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 ,67岁。阵发性心悸 2年 ,加重 1d就诊。临床诊断 :冠心病。心电图 (图A)示 :窦性心律 ,P波形态一致 ,P -P间距 0 .44s ,频率为 13 3次 min ,P -R似固定为 0 .13s ,QRS波0 .10s ,可见QRS波高 (R)矮 (R′)交替出现 ,波幅相差 >0 .10s,酷似 2∶1QRS电交替现象。 10min后描记 (图B)示 :窦性频率减慢 ,P -P间距 0 .48s,频率 12 5次 min ,QRS波仍高 (R)矮(R″)交替 ,但R″波提前出现 ,并形态宽大 ( 0 .12s)畸形 ,其前虽有窦性P波 ,但P -R″间期缩短 ,仅 0 .0 8s ,故R″波为舒张晚期室早 ,…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86岁,因咳嗽、咳痰伴气急1周拟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住院治疗。入院后常规12导联心电图(见图1)同步记录示:窦性P波规律出现,P P间期0.84s,频率71次/min,P R间期固定为0.28s,但窦性下传的QRS形态呈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与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交替出现。以长V1导联分析:第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88岁.冠心病、高血压史,因"慢-快综合征"安装DDD起搏器4年,自述"多次起搏器调试,效果不佳".动态心电图(图略)示:DDD顺序起搏,其下限频率60次/分、A-V延迟间期0.25s.图1为动态心电图MaVF导联示:窦性P-P频率≥60次/分,QRS波宽大畸形.R8为窦性夺获,P-R间期0.15s.R3~R7前无窦性P,其R-R间距规则,频率62次/分,QRS波形态同窦性下传,为加速的交接性心律.  相似文献   

4.
夏苓春 《心电学杂志》1994,13(3):175-176
患者男性,54岁,临床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入院时心电图(附图A)示窦性心律,P-P间距0.66s,频率91次/min,P-R间期0.18s.窦性心搏呈两种形态和时限的QRS,一种在V_1呈qRs型,时限0.10s;另一种宽大畸形,在V_1呈qR型,时限>0.12s,呈完全右束支阻滞型,Q-T间期0.38s.各导联还可见到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QRS,其前面无P波,为代偿间歇完全的频发室性早搏,早搏后的窦性QRS时限0.10s,R’-R间距0.84—0.94s.服用胺碘酮(600mg/天)5天后的心电图(附图B)示窦性心律,P-R间期0.24s,为Ⅰ度房室传导阻滞.P-P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 ,2 8岁。既往身体健康 ,有窦性心动过缓伴心律不齐史。主因突感心慌、胸闷就诊。查体 :心律不齐 ,可闻及频发早搏 ,各瓣膜无杂音。心电图 (图 1)检查示窦性P波规律出现 ,P R间期 0 14s,QRS时间 0 0 8s,频率约 85次 /min。窦性QRS波后 ,出现一提前的宽大畸形的QRS波 ,QRS时间 0 14s,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 ,且与窦性QRS波交替出现 ,形成室早二联律。室性早搏 (PVS)之后 ,继以不同于窦性P波的P 波 ,V1导联直立 (V1导联窦性P波呈正负双向 ) ,Ⅱ为室性激动逆行激动心房的心房波 ,R P间期0 14s。心电图诊断 :PVS二联律伴 1…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性,23岁。人流术前作心电图(图1)示:图1为12导联同步记录的Ⅱ及V1导联。窦性P-P间距0.94s,频率64次/分,无干扰的P-R间期0.17s,下传的QRS波群形态、时限正常。R2波终末部及R3、6、8、12T波上有一窦性P波,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66岁,临床诊断: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冠心病、伴心力衰竭。心电图(附图上行)示:窦性节律,P92次/min,P-R0.24s,QRS波呈Rs与R型交替出现,R型QRS波的形态彼此之间略有差异,其前方可见窦性P波,P-R'间期略短于QRS波呈Rs型的P-R间期。使用维拉帕米  相似文献   

8.
患者因心慌、胸闷1月余就诊。体检:T 36.4℃,P 20次/min,BP 130/85mmHg,神志清,心率75次/min。24h动态心电图示:窦性P波,P—P规则,79次/min。R_(1、2、5、8、10、11),QRS波形态一致,时间0.10s,P—R间期0.16s,为窦性心搏。R_(3、6、9)时间为0.14s,T波与QRS主波方向相反,QRS波形态、联律间期一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40岁,心肌炎。心电图分析:窦性P波规律出现,频率为68次/min,P—P间期0.88s。各导联可见交替出现两种类型的QRS综合波。其中一种QRS波群时限为0.06秒,P—R间期为0.12s,系窦性激动循房室结正常下传心室产生。另一种QRS波群时限为0.12s,P—R间期为0.10s,此种QRS波群的起始部宽钝模糊或有挫折,为典型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64 岁,6 年前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 入 VVI 型起搏器,基础起搏频率 60 次/ min.近 10d 来因持续性头晕就诊,静息心电图(图 1)中脉冲信 号顺序规则出现,频率 60 次 / min,其后均无宽大畸 型 QRS 波群相随,图 1A 中未见窦性 P 波,QRS 时 间 0.10 s,心室率47 次/ min,QRS 波群前均见一逆 行 P 波(P-波), P--R间期 0.09s, 图 1B 中 R1、R3、R5、 R7 均为室上性,其后均见 1 个提前出现宽大畸型 QRS波群,R′前无相关P波,偶联间期固定,其中 R1、R3、R5 后均见一 P- 波,R-P- 间期 0.08s,R7 前见 一直立P波,P-R间期 0.14s.  相似文献   

11.
例一 男性,63岁,临床拟诊冠心病。图1示非同步记录的V_1和V_5导联。窦性心律匀齐,心率约63次/min,P—R固定为0.15s,QRS—T呈CRBBB和IRBBB型1:1交替。 例二 男性,29岁,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图2示非同步记录的三个标准导和V_(1、3、5)三个胸导联。窦性心律匀齐,频率约115次/min,为窦性心动过速,P—R固定为0.15s,QRS—T皆为CRBBB型,但QRS宽度有两种,即0.12s和0.14s呈1:1交替,伴随着QRS振幅和ST—T形态亦呈1:1交替。 例二 男性,68岁,冠心病。图3示非同步记录的  相似文献   

12.
朱萍 《心电学杂志》1996,15(2):107-107
患者女,26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附图)示窦性频率为115次/min(P-P间距0.52s),P波与QRS波无关,QRS时限增宽为0.14s,R'-R'间距呈规律性短、长交替,短R'-R'间距为1.32s,长R'-R'间距为1.80s。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室性自主性心动过速呈3:2文氏型传出阻滞。  相似文献   

13.
逸搏-夺获伴交替性不同形态的室内差异传导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女,45岁。临床诊断:心肌炎后,病窦综合征。24h动态心电图示窦性静止,交接性逸搏(图略)。图1为3通道动态心电图CMV1连续的心电记录。箭头所示为窦性P波。P P间期为0.6~1.68s(频率36~100次/min)。除P9、P15、P16外,其余P波均落在T波上,频发交接性逸搏夺获二联律,长R R间期为1.2s,短R R间期为1.16s,时呈长短交替;夺获的R偶联间期基本固定0.48s,QRS波呈多种形态:R27、R28为窦性正常下传;R3、R7、R22、R26呈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形态;R15、R18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形态;R11、R13呈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形态;其余夺获的QRS…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69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电图(附图)为Ⅱ导联连续记录。A 行窦性 P 波规整,P-P 周期0.81s,频率74次/min。P-R 间期0.26s。由于左前分支阻滞(LAH),QRS 呈 rS型。B 行第7个 P 波前的 P-P 间距同 A 行。第8个 P 波突然后延0.10s,由此开始 P-P 间距呈长、短交替,差别为0.12s;P 波的频率70次/min,经过8次心搏达 C 行第4个 P 波后,频率恢复为74次/min;但 P-P 间距持续呈长、短交替。对这一现象,结合梯形图作如下解释:患者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27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动态心电图(DCG)模拟(CMV1、V3、V5)导联呈间歇性节律不整。图1A示:P波为窦性,形态、P R间期一致,P P周期呈长短两种,长P P周期1.22~1.30s,短P P周期0.67s,长P P周期<2倍短P P周期。CMV1、V3导联P波时间0.10s,呈双峰,峰间距≥0.04s,QRS时间0.09s,系正常传导,细看CMV1长周期较短周期T波略不同,应有P′波落在T波之内未下传。图1B示:开始3个正常心搏,心率77次/min。其后因未下传的房性早搏于1.33s的长周期后,以二联律形式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形态不一,且连续3次,呈不同程度的右束…  相似文献   

16.
刘医师(住院医师)
  今天教学查房的患者,男性,78岁,因“腹胀、恶心、呃逆、肩部疼痛3d”入院。体检:T 36.7℃,P 130次/min,R 20次/min,BP 90/66mmHg。肺部听诊未见异常,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弥散,位于左锁骨中线外1.0cm,未触及震颤。心界左侧扩大,听诊心率130次/min,律齐,心音正常,未闻及杂音。入院急诊床旁心电图(图1)示宽QRS波群心动过速,R-R间期0.36s,频率167次/min,节律规则,QRS时间0.16s,Ⅱ、Ⅲ、aVF呈R型伴切迹,Ⅰ、aVL呈QS型,V1~V4呈R型,V5、V 6呈Rs型,QRS波群起始部明显粗钝,酷似“δ”波。考虑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但不排除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予胺碘酮抗心律失常及其它对症治疗后患者自述好转,心电图(图2)示P波规律出现,呈双峰,时间达0.12s,P-P间期1.04s (58次/min),QRS波群呈两种形态,一种QRS时间0.08s,P-R间期0.22s,P-J间期0.28s,为窦性激动,其Ⅱ、Ⅲ、aVF、V4~V6 ST段呈水平压低0.1~0.2mV,T波低平,RV5达3.6mV;另一种QRS波群宽大畸形,与宽QRS波群心动过速时形态基本一致,其前可见窦性P波,P-R间期0.08s,P-J间期0.26s。心电图Ⅱ连续记录(图3)示窦性心律,P-P间期规律,频率59次/min,QRS波群呈三种形态,一种呈qR型,时间0.08s,其前有相关 P 波,P-R 间期0.22s,P-J 间期0.28s,为窦性激动;一种呈R型,宽大畸形,时间0.16s,部分波群前有P波,P-R间期缩短至0.08~0.10s(上行R4、R8,中行R2,下行R5、R9),P-J间期0.26s,部分波群前无P波(中行R5、下行R1),考虑为室性期前收缩;第三种QRS波群介于上述两者之间,亦呈R型(中行R4、R8,箭头示),时间0.11s,起始粗钝,酷似“δ”波,其前有 P波,P-R间期0.16s,P-J间期0.28s。次日复查心电图Ⅱ连续记录(图4)示:窦性心律,P-P间期规律,频率60次/min,类似图3中的第三种QRS波群频发出现,部分与窦性激动形成二联律或四联律,酷似间歇性心室预激。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4.83ng/ml,临床诊断考虑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资料及心电图分析 患者男,43岁,风湿性心肌炎。因高热、胸闷、全身酸痛入院。入院时心电图:P—P间距约0.67s,P—R间期0.26s,QRS波形态正常,心室率90次/min,律齐。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Ⅰ°AVB。入院后第三天心电图(附图A)窦性P—P间距0.62s,97次/min,R—R间距不等,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P波后QRS波脱落,房室传导比例呈2:1至4:3。每次P波脱落后的第一个“P—R”。固定为0.24s,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9岁。因胸闷、胸痛3d,加重1W就诊,经查体及辅助检查结果未见异常。既往有“心肌炎”病史。(图A)示:窦性P波规律出现,心率80次/min,P-R间期0.16s。QRS时间0.12s,其S波宽钝。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柬支传导阻滞。动态心电图(图B)特征:窦性心律,显著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P-R问期固定0.16s,由于R-R间期不同,出现两种形态心室波,当呼气时长R—R间距时QRS波终末部分无顿挫。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54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图1)示:为V1导联连续记录.窦性P-P间距0.60s,频率100次/分,R-R间距1.16s,频率52次/分.QRS波时限0.12s,呈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图型.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性、60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电图示:P波窦性、P—P间距规则、频率86次/min,P波与QRS波大部分无关,R—R规则、频率48次/min,为房室交界处逸搏节律。当逸搏起搏点激动下传通过左束支时,此时左束支因病变,激动在左束支内传导时间反而超过右束支0.04-0.06s以上,第2、3个QRS激动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