在性别、初次发作年龄、异常围产史、喂养方式、首次发作合并症以及一级亲属中惊厥病史等方面,与未复发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发作时体温、惊厥持续时间、惊厥类型及退热后脑电图情况与未复发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有高热惊厥史的发热患儿,尤其年龄较小、有惊厥家族史、合并围生期损伤、贫血、营养不良等状况者,惊厥容易复发,临床应结合首次惊厥发作时体温、持续时间及惊厥类型等采取预防性措施.  相似文献   

4.
《陕西医学杂志》2016,(1):117-119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16例热性惊厥患儿按照复发与未复发分为观察组(73例)与对照组(143例),对两组患儿的病史及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对影响热性惊厥复发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热性惊厥首次发作年龄<3岁、体温<38.5℃、复杂型惊厥、围生期异常、惊厥家族史、脑电图异常、生活环境差、缺铁性贫血及锌缺乏与对照组患儿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将高危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首次发作年龄小、低热惊厥、复杂性惊厥、有惊厥家族史、生活环境差、围生期异常、缺铁性贫血及锌缺乏是热性惊厥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小儿热性惊厥复发与多种因素有关,反复发作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脑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将85小儿热性惊厥病例根据是否复发分为惊厥复发组(41例)和惊厥未复发组(44例),回顾性分析热性惊厥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 惊厥复发组患儿首次发作年龄低于2岁者、复杂型惊厥、发作时体温<39.0℃、一级亲属中有惊厥史的比例均明显较未复发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惊厥复发组男童比例,患儿在热退后2周~3周脑电图仍发现异常,患儿有围生期异常史,合并贫血、缺钙、营养不良者比例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热性惊厥复发涉及多种因素,在有效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同时,须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加以预防,以减少惊厥的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级预防体系在预防首次热性惊厥后复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00例首次罹患热性惊厥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和临床护理,患者痊愈出院后,观察组采用三级预防体系。两组均随访两年,观察两组的发热次数、热性惊厥复发次数、热性惊厥复发率、癫痫发生率及满意率等。结果在随访期内,两组发热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热性惊厥复发次数多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热性惊厥复发率、癫痫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满意率为85.3%,观察组满意率为97.3%,两组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级预防体系可显著减少热性惊厥复发、癫痫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率,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复发的各种相关因素。方法:对:168例热性惊厥患儿进行动态脑电图监测并进行相关因素调查,分析导致热性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168例中有详细体温记录的149例热性惊厥患儿的动态脑电图显示:热性惊厥发作时年龄越大、发作次数越多、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越长和低热即引起惊厥发作的患儿,脑电图异常率越高;家族史、年龄、性别、热度、发作次数等因素与热性惊厥复发有关,高热是最主要的因素。结论:注重热性惊厥患儿的家庭护理,有效控制感染和发热,是预防热性惊厥复发的关键,定期进行AEEG检查,对指导治疗、判定疗效和预后很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不同药物对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06月至2015年06月我院收治的热性惊厥反复发作患儿63例,按入院顺序先后将其分成对照组31例,实验组32例,为两组患儿积极治疗原发病,在此基础上为对照组患儿应用苯巴比妥钠及地西泮治疗,为实验组患儿应用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热性惊厥复发情况。结果对两组患儿进行3~6个月的随访,随访期间,实验组患儿平均发热(1.31±1.23)次,共有4例患儿再次复发热性惊厥;对照组患儿平均发热(2.55±1.36)次,共有13例患儿再次复发热性惊厥,对比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能减少小儿发热次数,减少热性惊厥发作,在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方面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江姗姗 《基层医学论坛》2016,(34):4817-4818
目的 探讨儿童热性惊厥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方法 分析116例热性惊厥患儿的惊厥发作类型、程度、体温、脑电图及围生期异常等相关因素.结果 惊厥的发病率在单纯型组显著高于复杂型组、首发组显著高于复发组、体温≥38.5℃显著高于体温<38.5℃、伴有脑电图异常或有围生期异常的复杂型组显著高于单纯型组.体温<38.5℃组内,复杂型组显著高于单纯型组且惊厥复发组显著高于首发组.复杂型组内惊厥复发显著高于首发.结论 儿童热性惊厥以单纯型、首发为主,高热时易出现.复杂型惊厥与低热惊厥、脑电图及围生期有异常相关;其复发还与低热惊厥、复杂性惊厥、脑电图有异常相关.  相似文献   

10.
《陕西医学杂志》2017,(9):1169-1171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患儿临床资料与脑电图之间的联系,以及脑电图检查在热性惊厥患儿中的重要性。方法:对186例热性惊厥患儿进行脑电图检查并总结分析其特点。结果:热性惊厥患儿的脑电图异常率与发作次数、发作时体温、首次发作年龄,以及是否具有家族史都具有较密切的关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复发作、发作时体温低于38.5℃、年龄小于3岁及具有家族史的热性惊厥患儿更易出现脑电图异常,脑电图检查结果对患儿预后评估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颜陶 《黑龙江医学》2014,(7):822-823
目的:观察早期使用镇静剂在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引起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2例热性惊厥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1例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早期使用适量镇静剂治疗,对照组予对症降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特点、颅脑CT、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与对照组患儿对比热性惊厥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显著减少,体温正常后出现痫性发作减少,临床发作期脑电图阳性、颅脑CT病理改变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使用镇静剂对于热性惊厥患儿有显著缓解全身惊厥症状,并预防热性惊厥引起癫痫,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将热性惊厥复发8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热性惊厥无复发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可能影响复发的因素上的差异。结果:单因素检验结果显示13个变量是影响复发的相关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有5个因素最终进入回归方程,分别为:年龄小(OR=3.45)、发作体温低(OR=3.23)、复杂型惊厥(OR=2.97)、缺铁性贫血(OR=2.63)、异常围生史(OR=2.42)。结论:热性惊厥反复影响因素复杂,对首次热性惊厥患儿行复发危险因素评估,纠正缺铁性贫血,预防惊厥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剂量地西泮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效果。方法:将112例小儿热性惊厥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52例,其中复杂性热性惊厥19例;预防组60例,其中复杂性热性惊厥21例,两组均积极治疗原发病,对照组发热给予退热降温,预防组除退热降温外,每8h给予地西泮0.3mg/kg,共3次。结果:预防组总复发率和复杂性热性惊厥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小剂量地西泮预防小儿热性惊厥效果理想,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热性惊厥患儿的复发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结合82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及脑电图资料,研究其复发、转为癫痫和出现智力障碍及行为异常的情况。结果复发共43例。其中,各种危险因素的例数分别为:惊厥家族史20例、初次发作年龄<1岁8例,初发体温<38.5℃8例,复杂型热性惊厥19例,围产期异常11例(P<0.01或0.05)。热性惊厥转为癫痫共10例;转为癫痫的各种危险因素分别为:初次发作年龄<1岁5例,热性惊厥反复发作9例,复杂型(CFC)6例,惊厥家族史7例(P<0.01或0.05);发生智力障碍及行为异常2例(2.44%)。结论热性惊厥复发危险因素与惊厥家族史、初次发作体温、初次发作年龄、复杂型热性惊厥及围产期异常有关;热性惊厥转为癫痫的危险因素与复杂型热性惊厥、初次发作年龄、热性惊厥反复发作和惊厥家族史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儿童热惊厥复发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对我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174例小儿热性惊厥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是否为复发性热性惊厥为标准,将174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并对比两组患儿在实验室检查、惊厥类型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热性惊厥与贫血、低钠血症、脑电图、低体温等显著相关。结论与多数因素相关,少数热性惊厥复发从较大程度上对生存质量造成较大影响,并且少数还有转变为癫痫的概率,因此,预防与治疗应严格按照癫痫药物治疗原则来开展,控制与管理患儿惊厥及发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特征和脑电图特点。方法对485例热性惊厥患儿临床资料和脑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5例热性惊厥患儿≤3岁者395例(81.4%);惊厥时体温在38℃以上者469例(96.7%),其中≥39℃者326例(67.2%),有家族史者216例(44.5%);首次发作1-3 d内脑电图异常299例(61.6%),惊厥发作后10-14 d脑电图异常171例(39.3%)。脑电图异常171例,其中>3岁58例(58/88,占65.9%),体温≤38℃者11例(11/16,占68.8%),发作次数>2者62例(62/83,占74.7%)。结论热性惊厥患儿的发作与年龄、体温、惊厥家族史有关;脑电图异常与年龄、体温、发作次数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小儿热性惊厥病因、发热情况、复发危险因素及预后进行探讨。方法结合86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及脑电图资料进行分析并追踪随访。结果热性惊厥发病最常见的是上呼吸道感染67例(77.91%),男性49例(56.98%),呈年龄依赖性,复发危险因素与患儿热性惊厥(或)癫痫家族史、首次惊厥时间(>5 m in)以及首次惊厥的体温(<38.5℃或≥40℃)有密切关系(P<0.05)。转为癫痫的危险因素与复杂性热性惊厥、初次发病年龄<1岁、热性惊厥的反复发作有关。结论对具有复发高危因素及转为癫痫危险因素的患儿要密切随访,采取适当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头颅CT及MRI对小儿热性惊厥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神经科确诊为热性惊厥90例患儿,根据患儿临床特征将其分为单纯组、复杂组各45例。观察分析两组患儿头颅CT及MRI与小儿热性惊厥诊断的关系。结果 13例异常CT影像学结果中4例脑电图异常,9例脑电图正常;77例正常CT影像学结果中19例脑电图异常,11例脑电图界限,47例脑电图正常,患儿CT影像学异常结果与脑电图异常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例异常MRI影像学结果中4例脑电图异常,1例脑电图界限,5例脑电图正常;80例正常MRI影像学结果中,27例脑电图异常,8例脑电图界限,45例脑电图正常,患儿MRI影像学异常结果与脑电图异常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影像学结果、MRI影像学结果异常与小儿热性惊厥类型不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颅CT/MRI对发育正常的小儿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价值有限,但头颅CT/MRI与脑电图同时出现异常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24 h动态脑电图(24 h-AEEG)对儿童热性惊厥的诊断价值.方法 取本院儿科于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间收治的热性惊厥患儿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观察两组患儿的脑电异常检出率及监测配合度情况,比较两组差异.结果 使用24 h-AEEG的观察组患儿的脑电异常总检出率明显高于使用常规脑电图的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的检测配合度与对照组患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4 h-AEEG有助于提高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确诊率,同时不降低患儿的配合度,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小儿单纯性热性惊厥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方法:对51例患儿体温、抽搐时间、抽搐次数、抽搐后意识恢复及有无异常神经征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单纯性热性惊厥多在发热初期体温骤升时出现,一次发热过程中很少连续发生抽搐,且抽搐持续时间短,抽搐后意识恢复快,无异常神经征;所有病例经治疗体温正常后1周脑电图检查正常.结论:小儿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