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处于抑郁状态的患者承受着精神甚至躯体的极大痛苦,影响生活质量、家庭及职业功能,并且抑郁症自杀风险很高,如果不积极治疗,则会导致疾病的慢性化和难治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惊恐障碍患者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对38例惊恐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和帕罗西汀组,疗程8周,并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抗抑郁药不良反应评定检验量表(SERS),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估。结果在治疗第1、2、4、6、8周末两组患者的HAMA分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治疗第8周末时,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治愈率为63.2%,有效率为89.5%,帕罗西汀组治愈率为64.7%,有效率为88.2%。两组无显著性差异。在副反应方面,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帕罗西汀组低,且轻微。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惊恐障碍疗效与帕罗西汀相当,不良反应少且轻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催眠疗法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2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30例,对照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口服,起始剂量为10mg/d,3次/d,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耐受程度逐渐加量至20 mg/d,3次/d,并联合一般支持性心理治疗,研究期间可酌情联合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催眠疗法。两组均治疗6周。比较两组有效率、治疗前及治疗第2、4、6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第4周有效率对照组为24.6%,治疗组为5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165,P<0.05)。治疗第2周HAMD评分对照组为(14.53±2.14)分,治疗组为(13.03±2.4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70,P<0.05)。治疗第2、4、6周HAMA评分对照组分别为(12.3±3.1)、(10.6±3.6)、(8.3±3.9)分,治疗组分别为(13.2±3.4)、(11.5±3.7)、(10.1±3.6)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30、1.988、3.867,均P<0.05)。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催眠疗法能更迅速缓解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躯体不适感和抑郁焦虑情绪,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效果对比。方法将2014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94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使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与安全性,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1,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66%,对照组为57.44%,两组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30,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对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疗效接近,但是前者的安全性更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陈力  徐春晖  杨广野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8):4876-4877,4880
目的 研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开放性设计,将门诊接受治疗的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艾司西酞普兰组)40例,对照组(文拉法辛缓释剂组)40例,疗程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周末进行疗效评定,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减分情况评定疗效,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均有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自觉症状缓解时间均缩短,临床疗效明显.HAMD,HAM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6周后有效率(以减分率≥50%为标准)分别为:治疗组80%,对照组85%,P>0.05.两组不良反应在第1周末对照组评分高于治疗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多存在焦虑抑郁情绪,而使用艾司西酞普兰10 mg/d起效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利培酮合并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躯体化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1例难治性躯体化障碍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n=41)给予利培酮合并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n:40)仅用西酞普兰治疗,治疗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8周末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分析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第2周末开始HAMD、HAMA总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疗效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合并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躯体化障碍的疗效好,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并比较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西酞普兰组(给予西酞普兰治疗)与氟西汀组(给予氟西汀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药物起效快慢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西酞普兰组与氟西汀组总有效数分别为30例、29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西酞普兰组在治疗第1周和第2周HAMD评分分别为(22.3±4.2)分、(16.8±5.3)分,明显小于氟西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间共5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明显小于氟西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相当,但是西酞普兰具有起效快,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值得临床首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奥氮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58例PTSD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西酞普兰组、联合治疗组,均辅以支持性心理治疗,奥氮平组单用奥氮平治疗,西酞普兰组单用西酞普兰治疗,联合治疗组给予奥氮平与西酞普兰联合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平均用药量和不良反应。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SDS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1周联合治疗组SDS和SAS评分显著低于奥氮平组和西酞普兰组(均P<0.05),治疗6周3组SDS和S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用药组奥氮平平均用药量(7.6±2.3)mg/d,显著低于奥氮平组(15.8±4.2)m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西酞普兰平均用药量(21.7±3.1)mg/d,显著低于西酞普兰组(30.6±4.5)m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主要为嗜睡、食欲增加、体重增加,均较轻微,患者均能耐受,不需特殊处理。结论奥氮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PTSD比单一用药起效早且用药量小,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米氮平与西酞普兰联合治疗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68例抑郁症伴发睡眠障碍患者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4例。参照组行西酞普兰治疗,实验组行米氮平与西酰普兰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睡眠质量、抑郁情况、氧化应激反应水平。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11%,高于参照组的7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一氧化氮为(58.54±1.69)c/μmol•L^-1、超氧化物歧化酶为(80.54±0.53)μU/L高于参照组的(49.54±1.98)c/μmol•L^-1,(75.22±0.69)μ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实验组丙二醛为(3.42±0.22)c/μmol•L^-1,低于参照组的(6.23±0.28)c/μmol•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PSQI、MADRS、HAMD-17得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米氮平与西酞普兰联合治疗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闫嵋 《中国保健营养》2012,(18):4019-4020
目的比较氢溴酸西酞普兰合并丁螺环酮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方法 6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氢溴酸西酞普兰合并丁螺环酮及帕罗西汀治疗8周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scl-90,HAMD总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合并组明显低于帕罗西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溴酸西酞普兰合并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起效快,疗效更为显著,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彭焱  杨晓辉  陆晓星 《现代保健》2014,(23):153-156
躯体形式障碍是精神科常见的一种神经症,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很强的专科特点。绝大多数患者到综合医院就诊,但往往被误诊,临床识别率和有效治疗率很低,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本文对国内外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对躯体形式障碍的流行现状、临床诊断、症状特征、发病机制、治疗等作一综述,以期提高社会和各科医生对该病的识别能力,减少医疗资源的过度消耗,使疾病得到早期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2.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焱  陈佐明  张红星 《职业与健康》2008,24(19):2099-2100
目的探讨躯体形式障碍(somatoform disorders,SD)患者的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SSR),提供诊断治疗的辅助指标。方法56例sD患者(SD组)和48例健康人(对照组)均进行SSR检查,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SD组SSR异常例数占75.0%,而对照组异常例数占1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23,P〈0.01),主要表现为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结论SSR可反映SD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状况,对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PURPOSE Because recognition and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somatoform disorders are difficult, we wanted to determine the specificity, sensitivity, and the test-retest reliability of the 15-symptom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 (PHQ-15) for detection of somatoform disorders in a high-risk primary care population.METHODS We studie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HQ-15 in comparison with the Structured Clinical Interview for 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IV Axis I disorders (SCID-I) as a reference standard. From January through September 2006, we approached patients for participation.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in primary care settings in the Netherlands. Patients aged between 18 and 70 years were eligible if they belonged to 1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groups: (1) patients with unexplained somatic complaints, (2) frequent attenders, and (3) patients with mental health problems. For the SCID-I interview we invited all patients with a PHQ-15 score of 6 or greater and a random sample of 30% of patients with a PHQ-15 score of less than 6. The primary study outcomes were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for the validity and the κ coefficient for the test-retest reliability.RESULTS Of 2,147 eligible patients, 906 (42%) participated (mean age 48 years, 62% female). At a cutoff level of 3 or more severe somatic symptoms during the past 4 weeks, sensitivity was 78% and specificity 71%. The test-retest reliability was 0.60.CONCLUSIONS The PHQ-15 is a valid and moderately reliable questionnaire for the detection of patients in a primary care setting at risk for somatoform disorders.  相似文献   

14.
尹中普 《现代保健》2013,(19):24-25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治疗方案在真菌性鼻-鼻窦炎(FRS)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8例FR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术中采用生理盐水冲洗鼻窦腔,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改用抗真菌药物冲洗鼻窦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8个月后VAS评分为(0.68±0.07)分,Lund-Kennedy评分为(0.57±0.16)分,临床总有效率为91.1%(41/45),对照组VAS评分为(1.72±0.09)分,Lund-Kennedy评分为(1.25±0.39)分,临床总有效率为69.7%(2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联合抗真菌药物冲洗鼻窦腔能显著提高FRS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胆胰疾病介入治疗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内镜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胆胰疾病的临床治疗,而且已经取代了某些传统的外科手术.在过去的10 年里,治疗性ERCP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已成为很多胆胰疾病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6.
栗大顺  王春兰 《职业与健康》2007,23(12):1071-1072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治疗首发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分析4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应用西酞普兰情况,疗程6周。结果西酞普兰治疗首发抑郁症显效率67.5%,有效率87.5%。结论西酞普兰对首发抑郁症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研究伊曲康唑治疗隐球酵母菌性脑膜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0年1月-2009年1月收住院的隐球酵母菌性脑膜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依据治疗用药的方案分为3组,A组:应用两性霉素B(AmB)、5-氟胞嘧啶(5-FC)联合治疗;B组:应用伊曲康唑与AmB、5-FC联合治疗;C组:应用AmB联合5-FC治疗后,伊曲康唑口服序贯治疗;随访观察治愈、好转、死亡率、复发以及不良反应等,进行组间统计比较.结果 共纳入108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病原学确诊;纳入A组45例、B组21例、C组42例;A组治愈16例占36.0%、好转11例占27.0%、死亡9例占20.0%;B组治愈9例占41.5%、好转7例占33.3%、死亡5例占23.8%;C组治愈24例占56.3%、好转13例占31.0%、、死亡2例占4.8%;3组患者均随访1~3年,A组复发6例占10.3%,B组未出现复发,C组3例复发占7.1%;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伊曲康唑应用于治疗隐球酵母菌性脑膜炎临床疗效好,安全可靠,可减少复发率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支原体混合感染肺炎患儿的治疗措施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支原体混合感染肺炎患儿1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研究组给予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粉针治疗,用药5天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阿奇霉素粉针治疗支原体混合感染肺炎临床疗效显著优于第三代头孢菌素,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9.
高强度聚焦超声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是采用多探头高能聚焦超声装置,对靶组织发射聚焦超声波,使靶组织内产生高温,进行治 疗,可直接使肿瘤达到凝固性坏死。这是在肿瘤温热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超声加热技术,在肿瘤局部治 疗中展现了重要的地位。HIFU具有对深部肿瘤内聚焦又较少影响周围正常组织等优点,为体内深部肿瘤的非侵人 性局部治疗增添了一种新的方法。可用于治疗肝癌 乳腺癌、胰腺癌、肾癌、前列腺癌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胸腔镜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降低手术感染率。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6月共收治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胸腔镜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开胸手术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及引流量、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时间等主要指标、手术前后的肺功能改善及感染率,总结围术期感染预防方法。结果两组的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和术后胸腔引流时间及引流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4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共发生2例感染,感染率为5.0%,对照组共发生5例感染,感染率为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治疗在辨证施治的同时满足了微创的要求,是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特别是心肺功能较差者的首选治疗方法,该方法较之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其术后感染率明显降低,但仍应重视围术期感染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