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导管所在血管内的血栓形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临时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血液透析(HD)患者上腔静脉及其属支血栓形成的发病情况、病变特点和危险因素。 方法 以我院2007年6月至2007年12月新留置临时颈内静脉双腔透析导管的4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分析颈内静脉导管所在的上腔静脉及其属支血栓形成的发生情况、病变特点和危险因素。 结果 (1)43例患者中21例的上腔静脉及其属支静脉内有血栓形成(100%),患病率为48.8%。(2)在有血栓形成的21例患者中,颈内静脉内均有血栓形成(100%),6例(28.6%)为无名静脉,5例(23.8%)为锁骨下静脉,4例(19.0%)为上腔静脉。⑶在有血栓形成的21例患者中,10例出现临床症状,其中同侧上肢水肿者5例,发生憋气、胸闷,确诊肺栓塞者2例,透析时血液从导管皮肤入口处溢出者3例。⑷ 与无血栓形成的患者比较,有血栓形成者并发糖尿病、恶性肿瘤、血清脂蛋白a增高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比例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其优势比(OR)值分别为5.758、4.750、6.967和8.533。 结论 颈内静脉留置临时透析导管后,上腔静脉及其属支静脉内血栓形成的患病率较高,症状隐匿且严重。糖尿病、恶性肿瘤、血清脂蛋白a增高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血栓形成更易发生。  相似文献   

2.
中心静脉导管经锁骨下插管的位置放错发生率为5.5~29咒。管尖最常见的位置是在颈内静脉内,占4.6%。另一常见位置是在对侧的臂头静脉。导管尖的最佳位置是有高血流的大血管内,如上腔静脉,因为高渗溶液对内皮刺激最轻;而在较小静脉,难免有内膜损伤;引起血栓形成、静脉壁坏死和穿孔。导管尖在颈内静脉内时,输入药液曾导致神经病学不良反  相似文献   

3.
长期保持静脉通路的惯用途径是经头静脉、锁骨下静脉或颈静脉将硅橡胶导管插入右房或上腔静脉(SVC)。但是有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上部躯干烧伤或行放射治疗、胸骨正中切口感染以及气管切开等病人均不宣在上部躯干行插管术,对这类病人可采用经下腔静脉(IVC)插管作长期留置之用。本文将对这一途径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作一评价。方法病人如在全身麻醉下行其它外科手术时可同时作插管术,否婀可在手术室在局麻下行导管插管术。矩腹股沟中点2cm处作一3cm的横切口,然后游离大隐静脉及其分枝。从腹股沟区切口直接向头侧方向作一隧道,入口位于平脐水平的侧腹壁处,在扩张器的尖端皮肤处作一小横切口使其露出皮外。如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带涤纶套血液透析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使用及并发症情况.方法:以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留置带涤纶套血液透析导管经左侧锁骨下静脉置管的3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分析置管后血栓形成和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35例经左锁骨下静脉置管全部成功,导管置入后X线下复查全部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置管成功率为100%.血流量均大于200ml/min,导管连续使用12月以上10例,6月以上18例,超过3月7例.共发生导管内血栓形成9例(占25.7%),其中合并其它部位血栓形成3例(占8.5%),左锁骨下静脉内血栓形成3例,其中1例同时合并上腔静脉内血栓形成和左颈内静脉内血栓形成.导管相关性感染2例(5.7%).结论:带涤纶套血液透析导管的置入可解决许多不适合进行造瘘手术且外周血管条件差的患者的血管通路问题.锁骨下静脉置管同样安全和方便.  相似文献   

5.
每年有数百万例中心静脉导管被用于急性和慢性病的治疗.导管的通畅性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疗、恶性肿瘤的营养支持与化疗及其他需要长期静脉治疗的患者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已证实,所有类别的中心静脉通路装置,包括有皮下隧道和没有皮下隧道的导管、皮下埋植及由周围静脉插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其中心静脉内都有导管周围覆盖物,即纤维蛋白鞘形成[1].目前我国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临时中心静脉导管、带cuff的中心静脉导管均已广泛使用.在等待动静脉内瘘成熟的透析患者以及不能建立有效动静脉内瘘的透析患者,中心静脉插管成为患者赖以生存的惟一通路.导管周围纤维蛋白鞘已经成为影响导管功能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旨在将纤维蛋白鞘的发生、发展、并发症、组织病理学、诊断及处理办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导管溶栓及置入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肺栓塞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置入下腔静脉滤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的价值。方法4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分别经股静脉(40例)、右颈静脉(8例)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滤器位于双。肾静脉水平以下的下腔静脉内,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后将溶栓导管插入血栓之髂股静脉进行溶栓。药物:尿激酶80-100万u,肝素1mg/kg。结果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全部成功,术中导管溶栓32例完全再通及部分再通,余16例术后溶栓成功。结论经导管术中溶栓成功率高,效果好,置入下腔静脉滤器防止肺栓塞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并肾静脉及腔静脉取栓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并肾静脉及腔静脉取栓术的可行性. 方法 右肾占位病变患者2例.增强CT显示1例肿物部分延伸至肾静脉及腔静脉内,1例右肾静脉内可见充盈缺损并突入腔静脉内.均在全麻下行经后腹腔镜下根治性右肾切除及肾静脉、腔静脉取栓术.术中放置4个穿刺套管针,切断肾动脉后游离腔静脉及肾静脉,腔镜血管阻断钳部分阻断腔静脉,切开腔静脉取出瘤栓,缝合腔静脉,完整切除肾脏及瘤栓. 结果 2例患者的腔静脉瘤栓长度分别为0.3和1.0 cm,均安全取出,术后恢复良好,5 d出院.病理诊断分别为上皮样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肾透明细胞癌1~2级.术后随访5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 结论 对选择性肾肿瘤并肾静脉及腔静脉瘤栓患者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并肾静脉及腔静脉取栓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自2009年6月至2012年4月采用导管直接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患者114例,其中经健侧股静脉及患侧大小隐静脉、腘静脉插管失败7例,对这7例患者采用直接经患侧股静脉穿刺的方法,将导丝插入下腔静脉,再从健侧股静脉拉出建立左-右股静脉导丝轨道,再沿导丝轨道插入溶栓导管至血栓段行溶栓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心静脉插管是处理外科病人中常用的措施,尽管已有不少技术和导管设计上的改进,但是,插管后并发症仍然不断发生。传统插管术中,导管尖端准确地置于上腔静脉近心房处需经术后胸片证实;如发现进入心房、心室或下腔静脉需重新插管。作者介绍待插管后拔出其中导丝,见有回血,旋开开口,插入注射器针头,注入生理盐水,将心电图右手导联夹到针头的外露部分,在心电图Ⅱ导联上可满意见到心电波形和节律,推进导管,直至其尖端进入可见高峰的P波,表明已进入心房,然后退出导管,使高尖P波回到正常波形,提示导管尖端恰位于近心房的下腔静脉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抢救下腔静脉损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2000年1月至2008年3月湖北省咸宁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在应用体外循环技术支持下修复下腔静脉损伤10例,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18~47岁,平均(31±12.2)岁。肝上下腔静脉损伤3例,肝后下腔静脉损伤6例,肝下下腔静脉损伤1例;手术医源性损伤3例,腹部外伤致使肝创伤性损伤7例;升主动脉+股静脉插管6例,升主动脉+股静脉+上腔静脉插管4例;均采用胸骨正中切口,浅低温心脏空跳下修补破损腔静脉9例,心脏灌注冷晶停跳液1例。破损均采用心包片修补。 结果 腹部切口感染2例,胆汁漏合并肝周感染2例,二次开腹止血2例,肝功能不全1例。术后死亡1例,其余9例痊愈。随访1~8年,修补损伤的下腔静脉无畸形、狭窄、血栓形成。结论 体外循环技术可为紧急抢救下腔静脉损伤提供安全、有效的技术支持,可最大限度避免心脏骤停和循环衰竭,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深低温停循环下右肾癌根治及下腔静脉癌栓(肝上型)取出术方法的可行性.方法1例50岁女性右肾癌伴下腔静脉及右心房癌栓患者行深低温停循环下右肾癌根治及下腔静脉血栓取出术.取胸腹联合正中切口,探查腹腔后,显露右肾、下腔静脉及右肾肾蒂结构.全身肝素化后行升主动脉、上腔静脉、主动脉根部、右上肺静脉插管.经体外循环机降温,降至20℃时停止体外循环.于右肾静脉入口处切开下腔静脉,经下腔静脉插入16 F导管至右心房,充盈气囊,向下拖出癌栓同时切除右肾.缝合下腔静脉切口,恢复体外循环并复温.结果 手术时间330 min,术中生命体征平稳,体外循环时间90 min,深低温停循环时间20 min.术中失血400 ml,输浓缩红细胞6U(机器填充用)及血浆600 ml.患者术后150 min清醒,4 d进食并下床活动,10 d出院.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 深低温心脏停搏技术可提高肾癌合并肝上型下腔静脉癌栓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Budd Chiari综合征 (BCS)下腔静脉节段性狭窄闭塞合并肝静脉阻塞及血栓形成的介入治疗。方法 本组 13例下腔静脉节段性狭窄闭塞长 2~ 5cm ,其中 8例肝静脉闭塞 ,5例下腔静脉血栓形成。下腔静脉开通术应用房间隔穿刺针。闭塞肝静脉开通术应用RUPS 10 0肝穿装置。用 0 5~ 1 0cm球囊扩张 ,下腔静脉开通后用 1 0~ 2 0cm球囊扩张后放入金属内支架。术后抗凝治疗 3个月。结果  13例患者成功的进行了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术 (PTA)和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术后患者肝脾缩小 ,腹水吸收。随访 3~ 2 6个月未见复发及消化道出血。结论 下腔静脉闭塞有血栓形成 ,必须在下腔静脉开通前用药物溶栓治疗。下腔静脉开通后放内支架要避开副肝静脉开口。肝静脉开通成形术应放在BCS介入治疗的首要位置。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的月的在于分析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病因和途径以及提高拔管前导管败血症的诊断。作者在意大利米兰肿瘤医院内给112例癌肿病人作140次中心静脉插管进行静脉内高营养治疗。在病人床旁消毒条件下经皮静脉穿刺作腔静脉插管,其中108次经锁骨下静脉,29次经股静脉,3次经头静脉或颈外静脉。高营养治疗期限为1~356天,平均22.5天。每隔10天或拔管前作导管入皮处的皮肤、输液及周围血标本的培养,病人发热时要重复作培养,可疑感染的区域都要作细菌学检查。共采取926个标本进行培养研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模型,动态观察血栓形成的病理形态演变过程,为临床研究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各40只。假手术组暴露颈外静脉后立即缝合切口;模型组暴露、切开颈外静脉,置入硅胶导管。两组均于术后1 d、4 d、7 d、10 d、14 d各取8只大鼠行颈外静脉至上腔静脉段取材,观察血栓形成情况及病理形态。结果假手术组无血栓形成;模型组成栓率85.0%。模型组造模术后1 d可见血栓形成;术后4 d血栓体积增大,但尚未出现机化;术后7 d血栓开始出现机化;术后10 d血栓机化明显;术后14 d血栓完全机化,血管腔出现再通。结论用SD大鼠经颈外静脉置管构建导管相关性血栓模型切实可行,理论上是研究导管相关性血栓一种较理想的造模方法。  相似文献   

15.
经股腘静脉抽吸治疗下肢深静脉继发下腔静脉血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股静脉入路放置滤器治疗继发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下腔静脉血栓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评价滤器保护下血栓抽吸术的有效性。方法收集109例下肢DVT患者,其中11例血栓累及下腔静脉。于路径图引导下经健侧股静脉入路放置Aegisy滤器,打开但不解脱;再次穿刺股静脉,以8F指引导管抽吸下腔静脉内血栓;若血栓脱落于滤器内,尽量取出滤器内血栓后收回滤器,清洗后重新放置。经腘静脉入路抽吸髂股静脉内血栓,应用球囊或支架治疗髂静脉病变。14天内取出滤器。结果对11例DVT合并下腔静脉血栓者均成功取出髂股静脉及下腔静脉内血栓,8例术中发生血栓脱落;置入髂静脉支架5例,球囊扩张6例;8例取出滤器,3例永久植入滤器。随访6~35个月,下腔静脉及支架通畅,患者无活动后酸沉、肿胀,无色素沉着、静脉曲张等。结论经股静脉放置滤器治疗DVT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安全可行;在滤器保护下应用血栓抽吸术经股腘静脉入路治疗血栓快速、有效。  相似文献   

16.
静脉内插管高价营养疗法的应用已日益广泛.据报道中心静脉插管的并发症为3~6%,常见的有单侧水胸、气胸、血胸、空气栓塞、导管血栓形成和感染.本文描述中心静脉高价营养所致双侧水胸患者的临床与病理学特点,以利于认识这种致命性并发症.病例1,34岁男性,入院作白血病化疗.左锁骨下静脉插管高营养治疗.插管24小时后出现呼吸困难,X线胸片示双侧胸膜腔大量积液.速尿和毛地黄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3例经皮肾造瘘术及肾造瘘管置换术中损伤下腔静脉的患者, 1例为经皮肾造瘘术中损伤腔静脉, 经CT检查明确后, 在CT下直接拔除造瘘管;其他2例为肾造瘘管置换术中损伤下腔静脉, 经CT检查明确后, 逐步拔除肾造瘘管。3例术后均顺利撤除误入下腔静脉的肾造瘘管, 无继发下腔静脉或肾静脉损伤, 无继发血栓形成, 均顺利行再次肾造瘘术。  相似文献   

18.
正原发性肝细胞癌恶性程度高,容易经血液系统扩散转移,最常见的形式为门静脉癌栓形成,但也可经过肝静脉或肝短静脉血液方向转移至肝后、肝上下腔静脉甚至右心房~([1])。然而,肝细胞癌伴肝下下腔静脉单纯血栓形成较为少见。笔者单位收治1例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TACE)后肝后、肝下下腔静脉单纯血栓形成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放射学     
逆行性精索协脉遭影:技术及152例的放射学解剖 [Bi即t JM:A。。.Radiol 22:515,1978.〕对152例逆行性精索静脉造影的技术和结果进行评价。126次左精索静脉插管,83%成功;111次右精素静脉插管,58%成功,这是由于右精索静脉的终末支部位有变异以及它与下胜静脉成锐角所致。完成右股静脉逆行插管,在血管造影时将导管推入下腔静脉。若导管选择性插人右精索辞脉成功,则在4、5秒钟内注入2'3rnl造影剂。若导管插入左精索静脉,则在5、8秒钟内注入2~4"11造影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右心系统子宫静脉平滑肌瘤病(ICL)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1995年2月至2011年6月收治ICL患者18例,术前诊断右心房黏液瘤2例,右心房或右心室内血栓2例,肺栓塞2例,下腔静脉和右心房肿瘤3例,下腔静脉占位病变9例.全组经心脏超声、磁共振、螺旋增强CT和血管造影检查.18例ICL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经胸部切口,胸腹联合切口或腹部切口行平滑肌瘤切除术.结果 全组无死亡.术后血管超声检查示右心房、下腔静脉、双侧肾静脉及双侧髂静脉内均未见肿瘤栓子.随访5 ~ 106个月,平均(49±42)个月,1例未完全切除肿瘤患者于术后5个月复发死亡,余17例随访无症状,术后心功能Ⅰ级10例,Ⅱ级7例.应用Kaplan - Meier生存曲线计算ICL术后5年生存率为(93±5)%.结论 子宫静脉平滑肌瘤的诊断较困难,手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中长期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